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君正得发邪 第52节
与此同时他猛然想到,通心魔出现在苇子镇或许并不是偶然,而是……为了引出柳云鹤!?
不等他再想,柳云鹤继续说道:
“本官刚才所说,和今夜见你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问心!问你心中正邪!”
“你是天生神选,在我儒道之中,号称读书种子,本官收你入司天监,不能只看你与幽冥沟通的天赋,也要看你的心性。”
“我儒道一途,不同于别家拜神,儒道无神,只有圣人,历代读书人的精气神积攒出了一处秘境,在现世与幽冥之间,名为‘书山学海’,今日本官带你登书山学海,问明心性!”
李炎心中了然。
白天事情匆忙,柳云鹤虽然测过他并无什么邪祟气息将他收进了司天监之中,但毕竟事关重大,还是要小心谨慎。
现在柳云鹤就是想通过那什么“书山学海”再给他把把关。
这倒也能理解,这才是一个儒道高手应有的谨慎,否则李炎都要觉得这司天监是不是快黄了。
就是不知道“书山学海”是什么地方?
现世与幽冥之间的秘境?怎么听着有点像亚空间?
正想着,就见柳云鹤从怀中取出一卷画轴,猛地向半空中一抛。
那画轴展开,现出一座隐在云雾中的巍峨高山,还有山脚下的一座门,旁边则是波涛滚滚的一片大海。
高山,大海,仅有这两种意象,看似简单,却给人一种接天连地的气势。
那波涛汹涌之间,竟然并不是海浪声,而是朗朗的读书声!
柳云鹤微微一笑,拉着李炎作揖道:
“学生柳云鹤,拜求,入书山。”
话音刚落,李炎只感觉身子一轻,周围的景象赫然一变,他已经出现在一座完全由玉板、铜鼎、竹简和书册堆叠而成的高山之前!
天空之中不时有云朵飘过,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这些云朵竟然是由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组成。
眼前是一座由书册叠成,接天连地的台阶,直入青云。
他回头看去,就见自己和柳云鹤仍然站在那里做作揖状,立刻明白这是神念进了书山学海之中,那幅画,就是一个秘境入口!
这儒道倒是神奇。
柳云鹤微微一笑,说道:
“书山学海由历朝历代大儒的名篇组成,这书山至顶,就是儒圣遗物,只是从未有人能登上去过……就是不知道你这读书种子,有没有优待。”
“历代大儒的名篇,均有问心之效,你能在这书山之中走上三阶,就算是过了问心之关。”
大儒名篇?问心?李炎不由瞬间来了兴趣。
这个我熟啊!以前看什么儒道小说,里面多得是抄诗词装逼的,这书山学海里面是不是也可以?待会儿搞几句唬住老柳,再弄点好东西给牛麻。
抄哪句比较好?唔,结合人生经历,老柳比较坎坷,龚自珍那首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好像不错,另外,还有李太白的名篇《行路难》……
正想着,他猛然感觉神魂一震,随后就见一个个绽放金色光辉的巨大墨字从他的心口冒出,直冲天际: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一首诗直接撞碎了天空中的一朵诗云,发出雷霆般的轰鸣!
李炎目瞪口呆地看着天空中的那首诗,心中愕然。
我还没开始抄呢,怎么自己就冒出来了!?
下一个瞬间,心口又是一片金光涌动,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钻了出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第61章 天下儒道震动!(求月票)
第61章 天下儒道震动!看着那冲天而起的诗文,柳云鹤面露震惊之色,喝彩道:
“好诗!好诗!你小小年纪,胸中竟有如此沟壑!”
第一首诗所说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不正是大齐朝堂现在的情况么?
皇帝昏聩,以神重于人,妖相当道,以人贱于草。
像他这种真正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的,反而被排挤打压,一路贬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则是极为工整的劝政,恭敬之中,不亢不卑,绝对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至于第二首……气魄极大,寥寥四句,就将万丈豪情勾勒而出,郁郁之情跃然纸上,只是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柳云鹤正想着,就见又是一道道金光四射的字句,从李炎胸中飞出,直冲云霄: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齐同样有黄河与太行山,一望而知其意,这些字句冲天而起,在半空中形成了一首完整诗篇,竟然遮蔽了这秘境之中的小半个天空!
整个书山学海之中,突然响起了无数低语和朗读的声音,都是在诵读这一篇《行路难》,仿佛是整个书山学海的共鸣。
柳云鹤本来还在夸赞这首诗的前几句,等到看到完整的诗篇,一字一句的读完之后,突然怔在那里,喃喃地念道: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的全身一震,缓缓闭上双眼,眼角有两行清泪流出。
想到自己自幼以神童之名震惊乡里,年纪轻轻就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后因政绩斐然万民爱戴而官居高位,又因违抗君命强行开仓赈灾而从地方大员入了司天监做监师,最终又因言获罪,被贬到了这清河县。
甚至因为京中被人暗杀的旧事,道心都已严重受损,一身术法去了大半,仅存一二。
虽然一直未曾轻言放弃,仍在尽全力为百姓做事,心中郁结,在所难免。
道心蒙尘,浩气将息。
此时看到这首行路难,柳云鹤只感觉如同一把利剑,骤然劈开了他心中阴霾,又像是烈阳照残雪,一浇心中块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哈哈,哈哈哈!大丈夫,当如是!”柳云鹤猛然睁开眼睛,朗声大笑。
就听“铮”的一声轻响在他心口传出,他整个人仿佛都在瞬间容光焕发了不少,看上去似乎年轻了十岁,精气神大涨。
紧接着,柳云鹤转身朝李炎拱手作揖,口中说道:
“云鹤受教了!”
李炎连忙摆手道:
“柳师,使不得,使不得。”
你先把你脸上的鼻涕眼泪擦擦行不行,那都要耷拉到地上了!
柳云鹤起身,微微一笑,说道:
“使得,你我虽然是师生,但在当下,你却是我的一诗之师。”
随后喜不自胜地打量着李炎说道:
“万万没想到,炎儿你竟然有如此诗才,不愧是本官的学生!”
正说着,就听天边骤然传来一声钟鸣,如同洪钟大吕,响彻整个书山学海。
天空中那首《已亥杂诗》骤然被这钟声激荡之下,镀上了一道金光。
紧接着又是两声钟鸣,将这已亥杂诗锤炼成了一片云朵,高悬天空。
柳云鹤喃喃道:
“这是书山的经史诗三钟之一的诗钟响了!引得诗钟三响,已经是传世名篇!”
话音未落,那钟声竟然再次响起,一道道钟声冲向那篇《行路难》开始祭炼,这一次,竟然连续响了九声!
那一篇行路难,赫然被祭炼成了一座宝剑形状的山峰,从空中落下,落入书山的一座座高峰之中!
“诗钟九响,绝世名篇!”柳云鹤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一幕,只是随后又瞬间了然,说道:
“正该如此,这不是绝世名篇,什么是绝世名篇?”
他的道心之伤,刚才都因这首诗而有所愈合,此诗一出,天下的儒生,都能受益良多。
就在这时,天空中那朵诗云和书山上的那座诗峰猛地亮起道道金色光芒直冲天际,随后天空中响起雅乐之声,一道道流光从天而降,冲向李炎,在他的周身盘旋。
这赫然是数百片破碎字纸虚影,仅仅看上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古朴,隐隐蕴含大道。
柳云鹤笑着道:
“这是……儒圣道韵!是书山学海所降下的奖励,每一片都可抵一日苦修,炎儿,你有福了!”
李炎连忙拱手道:
“都是柳师提携,这书山问心,是否可以开始了?”
这什么道韵也到手了,咱就赶紧搞完了走吧。
你这书山学海实在太过邪门儿,我脑子里稍稍过一遍你就给我拽出来,整得我现在都不敢乱想,万一待会儿胸口钻出来个玄天福尊就完蛋操的了。
柳云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