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78节

  “儿臣明白!”

  ……

  不久后,有官员进言诸位皇子年长,应当分封爵位,壮大宗室,彰显皇室尊贵。

  郭靖欣然应允,将分封之事公之于众,一下子掀起了轩然大波,百年以来,朝廷分封皇室大多都是虚封,把皇室当成猪养,所谓的兵权,财权都是不存在的。

  可郭靖来这么一手,要实封王侯,实在令诸多官员不解,但随着丞相,三司以及枢密使等重臣表达了支持,封王之事得以推行下来。

  除了郭承安这个嫡次子以及不满十八岁的皇子之外,其余的皇子都被分封了爵位,而他们的封地就在昔年的大越以及南蛮化外之地。

  这次封王之举也斩断了那些豪族的推手,即便郭承平早早的被立为太子,可那些成年皇子的母族依然在暗地里窥视太子之位,如此一来,皇位传承也就此落下帷幕。

  很快,封王的消息在洛阳传开,就连底层的百姓也好奇为什么朝廷把皇子丢到那些蛮夷之地,那些读书人更是纷纷撰文谈论。

  此时的后宫更是不得安宁,郭靖的那些妃子纷纷登门哭诉,不愿意让她们的子嗣分封到那化外之地,只是,郭靖铁了心要推行此事,那些后妃根本动摇不了他的心神。

  而在这个时候,郭靖则是在宫中陪伴华筝,成吉思汗的离世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甚至让郭靖也一度感到感伤,在他心目中除了老师之外,成吉思汗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之一。

  他以前是郭靖眼里的追赶目标,他称帝之后也同样是,而现在,这个目标陨落了,但他留下的蒙古版图和开拓的精神依然令他获益良多。

  ……

  时光荏荏,神武六年悄然而至,方开春,蒙古的使者便抵达洛阳。

  郭靖亲自在朝会上接见了蒙古使者,与蒙古结成了联盟,双方互通商路,友好共处,在这使者团之中,窝阔台的亲信也送了信过来,话里话外都是拉拢之意。

  事实上,郭靖不把自己当成是蒙古人,但在蒙古人的眼里,他这个驸马爷也是黄金家族的成员,只是显得另类一些罢了。

  毕竟在蒙古建立之初,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后面更是在灭金之战中出力良多,西征之战更是大放异彩,令汉骑扬名宇内,而他还有一个更有分量的身份,那便是蒙古四王子拖雷的安达。

  拖雷是蒙古诸王当中势力最大的,可若是加上郭靖,两兄弟合力,足以横扫剩下的蒙古宗王,面对这样的组合,窝阔台自然要拉拢。

  可以说,只要搞定了拖雷两人,他的汗位就坐稳了。

  郭靖看到信也只是笑了笑,写了封回信给他让人带回去,当初西征的内乱之事他到现在还没琢磨清楚,而据探子来报,哈拉和林的政局依然不稳定,堪称是波云诡谲。

  双方结盟之后,郭靖将盟约宣告天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对此议论纷纷,比之前封王的动静还大。

  蒙古的实力太强,身处卧榻之侧,有无燕云屏障,北方面临沉重的军事压力,盟约一成,双方通商共处,北地的百姓们总算能松口气,不用担心草原人随时打进来。

第255章 盛世降临,攻灭倭国

  “师叔祖他老人家回来了!”

  重阳宫内,一个发须皆白的老者正叉着腰站在大殿里对着王重阳的雕像絮絮叨叨,“师兄,师弟我对不住你啊,那九阴真经的经文老顽童没保住,被人抢走啦。”

  “我可守了十几年,不过,只被那人拿走了一篇总纲应该没问题,总不能世上还有第二个黄夫人吧,我这也算是完成了对你的嘱托。”

  “你放心,秘籍我已经藏好了,保证没人能找到。”

  全真七子得知老顽童回来,第一时间来到重阳宫,“师叔。”

  老顽童一听到有人来,立马止住了话语,装作一副长辈的模样在他们周围来回走了几圈,眼里透着几分嫌弃,“嘿,这么些年,你们看上去没什么长进啊,不好玩。”

  丘处机面露苦笑,“师叔教训的是,我等不肖弟子辱没了师傅的威名。”

  这几年以来,全真教发展的速度极快,就连教内的清静散人孙不二也四处开坛讲法,成了坤道的代表,当年丘处机南下,开启了南北道门交流的契机。

  自那以后,天师府跨上了久久未曾踏足的北地,在这里建立了分支,而全真教也南下,道门大昌,反观佛门的现状就差得多了。

  朝廷出台了僧道名录以及各种限制,道观寺庙的建筑以及田产都做了规定,再不能无限制的扩张,即使是全真教也不得不停下扩张的脚步。

  得益于当年全真教的下注,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全真教成为了大周国教,成为南北道门魁首,因而,丘处机并没有放下权利,依然是全真教掌教。

  更因为教务繁忙,他们的武功反而退步了。

  “师叔这些年去哪了?我们找了您好久都没找到。”

  说到这个,老顽童气就不打一处来,“哼,说起来就来气,我被黄老邪困在桃花岛上,出来了我还要找他算账。”

  丘处机等人再度露出苦笑,“师叔,黄前辈现在今非昔比,已经是朝廷的丞相,您还是别去了。”

  老顽童吹胡子瞪眼,一脸怒气,“他是朝廷丞相又怎么样,把我困在桃花岛十几年,难道就这么算了?”

  丘处机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全真教和大周的关系,更不可能解释黄药师的地位有多么重,他是全真教掌教,不可避免的要参与政治,但老顽童依然还是江湖人的思维。

  最终,几人好说歹说才把他劝下来。

  ……

  终南山后山,两座坟茔靠在一起,秋风吹拂树叶,落在坟头上。

  一旁立着一方草棚,老人坐在坟头不远处晒太阳,脸上的皱纹像是树木的年轮一样充满沧桑之感,他粗糙的手指不断摩挲掌心之物,好像抓住了逝去的光阴。

  “爹,我来看您了。”

  穆念慈提着篮子从树林中走出来,目光落在老人身上,心中无悲无喜,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日子里她已经看过许多次。

  当年,她带来了义母包惜弱的尸骨和义兄杨康的尸骸,杨铁心就关了终南山下的酒馆,上山给他们立下坟墓,结庐而居。

  时至今日,三十多岁的穆念慈看上去依然和青春少女没什么不同,肌肤光滑细腻,眉宇间满是清冷,她祭拜完穆念慈,留下了篮子便走了。

  刚回到古墓派,一道欢快的声音从里面蹦出来,“师姐,你又出去了。”

  穆念慈眼里满是宠溺,从黑暗里拉出一个妙龄女子,“莫愁,你啊,又调皮了。”

  当年的李莫愁不过几岁,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大美人,声音轻柔婉转,神态娇媚,加之明眸皓齿,肤色白腻,实是个出色的美人。

  古墓派的玉女剑法也镇不住李莫愁的少女心性,那股机灵巧劲令人难忘,“师姐,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出去游历江湖?”

  穆念慈静静点头,“过几日,我带你一起出去。”

  去年,古墓派的林侍女病逝,穆念慈也成了古墓派第二代掌门人,现在古墓之中除了她之外,尚有孙婆婆,李莫愁以及小师妹,她肩负门派重任,也该出去寻找古墓派下一代弟子。

  顿时,李莫愁眉眼弯弯,兴奋不已,“太好了,我们终于能出去了。”

  “先别急,你和师妹的玉女素心剑法练得怎么样了?”

  李莫愁嘟起了小嘴,埋怨道,“这剑法的要求太高了,我和师妹还不能心意相通,只是勉强练会。”

  穆念慈板起了脸,“等你们把这剑法练会,有了防身的武功,就能行走江湖了,我们古墓派人丁稀少,一代就只有两三个弟子,你和师妹生的太漂亮了,若是武功不高,怎么保护自己?”

  李莫愁小脸一瘪,可怜兮兮的说道,“知道了,师姐。”

  ……

  郭靖回朝之后,朝廷局势剧烈变动,先是惩处贪官污吏,人头滚滚,然后又是藩王分封,大批人口和官员被迁移充实边境。

  像是大越,琉球以及更远处的澜沧江流域分封了大大小小的封地,以往这些都是蛮夷之地,现在迎来了天朝上国的文明曙光。

  与此同时,订立盟约之后,蒙古与大周的官方贸易愈发旺盛,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了生机,而随着南洋开拓,海上商路也日益兴盛,因此,民间还是官方的贸易数量越来越大,官方,私人的工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

  而因为朝廷税法,百姓的户口籍贯被耕地牢牢绑定。

  由于国营资本的急剧扩大,以及民间资本的扩张,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郭靖顺势启动了一条鞭法,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同时,官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百姓得以通过参加官营私营工厂挣钱。

  有了之前吏治改革,再加上这几年来朝廷每年举行科举,积累了大量可用人才,大周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各地重新丈量土地,清查田亩丁口,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两年光景。

  ……

  甘露殿,郭靖望着屏风上的地图,喃喃自语,“老师曾言,倭国藏有大量白银,这几年,朕一直派人明察暗访,果不其然,倭国诸岛屿有不少银矿,若能为朝廷所得,必能大大缓解银荒。”

  一条鞭法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朝廷以盐钞和银子兑换折色,但国家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银荒。

  随即,郭靖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倭国。

  倭国本就是中原朝廷的藩国,高丽也是,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高丽正在承受蒙古的蹂躏,大周对于高丽也很不感冒,完全没有出兵援助的想法,毕竟大周的开拓方向是南方而不是北方。

  当满朝文武听到倭国有银子,当场就沸腾了,武将请战,文官们更是急切,覆灭一国,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

  什么,倭国是属国?

  不好意思,大周建国以来,倭国派遣了使者,但大周还没承认,他们算哪门子的属国?况且,倭国的地盘上有银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打不过蒙古难道还打不过小小的倭国?

  于是满朝文武便定下了灭倭事宜,以大将王善为主帅,统领两万步骑,水师将领史天泽领两万水师由琉球列岛北上直攻倭国本土。

  此战,朝廷也不乏有练兵的意思,虽说天下太平,可远远还不到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蒙古偌大的版图就横亘在北方,郭靖把地图挂在甘露殿上,每次朝廷商议事宜,群臣们都能看得见。

  任谁看到北方的庞然大物,心里也会不可抑制的生出敌意,更别提燕云旧地还在他们手上,就像是后世,即使老毛子已经不行了,咱们不还惦记着被他们弄走的那些地盘?只不过限于国际形势没法搞回来罢了。

  ……

  1245年,大周神武皇帝郭靖以倭国不尊中原,在唐时白江村战役为名,对倭国宣战。

  

  中原王朝哪点都好,就是有一点,他们喜欢记载历史,后世朱棣打鞑靼,还把白登山之围翻了出来,如今郭靖要打倭国,把白江村战役翻了出来,这也是很合理的,主打的就是一个师出有名。

  随着大周水陆大军齐发,攻上倭国本土,此时的倭国天皇是后嵯峨天皇与后深草天皇、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为藤原赖经。

  得知大周大军踏入倭国土地,天皇幕府慌成一团,先是调集全国大军抵抗,但是在成建制的大周步卒面前,倭国的军队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直接被击溃,大军势如破竹,连下三十座城池。

  像是后世日本著称的战国时代,在中原也就是个村子械斗的水平,只不过吹得厉害罢了,此时大周派兵攻打,就像是降维打击一样。

  在水陆大军的配合下,不到一年时间,倭国幕府覆灭,所谓的天皇更是被斩杀。

  倭国覆灭之后,大周朝廷派遣官员改土归流,迁移人口,将探查的银矿纳入掌控,一年之后,倭国的银子产出大大缓解了中原的银荒。

  ……

  镜主:苏铭

  世界:射雕英雄传

  身份:郭靖之师

  世界本源:九十九八千八百八十八

  世界崩坏度: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八。

  捕捉时空倒影次数:零

  桃花岛上,苏铭心念一动,从昆仑镜上抽离,望着天边翻滚的云层,他长长吐了一口气,“看来,这个世界我待不了多久了。”

  “也罢,是时候回去见一见那些故人,说起来,靖儿一统天下,所谓的华山论剑好像没了。”

  想到这里,苏铭眼里露出一丝古怪,没有华山论剑的射雕还是射雕么?

  数日后,一艘小船从桃花岛上离开。

  江南烟雨,繁华旧地。

首节 上一节 178/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