神话法相,从二郎神开始 第134节
正好弥补这些损失。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司马家。
如果能找到司马家,并且铲除的话,有此滔天之功,那么这个太子不是他也是他了。
没有人比大齐皇室还想司马家死绝。
“父皇,江南之中各大士族多与三弟交好,三弟查起来,恐怕有所束缚,儿臣与江南子弟多无交情,不如交给儿臣。”魏王面色也变了变,当即道。
江南本来就是吴王的根基所在,现在吴王奉旨下去,还带着吴国公一起,那么等他回来之后,江南就真的完全是吴王的了。
而且如果真的给吴王找到司马家的人,那吴王就真正拥有和他平起平坐的资格了。
故而只能开口阻挠,几乎明示齐帝,吴王和江南士族不清不楚,而司马家也和江南士族不清不楚,这样子的话,吴王碰到一些人便不会查,如此一来,反而会贻误大事,不如交给他。
他和江南士族没有太深的关系,可以杀得江南人头滚滚。
“大哥说笑了,就是因为我在江南多有人脉,所以才能让司马贼子无所遁形,然后将他们一网成擒。大哥在江南朋友极少,耳目不多,如此一来,遍地都是司马家贼子的耳目,如同瞎子聋子一样,又怎么能抓得到司马家呢?”吴王毫不退让地驳斥道。
到手的功劳,怎么可能让给魏王?
江南,他下定了!
“不用吵了,魏王,你有伱的事要做,司马家除了藏身江南之外,狡兔三窟,定然还有其余势力,就像这帝都之中也一定有,而根据羊兴猜测,最有可能的就是那些和司马家联姻,身上有司马家血脉的子弟,这些家族,你来查。”齐帝道。
魏王听到齐帝之语,面色微微一变,旋即道:“儿臣领命。”
这不是个好差事,历史上和司马家联姻的家族太多太多,而且这些家族都很强。
但这个任务,他必须接下来,因为和司马家联姻的很大一部分是颍川士族,而这是他麾下最重要的力量,这个只能他来查。
不可能交给别人,否则这些人哪一个被污蔑,对他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第190章 让张景寿去江南落水吗?
“荀卿,你素来端方持正,魏王一人恐有不足,此番还需要你来配合魏王一同处理此事。”
宣布完对魏王的安排之后,齐帝又看向荀方道。
“臣遵旨。”荀方肃然领命,能配合魏王做这件事情的,也只有他这个吏部天官,大齐文官二把手,颍川士族第一强者,也是颍川士族的领袖。
“有劳荀尚书了。”
听到这次和荀方一起合作,魏王顿时精神了几分,一脸亲切的微笑。
曹魏谋士团,曹操的谋主是荀攸,性情最相投的是郭嘉,但要说谁对他最重要的话,那一定是荀彧。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荀彧不是曹操的谋士,而是曹操的合伙人。
以一己之力替曹操拉起了整个谋士团。
所以,哪怕凝聚了荀彧法相的荀方不是吏部尚书,仅仅只是在野贤人,魏王也愿意亲顾,何况荀方还是吏部尚书,主管各大官员晋升考评的存在?
只是很可惜,荀方一直以来对他敬而远之,让魏王很失落,心中也在埋怨,当年荀彧和曹操离心,是曹操僭越篡汉,可魏王他姓张,又是长子,他登基名正言顺,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若能得荀方,他可折寿。
“不敢。”荀方客气地回应。
他不太想和魏王亲近,倒不是因为法相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好好一个天王,吏部天官,深受齐帝信任,能稳坐钓鱼台,为什么要下水呢?
只不过齐帝有命,他这次只能配合,毕竟司马家不能留。
“都退下吧,清勇伯留下。”安排好之后,齐帝又道。
纪仁微微一愣,不知道单单留下自己是为了什么?
“父皇,为什么留下老纪啊?”张景寿直接开口替纪仁问了出来。
为啥啊?又有好事,不带我?
“退下。”齐帝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扫了眼张景寿。
张景寿败退,乖乖和一群人退下。
一时间,空旷的御书房内就只剩下齐帝和纪仁。
纪仁也感觉有些不自在道:“陛下,不知道留下臣是有什么吩咐吗?”
“好了,此间无人,不必拘束。你和景寿相处如友,就把朕当成普通的叔伯长辈吧。和朕一起逛逛后花园。”齐帝却笑了笑,主动走了下来道。
“臣不敢。”纪仁拿捏不准齐帝的心思,面上推诿,心中则飞快地思索齐帝的意图,好端端地留下他一个人做什么?
重用他?赏赐他?
奇了怪了。
“有什么不敢的,能和景寿那孩子玩到一块儿去的,还能是胆子小的?”齐帝轻笑一声,下了台阶,带着纪仁走入御花园中。
这地方,大年夜的时候,纪仁刚来过,现在再来,倒也没有什么新奇的,盛大繁华。
“你觉得朕的安排如何?”齐帝开口问道。
“陛下高瞻远瞩,非臣能及。”纪仁不假思索道。
齐帝的安排处置如何,轮不到纪仁来管。
处置的不好,纪仁现在指出来,就两個结果,一个,齐帝暴怒,纪仁给自己找麻烦;一个齐帝大喜,让纪仁去查漏补缺。
无论哪个,纪仁都不愿意。
毕竟虽然纪仁现在拿着齐帝的俸禄,但一个伯爵的俸禄,纪仁完全不放在眼里,而司马家的实力现在都还没有冒出来,显露出来的很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就这么点俸禄,玩什么命啊?
“照实说来,诸葛玉泉的弟子,可不会是个只会说奉承话的人。”齐帝略带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表现得完全不像是十八九岁,热血方刚的少年郎,齐帝很多时候都想纪仁和张景寿的性格中和一下。
“臣说的就是心里话,臣见识浅薄,不及陛下,又怎么好评价陛下?”纪仁道。
“说实话,无论对错,朕不罚你,不然的话,朕现在就给乔轻语指婚。”齐帝道。
“陛下,过分了啊。”纪仁闻言色变,虽然他知道齐帝不会这么做,毕竟齐帝的性子在皇帝算好的,而且就算齐帝真的下旨了,也是没法成功的,但齐帝这么威胁了,他不回应,那就真的不合适了。
“自然,朕是天子,九五之尊,一言一行都要为万民表率,现在私下里逗逗你这个小辈,若不过分了些,那人生岂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齐帝笑道。
“也不一定,明王常说陛下最喜欢在后宫里,想来乐趣很多啊。”纪仁道。
“这逆子。”齐帝闻言,顿时没好气地骂道,但骂完之后,又反应过来被纪仁转移了话题,看着纪仁道,“还没有说你的看法呢,你觉得魏王和吴王他们能办好事吗?”
“陛下,疏不间亲。”纪仁道。
“所以我在他们办事之前问伱啊。”齐帝笑道。
“那得看他们想不想办好,尤其是吴王。”纪仁心知是躲不过了,直接道。
其实将这件事情交给魏王和吴王,他在面圣之前,心里就有数了。
毕竟,江南、颍川都关系重大,现在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人被收买了,所以调查的人,一定是皇室宗亲。
因为只有张家人才不会背叛大齐。
可是因为三十七年前那一场西凉大乱,大齐皇孙死伤无数,导致大齐皇室血脉不多。
除了在黄天观里养老修道的之外,现在明面上和齐帝一个辈分的就安乐王,而齐帝之下就是这么几个皇子和安乐王世子。
安乐王是不会查的,而且安乐王也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让魏王和吴王查,也就顺理成章了。
也只有让他们两个人自查,不然的话,换做太子几个,那就可能变成党同伐异的手段。
而一旦事情变成了党争,那么事实的真相也就不重要了。
“怎么说?还在记恨吴王?”齐帝道。
“臣说实话,要说记恨,其实臣更记恨魏王,因为现在吴王已经伤不了臣,而魏王不同。”纪仁道。
“你倒是直接,继续说。”齐帝笑道。
“陛下交代给魏王和吴王的两件事都不容易,清查江南不必说了,江南各大世家通婚,关系盘根错节,调查起来,也就更麻烦。而历史上和司马家有亲的也实在太多,毕竟世家通婚是常态,哪怕是司马家灭了曹魏,而算是曹魏半个宗亲的夏侯家依旧和司马家联姻,作为曹魏两夏侯之一,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曾孙夏侯光姬为晋元帝生母。别的家族就更不用说了。”纪仁缓缓说着。
齐帝微微点头,倒是真没想到纪仁能完全看出自己的想法,看着纪仁的目光当中满是欣赏之色。
“所以这两件事情,只能给魏王和吴王来查,否则的话,给别人来查,怕是根本查不下去,反而会转为党争。只是如果给他们查,自己查自己,那也有个隐患,便是包庇,或许是无心,或许是被蒙骗,但总会导致不彻底。”纪仁自顾自地说着。
“但魏王和荀尚书都非常人,魏王不会允许他手下的人首鼠两端,忠诚不绝对,那么在魏王眼里就是绝对不忠诚,尤其是还可能和司马家有关,要说皇子之中谁最恨司马家,一定是魏王,所以魏王一定会下狠手,而荀尚书也会相助,所以他们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吴王不同。一来,吴王年轻,权谋之术恐怕还比不上魏王,二来,吴王弱,魏王是陛下长子,又是天王强者,所以他是可以挥刀的,可是吴王现在未必能有向江南士族挥刀的能力,毕竟他才十九。而且他也不未必愿意挥刀,毕竟这一刀挥了之后,无论成不成功,他都将元气大伤,所以到底是为了挥刀,还是收服江南的力量,臣不知。”纪仁道。
纪仁对魏王其实颇有信心,但对吴王,老实说,真没啥信心,除非吴王没有什么私心,一心为公,否则多半是办不好的,而且还有可能被人卖。
毕竟凝聚了孙权法相,也到底不是孙权本人,如果是中年孙权下去,那倒问题不大,毕竟孙权作为一个乱世之主,在自身统帅不是特别出色的情况下,地位依旧稳如泰山,主打一个权谋,江东四大世家,都被他削了一遍,一个空口白话的大魏吴王哄住曹丕,最后又不交质子,明目张胆耍曹丕,让曹丕狂怒却无可奈何。
准确来说,十九岁的孙权,也是射虎的年龄,那时候的孙权估计觉得他未来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会逊色他的父兄。
“不错,你说的恰恰也是朕的担心。所以江南要给吴王来查,但不能只给吴王来查,还要有人去。”齐帝道。
“陛下,想让我去?”纪仁道,你这么相信我的忠心?
“不,是让景寿去。”齐帝微微摇头道。
“啊?”
纪仁听到这里,顿时瞪大了眼睛,让张景寿去江南,开什么玩笑啊?
要知道张景寿凝聚的法相朱厚照,就是因为南巡,亲自下江南,然后落水,才导致早逝。
现在让张景寿去江南干嘛啊?
生怕他不来个命中注定的劫数,专门去落个水?
还是说,这儿子真心不想要了?
第191章 齐帝的赏赐
看出纪仁的震惊,齐帝道:“朕也不想让景寿去,但不让他去,还能让谁去呢?太子和汉王无论谁去,到最后都会变成党争。”
“安乐王世子张景逸,其实也行。毕竟调查这事情,需要细心,明王在这方面不如安乐王世子。”纪仁道。
安乐王不行,安乐王世子可以。
而且也是宗亲,忠诚方面不用考虑。
上一篇:谁让你能力这么用的?
下一篇:漫步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