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86节

  数道剑气当胸穿过,任飘渺口中狂溢鲜血,没有失落,满是痛苦的快意,“蛰龙剑意,不差!”

  与此同时,缥缈剑气冲击而下,蛰龙剑气溃散开来,苏铭手中长剑挥动,终究挡不住无尽无穷的剑气,胸腹之间露出道道血洞,他凝视着任飘渺逐渐黯淡的眼神,沉声道,“剑十一之后仍有剑十二,期待下次能见到超脱人体极限的剑十二。”

  闻言,任飘渺眸子里爆发出一抹森然剑意,如梦幻泡影般缓缓消散,镜像空间也轰然破碎。

  苏铭睁开双眸,脸色略有些惨白,可眸子却愈发明亮。

  【时空倒影掉落:缥缈剑阵】

  随着缥缈剑阵的讯息涌入脑海,他也不禁露出淡笑,虽然不是缥缈剑法,可也蕴含了剑一到剑十,投影而出的任飘渺也不是巅峰时期的任飘渺,他只悟出了剑十一,若他悟出了剑十二,自己很难将其击败。

  相比于缥缈剑阵,他悟出的蛰龙剑意才是最为难得,他在射雕当中修炼了几十年也没能悟出,如今,终于成功了。

  他抬头望向桌上的油灯,不见他有任何动作,只是眼神一动,仿佛虚空生剑,油灯灯芯便从中劈断,丝毫没有触及到下面的灯油。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力对敌,往后就算冥海归元劲不能撬动天地之力,他也能凭借掌中之剑杀出一片青天。

  随着他心神放松,苏铭便觉自己眉心深处一跳,同样一缕若有若无的灵光乍现乍隐。

  杳杳冥冥之中,他的心神似乎破开一层隔膜,沉入重重叠叠的光彩陆离,上一世在蓝星考古的一生再到射雕世界生活的几十年,分分秒秒似幻灯片般飞速闪过。

  九阴真经总纲炼气精要,一阳指心法、先天功、葵花宝典、龙象波若功……等诸多武功心法在他脑海中流淌,诸如此类,尚有五雷掌,神蛤一气功等武功意象呈现。

  射雕世界的武力值并不高,但其内各种人杰创造的武功立意却是不低,他们的道,他们的法在这一刻化作助力,投入苏铭心神被智慧锻造。

  黄裳通阅《道藏》而悟出的九阴心法总纲,可谓深得道家练气精要,于内丹练气才更显妙用无穷,直通调和归纳五脏精气,乃至五气朝元之妙,九阴真经的精华就在于这一篇总纲,也是黄裳立道所在。

  一阳指取自一阳初动之意,内功心法阳而不刚,温而不烈,犹如春日朝阳,生机勃勃,因而有疗伤极效,蕴含壮大人体精元之奥妙,直指精气神三宝。

  此乃以神御气之法,因而极耗精神,连续使用过多,则自身精气神损耗太重,伤及根本,小则功力全失,大则性命不保,否则一灯大师也不会因此见死不救。

  九阴总纲、一阳指心法,这一阴一阳两种内功皆为直指精气神修炼核心之法,博大精深,人体精气神三宝,相依相偎,相辅相成,微妙中自有平衡。

  若只着重修炼增长其中一者,难免事倍功半,难入大道,而三者同修,方可和谐共进,事半功倍,他当年研究移魂大法也是为了壮大精神力量。有冥海归元劲在身,内气源源不绝,淬炼身躯,又得了龙象波若功,血肉精气壮大,比外功横练高手更强,唯有神捉摸不透,差了一筹,这么多年,迟迟未能更进一步。

  而今,借助任飘渺投影助力,他凝聚蛰龙剑意,自身的心灵意志蜕变,神更上一层,事实上,若非冥海归元劲雄厚庞大的真气在身,他远非任飘渺之对手,更别提凝聚剑意,将其击杀。

  所以,道门炼气之道实博大精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他早就过了炼精化气,而在炼气化神一关,除了淬炼心境,沟通识海先天灵光,吸纳天地精气,炼化真元反补元神,强大精神之外,还得更深层次的修炼元精、元气,乃至脱胎换骨、易经洗髓、五气朝元。

  一朝心灵蜕变,苏铭身心清净,头顶隐隐有精气神三花浮现,五脏五气自生,源源不绝,周而复始,天地生机勃勃的气息穆然灌入体内,精气神豁然一清。

  

  难得的机缘!

  他当即运使真气,声音凝成丝线传到店小二耳中,“店小二,不得踏入房门半步。”

  楼下,名叫铁柱的店小二抬头望着空荡荡的楼梯,摸不着头脑。

  随即,他在房门留下数道剑气,而后紧闭双眸,抓紧时间炼化天地精气,如此持续了整整一夜,直至天明,他才从入定中醒来。

  一夜悟道,苏铭整个人仿佛焕发新生,精气神圆满,胸中五气大成,再过些时日便可踏足先天宗师之境。

  ……

  从扬州城离开之后,苏铭开始游离江南,如今是隋朝大业十一年,在位者是史书上有名的隋炀帝杨广,登基不过十几年,昌盛的大隋已经遍地烽烟,民不聊生,隋末十八路反王渐渐现出端倪,窦建德、李密、杜伏威等人声名鹊起。

  再过几年,便是天下皆反,乱世降临。

  射雕世界验证了苏铭的猜想,改变主角的命运不足以撷取世界本源,唯有改变天下大势,崩坏时间线,走上一条截然不同路方能得偿所愿。

  官道上,行人来往,路过的百姓拖儿带女,面露菜色,不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队士兵张牙舞爪,蜂拥而来,他们是杜伏威的手下。

  苏铭心中轻叹,百姓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千百年来如此,他飘然而过,眨眼间便消失在官道上。

  骑马的士兵眼前一花,“咦,什么东西过去了?”说完又擦了擦眼睛,却什么都没有看见。

  旋即,他转头对着官道上的百姓露出狞笑,“兄弟们,都把他们给我抓回去。”

  “冲啊!”

  然而,他们刚走不远,虚空中一道道无形剑气迸发而出,自下而上,眨眼间,便有数十位士兵被剑气射穿,死的不能再死。

  “什么东西?”

  “快逃!”

  见到同袍惨死,而他们又没见到敌人,心中顿生退意,哪还顾得上那些百姓,不转身就跑了,不多时带来了他们上司,只可惜刚踏上前,又被剑气削成两段,剩下的人连尸体都不敢收敛,只能层层上报。

  数天之后,一道宽衣长袍的身影来到此地,刚一靠近,他便感受到地中蕴含的锐利剑气,神色骤然变得严肃,天下何时出了这么一位剑道高手?

  寻常剑气不消片刻就能消散,而苏铭借助地气,再加上蛰龙剑意本就取自惊蛰之意,善潜伏,足足存在数天方才散去。

  而此时,苏铭早已沿江而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

  江面,一叶小舟沿江而下。

  苏铭立在船头,思考着当今局势,若要改变天下大势,绕不四大门阀,而李阀背后站着佛门,宇文阀是前朝皇族,底蕴深厚,再加上宇文化及后来干的蠢事,自是不用多说。

  独孤阀青黄不接,只剩下名头,剩下的选择便呼之欲出了,宋阀,四大门阀中唯一坚持汉人正统的门阀士族。

  宋阀之崛起源自于他们的阀主,天刀宋缺,也是一尊不亚于三大宗师的高手,更是武功、兵法双绝的一代宗师,在大唐双龙中先后支持过李密跟寇仲逐鹿中原。其人雄才大略,天资纵人,只可惜被寇仲那两个小子坑了,偌大局势竟然直接送了。

  事实上,苏铭也搞不明白这两人的脑回路,争龙之路岂是说退就能退?

  他们两人武功高强,拍拍屁股就走了,逍遥自在,浪迹江湖,说出去挺美,但支持他们的宋阀和诸多部下可是被坑惨了。

  这也是苏铭不想找这两个家伙的原因,虽然是天命主角,但心性太差,烂泥扶不上墙,跟那个李星云有的一拼,他可不想当第二个不良帅。

  万一自己支持到半路,这两人被慈航静斋那帮假尼姑一勾引,撂挑子跑路,会让更多人受到牵连。

  他们长到十几岁,三观已经固定,而起点又太高,很难成为第二个朱元璋,有更好的选择,他不会把注下在一个不稳定的未来身上。

  相比之下,宋阀就好多了,有底蕴有本钱,若是宋缺不被寇仲和徐子陵坑了,未来二分天下也未尝可知。

  先去宋阀瞧瞧,再做决断!

  岭南,是宋家世居之地,由百族奉为首领,以汉人正统居之。

  宋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统治岭南,隋朝统一后,杨坚曾派大军征服,但无功而返,所以采用招安政策,封宋缺为镇南公。

  天下大势在前,宋缺也不得不暂时臣服,待时而动,果不其然,短短几十年,北地烽烟四起,各路反王逐鹿天下,而岭南却太平无事,宛如世外桃源。

  数百年来,诸多世家大族为了避免战火南迁,与春秋分封诸国一样,宋家也是当初南迁的一支,大部分世家在南迁中不是因水土不服消亡,就是在和百越蛮夷的厮杀中身死族灭。

  而宋家就是在历代的厮杀中壮大,逐渐统领了岭南各族,为南地汉人之首,所以,称岭南宋家为汉人正统并不为过。

  从南北朝到现在几百年,岭南偏安一隅,积累了不小的势力,相比之下,北地胡汉融合,纠缠数百年,就算是汉人世家大族也不得不联姻自保。

  所以说,这世上,很难找出第二家能比宋家更纯正的汉人血统,当然,苏铭并不看重血统,他看重的是宋阀的实力和潜力。

  在四大门阀之外,最大的势力莫过于佛道魔三门,这三门不仅有诸多武道高手,更是掌握宗教信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相比之下,宋阀背后并无宗教势力支持,相对干净得多,也更容易融入。

第262章 天刀宋缺,名不虚传

  数百年的开发,岭南不复荒蛮之地的气象,此地位于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各朝代地域大小不一,在此世大概就是后世的两广云南诸地,边界囊括到了福建以及江西。

  踏足岭南,这里给苏铭的感觉便是地广人稀,多山地,少人口,没有足够耕地,承载不了太多人口,大大削弱了岭南的战争潜力。

  宋家大本营坐落于险要之地,只是站在山城脚下,若有充沛粮草,感觉没有十万大军,绝对拿不下这座城池。

  苏铭打量着城内的布防以及各种建筑,深谙兵法之道,攻守兼备,宋家有高人啊。

  城内外,有行商来往,贩卖货物,分布数百间房舍,以十多条井然有序、青石铺成的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处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车马上路。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便像在一个山中园林。

  主要的建筑群结集在山上最高处,即使在山脚,苏铭也能看到山上楼阁殿宇,屋檐至花窗,缕工装饰一丝不苟,颇有南方园林建筑的意味,精致而典雅,却又不失大气。

  走了一圈,他来到城中一家客栈。

  这里是宋家的大本营,居住的却并非全都是宋家族人,更多的是岭南族群交流互市所在,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群。

  “温一壶酒,再来两样拿手好菜。”

  “好嘞,您稍等。”

  来到靠窗的桌上坐下,苏铭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走。

  若要与宋阀合作,便绝对绕不开一个人,那便是宋缺。

  江湖上,宋缺号称“天刀”,为公认的天下第一刀,他一生战斗无数,至今从未败过。出道不久,便战败“霸刀”岳山,成为天下第一刀,眼见着一尊高手冉冉升起,结果遇到了慈航静斋那帮尼姑,感情上受挫,就此回归宋家,不轻易出山,平日里便在磨刀堂内琢磨刀道。

  至今,已有许多年,现在已经没人知道宋缺如今的刀法已经到达何等境界。

  “客官,酒菜来了。”

  店小二的吆喝打断了苏铭的思绪,酒菜端上桌,一条清蒸鲈鱼,一盘清炒河虾再加上一壶酒。

  倒上一杯,酒水清冽甘爽,颇有滋味。

  客栈大厅里,除了他,尚有数桌食客,看他们的模样,应是行商。

  刚吃了两筷子虾米,他们谈论的话音落入耳中。“你们听说了吗?那宇文化及花百两金子悬赏两个人,要是能找到,咱们可就发了。”

  “要真能找到,还轮得到你,中原兵荒马乱,你有命拿得有命回来才行。”

  “那倒是,中原是好地方,可惜太乱了。”说话的人一脸遗憾。

  “是啊,回来路上,我们都遇到了好几拨劫道的人,要不是露出了宋家旗号,我恐怕都回不来了。”

  闻言,苏铭夹菜的手一顿,心中渐渐有了想法。

  ……

  “大公子,外面来了一位道人,要挑战阀主。”

  宋家山城顶层,一位身着华服的青年收到下人来报,此人,便是宋缺之子宋师道。

  “父亲尚在闭关,此人敢向父亲挑战,想必是有本事的人,带他上来,我要亲自见他。”

  山脚下,苏铭立在凉亭之中,负手而立,背影宽厚,气质斐然,宋家下人刚走过来,见到背影的刹那,身子不由自主的弯了,声音也变得恭敬,“先生,请跟我来,我家大公子已在客堂等候。”

  “有劳了。”

  苏铭微微颔首,紧随其后。

  一炷香后,他来到了山城顶峰,沿路亭台阁楼,草木园林,相得益彰,与周遭山势融为一体,颇有种天人合一之感,身处其中,苏铭也察觉暗地里有一道道警惕的目光在盯着他,防备很是森严。

  来到客堂,门外守着的下人上前接待,“先生,大公子已在里面等候。”

  刚来到门口,只听一道温润的声音从内中传来,“阁下远道而来,宋师道有失远迎,还请见谅。”随之而来便是一道挺拔的身影出现在苏铭面前。

  “不请自来,大公子亲自接见,在下不胜荣幸。”苏铭朝他抱拳行礼。

首节 上一节 186/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