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 第378节
这地方怕是连wifi都装不了吧。
“有个小伙子住在这里,平日里靠着给登山的驴友当当导游,饲养那些牛车过活。”齐德龙轻语道。
上一次他探疙瘩山的时候,便是找的这位山村小伙当的向导。
“二狗……二狗……”
就在此时,齐东强唤道。
“二狗?”张凡愣了一下,如今这年头,还有人叫这名字?
“他叫秦二狗!”齐德龙凝声轻语,说着话,抬手一指。
“他在那儿。”
张凡顺势望去,便见一位青年站在草庐前,模样清秀,气质淳朴,他穿着一身单衣,踩着棉鞋,正对着山里大口大口的吸气。
他吸气的节奏极为特别,腹部猛地隆起,发出咕咕怪声,皮肤都略微充血,紧接着一口气吐出,整个人的气息便萎靡如败。
如此反复,他眼中的光彩反而越发明亮。
“二狗……二狗……”
齐德龙又唤了两声。
秦二狗若有所觉,停止了动作,转头看来,见到齐德龙,他面露喜色,猛地扑了过来。
“齐大哥,你又来了。”秦二狗欣喜不已。
上一回给齐德龙向导,他可是得了两千块钱的好处费,比他平日里半个月赚的都多。
“哥,这蟾宝山大得很,我就知道你一次逛不完。”秦二狗憨笑道。
“蟾宝山!?”张凡凝神若思。
“这是我朋友,叫张凡。”齐德龙点了点头,对于这位淳朴的山村青年,他还是很有好感的。
“凡哥。”秦二狗憨厚地打了声招呼。
“你刚刚在干什么?”张凡问道。
“我在钓蟾气啊。”秦二狗回答道。
“钓蟾气?”张凡眉头一挑,露出异样的神色。
“这是我们家祖传的功夫,我爷爷说,很多年前,有个道士来了我们村子里,就住在我们家。”秦二狗道出了一段往事。
“那道士说这山不应该叫疙瘩山,而应该叫蟾宝山!”
“当时,他教了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总之就是我老祖一个法子,他说这山里住着一只大蛤蟆,每天就这样吸它的气,能够祛病消灾,益寿延年。”
秦二狗将自家的事统统抖落了出来。
“那道士说,这就是钓蟾气。”
张凡若有所思,回头与齐德龙相视一眼。
如此说来,秦二狗口中的那个道士,或许便是这山中大墓的墓主人。
“我上回看过,只是强健体魄的一些运气法门,没什么特别。”齐德龙摇了摇头。
所谓的钓蟾气,他上次来的时候便见识过。
“那位道士说,这是很厉害的道法……”秦二狗耳朵微动,听到了齐德龙的评价,赶忙补充道。
“有多厉害?”齐德龙轻笑道。
“道士说,有多厉害也得看什么人练,什么时候练……时机到了,就很厉害……”秦二狗喃喃轻语。
“有多厉害……有多厉害……”
秦二狗的眼中闪烁着回忆之色。
“对了,那道士说过,练成的话……”
“能吞日月逆阴阳!”
“瘌蛤蟆打哈欠,胡吹大气。”齐东强忍不住大笑起来。
“好了,别笑了。”齐德龙的声音响起,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秦二狗看得目瞪口呆,一脸茫然。
“二狗,我们在这里休息会儿,帮我把这两个水袋装满。”齐德龙淡淡道。
“齐哥,你们又要进山了?这次……”秦二狗的眼睛亮了起来。
跟着齐德龙走一趟,二十张红票子可就到手了。
“这次不用向导了。”
齐德龙轻笑着拍了拍秦二狗的肩膀,后者轻唔了一声,脸上涌起一抹失望之色。
“帮我在装一些杠头,我们路上吃。”
齐德龙从怀里掏出了五张红票子,塞进了秦二狗的手里。
“哥,这太多了,杠头要不了这么多钱。”秦二狗慌张道。
他虽然很想赚钱,可是也只赚自己该赚的,五百块钱的杠头足够他从年头吃到年尾了。
“让你拿着就拿着。”齐德龙很是喜欢这个淳朴的山村少年。
原本以他的修为早已能够辟谷,就算不吃不喝半个月都不成问题,在这里歇息,又拿杠头又装水,纯粹是照顾秦二狗。
“谢谢哥,我帮你去装杠头。”秦二狗接过了红票子,乐呵呵地转头奔向旁边的冒着炊烟的屋子。
“走吧,进去歇会儿。”
齐德龙轻车熟路,领着张凡走进了茅屋。
屋子不大,陈设也颇为破旧,墙上还挂着一件脏兮兮的道袍,桌上则是放着基本道家经典的书籍。
“他还是道士?”张凡随意翻了翻。
“他不是。”
齐德龙摇了摇头道:“二狗很小的时候,他爷爷还将他送到终南山想要学道来着……”
“可惜,他当时太小,人家没收,后来长大了也拜过几次山门,奈何没有这等缘分。”
现如今当道士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的,尤其是想要实修,不仅仅要看资质,根骨,机缘,甚至还要考试。
理论科目便有三大项,之后还有面试,对本身的学历也有一定要求。
尤其是像终南山这般双一流宗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进的。
“二狗考了七八次了,只怕此生无缘了。”齐德龙淡淡道。
“你对他这么照顾,怎么不把他收了?”张凡凝声道:“你们老君山也是天下道门名山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他既然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那他的缘法便在这里,我是修道之人,不能因一念而动因果。”齐德龙淡淡道。
“哥,你这话说的……”
“闭嘴!”
“你就说你跟他没缘呗。”张凡轻笑道。
“就是这个意思。”
“齐哥,杠头我给你们装好了。”
就在此时,秦二狗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口袋。
“我还给你们装了半罐子蜂蜜,你们就着杠头吃。”
“二狗,你有没有想着离开这地方?”
张凡坐了下来,突然开口道。
此言一出,齐德龙不由转头看向了他,露出异样的神色。
“你干嘛?”
“离开?”秦二狗愣了一下,旋即露出茫然之色。
“没想过,我也不知道去哪儿。”
秦二狗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座山里,原先这里还有一座村子,不过很久之前便已经没了,说是遭了一场大灾,几乎都死绝了,剩下的也都离开了这座山村。
只有秦二狗的先祖留了下来,他们祖祖辈辈守在这里。
他父母早亡,很小的时候便跟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死了之后,他在世上便再也没有亲人了。
离开了这里,他又能去哪儿?
也正因如此,他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拜在终南山门下,或许,他这样的孤命人就适合做个道士,也算是了了爷爷生前的心愿。
“二狗,他跟你开玩笑的。”齐德龙赶忙解释道。
“我知道的……”秦二狗露出憨厚的笑容:“我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也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也不知道能干什么。”
“二狗,我这里有个法子可以传你,你要不要学?”
就在此时,张凡话锋一转,突然道。
“张凡,你要干什么?”齐德龙面色微变,失声问道。
“法子?什么法子?”秦二狗疑惑道。
“来,你过来。”
张凡招了招手,秦二狗身躯震荡,却是立在原地,双目空灵,眉心处却有一阵波动传出,似涟漪扩散,元神渐显,似醒未醒。
“张凡,你干什么?”齐德龙眉头皱起,沉声喝道。
“老齐,你知道为什么如今天下寺庙林立,香火不断,反倒是道观,远藏深山,少人问津吗?”张凡话锋一转,突然说起了不相干的事。
佛道之争,自古便有。
他突然发问,倒是让齐德龙有些措手不及。
“你不得不承认,佛家的理论体系相当完善,无论是出家修行,还是在家修行,遇见的问题总能在经典之中寻到答案。”
“可是道门不同……”张凡轻叹。
道门师传,即便有经典传世,也用了各种隐语,暗语,秘语等等,非是师传解惑,难以尽解其意,久而久之,道不传六耳,法不落外坛,各家成秘,我道如何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