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1节

  苏铭幽幽一叹,“若不是柴荣英年早逝,赵匡胤也没有谋权篡位的机会,后周孤儿寡母独木难支,五代皇帝轮流做你也是知道的。”

  郭靖颇有同感的点点头,“老师不是说过吗,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便是赵匡胤建立国家的由来,而后,赵匡胤平定南方,灭蜀国,南唐等国,只剩下,吴越,北汉和燕云十六州未收回。”

  “可惜,天不遂人愿,若赵匡胤能收复这两个国家,说不定又能如杨坚一样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说到这,苏铭摇摇头,继续道,“开宝九年,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毙,只活了五十岁。”

  “暴毙?”郭靖愣了,听了这么多历史,他也知道暴毙这事向来有很多猫腻,“是他弟弟赵光义杀了赵匡胤?”

  “不知道,民间有烛光斧影的传言,事实如何,谁也不知道。”

  “赵光义继位之后,吴越投降,南方割据势力彻底臣服,随后他又攻灭了北汉,彻底一统天下,这时候,除了燕云十六州之外,大部分领土都被大宋掌控。”

  “只是,这时候他心急了,上一年才覆灭了北汉,他又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时候的大宋虽有精兵,可经历过长久的大战,士兵疲惫,士气低落,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失败。”

  高梁河车神,瓦剌留学生,啧,两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你父亲的结拜兄弟叫杨铁心,祖先是跟随过岳王爷的杨再兴,而梁山泊中的青面兽杨志就是杨家将的后人,高粱河一战,大宋损失惨重,杨家将兄弟相继亡于战场,七兄弟只剩下一人。”

  杨家将的故事虽是杜撰的,但在武侠当中一般都当真实存在。

  “而后,大宋收复南方交趾国失败,再次北伐也失败,至此,大宋开始休养生息,没有再北伐。直到如今,燕云十六州也没有收回。”

  

  听到苏铭的话,郭靖露出气愤之色,“赵光义当真是可恶,就跟杨广一样,要不是他,说不定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回,金人也没法南下,岳王爷就不用死了。”

  一开始,郭靖还不知道燕云十六州意味着什么,当苏铭给他讲了石敬瑭的事例,他才明白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

  可以说,大宋沦落到这等境地,赵光义要背很大一部分锅。

  批评大宋皇帝好啊,老师最爱听了。

  苏铭嘴角扬起,称赞道,“靖儿,伱说的很对,赵光义确实可恶,他虽然是大宋的第二位皇帝,可是一手葬送了大好局势,要不是他本身有才能,说不得大宋就跟隋朝一样。”

  “赵光义死后,大宋的第三位皇帝叫赵恒,这个家伙更是重量级的皇帝。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

  “辽国主将在战前被大宋将领射杀,局势对大宋有利,可赵恒惧怕辽国的声势,不顾朝臣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苏铭刚说完,郭靖气的腾的一下子站起来,拳头握紧,骂道,“明明都要赢了,居然还认输,这皇帝也太窝囊了!一点骨气都没有!”

  明天恢复更新,终于差不多了。

第19章 少年意气

  “靖儿,坐下,你忘了为师怎么教你的?”

  “老师,弟子失礼了。”郭靖猛地反应过来,小脸闪过一丝羞愧。

  紧接着,苏铭又问他,“靖儿,你觉得澶渊之盟对大宋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郭靖想也没想便说道,“这当然是坏事啊,明明大宋要赢了,凭什么要认输还给辽国送岁币?一点骨气都没有,就算是输也要输的明白。”

  苏铭微微一笑,“伱能这样想,为师倒是没白教你,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要辩证的看,你不要只看到坏的一面而忽视了好的一面,澶渊之盟虽是耻辱却维持了大宋与辽国之间整体近百年的和平。”

  “两国之间就算是有战事,也是小打小闹,如此一来,也让许多百姓免于战乱,这算不算是利处?“

  郭靖结结巴巴,想了半天,却不知如何反驳,最终憋出来一句,“可这样不是太憋屈了,一点骨气都没有。”

  “靖儿,前面为师给你讲过,自从赵光义两度北伐失败,大宋很难再收回燕云十六州,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有地利优势,相反,宋军承平几十年,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军队战斗力一年不如一年。”

  “按照大宋皇帝和朝臣的想法,大宋不是辽国的对手,应该趁他们主动和谈,见好就收。有时候,拼命很简单,可国与国之间,输了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你再想想,万一澶渊之战,宋国击败了辽国,会是什么后果。”

  郭靖想了片刻后回答道,“辽国兵败,与大宋和谈,双方互为兄弟之盟,开通互市,不需要岁币,也不用和亲。”

  苏铭盯着他,笑吟吟的问道,“有没有可能,大宋借此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一些地方?”

  “老师,您也说过,澶渊之战是辽国入侵,大宋反击,能将敌人击退已是不易,辽国军力强大,就算是输了,不可能吐出燕云十六州的地盘。”

  “好,说得好。”

  听到郭靖的回答,苏铭眼里闪过惊喜,这小子终于学会思考了,真不容易,不枉费他讲历史的时候总是将历朝历代皇帝的经历和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讲。

  “还有么,继续讲。”

  “赵恒就算是打赢了也不会主动威逼辽国,反而会主动退一步,以示交好,因为他不想惹得辽国震怒,日后继续入侵。”

  “那你再想想,如果辽国赢了会是怎样?”

  “老师,如果辽国赢了,大宋边境将永无宁日,同时宋国的岁币也会高许多。”

  苏铭又问道,“辽国会不会趁机南下,攻打宋境,甚至占领北方?”

  郭靖摇摇头,“不会,辽国没有这个实力,大宋也没有这么弱,老师您说过,汴梁无险可守,因此聚集了大量禁军,辽国虽强,但也只是骑兵厉害,不可能将大宋赶出北方。”

  苏铭轻轻一笑,赞扬道,“你说的很对,这就是当年宋国和辽国之间的强弱与优劣之势。”

  郭靖抿着嘴唇,小脸上没有多少喜悦,“老师教了弟子这么久,如果弟子开想不出来,那才是辜负了老师的教导。”

  在教导郭靖这方面,苏铭一直采取的是鼓励和引导的教育,着重塑造他的思维,引导他的思考,对于苏铭的称赞他已经有点免疫了。

  “历史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老师教你孙子兵法。”

  ……

  三载时光匆匆而过,草原上各方势力征战不休。

  苏铭依旧缩在他那个小帐篷里面平淡度日,郭靖也在各位师长的教导下慢慢成长。

  草原上节日那达慕又开始了,各部落齐聚在一起,大家纷纷进行骑马,射箭,摔跤等比赛,各部落也借这个机会交换所需物品,互通有无。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数道身影纵马狂奔,他们背着弓箭,正在射杀羚羊等猎物。

  随着鼓声响动,马匹猛地窜出去,在这些人中,一个少年闯入众人的视线,他便是十三岁的郭靖,得益于练武,郭靖的身形并不矮,眉宇间满是坚毅,神色并不木讷,与憨厚老实也不搭边。

  “郭靖,加油。”

  人群中,一个穿着长裙的少女双手放在嘴边,不住地呐喊,给郭靖加油打气,她便是铁木真的女儿华筝,她与郭靖年纪相仿,已经出落得十分水灵,脸蛋白皙犹如羊脂,眸子灵动,神采飞扬。

  原野上郭靖骑在马上双腿犹如长在上面,好似与身下战马融为一体,速度渐渐超过了周围的人,忽的,他看到远处的黄羊,伸手拿出箭羽,“咻”的一声射出。

  一个钟头后,身上的箭羽射光他才骑马回来。

  “郭靖,怎么样了?累不累?”

  他刚下马,华筝便小跑着上前,见他气喘吁吁,从袖子里抽出手帕给他擦汗。

  这时候的郭靖已经知道男女授受不亲,不过华筝从小跟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再加上草原风气狂野,他倒也不好拒绝,勉强等她擦完,小脸红扑扑的。

  华筝看着他背后空空如也的箭囊,欢呼道,“郭靖,你的箭都射完了,看来你赢定了!”

  郭靖脸上一热,谦虚道,“其他部落肯定还有比我更厉害的人,我能参与就已经很高兴了。”

  

  华筝小嘴撅起,“哼,去年你也这么说,那次你差点就拿了第一,走,跟我去见父王,他特意吩咐我带你过去。”说着便拉起他的手。

  “好。”

  ……

  这几年来,铁木真在草原的势力扩张的非常快,他征战不停,并吞了大漠上无数部落。

  再加上他统率部属,军纪严明,人人奋勇善战,他是天生的王者,智勇双全,在草原征战中或以力攻,或以智取,纵横草原,所向无敌。

  吞并数个部落之后,隐隐已有与王罕分庭抗礼之势,两方成了草原上最大的两股势力。

  此时,他坐在王帐高台上,望着远方的盛会,不知在想些什么,华筝的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

  “爹爹,我把郭靖带来了。”

  铁木真回头,便看到自己的女儿拉着一位少年走过来。

  见到铁木真,郭靖单臂靠在胸前,微微欠身,“见过大汗。”

  看到郭靖沉稳内敛的气质,铁木真笑道,“你都长这么高了,看来,明年都能随我出战了。”

  郭靖没有把这当玩笑,而是抬头看着铁木真的眼睛,“只要大汗相召,郭靖自当遵命!”

  在各位师傅那里学了那么多本事,再加上好兄弟拖雷早就加入军队,郭靖也不想落后太多,他们一家受了铁木真这么多年的庇佑,他也想报答铁木真的恩情。

  至于小时候偶然救下哲别师傅,郭靖并不觉得这是恩情,需要铁木真偿还。

  看到少年主动请战,铁木真眼里闪过一丝欣赏,“哈哈,好,明年你就随我出征吧。”

第20章 铁木真的注意

  铁木真旁边,背着弓箭的哲别上前轻捶他的肩膀,“郭靖,今年有信心吗?”

  郭靖摸了摸脑袋,露出腼腆的笑容,“师傅,徒儿只能保证尽力而为,不敢说一定能拿到第一。”

  哲别眼睛一瞪,“我就纳闷了,你这性格跟谁学的,一点都没有我们草原男儿的豪迈,男人就该自信点,你是我哲别的徒弟,今年,你肯定能拿第一。”

  郭靖小脸紧绷,冷静回答,“老师常告诉我,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强中自有强中手,若大草原豪杰辈出,徒儿怎敢轻言第一?那岂不是小看了草原群雄?”

  哲别还未开口,铁木真哈哈大笑,“强中自有强中手?说得好,说得好,拖雷,听见伱兄弟说的没?整天背着刀在军营乱跑,一点也不省心。”

  一旁的拖雷遭受池鱼之灾,只得苦笑,悄悄的瞪了郭靖一眼。

  “父亲教训的是。”

  铁木真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郭靖,你那些师傅除了教你拳脚武功,还教你这些道理?”

  郭靖没有犹豫,直接坦白,“大汗,我说的并非是我三师傅他们,他们只教我功夫,教我这些道理的是我另一位老师,我读书写字也是由老师教导。”

  铁木真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似有意道,“你这位老师把你教的很好,我倒想见一见他,你看拖雷与你一样大,整天毛毛躁躁给我惹祸,要是你老师也能教教他,我不知要省多少心。”

  “大汗若是想见我老师,郭靖可代为引见。”

  哲别怕铁木真动怒,笑骂道,“你小子,在这草原上,大汗想见谁不能见,还要你引见?”

  铁木真摇摇头,笑道,“哲别,无妨,有本事的人越是有脾气,郭靖,等这次大会过后,我要见见你老师。”郭靖的变化,铁木真看的很清楚。

  古人说,三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

  在郭靖六岁多的时候,铁木真便见过他,那时候的郭靖看起来木讷,性情耿直,为人倔强,远不如他儿子拖雷机灵。

  他本以为郭靖长大了还是这等模样,没想到短短几年光景,他竟然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看上去虽然没什么不同,但给他的感觉却是迥异非常,就像是开窍了一样。

  铁木真很想知道,能教出郭靖这等人才的老师究竟是何等人物,没错,在铁木真眼里,现在的郭靖算是能入他的眼。

  几人聊完之后,华筝和郭靖拖雷就溜出了金帐,三人来到山坡上躺下,如小时候那样晒着太阳,拖雷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郭靖,佯作生气的样子,“郭靖,好小子,害我在父亲那丢了面子,说吧,怎么补偿我。”

首节 上一节 11/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