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63节

  后院厢房。

  “穆姑娘,请喝茶。”杨康给穆念慈倒了杯茶,伸手邀请道。

  穆念慈轻轻点头,脸上带着甜甜的淡笑,“多谢兄长。”这么多天以来,这还是杨康第一次给她倒茶,她接过茶杯,眼神羞赧的打量着杨康,抿嘴不语。

  杨康也倒了杯茶,慢慢的饮着,房间里竟陷入了寂静,谁都没有说话,而谁都想说话,却都没有开口。

  穆念慈在观察杨康,杨康又何尝没有看她,虽说穆念慈穿着打扮朴素,荆钗布裙,可即便如此依旧难掩她那漂亮的脸蛋,曼妙的身姿。

  他在想,要是这女人打扮打扮,定然又是一位美人。

  可惜了。

  想到自己未来的路,杨康眼里不免浮现出几分黯淡,若没有杨铁心,她早就被自己收入房中,好生调教,哪像现在这样,明晃晃的送上门,却还要忍痛拒绝。

  终于,杨康出声打破了沉默,“穆姑娘,在终南山待了这么久,我也该回去了。”

  穆念慈先是一愣,随后面上露出疑惑之色,回去,回哪去?他不是已经和义父团聚了吗?虽是心里疑惑,但她却并未开口,美眸微闪,静静的看着杨康,等待下文。

  杨康望着她呆萌的模样,心里生出几分怜爱,却在下一刻又被他斩断,离开这里,他就是赵王世子,哪能被一个乡野村姑缠住,自己是做大事的人,岂能为儿女私情所困!

  他定了定心神,站起来朝穆念慈施了一礼,“姑娘的心意,在下明白,但我真的不能娶你,感谢姑娘厚爱,抱歉。”

  轰!

  轻轻一语宛若惊雷炸开,穆念慈身形一晃,面色惨白,险些站不稳了,手里的茶杯也“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眨眼间,她的眼里就蓄满了泪水。

  见她哭了,杨康依旧心如冷铁,再补上一刀,“穆姑娘,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勉强在一起,对你,对我都不好,你是一个好姑娘,往后你会找到更好的夫婿,抱歉了。”

  说完,穆念慈眼角的泪不断落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转身跑开了。

  杨康望着她离去的身影,脸上露出歉意,等她的身影消失不见,就像是变脸一样,转而化为冷笑,哼,老东西,想用一个女人把我困在这,想得美!

  放着滔天权势,荣华富贵不要,跟着你们过苦日子,那不是脑子有问题?

  他就觉得完颜洪烈值得自己学习,喜欢他娘,就杀了他丈夫直接抢过来。换个女频的剧本,这不得来個两夫争女,完颜洪烈还是舔狗加男二的那种角色,为男女主角一家保驾护航,说不得还得吹笛助兴。

  可惜,没能斩草除根,让那个老家伙逃了。

  解决了穆念慈,对杨康而言是去了心头之患,拖拖拉拉不是他的风格,他现在只希望能尽量斩断杨家的关系,保留自己与全真教的干系。

  只因为杨家对他无用,而全真教能当他的助力,什么对他有用,什么对他无用,他早就分的很清楚了,在原著当中,看似杨康行事一塌糊涂,不留余地,实际上在那种环境下,他已经做了最好的选择。

  从杨康那里哭着跑出来之后,穆念慈冲入了全真教后山,一边跑一边哭,只想把心里的痛楚与苦涩全都发泄出去。

  不知过去了多久,她似是跑累了,停下脚步,再看四周,丛林密布,周围有各种各样的野兽和虫鸣,一瞬间,她汗毛竖起,掏出匕首暗自防备。

  

  回去的路,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能一边走一边看,很快,天色将晚,穆念慈找了个背阴的山坳,生了个大火堆在这里过夜。

  伴随着周围的虫鸣声,她望着烧着噼里啪啦的火堆怔怔出神,脑海里再度响起白天杨康说过的话,不禁悲从心来,嘤嘤哭泣。

  忽然,一道声音从旁边响起,“小姑娘,这么晚了,你为何孤身一人在此?”

  穆念慈吓了一跳,一抬头,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裙的女子在盯着自己,她的漆黑长发与夜色融为一体,惨白的脸被火光照的泛红。

  她拿着匕首,心中恐惧万分,对着女人支支吾吾的说道,“你,你,伱是人还是鬼?”

  林侍女望着眼前的少女,用温柔的语气说道,“姑娘别怕,我是人,并不是鬼。”那态度与不久前遇到苏铭的模样,简直是天壤之别。

  很快,穆念慈反应过来,开始与其攀谈,不自觉的敞入心扉。

第114章 史弥远:一群刁民!

  大宋,临安。

  作为宋国的都城,临安极尽繁华,正所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金人南下的消息在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庙堂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而且比江湖人更早,不同的是,大宋朝堂并未宣扬出去,而是第一时间在朝堂上的争论,一方主战,一方主和。

  身为丞相的史弥远自然是主和,当年,史弥远和杨皇后伪造宋宁宗的御批密旨,诛杀韩侂胄,至此,他踏出了通往权势最高峰的最大一步。

  嘉定元年,史弥远实际掌权,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由金宋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加岁币,还有“犒军银”等等。

  这一通操作下来,史弥远成了名副其实的秦桧第二,在民间臭名远扬,如今,金人南下,史弥远独揽大权,第一时间决定求和。

  没办法,若是主战岂不是打了他自己的脸?加的岁币和钱岂不是白给了?

  似他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绝不能“犯错”,就算是错的也必须是对的,退一万步讲,也是手下人犯错,而他只是被蒙蔽了。

  蒙古使者入临安的消息传到史弥远耳中,他第一时间选择弹压隐瞒,不想让蒙古使者出现在大宋朝堂之上,求和是他的主张,万一大宋君臣被蒙古人说动,那将对他的威望造成极大的打击。

  同时,史弥远不断和金人联系,询问这些蒙古人的底细,当然,杀是不可能杀的,毕竟是一国使者,史弥远即便是再一手遮天,也不敢擅杀一国使臣,只能尽力拖延。

  丞相府。

  大厅内坐着好几个人,他们都是如今的主和派,“丞相,蒙古人入临安的消息恐怕拖不了太久,金国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

  史弥远身着红色华服,坐在主座上,淡淡瞥了那人一眼,嗤笑道,“急什么?还没打过来,你们就乱了阵脚。”

  如今的史弥远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独揽大权使得他看上去不怒自威,行走坐卧皆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话刚出口,大家都不出声了。

  “从临安到中都可有一段时日,就算是用飞的,也得七八天,放心,今年的岁币和犒军银我都让三司备妥了,只要和谈完成,本相立马差人送过去。”

  坐在这里的人不是没想过要主战,奈何,他们不是史弥远的门人就是他的党羽,屁股坐在这个位置上,由不得他们,如果不附和史弥远的主张,或许宋金之间还未开战,就会沦为第一批牺牲品。

  史相爷,眼里可揉不得沙子啊。

  “本相已经查清楚了,这次蒙古使者能过江入临安,是因为有人暗中相助。”

  “什么?”

  “是何人?竟敢与我们作对!”

  手下之人或惊讶,或义愤填膺。

  史弥远冷笑着扫了他们一眼,“放心,不是朝堂上的那帮人。”

  “相爷,那是何人?”

  史弥远眼里射出一道寒光,“一群刁民,妄图干涉朝廷议和大计,该杀!”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又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朝堂上那些人,一切都好说,他的心腹郑清之进言道,“相爷,刁民作乱,不如让下面的禁军动一动,以敌国奸细论处,以儆效尤。”

  “微臣听闻,最近江湖上可是热闹得紧。”

  史弥远微微点头,随即冷笑,“这些刁民是该好好教训教训,朝堂大计,岂是他们能轻易插手?这次蒙古使者过来,倒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翌日,史弥远的手书送到了禁军大营。

  此时的归云庄还不知道来自朝廷的铁拳即将到来,还在四处发请帖,广邀豪杰。

  陆乘风轻摇羽扇,问道,“冠英,丐帮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陆冠英摇摇头,“父亲,丐帮现在也联系不上洪老前辈,看来这次他来不了了。”声音里,带着几分失落。

  陆乘风叹了口气,面上满是忧色,“唉,没有洪老前辈出面,恐怕我们归云庄不能服众啊,要是重阳真人还活着就好了。”

  虽说面对外敌,大家应当团结一致,但江湖中人,向来是无法无天,不可能轻易拜服,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实力根本无法把大家扭成一股绳。

  不能团结,那就是一股散沙,起不了太大作用。

  “父亲,全真教可是在关中,他们在金国境内,总不能做的太过火。”

  陆乘风点点头,“我明白,重阳真人死的太早了,若是他能活到今日,抗金大业怎会如此艰难?”

  说到底,归云庄实力不足,就算是发请帖邀请,也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若是换做黄药师在这,归云庄或许还有话语权。

  但是,黄药师亦正亦邪,很难说他是否会参与这样的事,想来想去,当今天下,有这個实力和威望的人只能是洪七公。

  原本铁掌帮的帮主上官剑南也可以,奈何他死了,连带着铁掌帮也被宋国官兵锤了,现在的铁掌帮声势不如以前,号召力更是如此。

  

  裘千仞武功是高,但已经当了金人的走狗,否则,这场大会由他出面,其实也算说得过去。

  ……

  小岛,沙滩上。

  郭靖穿着短打衣衫,正在与人交手,他手中一杆红缨枪使得虎虎生威,劲力十足,枪锋锐利,如毒蛇般灵动,不可捉摸,看的下面的士兵们眼睛都花了。

  “你输了,下次再来。”

  不到五招,与他对敌的人便已落败。

  “郭将军,我输了。”那人面色诚恳的朝他行礼,显然是被打服了。

  郭靖点点头,“去归队吧,好了,你们继续操练!”

  随着话音落下,沙滩的士兵们摆好阵型,拿着长枪不断地操练,他们练得只是最基础的挑和刺,但没有人叫苦,练得很认真。

  郭靖背着手扫视众人,暗自点头,这算是有点样子了。

  这些天以来,投靠而来的不只是最底层的禁军,还有江湖人,这些人起初心高气傲,但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都轻而易举的被他打败,收入麾下。

  都是奔着抗金来的,输的自然要听从命令,短短半个月,这里已经有了足足七百人,都是青壮,只要饭管够,练得好,经过一两场大战,只要能活下来,就是上好的老兵。

  当然,来的人也不全都是一心抗金的人,有不少都是浑水摸鱼的兵油子,郭靖经历过战场,更带过兵,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些家伙是害群之马,被他明里暗里用各种手段收拾了,保持了队伍的纯粹。

第115章 抗金大会的名利场

  归云庄。

  最近,金人南下的消息在江湖上不胫而走,无数豪侠壮士义闻讯之后,不禁愤填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参与抗金之事。

  大宋已经与金国划江而治,若再失去长江天险,宋国根本抵挡不住金国的兵锋,此次若是输了,说不定大家就要国破家亡。

  靖康之耻殷鉴不远,与金人之间的仇恨还在代代传承,除了中高层那一拨人,下面的有识之士也不希望金人打破现有的秩序。

  当然,百姓无所谓统治者的胡人或是汉人当权,只要日子能否过得下去就够了,指望他们能有多拥护朝廷那是不可能,无论谁来,他们都只是牛马。

  江南之中,响应归云庄号召的都是盘踞地方的豪族。

  到了召开大会的一天,归云庄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绸带,灯花装点,太湖之上千帆竞发,各式各样的船舶漂泊在太湖湖畔,穿着各式各样锦衣华服的人踏上归云庄的地界。

  “金华府刘家刘子铭到。”

  “泰州李家李庆安到。”

  ……

首节 上一节 63/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