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00节
苏铭眉头一挑,忍不住笑道,“天下卧虎藏龙之辈不知繁几,你不会真的以为五绝就是天下最顶尖的高手吧?”
别的不说,就说少室山下的少林寺,那帮和尚虽然因为百年前的那桩丑事封山了,但却并不代表寺内没有高手,虽说出不了扫地僧那样的人物,但至少五绝一级的高手肯定是有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连小小的西域密宗都能有金轮法王那样的高手,没道理底蕴深厚的少林寺培养不出高僧,少林寺封山,可不是与世隔绝,断绝交流。
寻常时候,他们亦会派出僧人游历天下,寻找根骨奇佳的孩童收入门中,反正江湖上的寺庙不知繁几,只要不打着少林寺的名号,谁能认得出他们?
如果不是这样,到了元末时期,少林寺又怎能参与六大门派围攻明教光明顶的行动?
听到这话,欧阳锋脸色阴沉,并未反驳,显然也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他看向苏铭,眸光平静,“你想要我做什么?”
欧阳锋无疑是狡诈聪明之人,苏铭能轻而易举的杀了他,却留他一命,显然是有所图谋,也正是如此,他才如此平静。
“明人不说暗话,你的炼毒制毒之法,我很好奇,把这些交给我,我放你走,不伤你性命,如何?”
欧阳锋非常不解,问道,“你的武功已是天下第一,为何还要从我这里学习这些毒术小道?”
苏铭微微一笑,信口胡诌道,“技多不压身,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毒术虽是小道,有时却能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这些手段换你一条命,难道不值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些阴毒的玩意最容易让人中招,防不胜防,苏铭可不想哪天栽在这上面,事先了解一下,非常有必要。
或许等到哪天他真的练成万毒不侵之躯就不再需要这些东西,学一下倒也无妨。
欧阳锋虽是卑鄙小人,但也能伸能屈,毒术虽然是他的心血,但怎么比得上他的小命,于是便点头应下了。
夜晚,山坡上燃起了柴火,苏铭正在烤野鸡,突然,一道潇洒的声音响起,“哎呀,终于找到你了,真让老叫花一顿好找。”
来人,正是洪七公。
苏铭也不意外,他留在这,本就是等洪七公,“七兄,来得正好,鸡快熟了。”
洪七公凑到火堆旁,耸动鼻子,哈哈大笑,“老远我就闻到味了,鸡屁股给我就行。”说着他咕噜噜灌了口酒,正当他转头,冷不丁看到一旁的欧阳锋,嘴里的酒顿时喷出,“老毒物,你怎么在这?”
一边说,一边把小小拉走,仿佛靠近他就要中毒。
欧阳锋淡淡“哼”了一声,面色在火光照耀下明灭不定。
苏铭翻着野鸡,解释道,“放心,七兄,他是我从皇宫里抓回来的,这段时间不会惹事。”
洪七公顿时松了口气,欧阳锋名声在外,他不得不忌惮,不对,抓回来?
他看着欧阳锋,老脸洋溢着快意的笑容,“老毒物,你也有今天呐!”
……
山西,太原。
自从抄了两家豪强之后,山西境内的豪强们纷纷服软,献上自家隐蔽的户口和土地,苏铭将这些丁口编户齐民,安置田地,而多余的无主之地则是集中起来授予军中有功的将士,扩大府兵的规模。
现在的府兵需要不小的投入,但时间长了,这些府兵都会成为他的基本盘,维护武人的势力,乱世当中,唯有握紧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有成吉思汗的命令在前,郭靖不得不调转方向,放弃在河北用兵,只是把晋中各地的关隘险要之处掌握在手便退兵了。
他本以为西域的局势缓解后,蒙古会再度对金国用兵,但成吉思汗率军西征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他便明白,近两年之内,蒙古是不可能对金国用兵了。
大汗既然放权,打金国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从蒙古那里借势的想法已经破产。
秋收过后,府库充盈,粮秣齐聚,各地的赋税也陆续运送到太原,编练的新军也渐渐有了成效,郭靖便打算再度出兵攻打关中。
第169章 黄蓉登门
那日,黄蓉父女俩乘坐小舟离开了桃花岛。
她在桃花岛待了数年,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在江南城镇的大街小巷里走着。
烟雨朦胧,仿佛是一场梦幻,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蓉的兴致反而降了许多,河中,一叶小舟在水中飘荡,黄蓉立在舟上,望着河中打渔的渔民,不由得叹道,“爹爹,这些年来,大宋休养生息,未兴战事,但百姓依然过的这么苦,当年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黄药师腰间插着一根玉箫,眼底闪过一丝愁绪,“朝代兴亡更替,苦的还是百姓,大宋停了给金国的岁赋,又没有穷兵黩武,但赋税却是半点未减,甚至比之前更严重,百姓常年劳作,连吃饱都难。”
有宋一朝,是中原王朝当中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只不过,那些农民起义的大多都被招安,转为地方厢军,半点战斗力没有,还消耗朝廷大量钱财。
可以说,大宋的稳定都是花钱买来的,集合了五代十国的弊病,再加上以文御武的政策,唯有极尽的剥削才能保持健康的财政运转。
黄蓉不明白这一点,但黄药师却看得很清楚,他是聪明人,更是难得的全才,因此他看待事物通常能看到其中的本质。
江南虽然繁华,落在黄蓉眼里却显得很虚假,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她轻轻撩起耳畔的青丝,眺望远方,“爹爹,我们去北地吧。”
出门在外,越是漂亮的女子越容易招来别人的觊觎,因此黄蓉戴上了黄药师的人皮面具,身形也做了伪装,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虚弱的病秧子,而非正处在双十年华的美丽女子。
黄药师拿起舟上的竹竿,逆流而上,声音清朗,“好,我也想见识见识蒙古铁骑的厉害。”
父女两人沿着河流向上,在太湖之畔祭奠了陆乘风,昔日的废墟已经长满了野草,看不出多少痕迹,黄药师杀了史弥远之后在归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一座衣冠冢,用做纪念。
每年,他都会到湖边走一遭。
从太湖上走过之后,他们进入长江水道,黄蓉与他沿着岸边向北走,沿途,黄蓉有意无意的重走了当年她和郭靖一起走过的路。
沿路的村庄已成废墟,官道废弛,长满了野草,再不见当年的痕迹,黄蓉望着眼前的一幕幕,情绪略有些低落,而当初他们在松林练功的地方还依稀有着痕迹。
毕竟当初郭靖练功可是弄倒了一大片松树,黄药师与她一起走,或多或少也猜到了黄蓉的心思,她是在怀念某个人。
这时,他反而松了口气,黄蓉这些年住在岛上不外出,自己也找到了不少江湖上所谓的年轻俊杰带到了桃花岛,但那些人都入不了她的眼,拖着拖着,她就成了老姑娘。
如果不能将其嫁出去,百年之后他如何面对亡妻?
黄药师虽说不拘礼法,但却并不想黄蓉往后孤零零一个人渡过余生,尤其还是在一座与世隔绝的海岛上,如今知道女儿心里有人,他心里轻松了不少。
父女两人骑马北上,踏入汴梁,这座昔日的北宋皇都已经重新焕发了生机。
苏铭离开之后,开封城内都在流传着有仙人降临皇城,乘巨鹰离去的流言,大雕叫声高昂,身形巨大,那一日,开封城内许多人都见到了。
一开始听到流言,完颜洪烈下意识的想掩盖,这事太屈辱了,传出去,完颜皇族将令世人耻笑,但看到大雕的人太多,根本盖不住。
他索性自己派人散播仙人降世的流言,说有仙人乘巨鹰降世,入皇城与皇帝论道,传授治国之法,类似的这样的流言有好几个版本。
再加上那天出现在宫殿之外的禁军,流言反倒被坐实,结果就是大家对此深信不疑,觉得是完颜洪烈天命所归,能带领金国再次中兴,赶走蒙古人。
朝堂上的暗流出乎意料的被平息,他又多了一批能用的臣子,谁能想到,金国朝堂的破局点竟然是一些流言。
这时,他心里对苏铭的那点怨恨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后,完颜洪烈便开始谋划对大宋的战争,准备一举拿下江淮,占领川蜀之地,这次除了关中以及北方防御的大军不动之外,他准备调动水路大军二十万,发起战争,转移内部的矛盾。
战事一起,很多矛盾都会被忽视,压下,若是胜利,他将恢复金国皇帝的威望,掌控朝堂大局,而地方也不敢再造次,兴风作浪。
开封城内一座奢华的酒楼上,黄蓉坐在临窗的桌前,撑着下巴,俯视街上流动的百姓,好奇的问道,“爹爹,这世上真的有仙人?”
黄老邪嗤笑一声,不以为意,“仙人?不过是子虚乌有的流言而已,金国皇帝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凝聚人心的小手段而已,我观金国各地正在调动大军,他们应是要对大宋用兵,大宋好不容易安稳几年,又要打仗了。”
黄蓉满不在乎的说道,“打就打呗,之前又不是没打过。”
黄药师摇摇头,解释道,“你不懂,金人在北方被蒙古人重创,现在调动大军入侵江南,来势汹汹,大宋若不早做准备,恐怕要吃大亏。”
“开封非久留之地,我们走吧。”
父女两人在开封待了几日便继续北上,他们穿过河南,来到了山西。
踏入山西之后,父女两人在城镇乡间走动,望着农人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场景,黄蓉心中一动,突然道,“爹爹,这里好像跟金国不一样!”
黄药师也点头称赞,“晋中王霸之基,得之可为一方霸主,河北河南都有战事响动,可三晋之地却是稳如泰山,百姓各司其职,治理这里的人是个能人啊。”
黄蓉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爹,其实,你认识这里的主事之人。”
黄药师愣了一下,反驳道,“胡说,爹常年在桃花岛上,怎么会认识蒙古人?”
“爹,郭靖这个名字,你难道忘了?”
“郭靖?”这个名字有点耳熟,黄药师仔细回忆,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个那个小子,竟然真的是他!”言语中充满的惊讶。
当年的记忆浮上心头,一开始他听到郭靖这个名字并没有多想,以为是同名同姓,但当黄蓉特意提起,他才把烟雨楼的那道身影对号入座。
“当年的少年现在居然已经成为了一方雄主,时间过得可真快啊。”黄药师面上浮现出淡淡的回忆之色,唏嘘不已,而后瞥了黄蓉一眼,“我记得,当初你跟他同行过一段时日?”
黄蓉眼睛弯弯,声音欢呼雀跃,“嗯,当年烟雨楼之约,他打败杨康,我曾与他有过一个约定,几年之后要比个高下!”
莫非,蓉儿中意的人就是这小子?
想到这,黄药师心里觉得有点堵,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小子似乎已经成婚了,这么多年过去,蓉儿居然还对他念念不忘!
他脸色唰的一变,淡淡说道,“你来这里,就是为了履行当年的约定?”
黄蓉挥舞着拳头,一副要扬眉吐气的模样,“嗯,我在桃花岛每日辛苦练功,就是为了要打败他。”
看到女儿欣喜的神色,黄药师冷哼一声,愈发不高兴,“哼,那小子位高权重,说不定早把当年的事忘了,你现在登门,难道不怕自取其辱?”
“不怕,他肯定记得!”
……
“老陆,咱们的骑兵练得怎么样了?”
太原城墙之上,郭靖身着玄色锦袍,头上戴着金冠,青年面孔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令人不敢直视,陆冠英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想了一会儿,回道,“侯爷,咱们现在有五万匹马,其中可用的战马有三万匹,其余的都是驽马和母马,骑兵已经扩充至两万人,其中有五千新人,预计今年年末能有成效。”
跟着郭靖历经数次大战,陆冠英已经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将领,曾经公子哥的痕迹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剽悍的军将。
“不够,太少了!”郭靖回头,郑重的看着他,“晋中承平两年多,也该动一动了,三万匹战马太少了,要不了多久,我将进军关中,战马是重中之重,不可马虎。”
“属下明白。”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花多少钱,打关中的时候,我要五万匹战马!”
陆冠英想了想,回道,“此事或许要从西夏着手,蒙古国内的马场要供应大汗,很少有战马流出,尤其是大汗率军西征,战马消耗十分严重,今年的份额都缩水了不少。”
“想弄战马,只能从西夏获取,他们也不敢不同意。”
“你小子,倒是聪明。”郭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笑道,“这次进军关中,我打算让西夏也出兵,两边合盟,也能减少损失。”
西夏自从被成吉思汗锤了几次,现在已经变成了蒙古的依附国,无论是之前的攻金还是现在的西征,他们都出了不少力。
再加上他们本就在关中有地盘,郭靖怎么会眼睁睁放着他们不管,有他们当炮灰,也能减少攻城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他现在的爵位是汉侯,比木华黎低一级,足以调动西夏的大军,谅他们也不敢反抗。
……
把军中事情处理完,郭靖便回到府邸,刚进门,仆人便上前禀告,“侯爷,府上来客人了,公主正在招待他们。”
郭靖略有些好奇,什么客人能让华筝亲自出面招待?
要知道华筝是蒙古国公主,现在随着他封了爵位,她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山西境内,没几个客人能值得她亲自作陪。
厅堂当中,华筝穿着华服,头上戴着金灿灿的首饰,雍容华贵,身上充斥着浓浓的少妇风情,堂下,一名穿着淡黄色长裙的女子坐在椅子上,她端着茶杯的手纤细白嫩,漆黑秀发垂至腰间,细长柳眉之下是一双清丽的眸子,明艳照人。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