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66节

  “哈哈哈,是啊,遇到这样大方的首领,不但给钱给粮,还赐予我们神通的力量,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看着王朝离开的方向,周铁笑着感慨。

  在刚一上山的那会儿,他们一家那是时时想着逃跑的。

  只是在之后,随着救民军的发展越发壮大,首领更是对他们器重有加,他是武器制造司主事,父亲因为年纪太大,所以担任了武器制造司的武器制造顾问,二弟是军功司主事...

  如此,他们离开的心思便也就渐渐的淡了,最后更是彻底放弃。

  而在之后,首领又赋予了他们天地位格,让他们拥有了掌握神通的力量。

  如此一来,他们可谓是彻底的归心了,只一门心思完成首领交代的任务,打造兵器、建造高炉,将武器制造司管理妥当。

  随后,周铁便是召集了武器制造司的所有工匠。

  “这一段时间,你们也都应该知道了,救民军以及在救民军为官的人,都是掌握着神通的...”

  周铁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位与他相熟的铸剑师傅,闻言不禁羡慕的笑着说道:

  “这我们怎么能不知道?

  建造炼铁、炼钢高炉,制造枪、炮,这可都有那些掌握了神通的参谋、将官参与的,那制造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

  我都在想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神通适合铸剑...

  只可惜...”

  听着铸剑师傅羡慕的话语,周铁不禁笑着说道:

  “哈哈,有没有适合铸剑的神通,那就需要你自己去寻找了...”

  听到这话,众多工匠不仅都是眼睛一亮。

  在周铁召集他们,并且说出神通的事情之后,他们就已经隐隐有所猜测了

  只是在没有确定之前,他们也不敢肯定而已。

  而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他们可能也将拥有掌握神通的机会了。

  一时之间,众人都是不禁心神澎湃,想象着自己掌握神通的风光模样。

第136章 丰收与粮商,为难的杨鹤

  “哈哈,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

  承蒙首领看中,赐予了我、吴老六,以及朱锻良三人技师天地位格...

  让我们三人,赋予你们工匠学徒的天地位格...

  到时候,你们也可以前往灵性空间,学习烙印相应的相关联神通...”

  “真的吗?”

  “哈哈,当然是真的...”

  “首领大恩,我等拜谢首领...”

  “首领大恩,我等拜谢首领...”

  当听到自己也可以掌握神通之后,众人立即向着王朝办公的临洮府衙方向拜谢。

  ........

  感受着身后汹涌而来的灵性力量,王朝不禁微微一笑。

  虽然不管最终如何,众人情绪波动产生的灵性力量,最终都会被灵力转化。

  哪怕是诅咒谩骂等情绪产生的力量,也依旧会被灵力同化,为王朝所掌控。

  但是,被人感激与祝福,终究是一件比诅咒谩骂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快了、快了...

  忍不住的,王朝再次看了一眼头顶的金色光球。

  一圈圈淡淡的金色光辉扩散,彰显出几分神圣霸道与威严。

  ........

  时间缓缓流逝,到了崇祯元年九月的时候,救民军的领地之中,已经再次完成了粮食庄稼的两轮收获。

  要知道,就算是江南水乡,也不过一年两熟而已,一年三熟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但是,在最近连年干旱的陕西,救民军领地之中的百姓,却是做到了一年三熟。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家家都有大量余粮。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那该怎么办?那自然就只能外卖了,而当大部分人都在卖粮的时候,粮价自然飞降。

  从最初到两三两银子一石,到正常价格的一两银子一石,然后又掉到了八钱、五钱银子一石。

  甚至,粮价还在继续下降。

  一时之间,救民军的领地之中,涌入了大量的粮商。

  嗯,虽然救民军的领地之中,所有的达官贵人、豪门富商,全都被狠狠清理了一遍。

  但是,救民军却并不禁止外来商人的进入,只要他们能够正常交税就行。

  毕竟,他们又没在救民军的领地作奸犯科,又不是救民军领地的百姓,他们自然懒得去管。

  只要他们在救民军的领地,遵守救民军的规矩就行。

  不过,在王朝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却是陷入了沉思。

  我救民军百姓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为什么要让你们这些奸商赚取大把的钱财利润?

  王朝觉得,在如今这个天灾人祸不断的时候。

  恐怕大部分的粮商,从救民军百姓收购的低价粮食,在其他地方贩卖的时候,都不会以正常的市价卖出,而是会趁机哄抬粮价。

  一石粮食卖到二两银子,乃至三两银子的,这恐怕都已经是一些不太心黑的商人了。

  一些商人,甚至有可能卖到四五两银子,乃至七八两银子一石的价格。

  至于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

  卖房卖地,乃至为奴为婢...

  至于还没有钱...

  那就饿死呗。

  反正又与他们无关。

  所以,王朝决定打压一下这些粮贩子。

  于是,当天便有一道命令传出,救民军开始以略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收粮,九钱银子一石粮食。

  瞬间,那些粮贩子不香了。

  不由的,众多百姓开始纷纷转卖救民军官府。

  与此同时,对于外流的粮食,王朝也开始收取十税一的商税,而不是大明的三十税一。

  也就是说,那些粮商想从救民军领地运出粮食,那就需要缴纳十税一的商税,足足是大明商税的三倍还多。

  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众多商人不由一片哀嚎。

  但是,该收的粮食还是要收的。

  救民军官方以九钱银子收购粮食,那他们就出一两银子。

  谁让其它地方,特别是陕西周边,根本没有多少粮食产出呢?

  哪怕他们以一两银子一石的价格收购,他们在其他地方依旧能够大赚特赚。

  而在做到这些之后,王朝就没有再次出手干涉了。

  如此,救民军领地百姓的粮食,可以以正常市场价卖出,而那些商人也能赚上一笔。

  其他地区的百姓,虽然只能购买高价粮,但在有了足够的粮食之后,也总能多些活下去的希望。

  这可谓是一举三得了。

  至于救民军的用度消耗...

  百姓种植的粮食,那可是需要缴纳三成税收的。

  如果算上今年的一年三熟,那基本上相当于一季收成了。

  不说多,供养十几万大军两三年,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更不要说,随着农社社员一次次施展神通,等级必将快速提升,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等到来年的时候,恐怕又将是一次超越今年的丰年。

  现在都已经是一年三熟了,恐怕再过两年,一年四熟,一月一熟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以说,如今的救民军,是不缺粮食的了。

  而王朝要做的就是,征兵征兵再征兵。

  除了如今的数万正规军,他还要再征十万新军,大肆招募农社社员。

  等到他们训练出来之后,救民军自然可以再次扩张。

  而伴随着大批粮商涌入,也带动了救民军领地的商业发展。

  毕竟,百姓手里有了闲钱了,自然愿意添置一些生活用品。

  而那些粮商,也同样有着吃喝用度的需求。

  如此,有需求,自然也就有了买卖。

  渐渐的,救民军领地的商业,开始逐步繁荣起来。

  再加上救民军一直在修筑的,四通八达的道路,使得各地商品需求,开始互通有无。

  这个救民军领地,彼此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彻底“活”了过来。

  与此同时,随着那些商人的进出,关于救民军的表面信息,开始渐渐的传播了开去。

  当然,收到这些信息之人,大部分都是不怎么相信的。

首节 上一节 166/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成为禁区之主,大帝只配看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