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345节
有段融主事,镖局就稳了。他们也就不用另谋生路了!
聚义厅内,段融看着四人离去,疲倦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就在这时,一阵淡淡的香风蹿入了鼻腔内,段融抬起眼来,只见不远处,朱小七端着托盘,托盘上是一碗银耳莲子羹。
“累了吧?”萧玉站在朱小七身后,眼神关切地看着段融问道。
对于镖局的事,萧玉也很是挂怀,所以他们刚才在议事的时候,萧玉就在那架大屏风后面听了一会儿。
段融方才提了很多镖局经营的建议,萧玉在后面听着,既觉得新颖,又觉得赞赏。
萧玉原本就是镖师,但她马上就要嫁人了,以后镖局的事,她就不好再露面处理了。而且,她和段融都是宗门的外门弟子,三个月探亲假一过,就要替宗门巡狩天下,不可能把精力放在镖局的经营上。
萧玉说着,已经端起了托盘中的那碗银耳莲子羹,亲手递到了段融跟前。
段融看着那品相诱人的羹汤,脸色却是一怔。
他很想问问,是这谁做的?是朱小七做得,还是萧玉做得?
这段时间,萧玉的手艺,他可是尝过不止一次,真是一言难尽啊!
不过段融看着萧玉那温柔真切的眼神,实在是问不出口来。
他接过那碗银耳莲子羹来,舀了一调羹,放入了口中。
段融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咽了下去,冲着萧玉尴尬地一笑。
萧玉神情略微有些紧张,道:“怎么?不好吃吗?”
“不,好吃。”段融说道。
萧玉笑道:“那你就多吃些。银耳对身体好的!”
段融却只端着碗,干坐着。
我也想多吃啊,但你煮得齁甜齁甜的,我怎么吃啊!冰糖不要钱是吧?
朱小七站在萧玉身后,捂着嘴,看着段融直乐。
段融看着眼神期待的萧玉,忽然问道:“这羹汤就炖了一碗吗?”
萧玉眼睛明亮地看着段融,道:“对啊!我用小瓷锅特意给你炖的。上好的银耳,新鲜的莲子。”
段融的眼神瞬间黯淡了。
朱小七在萧玉的身后,乐得更厉害了,要不是她强忍住,差点就要乐出声了。
段融只得又舀了一调羹,勉强的吞咽了下去。
段融只觉得那甜味,实在有些闹人,便道:“小七,有清茶吗?给我取一盏来。”
朱小七终于再也憋不住,噗嗤一声,乐了出来,道:“有,我这去拿。”
朱小七取了一盏清茶来,段融用清茶漱了口,才鼓足勇气,继续吃了起来。
在两盏清茶的调配下,段融终于将那一碗齁甜齁甜的羹汤给喝完了。
萧玉看着那干净的瓷碗,很是满足,收了碗盏,蹲了一礼后,才和朱小七离去了。
转过屏风后,萧玉看着朱小七,道:“我看他挺爱吃的。小七,晚上再泡些银耳,明天我再给他炖一碗。”
段融坐在那里,听到屏风后面悠悠传来此话,差点吐血。
不行,明天这事必须给萧玉摊牌,她不能再做吃的了。这要出人命啊!
翌日黄昏,段融走出了镖局后院。他一走到演武场那里,有几个在那练功的镖师,见了段融,立马便站直了身体,叫道:“掌柜的!”
段融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走过去了。
但他穿过演武场,一路上,都被一叠声的掌柜的,给叫了过去。
他看得出来,那些人都是真诚地欢喜他,但就这么给人一路叫过去,他还是尴尬地直抠脚啊!
段融终于出了镖局,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看来这演武场以后不能走了,后院开有侧门,以后就从那进出吧。
段融出了镖局,便沿着西大街,径直走到了茶楼那里。
他在茶楼的二楼,找了个临窗的空位坐了下来,只简单点了两碟干果和一壶清茶。
段融一边呷着茶,一边看着窗外,他是在这等人的。
今天上午,他就叫镖局里的小厮,去衙门里,帮他约了杨震。
他有一件事,想跟杨震商量一下。
第382章 大婚
段融看着坐在他对面的杨震,给他倒了一盏清茶。
杨震抿了一口,淡淡问道:“找我什么事?”
段融笑了一下,道:“你应该听说了吧?现在源顺镖局在我的手里了。”
杨震点了点头。这事他已经知道了。
源顺镖局在贤古县,也算一处颇大的产业了。其实,最值钱的,还是它那块招牌,源顺镖局可是走通了不少的镖路,每一条都是源源不断的财路。
段融道:“是这样啊。我不是想跟你显摆啊!我是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就是这源顺镖局现在缺一个总镖头,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我只是跟你提一下啊!去还是不去,决定权是在你。我没有强迫的意思,毕竟在衙门做捕快,也是很有前途。”
杨震看着段融颇有几分紧张的神情,忽然笑了一下。
他知道,段融是在乎他的感受,怕他多想了。
杨震道:“我可以去!”
段融见杨震应了下来,心头一喜。
他已经仔细想过了,他是没有时间,来管理镖局这摊子事的,得找个信得过的人,帮他把这处产业给经营起来。
他想来想去,只有杨震最合适。
杨震虽然现在只是内息境第三重的境界,但段融已经察看过他的修为,只有药补跟上,他再指点一下杨震修行中的一些缺陷。杨震突破到内息境第四重,最多也就是半年的时间。
其实,捕快的收入也就是跟镖师差不多,糊口自是有余,但在修炼的药补上,就捉襟见肘了。但杨震如果做了总镖头,这药补自然也能就跟上了。
杨震语气忧虑地说道:“只是镖局里都是老江湖。我怕我过去,镇不住场。”
段融道:“怕什么?有我给你撑腰,你放心干就是了。”
“那行。”杨震心头微微一动,段融的双目坚定明亮,那种信心是从心底发出来的。
“那你衙门的事,啥时候能了结了?”
“三四天吧!我把手里的事,交接一下。等确定了具体的时间,我会告诉你的。”
段融闻言,点了点头。
两人之间也没啥客套的,聊完后就出了茶楼。
站在茶楼的门口,杨震看了看天色,忽然道:“时间还早呢,要不我们去搞点酒喝吧?”
“算了,改天吧!我还得回去喝银耳羹呢!”
段融说完,脸色有些难受地叹了口气,便离开茶楼那里,沿着西大街往镖局而去。
杨震站在那里,看着暮色中,段融的背影,忽然感觉,这三年来,他这个发小,脾性还是改了不少的。原来,两人只要见面,都会大喝一场,而且那酒都是抢的。这次他们却只喝了茶。
不过,段融把这样一大摊产业交给他管理,乃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而且,从段融方才的神态和语气中,他也能感受到,段融依旧把他当做朋友,这让杨震心头颇为受用。
翌日,杨震到衙门里,直接告诉了书办,说他要去别的地方,捕快的活儿不准备继续干了。那书办原本还不太想搭理他,后来听说杨震要去源顺镖局,便态度大变,当天就帮他把各种文书给办完了。
杨震原本以为要三四天,但没想到,他当天下午就全部交接完成了。
当天夜里,在源顺镖局后院的聚义厅内,段融就把杨震,介绍给了王灼勇、赵猛、徐福贤、叶峰他们。
那四人,面面相觑!
杨震原本是县衙的捕快,在他们四人眼中,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而已,怎么有资格当源顺镖局的总镖头呢?
但他们也很清楚,杨震代表的是段融。
不管怎么样,从第二天开始,杨震就作为总镖头,开始管理镖局的业务了。
三个镖队的镖头,武功境界都比他高,年龄资历也比他大,虽然表面上对他客气,心里却是看不起他的。
不过,二日后,段融却在演武场那里,给杨震办了一场颇为隆重的入职大会,将杨震介绍给了镖局的众位兄弟们。
而且,那以后的半个月间,段融竟然亲自带着杨震,开始了解镖局的各项业务,包括账房那边和几个镖队的业务组成。
因为段融的深度介入,许多人都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对杨震的态度,也包括那三大镖队的镖头。
杨震本来就是个极为聪明,颇有能力的人,在加上有段融的详细讲解,很快他就已经将镖局这摊子事,吃得颇为透彻了。
数日后,杨震向段融提议,他想跟着镖队走几趟镖。
段融见杨震对镖局的事,如此上心,自是欢喜,反正这段时间,他就在镖局内,杨震既然想跟着镖队走几趟镖,段融便让他去了。
镖局的事,稍微有些了眉目,段融便开始着手准备他大婚的事了。
这事,他不太懂,就多听萧玉的意见。
这日,段融正和萧玉,在房间内,盘点要买的东西。萧玉一边写一边给段融讲解着那些东西的用途。段融不时给她开几句玩笑,逗得萧玉直笑。
两人正在笑闹,忽然朱小七打门进来,说是胡欢欢来了,要见段融。
段融脸上的笑容褪去,他一直忙碌,后来还不曾见过胡欢欢呢。
萧玉倒是去看过她两次,他听萧玉说恢复的差不多,身体已经大好了。
段融站起身来,顺势摸了下萧玉的脸,就大步走了出去。
朱小七引着段融,来到了一个房间内。
段融跨入门内,便看到一个戴着笠帽轻纱的女子,坐在那里。
朱小七上了茶盏,然后就关门,退了出去。
胡欢欢起身向门口处的段融蹲了一礼,道:“欢欢拜见钦使大人!”
段融道:“胡当家,我们是故人。不必客气!”
段融说着,便在一椅子上落座,他示意胡欢欢也坐下。
胡欢欢从衣袖中掏出了一卷文书,放在了段融身侧的几案上,然后才退身坐在段融不远处的座位上。
段融瞥了那几案上的文书一眼,道:“胡当家,此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