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38节
吃一堑,长一智,有这次的经历在,以后金国再攻打宋国肯定会慎之又慎,指望大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倘若金国不与宋作战,北人水战太吃亏了。
除非郭靖能沉下心来,用数年之功打造一支水军,并在长江水战中获胜,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长江航道不在手上,局势太被动了。
“明日,我会和木华黎商议,大举进攻徐州,逼金人决战,此战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赢!”
徐州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旦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徐州被攻克只是时间问题,金人若不想丢失徐州,必然来援,人少了是送菜,只有动用重兵才能保住徐州。
至此,便是将攻城战变为野战,只看金人有没有与他们决战的勇气了。
“末将领命!”
……
风雪漫天,越来越大,落满城池。
洛阳。
这两三年里,北地一直采取保守的休养生息状态,郭靖坐镇洛阳,这里便是北地的中心,有来自草原的战马和皮毛、牛羊筋骨,来自南方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河南等地也渐渐恢复了声息,流民不断被安抚,屯田,幕府以南北贸易、广阔的土地来吸引商人、平稳的环境来吸引百姓来安家落户。
因为战争的影响,中原大地罕见的出现了人口回流,南方各个州郡的百姓拖家带口纷纷北上。
自从靖康之耻以来,北人南下已是当世人所共知的事,但南人北上者,鲜少矣。
这不仅代表着郭靖的统治为世人所认可,更昭示着南方的民心正在涣散,赵宋王朝已经维持不住南方的稳定,根基已然被动摇。
侯府之内,华筝正伏在案前批阅奏报,黄蓉也坐在一旁辅佐,两姐妹忙的不可开交,身旁更有数个女官服侍。
郭靖离开洛阳,偌大的北地事务必须有人代为管理,整个侯府之中,也唯有华筝有这个资格,好在有黄蓉辅佐,诸多事宜也算能妥当处理。
良久,华筝揉了揉写的发酸的手腕,埋怨道,“妹妹,多亏了有你,郭靖跑到南边打仗,这些政务全都落在我身上,真不知道我以前是怎么过来的。”
黄蓉捂嘴轻笑,安慰道,“姐姐放心便是,等这场仗打完,夫君就能回来,到时候你丢给他就是了。”
“说是这么说,可他打仗就打仗,怎么把承平和承安也带走了,他们才多大年纪,战场上那么危险,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我真不放心。”
“郭靖上战场的时候也十几岁了,要是晚几年,我也不至于这么担心,希望他们兄弟俩没事。”说着,华筝眉宇间浮现着浓浓的担忧之色。
以前她觉得草原儿郎就该像雄鹰一样翱翔在天空中,就像她的父亲一样,可轮到自己的孩子,她就舍不得了,舍不得他们吃苦,舍不得他们受难。
黄蓉感到好笑,有郭靖在,他们兄弟俩怎么会有事?
“姐姐,夫君这么做自有它的道理,承平承安也不小了,往后夫君的基业总要传到他们手上,带他们上战场走一遭,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华筝没有回答,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唉……”
……
泗州城内。
一队长长的车队从北方驶来,冒着风雪进入城池,上面的旗帜迎风招展,十分醒目。
府衙里,得知消息的郭靖立马放下手中事务回到自己的府邸。
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客人站在大厅门前凝视着他。
看到两人略有些憔悴的面容,万般话语堵在心头,化作浓浓的喜悦,他走上前,把他们揽入怀中,“华筝,蓉儿,你们来了。”
两人靠在郭靖胸膛,享受着温存的时光。
郭靖放开两人,神色疑惑,“对了,你们怎么突然来了?难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哼,瞧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来看你?”华筝皱了皱鼻子,佯作生气的模样,她虽已年近三十,但在郭靖面前依然保存着几分少女的娇憨。
“哈哈,那倒是为夫的不是了,走,外面风大,我们进去。”
入夜之后。
厚厚积雪的屋檐下,一名侍女端着盆热水进了房间,放到架上,便躬身离开,临走时悄然带上了门扇,站到外面等候传唤。
风雪已经小了一点,冷风挤进窗棂缝隙,屋内点燃的烛火轻轻摇晃,影子映在墙面上闪烁不断,正中央的位置摆着几炉炭火,火红的竹炭散发热量,使得暖室升温。
华筝沐浴过后,穿着丝绸睡衣,白皙的脚踩在羊毛地毯上,她走了几步,放下脚踝,将地上的绒靴穿上,而郭靖还坐在桌前看书。
她盈盈一笑,拉着郭靖走到梳妆镜前,按着他坐下,随后拿过一把小剪替他修剪乱糟糟的胡须,嗔笑道,“你啊,出门在外也不多带几个人,瞧你这胡子,还侯爷呢。”
郭靖倒也不在意,“军旅之中,哪讲究那么多。”
觉得,华筝的温柔的目光落在他的发隙间,愣住了,只见一缕缕柔顺的黑发间夹杂着几根白头发,分外刺眼,随即,柔弱白皙的手轻轻在将里面几根白发拔了下来。
“夫君,这几年你太辛苦了。”华筝修整完胡子,拿起木梳由上往下替男人梳理长发,看到了黑发里面夹杂着更多白发,鼻子有些发酸,“你看,白头发都这么多了,军中大小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做吧,你现在手下都这么多人了,不必每件事都要亲自过问。”
明晃晃的铜镜里面,郭靖端坐那里闭目养神,听到妻子的话,睁开了眼睛,望着镜中的人,笑了,“大业未成,岂能放松。”
接着他抓住华筝的手,抚摸着她滑嫩的肌肤,“老外父此番西征,肯定又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我身为他的女婿,也该给我们的儿子留下一片基业,金人要灭,这些地盘,往后都是他们的。”
华筝看过中原南北的地图,想到这么大一片地盘,往后都是儿子们的,一时间晃了神,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其实,殊不知郭靖是给她画了个大饼,他若要在中原立足,只会像以前的中原王朝一样使用中央集权,也就是说,他的继承人有且只能有一个。
这样说,不过是想安慰华筝而已。
三十岁,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岂能安然坐镇后方?
开国君主别的可以不会,但万万不能不会打仗,不如此,如何震慑那批骄兵悍将?如何能让文武百官臣服?
“好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安歇吧,明日大军还要开拨。”
……
校场之上,雪花积攒在人的肩膀上、头顶上,战马喷出的粗气,白茫茫的飘了起来,上万士兵整齐站立,甲胄内置的毛绒,戴着手套,倒也未让他们感到多少寒冷。
而周围稀稀疏疏的聚集着百姓,他们顶着寒风,望着远处衣甲整备的大军,眼里露出炙热的光芒,这就是汉侯的大军?
不久之后,数百名骑兵护送一辆马车从街道尽头过来这边。
有人通传之后,停在校场附近的几辆马车内,裴安道,陆冠英等人走下马车,迎向缓缓停靠的车撵,齐齐拱手:“参见侯爷。”
“不必多礼,今日将士们重要。”
郭靖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起身,而后便领着一众亲兵龙跃虎步的从校场侧面绕过去,走上高台的一瞬,下方上万道身影,呯的敲响兵器,金铁交击的响动,一时间震响这天空。
待到声音停息,郭靖运足内力,声音在风中传荡,“诸位,只要拿下徐州,过了江,金国弹指可灭。你们当中有关中的,有三晋的,有河北,有河南的,上百年来,金人杀你们的亲人,入侵你们的家园,国仇家恨,滔滔江水难以洗净。”
“鲜血铸就的仇恨,唯有鲜血才能洗清,我郭靖与金国更有杀父之仇,不灭金国,我誓不罢休!”声音雄浑在风里咆哮:“此战,必胜!”
“必胜!”
“必胜!”
挂满雪花的一张张脸,竭尽嘶吼咆哮,杀气仿佛凝聚成了实物,天空无数飘落的大雪都被震的凌乱飞溅。远处观望的百姓,被一声声雷霆般的怒吼,惊的缓不过气来,但心里反而愈发安心了,有这样的大军保护,他们也能过上暗安生的日子了。
……
阅兵之后,驻扎在泗州城内的大军纷纷开赴徐州,与之前派过去的先锋合并一处。
同时,金人也探查到了郭靖大军即将围攻徐州的消息,另一边,木华黎也亲自率领五万大军,与他一起合兵攻打徐州。
一时间,小小的徐州城俨然成了天下兵锋汇聚之地,金戈铁马,昭示着南北之战的决战即将到来。
……
建康,金国皇城。
大殿之内,杨康身着蟒袍,头戴金冠,俊朗的面容上满是坚定之色,“父皇,蒙古军力强横,战场上兵凶战危,您何必御驾亲征?”
年过半百的完颜洪烈坐在椅子上,不怒自威,只是压了压眉眼,杨康就感受到了一股莫大的压力,“康儿,正是因为蒙古强大,朕更要亲上阵前,鼓舞士气。”
“父皇,自你从南边回来就抱病在身,现在正是静养的时候,江南人心浮动,您更应该坐镇在都城。”
“此战不比与宋国交战,结局难以预料。”说到这,他咬咬牙,眼里闪过一丝疯狂,“儿臣愿代父皇出征,坐镇大军,鼓舞士气。”
完颜洪烈眼里愕然,没想到杨康来这么一出,“康儿,你要去?”
“父皇,此战后果难料,关乎到我大金国的未来,儿臣愿亲临前线,入军中为帅,还望父皇准许。”说着,他竟是直接跪了下来。
完颜洪烈咳嗽两声,“咳咳,你有这想法是好事,可你不通军务,入军中如何服众?”
“父皇放心,儿臣不会干涉军务,一切以副帅军令行事。”
第213章 徐州会战,逐鹿中原
完颜洪烈静静的盯着他,似是要看透他内心的真正想法,“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杨康知他不信,可他不愿意留守建康,此前领兵失败,为敌人所趁,使得他威信大丧,在这种时候,他镇不住场子。
完颜皇室当中唯有皇帝才具有坐镇大局的威望,可金军与蒙古野战,从未有过胜绩,但徐州城不能不救,在这个时候即便能增加一点胜算的可能也好。
跪在地上的杨康以头触地,声音里满是诚恳,“父皇,我们都知道,此战凶多吉少,若儿臣坐镇军中,即便兵败,父皇依然能收拾残局,可若是父皇在军中败了,后果难以预料,为了我大金国,儿臣去军中坐镇才是上上之举。”
这句话说完,他僵在原地不动,保持着下跪的姿态,等了片刻,没有等到完颜洪烈的回应,却等到了一声叹息。
“康儿,看来前些日你去北面走一趟倒也不是全无用处。”
“起来吧。”
“谢父皇!”杨康站起来,把目光投向完颜洪烈,却见御座上的完颜洪烈仿佛一下子老了一大截,整个人的气势仿佛跌到了谷底。
杨康吓了一跳,忙道,“父皇,您没事吧,我去叫御医!”
“不用,朕只是累了,歇一歇就好。”完颜洪烈摆摆手,眉宇间满是疲惫,“徐州太重要了,这是江南的门户,万不可有失,若是再给朕两年时间,此战的胜算会更高一些。”
“若我们不援救,徐州必失无疑,一旦失去徐州,江南必不可保,先帝之时,便将把昌州、桓州、抚州拱手相让,才有了野狐岭一战失利。”
“此战无可避免,我们只能打,你的想法没错,此战我们的胜算不高,但却不能不打!”完颜洪烈说完,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
“也好,建康是重中之重,徐州之战,你可代朕坐镇军中,鼓舞士气。”
一听这话,杨康只感到热血沸腾,一股血气涌上脑海,“儿臣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完颜洪烈点点头,目光在他脸上扫过,“切记,军中之事听从大元帅的指挥,不可莽撞,军中之事不是儿戏,此战纵然要败,也要败的有价值,你明白吗?”
“儿臣明白!”
不是完颜洪烈不愿意相信自家的士兵,而是如今的强弱之势太明显了,金国对于蒙古,就像是大宋对于金国,对蒙古的恐惧症深深刻在金国将帅脑海中,野狐岭一战,险些断送金国国祚。这不是金国大军短时间内就能追上的战力,更非轻易扭转的事实。
……
冬雪下了一天就化了,天气晴朗,北风呼啸。
明媚的晨光在云间绽放,天空群鸟飞过,像是看到了什么,片刻后惊慌的折转了飞行的轨迹,飞去远方,徐州城外,沉寂了一夜的大地恢复了喧嚣,也迎来了一场足以记载史册的大战。
“轰隆隆!”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