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949节
刘皇叔都说了,孤打了这么久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
没有这个道理,对吧。
将身前这些案牍文书大概翻阅了一遍,感受到身后越贴越近,逐渐急促的呼吸,韩绍放下了手中最后一份文书,阻止了那只已然越界的纤细玉手。
贞娘有些惶恐,却还是鼓起勇气道。
“有……有嬷嬷专门教授过婢子这些的……”
“婢……婢子学得很好。”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韩绍无语。
正要说什么,却听耳畔少女颤声道。
“婢子父兄之仇,因君上而得报。”
“故不奢求名分,甘愿以此鄙薄之身侍奉君上。”
听到这话,韩绍不禁默然。
这世上有多少苦难事,就有多少苦命人。
若换到文人笔下,就是一段或涕泪、或感慨的悲剧故事。
而对于一方势力而言,这样的苦命人,只需稍加引导利用,就是绝佳的忠仆、死士。
卑鄙吗?
韩绍不知道。
他只是拒绝了贞娘的报恩与奉献,替她拢上已然半解的衣襟,然后轻揉螓首,柔声笑道。
“孤分内之事,不用你报恩。”
“好好替自己活着。”
说完,韩绍留她自己整理一下衣衫,起身离去。
……
从书房出来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
虞璇玑这些内苑妇人已经起身。
招呼着她们聚在一起用完一顿新岁朝食,韩绍依葫芦画瓢给她们每人派发了红包。
红包银钱并不多,却是一种仪式。
有这一打岔,昨晚独守空闺的怨气顿时消散了不少。
但该有的酸话,还是没能避免。
诸如‘妹妹吃得这般少,定是昨晚吃得太饱吧’之类的话,上官芷冷冰冰的脸上隐隐泛红,韩绍听得也是头大如斗。
有些不耐烦地挥手让她们自己玩去,便懒得再管了。
等回头公孙辛夷和姜婉过了门,自有她们整肃这内宅风气。
而该韩绍操心的事情,同样不少。
不出意外,昨晚被他打发回去的军中诸将这一大早,便再次鼓噪着‘打’上门来。
等韩绍去到前庭,那过去用来议事的厅堂已经群魔乱舞。
一众军中厮杀汉聚在一起,那嗓门儿一个比一个大。
这边叫嚷着冠军城一战,自己麾下儿郎如何死战、勇猛。
那边吹嘘着自己跟着韩绍马踏草原,如何直捣龙城、横扫一切敌。
与之相较,以秘书郎周玄为首的文士倒是安静如鸡,在这些虎狼之辈面前,表情看似不屑,实则战战兢兢。
“君上到!”
随着侍卫在外的亲卫一声沉喝。
整个议事厅堂瞬间安静下来。
等看到韩绍出现在门口时,赶忙齐齐起身,行礼道。
“恭迎君上!”
声音洪亮,似是要震破这厅堂穹顶。
那一双双灼热的眼神,更是带上了几分狂热。
韩绍踱步而入,视线在厅堂众人一一扫过,最终落在被挤兑到角落,明显处于弱势的文吏一方。
脚步微顿,韩绍走到周玄面前,上前拉着他的手,尽显亲近道。
“孤不在的日子,辛苦了。”
“做得不错,没有让孤失望。”
说着,引着他越过一众军中武人,走到主座下首的位置。
这一举动不只周玄浑身战栗,眼眸发红。
整个文吏团体也是神色激动、振奋不已。
而一众军中武人尽管迫于韩绍的威严,不敢说什么。
可那一副副不屑不忿的表情,却足以说明一切。
凭什么!
老子趟血海、踏尸山,他们这些刀笔吏不过舞舞文弄弄墨,让他们跟自己等人共居一室,已经是开恩,凭什么让他们与我等并居。
韩绍却是看也不看他们,只是冲周玄示意道。
“坐。”
许是堂中那些军中武夫的煞气太过浓郁,周玄有些惶恐。
“君上,臣……臣位卑,焉配居此高位?”
韩绍皱眉。
“孤让你坐你就坐,谁若不服,可与孤说。”
说着,韩绍目光扫过堂中。
霎时间,刚刚望向着周玄的一道道凶神恶煞目光,此刻瞬间低眉顺眼。
更加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安静如鸡。
“坐。”
面对韩绍的再次命令,周玄无奈坐下。
可看那紧绷着处处透露不安的身形,简直就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韩绍不再看他,面向那些军中悍将的脸色,却是忽然一缓,笑道。
“都先别忙着不服气。”
“若心中不满,可都回去问问家中眷属。”
“你们出征的这段时间,是谁替伱们妥善安顿家人。”
“衣食、冬碳,哪样不是他们费心费力地调配,然后送入所有将士家中?”
说到这里,韩绍话音稍顿,倏而叹息一声。
“孤知道,你们肯定要说这是孤的恩泽。”
“孤不否认,这些都是孤为了让你们能够安心出征,安排他们做的。”
“但孤只是动动嘴皮子,可无惧寒冬日日辛劳的,却是他们。”
“所以纵然他们没有上阵杀敌,纵然没有如你们一般马革裹尸,纵然没有餐风尝雪……”
“但他们也是有功的。”
“这个功,就算你们不认,孤也要认。”
韩绍说到这里,议事厅堂中寂静无声。
而后只见其中一名文吏先是向着韩绍深深作揖,而后竟是跪地匍匐,颤声涕泪道。
“君上!吾等惭愧!些许苦劳,不敢让君上言功!”
韩绍缓步走到文吏面前,亲自将之搀扶起身。
“有功便是有功,说甚惭愧?”
“没有你们殚精竭虑、日夜辛劳,孤的将士何以冬衣御寒?何以温食果腹?”
“又何以甲兵奋勇杀敌?”
“只是你们的功劳不在战阵、不在人前,故而常常被人忽略。”
“但孤看得到,也不会忘。”
“此战的功勋与荣耀,有他们浴血杀敌、奋不顾死的一往无前!”
“同样也该有你们的!”
这世上名、利二字,所有人都逃不开、舍不得。
文人尤好名。
故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
所以韩绍这一番看似语气平淡的话,落在包括周玄在内的一众文吏耳中,无异于一记惊雷炸响。
震得他们神魂动荡,心旌摇曳。
片刻之后,一双双本该冷静沉着的眼眸,此刻尽皆赤红。
“愿为君上赴汤蹈火、熬干骨血!百死不悔!”
说到底,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能远赴这幽北苦寒之地,又有谁不是出身寒门?
除了少部分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在这世间蹉跎日久、受尽高门冷眼?
上一篇:我每天都能加点一次
下一篇:诸天纵横,从倚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