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第103节
“哪的话,曹大人不嫌弃,就叫我高东吧,有事您说话。”这位自报了姓名,看来是对曹安非常信服了。
“高东啊!你帮我看看这东西吧。”曹安从怀里掏出了昨日的小药瓶。
按理说,摸金客对于古玩,应该有些发言权才是,毕竟这盗墓的若是没点眼力劲,那可就没法混了。
高东也没让他失望,走到阳光下,拿出一枚玉扳指,利用透光照影在小瓷瓶上,仔细的鉴定起来。
曹安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这是万和帝的随身药瓶吧,那些皇家的权贵,很喜欢用这些小玩意。”
一眼便认出来了!
昨天庞士还说动用了大学士,鉴定了好几个时辰的,就那水平?还不如一个盗墓贼呢。
高东看完,把药瓶还给了曹安:“这东西大人几两银子买的?这种假货,高于30两就不值了。”
“什么?假的?”曹安一惊:“你确认这是假的吗?”
“无法确定,但这种随身物,一般都是随葬品。我试过万和帝的墓,盗不动,所以行内都是把这些东西,当做假货看待。”
高东,整个上江城最厉害的摸金客,不然当年也不会被人邀请,去盗仙墓了。
连他都说盗不动先帝墓,证明那些陪葬品不可能外流,所以这些肯定是假的。
看到曹安沉思,高东还以为他买贵了,安慰道:“大人看不穿也很正常,这些东西已经可以当做真的了。”
“为何?民间的仿造技艺,已经如此高超了吗?”
“当然不是,主要还是这龙纹里,蕴含着龙气。”
高东再次拿出了他的玉扳指,曹安也凝神细观,的确有一道若有若无的气息,在金镶玉的龙纹上流动。
“这就是你说的龙气?可咱们大兴的仙兽,不是一条……”
“金龙鱼?这我知道。可这是万和帝的东西啊!那时还是有龙气的。”
龙,皇室的象征。
曹安一直笑万景帝的龙是条龙鱼,但其实在万和帝时期,龙,是存在的。
当然,并非那飞天遁地的神龙,而是龙脉。
他说滋生的力量,支撑着大兴的皇室修炼龙气,可以说,每一位大兴皇帝都是高手。
可惜,这最后一缕的龙脉力量,也在万和帝之后消散了,只能以龙鱼为仙兽,镇守大兴国土。
不过好就好在,金龙鱼是实体,他所带来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效果比龙脉更恐怖,渐渐地,也就没有人再执着什么龙的传说。
“这些万和帝以前的把玩之物,多少都会沾上皇室的龙气,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这龙气就是衡量真假的标准。”
卖古董的,往往都会吹嘘一番出处。
可盗墓贼们心里清楚,万和帝的墓盗不动,所以不可能有真的流出。
否则单论这龙气,你让大学士来都辩,都辩不出真假来。
至于这再次出现的龙气,到底是从何而来,就十分令人疑惑了。
想不明白,曹安也留下了高东的联系方式,若是案件有了新进展,还要去请教这一位的。
前脚刚把高东送走,后脚庞士也来了。
带来了一个不算很好的消息:“关于《晦人经》的讯息少之又少,但枢密院中有一些关于墨人巷的记载,我们可以过去查阅一番。”
墨人巷是邪恶的代名词,其中的功法没有记录,也是情有可原的。
好在枢密院是整个国家的情报中心,当年一战的记录,还是有的。
“不过在去之前,我要先去一趟六扇门。”曹安很豁达的上了庞士的车,不过地址却稍稍有些改变。
庞士有些迷糊:“你去六扇门干嘛?他们与黑戒有关?”
“关系应该不大,我只是突然对他们的《八方刀诀》,有一些兴趣。”
曹安压抑了好几天了,关于那个经页上感悟的《八方藏刀式》,他很像印证一番。
裤裆下的刀意,已经快要藏不住了。
第116章 叫我公主
坐着马车来到六扇门外,这里是三法司联合组建的。
其中高手如云,能者无数,哪怕是曹安都不得不承认,第一官署的确非六扇门莫属。
单从这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看,就知道六扇门的工作量有多大,比起青衣署的游手好闲,这六扇门真是兢兢业业了。
只不过,再厉害的官署,也有惧怕的东西。
曹安,就是令整个六扇门闻风丧胆的人物。
下车刹那,整个六扇门为之一静,门口的小吏更是连滚带爬的往里面冲,嘴里大喊道:“快!快去通报林捕头!曹安来啦!”
“……”
“没这么夸张吧,我的恶名有那么凶残吗?”
曹安承认,自己的确是送走了刑部侍郎,又逮捕了六扇门蓝衣捕快,可那些都是正常办案啊!自己人还是挺好的,怎么就……
“你昨日把自家的提司,也送入大牢了。”
“……”
好吧,看来他的恶名是完全洗不掉了。
往前走几步,满口的捕快们就退后几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来血洗六扇门的。
还好,一位红衣捕头出现了,排除三法司的朝官官员,在捕快体系之中,红衣捕头已经是最高的级别了。
不过看这位如临大敌的模样,看来昨日的朝堂之争,曹安暗藏杀机的风格,已经是传遍了六扇门,都担心会被下套。
红衣捕头眼睛微眯,曹安今日跟随着庞士一起来,不会真要查什么黑戒吧?这可比江洋大盗难应付多了。
定了定神,红衣捕头主动上前道:“下官见过庞都知,曹水绣,不知二位前来,有何要事?”
庞士认识此人,主动介绍道:“这位是林捕头,在上江城里,也是出了名的断案如神。”
“哪里,在曹水绣面前,岂敢自夸断案如神呢?”林捕头连忙客气了一番。
他也算老一辈的捕快了,达官贵人、奸邪恶徒,他都见过不少,唯有曹安是他看不透的。
因为你根本想不明白,曹安是来干嘛的。
讨论案情?故意找茬?还是……
“我是来参观你们六扇门的,我听说伱们有一块牌匾,很有气势,我想看看。”
“???”
想不明白,真的想不明白啊!
好端端的跑到别人家里,要参观别人的牌匾,这都什么事呢?
林捕头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送曹安进去,落在身后悄悄拉了拉庞士的衣服,轻声问道:“庞都知,你们这是何意?”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庞士自己也是懵的,曹安的行动天马行空,谁知道来看牌匾有何寓意?
“不过,他与我说过了,来此并无恶意,你们配合一些就好,就当做查案了。”
没人能读懂曹安的想法,因为促使他来这一探究竟的,就是那张新获得的《十世苍辉经》。
其中所传承的记忆,在曹安脑中浮现,特别是最后一幕,太过熟悉了,他曾听无数人谈起过。
曹安逛了一圈,很快便在一处内厅之中,找到了那块牌匾。
【刀,为天下公理而拔】
“这块牌匾,挂在这多久了?”曹安突然问道。
“多久?”林捕头从来没想过这问题,唤来一位小吏,让他查看记录,很快便得出了答案。
“已经有50多年了,是先皇亲自赐予的,勉励我等为天下公正法理而拔刀。”
寓意很好,可惜如今能做到者寥寥无几。
包括这块牌匾,亦很少有人抬头看一眼。
曹安默默坐在了牌匾前,这个姿势,这个位置,不会错的,传承之中的场景,正是这个地方。
“再帮我查一人。”曹安看向了一旁手持资料册的吏官。
吏官连忙躬身应答:“大人请说。”
“有一人,十四岁入衙门,二十岁封官吏,而立之年便入朝参政,平步青云。刀法极高,擅长……”
“《八方刀诀》。”
曹安尚未说完,一旁的林捕头已经接口了。
“林捕头认识此人?”
“认识,他是我的师傅,六扇门第一捕快。”林捕头的声音里,充满了崇拜。
果然,那所谓的《十世苍辉经》,并非是模拟的场景,而是真实存在的。
可这些人的功法记忆,为何会变做一张感悟秘页呢?
曹安沉思了片刻,又继续问道:“你说的《八方刀诀》,与《八方藏刀式》,可有联系?”
“自然有联系,《八方藏刀式》就是这套武学的最高刀意。”
“可否施展一次我看看?”
“很遗憾,师父之后,再无人能修成。”
“呢,那便算了,您的师傅如何称呼呢?”
林捕头狐疑的打量着曹安,这左一句右一句的问,真是奇怪。
“我的师傅姓龚。”
“龚……龚?等等,他与前任的刑部龚侍郎,有何联系?”
“正是其父,可惜师父在十多年前便英年早逝了。”
龚侍郎的父亲?
上一篇: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