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46节

  郭靖的目光在这些尸体上扫过,而后收回目光,“叔父,咱们走吧,去送一送这金国最后一位皇帝。”

  ……

  在前往临安的路上,杨康心里茫然,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

  

  到了如今这个局面,金国无药可救,徐州会战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让他们失去了翻盘的希望,而水师投敌,蒙古和大宋双双出兵彻底给他们判了死刑。

  完颜洪烈留在建康只不过是拖延一些时日罢了,自己带着这帮文臣武将去临安又能如何?

  放眼如今的金国,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要钱无钱,要粮无粮,他也不知该怎么办。

  船只在河面飘荡,他来到甲板上,望着湖面,神色略带悲戚,周围的船只紧紧靠在一旁,却没有臣子过来说话,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太子殿下的心情很不好。

  忽然,杨康的眼睛直了,迸发出希望的光芒,一艘小船出现在他的视线当中,船头坐着一人,其人着青衣,面容俊朗,气质飘逸,手持鱼竿坐在船头,逍遥自在。

  “快,快靠过去,把那位先生请上来!”

  他几乎是怒吼着发布命令,而后便有船只加速,那人也来到他面前。

  “孤,不,在下见过先生。”

  屏退身边人之后,杨康立马就对此人行了个大礼,苏铭目光平淡,“太子殿下,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他出现在这,自然不是偶然。

  徐州会战之前,他就来江南了,只是一直没有现身,冷眼旁观全局,直到徐州会战胜利,他才到了临安,因为他猜到金国最后的末路就在这里。

  果不其然,他在这里等到了杨康。

  杨康神色激动,仿佛见到了救星,“先生,当年是您指点在下,我才有今天,先生之恩,在下没齿难忘,如今金国形势危急,还请先生教我!”

  苏铭来到房中的凳子上坐下,语气十分随意,“看来你爹是准备以身殉国,就安排你去临安?”

  杨康眼眶微红,“先生明鉴,父皇确有此想法。”

  “临安确实是你最后一条退路,你若在临安称帝,蒙古势必要讨伐你,而宋国对临安旧都也势在必得,两虎相争,未必没有你的生机。”

  “先生何意?”杨康神色不解。

  “若是蒙古跟大宋交战,他们定然顾不上你,至于金国,难不成你真把自己当成金国太子了?”很早的时候,杨康有选择,但他选择了金国,背弃了自己的身份。

  但是金国现在的重心全在完颜洪烈身上,即便他在临安苟延残喘,敌人一样不会放过他,他现在的身份根本逃不掉。

  苏铭的目的并不是救他,而是让大宋跟蒙古发生利益冲突。

  唯有冲突才能使战争名正言顺,让木华黎减少对郭靖的猜忌,两边都打起来了,难道还能合流?

  当然,木华黎也不是傻子,即使他不懂,他身边的汉人谋士也会明白郭靖认郭荣为祖先里面蕴含的意义。苏铭随手一子,不过是废物利用罢了。

  算算时间,成吉思汗西征也快结束了,留给郭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他会不会像历史中那样死在西夏王妃手上还是两说。

  “先生,我……”

  杨康神色狰狞,内心天人交战,他不想死,可他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身份,一国太子,那是多么崇高的地位,名利已经迷住他的眼,到了这个关头他仍在犹豫。

  苏铭扫了他一眼,便不再多说,身形一闪便来到船舱之外,下一瞬就站在了江中的小船上,不见他有所动作,那小船好似被一股力量推着走,很快就消失不见。

  “先生,先生?”

  杨康回过神,发现屋内无人,连声呼喊引来了在门外把守的士兵。

  “殿下?”

  “无事,你们退下吧,去把丞相请来,孤有事相商。”

  “遵命!”

  士兵离开后,杨康走出房间,望着远处平静的江水,心中一狠,大丈夫生不为五鼎食,死亦当为五鼎烹,他才不要做什么杨家后人,他是金国的太子!

  即便这个时候杨铁心跳出来说杨康是他儿子也不会有人信,一个落魄老人,一个早已衰落的杨家,跟金国太子扯上关系,谁会相信?

  ……

  船头上,苏铭的心神沉入识海,

  镜主:苏铭

  世界:射雕英雄传

  身份:郭靖之师

  世界本源:九十万零三百八十

  世界崩坏度:百分之九十点零三。

  捕捉时空倒影次数:零

  不知不觉,世界崩坏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

  关闭面板,苏铭目光幽幽,灭掉金国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宋国和蒙古才是郭靖要解决的事,但到了这个地步,他的命运已经彻底扭转,无论如何,即使他身亡,在史册上也是单开一篇的人物,不再只是存在于江湖却泯然于战争中的郭大侠。

  而杨康也同样如此,他只会作为金国太子的身份死去,不再是历史当中的无名之辈,黄蓉,穆念慈,陆冠英,华筝这些人的命运也同样被改写。

  此战过后,便是一个全新的天下!

第221章 郭靖复仇,大宋兵败

  木华黎之子霍里木来到皇城之后,并未放开士兵劫掠,而是率先下令,“来人,给我死守这里,不准放任何人出去!”

  皇城是重中之重,不可轻易劫掠,若是以前的蒙古不会这么讲究,但木华黎手下的蒙古士兵早就不像以前那样猛打猛干,入中原则入乡随俗,任何异族都逃不过这一关。

  无论是曾经的胡人,鲜卑人还是现在的蒙古以及后面的大清,皆是如此。

  等到郭靖与木华黎赶到皇城之时,就见到霍里木亲自守在皇宫大门之前,“父亲,郭兄弟,我已命人把守皇宫要道,就等你们来了。”

  木华黎递过去一个眼神,示意他做的不错,对一旁的郭靖说道,“贤侄,去吧,你也该完成对大汗的承诺了。”

  “叔父,走吧,我们一起去,送他最后一程。”到了门口还把人拦在外面,显然不合适。

  “走,同去!”

  建康作为金国都城不过数年光景,所谓的皇城自然不会太奢华,只是寻常的宫殿罢了。

  随着亲兵涌入皇城,维持秩序,郭靖与木华黎一起来到完颜洪烈所在的宫殿之外。

  不多时,他这位皇帝就被敌人抬了出来,他半昏半醒,神色枯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命不久矣。郭靖让人带来御医为他诊治,终于把他弄醒了。

  他刚睁开眼,一道沉稳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完颜洪烈,你可记得我是谁?”

  完颜洪烈费劲的抬头,望着眼前的两人,一人穿着黑甲,面容英武,一人头发斑白,身上穿着貂皮大纛,神色刚硬。

  “郭靖,木华黎,看来城已经破了。”见到两人,他瞬间就明白了现在的局势,建康城破,而自己也变成了阶下囚。

  “你们要杀我,就动手吧!”

  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引颈待戮。

  木华黎望着眼前的敌人,心中十分快意,“说起来,还要谢谢你,当年若非你引动王罕对我家大汗下手,我们蒙古也未必能这么快建国,更不可能这么快就灭掉你们金国。”

  听到此话,完颜洪烈忍不住冷笑,“若非郭靖,铁木真早就身首异处,天意如此罢了。”

  面对敌人,郭靖并不想这么快让他死去,“天意?难道不是你见色起意,恩将仇报,杀死我爹,抢走杨伯母,让我们母子流落草原,一切都是因你而起,倘若当年你心存善意,我又何至于流落草原?”

  “金国能有今天,是天数也是定数,金人残暴,欺压蒙古诸部落,欺压宋国,这一天是迟早的事。”

  说到这些,完颜洪烈苍老的面容也不禁露出几分漠然,这个场景他已经想过无数遍,尤其是每当郭靖大败金军的时候他越是忍不住去想。

  倘若当年他没有掳走包惜弱,借宋国官府对郭杨两家动手,或许郭靖不会去草原,更不会救下铁木真,蒙古也不会统一,大金国仍是天下最强的国家。

  只可惜,这个答案注定没有答案。

  说后悔,也算不上,说不后悔,那是假的,但事已至此,再想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金国的今天就是蒙古的明天,木华黎,郭靖是汉人,跟你们蒙古不是一条心,他迟早会对你们下手,我在下面等着你们!”到最后,完颜洪烈仍旧忍不住离间他们。

  闻言,木华黎面色一变,眼里浮现出一丝凝重,这是挑拨也可能是事实,但无论如何,他不可能现在就跟郭靖翻脸,他早就决定了,一切等大汗回来再做定夺。

  “放心,以后怎么样我不知道,但金国是灭定了!”木华黎冷冷一笑,不为所动,对一旁的郭靖道,“动手吧!”

  郭靖点点头,抽出腰间的金刀,“此刀是大汗所赐,能死在这把刀上面,你也该瞑目!”

  说完,手起刀落,完颜洪烈身首分离,直到他拎起他的脑袋,鲜血才喷射而出,溅了一地。

  做完这一切,郭靖心中突然觉得有些空虚,自己终于为父亲报仇,完成了对大汗的承诺,但他心里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

  “叔父,我们走吧,这里交给他们吧。”

  作为主帅,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搜刮战利品这种小事,不必他们亲自去做,自有分工。

  ……

  “饶命!饶命!”

  官署里,穿着官袍的人正不断求饶,却被眼前之人轻易收割了性命。

  那人扯下面罩,却是一个妙龄女子,她用鲜血在墙上写下“锄奸”两个大字便扬长而去,与此同时,全真教的道士以及江湖中人在江南掀起了一场杀戮。

  有丐帮的消息渠道,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为金国重用或者平时作恶多端,鱼肉百姓的官吏,有郭靖背书,他们可以毫不顾忌的对他们下手。

  事实上,郭靖对这些人也不在意,这世上想做官的人不要太多,而他从起家之时就建立了学堂,至今已有十几年,这些人也该派上用场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熟知历史,深深明白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早早的做好了准备,有武将不够,还得有文臣才行。

  而这些学堂里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虽然不能陡然走上高位,却能填充到底层的县,镇任职,只要能出一两个可堪一用的人才就够了。

  一方面本来是想扰乱金国后方,但现在金国节节败退,郭靖便转为用江湖人的手梳理这江南地方,金国被灭,无论是他接手江南还是木华黎接手,总该好好收拾一顿。

  南方这些家族豪门沆瀣一气,盘根错杂,他早有体会。

  ……

  在他们出兵攻打建康的时候,宋国也出兵了,孟宗政被调往南昌府,率领三万大军,走水路,目标直指临安,同时,一路偏师进攻两浙路。

  金国的主力都用来对付蒙古,无力顾忌宋国,因此大宋算是捡了个大漏,不费多少力气就收回了两浙路,水路共计五万大军直扑临安。

  当杨康赶到临安的时候,建康失守的消息也随之传回来,而宋国大军的杀到更是让形势雪上加霜。

  临安,原宋国皇城。

  大殿上,身着太子常服的杨康站在丹陛之上扫视殿中群臣,“诸位爱卿有何退敌之策?”

  “殿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您尽快登基,安定人心,如此才能名正言顺。”术虎高琪率先出列道。

  “臣附议。”

首节 上一节 146/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