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92节

  一个个险要的关隘,城池纷纷落入蒙古人手中,大批大批的金国将领投降,河北全境尽数落入蒙古掌控,原本喘息了一年的河北再次面临战火。

  好在郭靖之前建议成吉思汗禁绝屠杀之事,因此,蒙古士兵只是劫掠财货,并未大肆屠杀,饶是如此,依然有不少人丧生,但还是比之前一城一城的人被杀好多了。

  鉴于蒙古大军的行为,河北本地的豪强纷纷改换门庭,投入蒙古麾下,当起了带路党,原本迁都就让金国的防线雪上加霜,成吉思汗再来一手怀柔政策,金国士兵们再也扛不住了。

  军饷军粮才值几个钱,那么玩命干什么?

  这下子,就算是金国将领想打,手下的士兵也不想打了,只要不跟蒙古人拼命,不被他们弄死,一切都好说。

  有了大批的金军倒戈,再加上本地豪强的投靠,蒙古大军的兵力更加充沛,大将三摸合拔都等采取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迫使金右副元帅蒲察圻等投降,同时派遣军队切断漕运,歼灭金国援兵及运粮队,使中都粮尽援绝。

  城内的物资大多都被完颜洪烈搬空了,偌大的中都也只剩下二十来万人口,几乎沦为鬼城,要知道这座城池巅峰时期容纳了近百万人。

  没有援兵,没有粮食,内外交困,一个月后,中都主帅完颜承晖服毒自杀,副帅抹捻尽忠潜逃,剩下的士兵不得不献城投降。

  随后,蒙古军占领中都,成吉思汗骑着高头大马踏进中都,走进金国皇宫,望着这奢华的宫殿城池,他眼里闪过一丝冷色,再好的东西守不住也是无用。,

  察觉城内府库空空如也后,成吉思汗十分气愤,随后下令允许蒙古将士入城抢劫,眨眼间,中都陷入了灭顶之灾,大火月余不息,一座繁华的都城变成了废墟。

  同时,在成吉思汗大军出征后,郭靖也完成了休养生息,再度派兵攻城略地,之前粮食不够,他不得不花费钱财通过丐帮的路子从蜀地,江南购买粮食。

  战争的时候,粮食本该是战略物资不允许出境,但自古以来,这种事情屡禁不止,南宋朝廷十分依赖商业,商路通达,连军队都经商了,朝廷的禁令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郭靖轻而易举的从南方购买了大量粮食用以发动战争,等到治下的夏粮和秋粮入库,他就不愁粮食了,这次,他出动麾下四万大军,三千骑兵准备拿下山西全境。

  不过,他自己却未出战,而是坐镇太原,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在蒙古大军横扫北方的时候,有许多江湖宗门遭到波及,郭靖因此收集到了不少武功秘籍,他选取其中最为简单和平和的内功传授给手下的士兵。

  这些士兵即便若是能生出真气,在战场上临时打一波鸡血,也能发挥出非同一般的功效,至于对敌手段,那玩意完全不需要,有什么对敌手段,比他们这些职业军人更强?

  沙场争锋,又不是一对一,大家都是团体作战,那些武功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

第160章 全真教的支持,远远看着他就好了

  郭靖也并非需要他们有多高的武功,只要修行内功能增强他们的耐力以及爆发力就够了,这两样在对敌之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重步兵而言。

  修炼内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准确地来说,是消耗钱粮,需要供应大量的肉食营养,用来炼精化气,不然就凭士兵平时那点伙食,练着练着,自己的身体就被掏空了。

  得益于身后的大草原,郭靖有充裕的肉食供应大军,不过也仅仅只能供应数千人,再多就供应不起了。

  不过,在郭靖休养生息的时候,全真教的人却找上门了。

  大厅里,一位穿着道袍的青年打着道揖,态度恭敬,“全真教尹志平见过郭将军!”

  郭靖见到道人,微微一笑,寒暄道,“原来是故人到此,请坐。当年大漠之后,一别数年,不知道长可还安好?”

  尹志平如今已是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道袍,面容俊朗,一副有道全真的模样,“这些年贫道在山中清修,再入世却没想到时局变化如此之快,郭将军凭微末之身,统帅大军攻略北地,令金国军民闻风丧胆,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尹志平的这些赞赏,郭靖只是淡淡笑了笑,并不放在心上,像这样的话他早就听腻了,“尹道长谬赞了,金人残暴,朝纲败坏,当有此结局,我不过是顺应天命罢了,对了,不知贵派掌门丹阳道长近日如何?”

  “近年来,师伯年事已高,教中事物已经交由我师傅处置,常年在山中闭关清修,我很少见到他。”

  郭靖也不惊讶,全真七子当中丹阳子马钰的年纪最大,精力不济实属正常,“可惜了,丹阳道长于我有授艺之恩,来日定要亲自登门拜谢。”

  “一年前,我也曾见过丘道长,他在我府上小住了一些时日,甚是投缘,而后我亲自替他引荐,得以入草原面见我家大汗,丘道长此行入大漠,可有收获?”

  尹志平犹豫刹那,便道,“将军援手之恩,我师傅也曾在我们面前提到过,蒙古大汗不愧是草原霸主,与我师傅会见之后,相谈甚欢。”

  “故而,我师傅派我们一众弟子下山帮助将军平息地方纷争,希望能少生一些杀戮,还晋中一个太平。”

  全真教帮我?

  郭靖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全真教在下注了。

  除了世家大族会在乱世到来的时候下注之外,宗教也不例外,在华夏大地之上,再强的宗教也要服从于政治,在官府的铁拳下生存。

  佛道亦如此,比如李唐王室起家之时得楼观道援助,因此楼观道在盛唐之时势力极光,然而,君以此兴,必以此亡,随着大唐衰败,楼观道也随之凋零,直至现在,道统已然不存。

  终南山之上,还有楼观道宫殿的遗迹。

  同样的,佛教也是如此,只不过,佛教的传教性质与道教不同,挨了好几次封建王朝的铁拳,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之后,佛教终于老实了,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不敢造次。

  郭靖从不怀疑宗教的实力,很多时候,这些隐形的力量比刀兵更管用,“北地烽烟四起,若能得全真教相助,本将感激不尽,有劳诸位了。”

  尹志平拱手虚抬,“将军客气了,你我同为汉人,金国衰败是天命所至,蒙古崛起乃是大势所趋,我全真教也只能略近一点绵薄之力。”

  “此次下山,我带了百余名弟子,可为将军排忧解难。”

  “如此,便多谢各位道长。”

  ……

  “师弟,你果真看好那郭靖?”

  终南山,重阳宫。

  马钰与丘处机立在祖师雕像前,师兄弟两神情很是严肃。

  丘处机轻捋颔下长须,自信满满的说道,“师兄,我在郭靖府邸上住了几个月,据我观察,此子心有山川之险,礼贤下士,不似普通的将领只会沙场厮杀,可治理地方,保境安民。”

  “他率军南下之时从未如其他蒙古大军那样屠城,更是招揽地方豪强收为己用,我离开大漠之时,听闻成吉思汗已经给了他统领一方军政的权利。”

  “他才多大年纪,就走到这一步,依我看,说不定有一日他能入主中原,重铸汉人荣光,到那时,我全真教亦可借力发扬光大。”

  “金国已是江河日下,冢中枯骨,迟早有一日会被蒙古所灭,完颜洪烈虽有才干,绝不可能只手挽倾天,一必会重蹈辽国覆辙,我们也该早日寻找出路才是。”

  马钰神色颇为复杂,感慨道,“唉,这两年天下大局风云变幻,师兄我活了一辈子,没想到临老之时还能见证一国之兴衰,可悲,可叹!”

  他自生下来就活在金人的统治当中,到了后来懂事了才明白金人是他们的仇敌,而他们的故国早已偏安南方,苟延残喘。

  这些事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生下来便只知金国而不知有宋国,更不知何为汉人何为金人,终日深耕黄土,遭受欺凌压榨。

  什么汉人,什么金人对他们而言都不重要,只要能活下去就够了。

  想到这里,他幽幽一叹,“也罢,你安排就好,师兄老了,往后,光大全真教的大业就靠你们了。”忽然,他脑海里浮现出苏铭的身影。

  那个人,是不是早就料到这一步?

  忽然,丘处机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师兄,其实,最早在郭靖身上下注的并非是我们。”

  “哦?除了我们,还有谁会关注他?”

  “丐帮,去岁山西连番大战,粮食短缺,郭靖花钱买粮,用的是丐帮的路子,如此大事,没有洪七公允许,觉无可能实行,有丐帮珠玉在前,我全真教岂能落后于人?”说这话时,丘处机言语中透露着几分傲然。

  虽然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派,但全真教却从未把丐帮当做对手,无他,双方压根不是一个阶层的人。

  全真教走的是上层亲民的路子,而丐帮纯粹就是报团取暖了,若无洪七公华山论剑登临五绝,丐帮何来偌大的声势。

  提到丐帮,马钰神色更加复杂,“丐帮的实力不可小觑,我现在有点明白为何你看好郭靖了。”连丐帮都能为他助力,如此行事,何愁大事不成?

  ……

  与此同时,东海之上,有一岛屿,名为桃花岛。

  岛上四季如春,桃花遍地,风景优美。

  穿过桃花林,便可见屋舍俨然,屋舍之后有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曲曲折折的转出竹林,眼前出现一大片荷塘。塘中白莲盛放,清香阵阵,莲叶田田,一条小石堤穿过荷塘中央。

  一道美丽的面孔正被手托着,闪亮的大眼睛如宝石般靓丽,与周围的环境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房子也是精心制作,全是以不刨皮的松树搭成,屋外攀满了青藤,浑然天成,景美,人更美。

  黄蓉穿着青色长裙,漆黑长发用发带绑住,不施粉黛,更无朱钗,一颦一笑,动人心弦,她手里紧紧握着一份文书,双目失神,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他做下如此大的事业,不愧是我看中的人。”

  想到临别之前自己送郭靖的玉佩,她脸上便浮现出淡淡的绯红,心也猛地加速。

  “蓉儿,茶水如何了?”

  忽然,竹林外传到一道清朗的声音,只见黄药师穿着宽衣大袖从林中徐徐而出,潇洒不羁,颇有几分魏晋名士的风采。

  闻言,黄蓉回头将茶水端出来。

  屋外,有石椅石凳,她端到黄药师面前,素手沏茶,茶水颜色碧绿,冷若雪水,香气宜人。

  黄药师端起茶水慢慢的饮着,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喝了这么多次,还是蓉儿的手艺好,岛上的哑奴怎么泡都差点味道。”

  黄蓉听到,也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喝茶,并未搭话。

  黄药师摇摇头,从袖子里掏出一叠密函递到她面前,“你要的东西。”

  

  见到这些东西,黄蓉脸上笑容绽放,柔声软语道,“谢谢爹爹。”

  黄蓉拿过密函便细细的看起来,上面记载的都是北方的战报,是官府的秘密公文,黄药师不远千里从海上过去,费了不少力气才到手,若非黄蓉要看,他怎会轻易离岛,还是为这些俗事。

  “咱们江湖人好好练武就好了,关注这些时局又有何用,大宋朝廷,爹早就看透了。”

  黄蓉不理他,等到看完方才轻吐一口气,仿佛已经安心,“爹爹,咱们隐居桃花岛却并非与世隔绝,难道你真想把这里变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啊。”

  黄药师听了,眉头紧皱,冷哼道,“哼,都是些愚笨之人,老毒物受那完颜洪烈驱使,已成守户之犬,去岁我曾与他见面,他武功虽然进步不小,但一身傲骨却已不存,可惜啊。”

  随即,他又接着道,“蓉儿,自从你回来之后,一直在岛上练功,这些战报看到的也只是文字,你若实在好奇,我带你出去游历一些时日,可好?”

  “爹爹为何突然有这等想法?”黄蓉眨了眨眼睛,眸子里满是好奇。

  黄药师却只是喝茶,并不说话。

  实际上,他有些急了,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间黄蓉已经二十多了,放在外面,已经是当娘的年纪,而她却依然云英未嫁。

  黄药师虽说放荡不羁,视礼法规矩于无物,但并不代表他愿意看到女儿孑然一身,孤独终老,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不可能一直陪着他在孤岛上了却余生。

  此前,他去汴京见老毒物欧阳锋便是为了此事,但欧阳锋的变化令他大为诧异,因此,两人见面只是寥寥数语,并未深交,结亲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似他这样的武道宗师,心中自有一股傲气,可欧阳锋却甘为金帝爪牙,依靠金国的资源他的武功进步不小,却已失了宗师的傲气,一见之下,令他心生反感。

  当然,欧阳锋这么多年来对九阴真经一直念念不忘,奈何烟雨楼之战后,黄蓉跟着黄药师回桃花岛,茫茫大海之上,没有人带路,他如何识得方向?

  黄药师的出现,令他大为惊喜,可惜,一番交谈后,黄药师远遁离去,压根没给他机会。

  此时,黄蓉心里还在想着密函上的战报,想了想,她便同意了,“也好,女儿也想看看,如今的中原是何等模样。”

  话是这样讲,她心里想的却是,我终于能再见到他,只要能远远的看着他就好了。

  几日后,黄蓉与周伯通告别,随黄药师乘舟离开桃花岛,踏足陆地。

  ……

  山西太原。

  郭靖坐在案前,翻阅手下送来的战报,素来不苟言笑的面容也露出了笑容,“又有几座城池投降,全真教的势力果然不容小觑。”

  随着成吉思汗陆续攻克河北,山东等地,郭靖也继续他的征程,起初,他并未有多看重全真教的助力,可当全真教弟子发力之后,一座座城池便不克而下,令他大为震撼。

  说实话,倒不是全真教有多大势力,他们只不过起了一个润滑的台阶作用,充其量也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郭靖攻下太原,山西容易行军打仗的地方就不多了,无关军队,只在于地形地势。

首节 上一节 92/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