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73节

  但没想到一出关,竟然遇到了这等敌手,如老叟戏顽童般随意戏耍自己,一瞬间,他就熄了争夺五绝的想法,有那个人在,五绝之位算得了什么?

  这一天,铁掌帮发生了巨大变动,裘千仞辣手血洗了数名靠近金人的帮众,决定与金人断绝合作,同时在山道上修建了一座庐舍,专门用来观摩那道掌印,想要从中悟出什么。

  至此,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裘千仞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等他再出现之时,已是三十年之后。

  这些,苏铭自然不知道他那一掌给裘千仞的心灵带来了多大的震撼,直接迫使他断绝了与金人的合作,闭关苦练。

  拿到武穆遗书之后,苏铭没有回江南,而是转道去了另一个地方,襄阳。他要去见识一下金书当中剑术天下第一的独孤求败究竟是何等人物,希望这人还活着,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第135章 华筝产子

  时光冉冉,很快就到了寒冬腊月。

  战争的前奏已经开始打响,金国不断在调兵遣将,准备在来年春暖花开之际攻打南宋,战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

  金宋两国对峙多年,调兵遣将,运转粮草辎重这样的大事当然也瞒不过大宋,古代的后勤体系需要大量的劳役和牲口,这就代表动静一定会很大。

  随着金国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大宋君臣终于明白,金国是铁了心要与大宋开战,而史弥远当初一心求和派出去的使者也见到了金国君臣,带来了金人的条件,割地赔款,俯首称臣。

  消息传回大宋,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赔款也就罢了,反正大宋已有前例,祖宗都干过,他们再干也不是不行,再加点保护费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他们有钱。

  割地是万万不能,一旦割让江淮边境,长江必然守不住,守江必守淮,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要是把江淮之地让给金国,那跟把绞索送给对方有什么区别。

  以前跟辽国是兄弟之国,到了金国是叔侄之国,现在是伯侄之国,底线在一步步下降,但并不代表大宋君臣没有底线。

  别看大宋打不过金国,实际上大宋内部对于金人心里依旧带着一股子优越感,一群蛮夷而已,哪里比得上我中原王朝人杰地灵,文运昌隆。

  这要是俯首称臣,这一朝的君臣估计要跟五代十国的“儿皇帝”石敬瑭一样,被历史铭记,什么时候汉人的王朝对异族俯首称臣过?

  一旦称臣,那是把天子正统的名义送给对方,什么后果自然不用多说。

  金人议和的条件着实狠狠给了议和派一记闷棍,令他们偃旗息鼓,这种条件都提了,要是再敢议和,那妥妥的卖国贼,就算是当年南宋刚建国的时候也没敢这样干,他们凭什么敢做?

  来自金人的威逼很快让宋国朝野上下取得一致,主战派很快取得了大权,在赵扩的首肯下整军备战,抵御金军。

  同时,与蒙古的结盟也被正式摆到了台面上,经过商谈,结盟很快通过,宋国朝廷与蒙古签订了国书,约定双方一起出兵,攻打金国。

  当然,出兵是蒙古的事,大宋面对金国连防守都够呛,主动出击是不可能的事。

  双方订立盟约之后,拖雷与哲别三人绕道回到漠北草原。

  ……

  寒冬腊月,草原之上刮着寒风,冰冷刺骨,枯黄的草在风中摇曳,一个个蒙古包矗立在草原之上,牛羊成群结队,在边境之地,更有骑兵在巡视。

  而部落最中央的大帐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高大的帐篷,里面升起了火炉,温暖如春,妇人们端着盆子进进出出,都是血水。

  一个穿着玄色劲装的少年站在帐篷门口,不断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张望,面上满是焦急之色,因为华筝正在生产。

  远处,几人骑马冲到帐篷前,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跑上前,焦急的问道,“安达,我妹妹怎么样了?”

  郭靖摇摇头,面色似是一下子恢复了平静,沉声道,“还没有消息,我也在等。”

  拖雷心里很担心,见郭靖深思不安的模样,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接到消息就立马赶来了,爹爹还在处理军务,晚上才能来。”

  郭靖点点头,面色没有丝毫变化,“没事,有我们在这就够了。”

  从南方回来之后,郭靖发现他麾下的汉人奴隶都被华筝调集起来,像他以前那样训练,不过,郭靖以前不通骑兵战法,华筝知道郭靖一直都在训练军队,在他走之后,居然没有把这件事荒废,反而全心全意的支持。

  有华筝陪嫁过来的蒙古骑兵帮忙训练,郭靖麾下的军队也慢慢成形,有了骑兵的样子。

  十月末,郭靖回到大漠,便一直待在自己的营地陪伴华筝和母亲,没有去见成吉思汗,因为他不知道华筝什么生产,所以这段日子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边。

  期间,郭靖还把段天德的人头拿出来给母亲,与她一起为父亲郭啸天设了灵堂祭拜,自那之后,李萍对郭靖是彻底放心,没有再管他。

  她固然不懂诗书,但她却是一個好母亲,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孩子长大了,她这个母亲也该放手了,尤其是当她得知郭靖赢了杨康,让自己的师傅胜了丘处机,还顺带报了仇,再加上他已经成家,手下还管着那么多人,她就明白,自己不能再把他当成小孩子,他已经是个大人。

  回来之后,郭靖与华筝成天腻在一起,听他讲自己在江南的经历。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两人在营帐前一直等,为了这次生产,拖雷特意找来草原最好的医生,直到一个时辰后,帐篷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郭靖紧张的神情一下子融化,爬上了笑容,“拖雷,我儿子生了,我当爹了!”

  拖雷嘴角裂开,一把抱住郭靖,哈哈大笑,“安达,恭喜你!”

  

  夕阳照射下,两位少年相拥大笑,不含其他,只有最纯粹的欢喜与高兴。

  过了一会儿,两人才被允许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躺在床上的华筝以及旁边襁褓里面的两个孩子。

  郭靖绕过孩子,来到床前,握起华筝的手,发现很凉,便将她的手放进自己怀里,而后目光落到华筝脸上,少女依旧美丽,但却很虚弱,一点都没有血色,他心里十分感动,“华筝,你辛苦了。”

  看着眼前的男人,华筝挤出一个笑容,感受着他怀里的温度,笑道,“郭靖,我们有孩子了。”

  而拖雷进来之后却是蹲在地上,望着摇篮里的两个娃娃,既高兴又好奇,两个婴儿同时出生,长得却不一样,他们包裹在襁褓里,肌肤白嫩,闭着眼,柔软的头发湿漉漉的,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生出来皱巴巴,反而很好看。

  他望着两个婴儿,越看越喜欢,突然问道,“郭靖,你想好孩子的名字吗?”

第136章 战事将起

  郭靖愣了一下,而后摇头,他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想怎么给孩子取名字,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大夫便诊断出华筝怀的是双胞胎,而且两个都是男孩。

  拖雷望着两个外甥,傻笑道,“要不我给他们起个名字?”

  郭靖瞅瞅他,脸上露出些许嫌弃,“你还是算了吧,他们两个的名字啊早被大汗定下啦,连我都没法给他们起名字。”

  拖雷一听自己老爹要给他们起名字,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无奈的笑了笑,“好吧,那就等父汗给他们起名字。”

  两人说话的声音似是吵到了婴儿,他们俩睁开眼,看着眼前的陌生人,顿时哭了起来,帐篷里顿时回荡起婴儿嘹亮的哭啼声。

  一旁的李萍看到这情形,连忙把两個孩子抱到华筝旁边,手忙脚乱的安抚,面对这情形,郭靖和拖雷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连帮忙都无从下手。

  过了好一会儿,华筝才把两个孩子哄睡,李萍这才注意到站在一边像木头一样的两个人,没好气的呵斥道,“你们出去!华筝刚生产,要好好休息,晚点再来。”

  拖雷脸上很是尴尬,忙不迭的点头哈腰,“好,好,伯母,我们先走了。”说着把郭靖也拉走了。

  郭靖正望着两个孩子,冷不防被拖雷拉出去,他瞪着眼睛,“你干什么?”

  “走,我有事跟你讲。”

  闻言,他便跟他一起出去了。

  帐篷里,李萍望着两个小孙子,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短短一年之内,儿子成婚了,媳妇有了,娃也有了还给他爹报了仇,现在就算是死,她也能瞑目了。

  ……

  另一处高大的蒙古包当中,仆人送上烤羊肉和奶酒,拖雷与郭靖相对而坐,两人先是狠狠地填了肚子,拖雷率先开口,“郭靖,华筝生产顺利,一切安然无事,你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了。”

  “自从回来之后,你一次都没去见父汗,近日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调动粮草,准备跟金国开战,你不仅是父汗的女婿,也是他手下的千夫长,这次出战,你肯定要上战场。”

  郭靖放下手中的羊肉,眉头微皱,他知道拖雷说的是事实,回来将近一个月了,他一次都没去见成吉思汗,不知不觉,随着他思维不断开阔,他对成吉思汗的防备之心越发严重。

  他若是见到成吉思汗,他肯定要问自己关于大宋的情况,可自己该怎么说,难道说宋国腐朽,军备废弛,不堪一击?

  这样的宋国够实力跟蒙古做盟友?

  实力不对等,带来的后果他很清楚,有些东西一眼就能看清楚,他不想让成吉思汗对宋国升起野心,不然的话,未来将是一场很惨烈的战争。

  “这么快就发动战争,会不会太仓促了?”

  拖雷深深叹了口气,年轻的脸上浮现出与他年龄不符合的成熟,“没办法,祭司大人预测今年冬天草原会有大雪,若真的下大雪,不知要损失多少牛羊,如果不能抢到足够的粮食,许多族人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郭靖沉默了,他在草原生活了十几年,知道雪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南下是他们唯一的机会,要么在战争中消耗大量青壮,要么抢到足够的粮草过冬,否则,整个族群都将遭受重创。

  成吉思汗刚刚才建立蒙古国,若这个冬天损失太多族人,对他的威信将造成极大的打击。

  也有可能是祭司预测错了,但成吉思汗不敢赌或者说,与金国交战正合他的心意,草原与中原王朝不同,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并不太注重根基。

  打仗的时候,往往是部落跟着军队一起走,把牛羊都赶着,走到哪吃到哪,史书上某某草原政权发兵几十万南下入侵就是这么来的。

  郭靖知道不去见成吉思汗是不行了,当即便道,“安达,伱放心,这次与金人交锋,我一定会出战,大汗那里,我会去见他,你放心好了。”

  拖雷伸手捶了捶他的肩膀,笑道,“父汗很看重你,你千万不要让他失望,这次你从南边带了不少汉人过来,你手上的兵恐怕不少了。”

  “他们不通骑术,短时间内没法参与交战,只能用在防守营地,要说精锐还是大汗麾下的蒙古十三翼铁骑,那才是真的厉害。”

  拖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说道,“现在上不了战场不代表以后用不上,依我看,你手下这些汉人要是练好了,也是一支精兵。”

  郭靖心里一跳,开玩笑道,“怎么?你也想练一支?”

  拖雷嘿嘿一笑,用炫耀的语气对他说,“我才看不上他们,这次大战,父汗要把他手上的精锐分一队给我,到时候我在部落里找一些人组建成军,不比你手下那些汉人要强?”

  “那倒是,草原交战还是骑兵更胜一筹,恭喜你,终于可以领兵了。”

  “父汗一直说让我向你学习,你跟我差不多的年纪都立下那么多功劳了,我却连战场都没上过几次,总不能被你比下去。”

  说着,两人相视一笑,把碗里的奶酒一饮而尽。

  

  ……

  蒙古汗王金帐,成吉思汗坐在宝座上,大刀阔马,颇有虎踞龙盘之势,郭靖站在他面前,微微低头,态度恭敬。

  见到他这幅模样,成吉思汗眼里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用温和的语气问道,“筝儿没事吧?”

  “我娘现在正在照顾她,等休养一阵应该就没事了。”

  成吉思汗露出些许慈祥的笑容,“两个儿子,你倒是好福气,想好了给他们起什么名字没?”

  郭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想不到什么好名字,还请大汗赐名。”

  “你是英雄少年,你的儿子以后肯定会比你更厉害,大的那个就叫格德,小的那个就叫赤那,你看如何?”虽说是商量,可语气中透露的意思却是不容反驳。

  郭靖想也没想直接应了下来,反正成吉思汗起的都是蒙古名字,他起汉名就够了,布日格德在蒙古语中是鹰的意思,赤那是狼。

第137章 成吉思汗的交谈与试探

  草原牧民崇尚苍鹰与白狼,从千年前到现在都是如此,甚至还将其作为图腾和旗帜,可以说,两个名字的寓意都很好。

  只不过,郭靖听到这两个名字,莫名的想到了鹰视狼顾这个成语,传言有此面相者心术不正,有帝王之志,回过神后,他下意识的想笑,这怎么可能呢。

  “大汗起的名字极好,回去我就跟华筝讲,她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然而,下一刻,成吉思汗面色一肃,呵斥道,“郭靖,华筝孩子也生了,你该把心思放到正事上,不要忘了,你还是我的千夫长,不能一直沉浸在儿女私情上,明白吗?”

  郭靖当即认错,“大汗说的是,郭靖一定牢记在心。”

  成吉思汗见他低头认错,倒也没继续追究,转而对他委以重任,“过不了多久,我准备带兵跟金国好好打一场,这次他们要南下,兵力分散,正是我们一雪前耻的好机会,这次,我打算让你担任先锋,你可愿意?”

  让我当先锋?

首节 上一节 73/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