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78节

  相比之下,在射雕原本剧情里,他只能混迹于江湖,当个名声响亮的大侠,最后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献身,何其悲壮,却又何其可惜。

  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唯有留在蒙古的政局当中,郭靖才有出头的余地,无论是金国还是大宋都失去了开拓进取的能力,一个团体只有在上升期的时候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快速涌现出来。

  吃完饭,苏铭踱着步子离开了。

  ……

  蒙古草原。

  淡淡的奶香在帐篷里弥漫,华筝坐在床边,望着两个孩子怔怔出神,白净的面上挂着母性的慈爱,略尖的下巴变得丰润,脸上也恢复了血色,肌肤光滑,比成婚之前的她还要漂亮。

  李萍掀开帐篷走进来,用温柔的语气对床边的华筝道,“筝儿,这里交给我吧,你先去休息。”

  华筝闻声回头,就见李萍端着一锅汤走进来,明媚的眼睛闪过一丝无奈,“娘,今天做的是汤?”

  李萍把汤放在桌子上,盛了两碗,“嗯,给你炖了排骨,你刚出月子,又要奶孩子,平时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总要好好补一补。”

  华筝走到她身边撒娇道,“可是,我身上长这么多肉,郭靖回来要是看我长胖了,不喜欢我怎么办?”

  话刚说完,就见李萍眼神一下子变得锐利,沉声道,“他敢!这小子要是敢那样,你就跟娘说,娘帮你好好教训他!”

  华筝脸上的笑容更加甜美,“谢谢娘。”

  婆媳两人正在吃饭的时候,有仆人走进来禀告,“公主,驸马回来了!”

  华筝眼里满是惊喜,直接甩下一句话风风火火的出去了,“娘,您先看孩子,我走了。”

  李萍愣了一下,随即哑然失笑,“这孩子,都是当娘的人了,还是这个性子。”

  ……

  草原上,郭靖带着一千余骑兵风尘仆仆的回来,刚靠近自己的部落,就看到华筝骑着马从前面跑过来,“华筝,你怎么来了?”

  华筝纵马跑到郭靖身旁,一把抱住他的胳膊,脸上满是柔情,“郭靖,伱回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郭靖脸皮有点挂不住了,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撒狗粮,“陆兄弟,你把他们先带回去安顿,我晚上再来。”

  “遵命!”

  

  陆冠英也知道郭靖在外面有多么洁身自好,夫妻见面肯定有许多话要说,因此也没留下来,直接带着骑兵离开了,他们走后,原野上只剩下夫妻两人。

  没有外人,华筝索性从马上跳过去,坐到郭靖怀里,紧紧依偎在他身上,“郭靖,我好想你。”

  郭靖拥着她,轻轻嗅着她的发香,严肃的面孔上满是怀念与欢喜,“我也是。”

  晚上,郭靖自然没有再去军营。

  一家五口在帐篷里吃饭,其乐融融。

  自从郭靖与华筝成婚之后,李萍就熄了回南方老家的想法,而两个孩子的降生也让她决定以后留在蒙古,什么胡汉大义,什么金宋之仇她都不在乎了,只要一家人能安稳的生活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深夜,夫妻温存之后,郭靖对华筝讲了自己的打算。

  华筝水润的眸子略有些失神,用娇柔的语气道,“郭靖,你要搬走,咱们以后不在这住了?”

  郭靖拥着华筝,目光空洞而深沉,“嗯,搬到别的地方,咱们一家五口就能生活在一起了,娘在大漠待了这么多年,以后有机会,我肯定要带她回去看看。”

  “这么多年,我知道她一直都放不下南方的故乡,但那不是我们的家,带她回去看看也算是了结她的一桩心事。”

  一想到要搬到陌生的地方,离开自己从小到大生长的草原,华筝心里有些悲伤,但既然郭靖已经决定好了,她当然也不会反对,只是轻声道,“好,你在哪,我就在哪。”

  郭靖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安慰道,“那里也有草原,足够我们驰骋,只不过环境更好,更适合我们一家居住。”

  “嗯,听你的。”

  “等我出使宋国回来,我们一家就能安稳的生活在一起了。”

  ……

  一个月后,成吉思汗班师回到草原,大宴各方部落首领,分割战利品,这次打金国大胜而归,跟着他的部落都获得了封赏。

  初生的蒙古国就此彻底稳固下来,同时,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也在他们心中酝酿。

  秦失其鹿,众雄逐之。

  这句话不只是在中原适用,放在草原也同样如此,成吉思汗用一场场胜利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向金国发起了挑战,这场战争绝不会就此结束。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还是为了蒙古的安危,金国必须退出草原。

  游牧民族民风剽悍,骑射无双,就注定了他们成长到一定地步之后侵略性会比一般的族群更强,很不巧,金国正好也衰弱了,这一战彻底撕下了他们身上的虎皮。

  蒙古各部落对于金国的敬畏也在不断瓦解,正式加入扩张掠夺的行列,他们不是因为忠诚,而是因为利益,跟着成吉思汗能打胜仗,光是凭这一点就够了。

  中原是富饶之地,只要能打赢,蒙古就能掠夺数之不尽的财富,以战养战。

  相反,北方已经成为金国的失血地,他们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在南方,但对南方作战,甚至连饮鸩止渴都做不到,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不出意料,与大宋交战半年,他们只得到了一些城池,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拿下淮地,打过长江。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金国这么大,人口数量是蒙古的几十倍,改革不就完了,若真是这样,l历史上那些汉人王朝也不会崩溃。

  船大难掉头,金国内部已经腐朽,各方的既得利益者日益壮大,改革必然会让他们利益受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的那么长远。

  总而言之,蒙古和金国之间,攻守之势已经易形,战争也不会停止。

  在这样的环境下,蒙古派出了使者出使金国和宋国。

  之前,蒙古派个使者都要偷偷摸摸,还被金国追杀,但现在,蒙古硬生生打出了自己的话语权,成为与金国和大宋平起平坐的国家。

  既然是平等的国家,自然要正式邦交。

  郭靖随着使团到了金国中都,在朝堂上见到了金国皇帝,也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仇人完颜洪烈,而大殿上的完颜洪烈看到郭靖也十分吃惊,没想到一年前的那个孩子居然成了蒙古的使者。

  只是,他那仇恨的眼神让完颜洪烈很不舒服,但他又无可奈何。

  蒙古的使者,他动不了!

  现在的金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金国了,当今最强国家的名头被打破,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即便他是金国的六皇子,也不能杀蒙古使者,毕竟蒙古太能打了。

第143章 你是汉人,就该为大宋出力!

  “他就是郭靖?”

  赵王府,完颜洪烈坐在主位,眉头皱紧的看着手下送上来的情报,杨康受的伤就是郭靖干的,而且自己当年做的那件事这小子已经知道了。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这小子在北地多次击败金国军队,即便他不愿意正视,也不得不承认那小子是一员猛将,日后必是金国的心腹大患,想到这他眼里闪过一丝寒芒,“去把世子喊来。”

  杨康被刚进来,完颜洪烈便问道,“康儿,郭靖此人你了解多少?”

  郭靖?

  我不是把之前的事都告诉了他,难道发生了什么事?

  察觉杨康眼里的疑惑,完颜洪烈叹了口气,把手里的情报递给他,杨康一目十行的看完,内心大受震撼,这家伙不是江南七怪的弟子,怎么转眼变成了蒙古大汗的驸马,还有这战绩,真的假的?

  之前,就算是输给郭靖,但他心里依然有种优越感,自己是金国皇室贵胄,锦衣玉食,甚至以后还能独揽大权,这家伙武功再厉害也只是一个混江湖的,哪里比得上自己。

  现在看到这些情报,杨康心态有些炸裂,那家伙看上去傻乎乎的都能当蒙古驸马,那自己这又算什么?

  沉默片刻后,杨康内心依旧复杂,“父王,我与郭靖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此人武功高强,又继承了江南七怪的武功绝学,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

  完颜洪烈也知道杨康说的是实情,颇有些遗憾,“若是早知道有今天,当日我就该让王府门客出手。”说完又看看杨康,“你也不小了,过一阵子就到军中任职,替我分忧!”

  杨康十分激动,当即应下,“多谢父王,孩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他早想离开王府了,但完颜洪烈一直不同意,如今有了郭靖这个例子,他终于舍得把自己放出去做事,掌握权利。

  在他看来,待在王府里,他虽是备受宠爱,在中都也算是一号人物,但那是靠赵王府世子的身份带来的影响,并不能真正接触到权利。

  他要么入朝为官,担任要职,要么进军队,执掌一方人马,如此一来,才算是掌握权力,而不是只依靠身份,况且,现在金国国势正在衰微,霸主地位摇摇欲坠,可以预见未来将是一场乱世,他必须未雨绸缪。

  完颜洪烈见他态度尚可,轻轻点头,“明年我会再对宋国用兵,你要好好表现,把握机会,在军中我虽是主帅,却也不好徇私,一切都要靠你自己,若你能像郭靖一样建功,我们父子在金国军队便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届时……”

  话虽未说完,但意思却很明显,完颜洪烈能在这个关头拿到对宋作战的主导权,足以见他在朝中的势力,虽说这次与宋国交战没有捞到太多好处,但是相比于北方的失利,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能拿出手了。

  当年成吉思汗还未崛起之时他就在朝中号召要对蒙古用兵,结果没人理他,他的政敌更是在暗中干涉阻挠,自己更是不惜亲身入草原犯险,依然棋差一着,功败垂成。而现在,蒙古一统之后把金国打的这么惨,朝堂就算是要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他身上。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蒙古与金国交战已经撼动了金国的根基,如果当年岳飞的岳家军打败了金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那蒙古对金国造成的伤害更致命。

  在完颜洪烈眼里,现在已经不比以前了,金国已经变成了第二個辽国,但朝中上下却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一点,依旧做着大金天下第一的美梦,殊不知天下的局势已经变了。

  南方战事推进度不高也在完颜洪烈的预料当中,毕竟金人不善水战,到了南方,骑兵发挥不出作用,双方就只剩下步兵互相对垒,用人头慢慢磨。

  但在这个时代,步兵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抓个青壮送到战场上就是步兵,你不打还不行,比人口,宋国可不比金国差。

  也正是因此,局面才僵持下来。

  朝堂上,蒙古使者虽然没有出使他国的经验,但战场上带来的胜利却让他们占尽优势,面对金人明里暗里的威逼,他们来回就一句话,有本事接着打啊!

  打是不可能打的,最起码现在不会,金国还没做好与一个拥有庞大数量的骑兵国家交战,要打仗,他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

  因此,这次蒙古出使与金国也只是表明停止战争,不会再打,当然以后肯定是要打,这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事。

  草原只能有一个霸主,这天下最强的国家只能有一个!

  双方递交了和平的谈判之后,金国朝堂才彻底放松下来,终于不用再面对蒙古骑兵的劫掠了,这场战事把他们打的太痛了。

  谈判完之后,蒙古使者离开中都,准备南下去宋国。这次,金国客客气气的把他们礼送出境,生怕他们出了意外,即便他们明知道蒙古要跟宋国结盟,但也只能装作看不见。

  离开金国,使团乘船南下进入宋境,沿路上,大宋各地官员热心款待,与之前的态度天壤之别,而南方的繁华也让蒙古人开了眼,本以为金国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宋国竟是不遑多让。

  郭靖坐在船上,望着沿岸两边的百姓,眼里透着几分怅然,和平不再,战争打响,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而每次面对大宋官员时,他对这些人是半点好感都没有。

  如此谄媚,如此谨慎小心,前倨后恭,令人发笑,他知道这些官员都是饱读圣贤书的人,但圣人的风骨他们是一点都没学到,就像是摇尾乞怜的狗一样。

  前后走了一个月,蒙古使团终于抵达了临安。

  大宋朝廷对他们也十分客气,安排在会馆,予取予求,郭靖知道使团里的人都有些什么货色,作为蒙古的副使者有资格命令使团的成员,因此他严令下面的人不准随意走动,有事就与宋国的官员接洽。

  临安繁华,再加上江南女子素来貌美,他怕手下的这些蒙古兵为非作歹,坏了蒙古国的名声,对结盟造成不好的影响。

  然而,郭靖没想到的是,他下的命令竟然被宋国的官员得知,层层上报,而宋国官府的人得知郭靖是个汉人,还是蒙古大汗的驸马,觉得这里面有文章可做,便派人与他接洽。

  宋国官员给郭靖投了拜帖,郭靖犹豫之后决定见见他们。

  会馆大厅,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青年走进来,身后跟着下人,这些下人都抬着东西,显然是礼品,他缓步走上前,朝郭靖拱手行礼,“小兄弟如此年轻,便官居要职,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郭靖微微一笑,不为所动,反而称赞他,“阁下不也是在这个年纪做到了礼部侍郎?再进一步就是尚书了吧,若是外放任职几年,再回临安恐怕就要进政事堂当丞相了。”

  青年吃了一惊,这少年竟然对大宋朝堂升迁流程如此了解?

  一般人别说是了解,连听都没听过,宋国内部冗官实在是太厉害了,各种官员实职虚职一大片,但他能在这个年纪走到侍郎这个位置,还负责与蒙古接洽,显然是居于实职。

首节 上一节 78/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