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34节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多说,他们没有半点反抗的被俘虏了。

  在听完王安子的讲述之后,王朝这才知晓了来龙去脉,在微微沉吟过后,便就接着询问。

  “你觉得,你这么长时间没将圣旨送到,那崇祯会重新派遣传旨太监吗?”

  “这...大概率会的吧...”

  王安子有些不确定的回答。

  听到王安子不确定的回答,王朝皱了皱眉,随后再又询问了一些事情之后,便就挥挥手,让人将他们带下去。

  对于这些太监,王朝也没有太过为难的意思。

  他们作为信王府的太监,大概率是没有太大作恶机会的。

  最主要的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就算是作恶,受害的也是那些朝廷大臣。

  对此,王朝自然不在意,更加没有为他们讨回公道的想法。

  就让这支传旨队伍,如其他人一般正常生活吧。

  当然了,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让他们离开临洮府府城的了。

  在众人离开之后,王朝便就陷入了沉思。

  反正如果换做是他的话,如果信使正常时间未归,他必然就要重新派遣的了。

  而以崇祯那种殚精竭虑,勤政堪比太祖的性格,大概率也是会重新派人的。

  而这一次,那传旨队伍可能就不会经过救民军领地了。

  所以,他大概率是无法向东进攻,攻占平凉府以及凤翔府的了。

  他需要抽调兵力北上,防备陕西行都司以及兰州等地的攻击。

  最好是将他们攻占,彻底解决这一后患。

  看了看东方,王朝默默的向着王嘉胤等人说了声抱歉。

  不是我不想帮助你们彻底解决朝廷军队,实在是我救民军,需要防备陕西行都司方面的明军。

  虽然,王嘉胤等人,也不想让他这么帮助就是了。

  王朝出兵占领平凉府以及凤翔府,那官兵确实是没有心思围剿他们了。

  但是,王嘉胤他们想要西进占领更多地方,那可就要直面王朝他们了。

  到时候,双方未必不会爆发冲突。

  毕竟,王朝占领的地盘多了,便会压制其他义军的生存地盘,除非一方臣服一方。

  而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像其他地方扩张...

  他们北方就是长城边军了,他们再傻也知道,那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招惹的。

  向南,如果王朝占领了平凉以及凤翔,那李桥率领的明军,必然会转战南方,依旧牢牢堵住王嘉胤他们。

  向东,那就进入山西了,必然会引来山西军队的围剿。

  一个陕西李桥,就让他们疲于应付了,如果再加上山西军队,那他们可真就只有败亡一途了。

  而且,过了山西就是顺天府,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太危险了,必然会导致朝廷派遣更多大军围剿,他们真就必死无疑了。

  所以,他们想的是王朝出兵牵制明军,而非是王朝占领更多地盘。

  只不过,王朝显然不那么想。

  嗯,他占领更多地盘,明军地盘就小,那不也是解了他们的危机了吗?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想,王朝就是这么认为的。

  只可惜,王朝他们现在是没有办法出兵东进的了,他需要调转兵锋,应对乃至占领陕西行都司。

  在秦州等地,留下部分救民军防备明军之后,王朝便就开始调集军队,向着兰州、陕西行都司的方向而去。

  如今的救民军大概分为两块,一者是作为主战、进攻的野战军,一者就是守卫地方的地方军。

  地方军大概有个一两万人,分散在各个府县。

  而野战军,大概有个三四万人,王大虎、王二牛、王石、李树、李鱼各领兵五千。

  直属王朝的中央守卫军,也有五千,目前同样属于野战军。

  基本上来说,王朝的中央守卫军,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在不会进行增加的了。

  倒是其他人率领的队伍,随着领地的扩张,必然还会增加人数。

  至于说,会不会尾大不掉。

  王朝从来没有担心过这点。

  超凡神通显圣的世界,从来都是伟力归于自身,以一己之力镇压天下。

  更不用说,众人掌握的超凡神通,还都是他所赋予的了。

  只需要念头一动,便可以将他们迅速镇压,让他们半点神通施展不出来,乃至将他们的神通收回。

  就算让他们掌握百万大军,王朝只是一人,他们也绝对无法反抗。

  所以,王朝从来就不担心尾大不掉。

第111章 军队分级待遇,进攻与杨嘉谟的发现

  在救民军野战军中,除了主战的军队之外,还有各种辅助兵种。

  比如运输粮草物资后勤辎重部队,医务兵等等,合计大概也有万人左右。

  后勤部队不说,目前的医务兵,大多都为女子。

  毕竟当初在鸟鼠山的时候,她们本就是作为医务兵训练的。

  在之后的时间里,虽然也有些人退伍,其他女子愿意加入的也不多。

  但是目前来说,终归还是女子占据多数的。

  而且,她们可也是掌握神通的,在某方面来讲,丝毫不比男人要弱。

  而且,她们也要更为细心,并且王朝还衍化了医药神通。

  使得她们能够通过灵觉,轻易感受各种草药之间的君臣佐辅、属性搭配。

  只需要有些医书,或是有大夫教导,稍微学习一段时间,她们就足以成为合格的医生。

  甚至要比绝大部分的医生还要更强。

  因为通过神通手段调制的中药,可要比寻常中药强上太多了。

  而且,他们在拥有了医药神通之后,还会孕育属于医家的医家真气,可以极大促进人体自愈能力。

  所以,可能社会上的一些人,并不看好她们,甚至有些报以异样眼光。

  但是,所有的救民军,都没有人小看她们,反而皆是报以尊敬态度。

  毕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需要她们救命了,自然是要尊敬一些的了。

  虽然说,哪怕得罪了,可能也依旧会救治他们。

  但是在这过程之中,刻意针对一点点,比如那药比黄连稍微苦点,那针灸稍微疼点等等,那也是让人有些受不了的,自然是要尊敬一些的了。

  而这一切的军队士兵,不管是野战军还是地方军,不管是战斗兵种还是辅助兵种,皆是属于正规军的范畴。

  而在正规军之外,那就是新兵营的新兵了。

  目前为止,也有着五万多人。

  除此之外,王朝还让各乡村农社社员以及村长,组建了各自村子的民兵。

  一个村子也不需太多,三五个、十来个都可以,并且一切皆凭志愿。

  在在农忙时干活,闲暇时组织训练。

  甚至,王朝还准备在秋收之后,冬日的时候,派遣新兵营的士兵,前往各个村子带领他们训练。

  而作为一种奖励,这些人也将获得正规军的身份。

  事实上,在救民军的领地之内,是用不着民兵存在的。

  不过,王朝想的是,这些民兵完全可以作为军队后备役。

  等到各军扩招,新兵营新兵被抽掉之后,完全可以把这些民兵招募,作为新兵进入新兵营训练。

  如此,也能更容易让他们熟悉军事,尽快的完成军事训练。

  而最最主要的是,这些民兵,并不需要王朝养着。

  不过三五个人、十来个人,一个村子供养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像是新兵,哪怕他们不上战场,王朝也需要供养着他们。

  一日三餐伙食不算。

  只要是进入新兵营的新兵,那都能够获得一月五钱银子的军饷,比起明末绝大部分明军的待遇都要高。

  而四五万的新兵,每月就需要两三万两的银子。

  如果招募更多,以王朝如今聚拢的金银,倒也可以支持,但是没有必要。

  毕竟,领地之内正在大搞建设,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但是,随着领地的扩张,需要的兵将必然越来越多。

  只是四五万的新兵,根本抵不了多少事。

  所以,王朝这才让各个乡村组建民兵队伍,为的就是进行最基础训练。

  需要的时候,直接就可以招入新兵营,进行训练之后进入各个军队,不但能够省去大把新兵训练的时间,还能够节省财政支出。

  至于他们会不会不愿意加入军队...

  如果放到大明,大概率是不怎么会有人愿意的。

  但是救民军不同,待遇实在不是明军可比。

  那不用上战场,只是天天训练的新兵,就不但有着一日三餐饱食,更是有着五钱银子的军饷。

首节 上一节 134/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成为禁区之主,大帝只配看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