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秦镇天司

大秦镇天司 第24节

  “你们这些只知道拼杀的家伙,要是真杀了欧阳明,那老师三年筹划都付之东流——”

  “韩啸,别说了。”白少亭将白袍青年的话语打断。

  “我怎么不说,这一次的谋划付出多少心血你不知道?我们差点就——”白袍青年话没说完,低头看向已经昏睡过去的张远。

  “本公子还没说完呢,不许睡!”

  话是这么说,他却是缓缓靠坐在车厢,双目之中,尽是落寞。

  “若是这次有一千赤鳞战骑随行,我白少亭绝不会将丰田县城拱手让出。”靠坐在车厢,白少亭握紧双拳,咬牙开口,红了眼眶。

  白袍青年张了张嘴,然后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

  “我大秦,从无丢弃的疆域。”

  “我韩啸,亲手送出一城之地。”

  “那是三千军卒拿命守的城啊……”

  他的泪水滚落。

  躺卧的张远,泪水从眼角滑落。

第23章 我们活着的人,要帮他们把这账清了

  大秦元康十三年秋,历时半年的秦燕之战短暂结束。

  大秦与北燕双线交战,西北境连克五城,收复失土三百里。

  燕国镇西军则在其少统领欧阳旭的带领下,攻占秦国丰田县,与赤鳞军隔河对峙。

  双方互有胜负,各自罢兵。

  秦国元康帝在皇城以五城之土祭天,告慰大秦先辈,同时大赦天下,重赏有功军将。

  西北十二卫,封赏了三位将军,十五位校尉。

  羽林郎将周昌,晋三级,入兵部任从四品侍郎。

  封赏之中,没有西北与西境两线苦战的十万赤鳞军,也没有丰田县城三千死战军卒,更没有对战死在丰田县城的余林等人追封。

  燕国虽然丢五城,损失数万大军,但西线拿下一城,也算挽回颜面。

  皇帝亲令嘉奖,赏赐大燕镇西军统领欧阳舒才宝剑一柄,黄金万两,封正二品镇西大将军,镇西侯。

  庐阳府,城外驿亭。

  身穿武卫皂衣的张远向着身前几人拱手。

  此时距离丰田县城之战结束已经一个半月。

  穿着月白儒袍的青年低叹一声,看着张远:“人各有志,你不随我去皇城就算了。”

  “他日想去,直接到皇城书院寻我。”

  他顿一下,轻声道:“赤鳞军全军弃赏,换一个大赦天下,死守丰田县城的军民能有个交待,老师他已经尽力了。”

  他所说的老师,就是这一次秦燕之战中唯一官升三级的郎将周昌。

  以文官领武职,一战入兵部。

  外人不知道,要不是丰田县城三千军卒折损,让周昌的布局出现瑕疵,未能全功,周昌本该是一步到兵部尚书位的。

  那可是六部天官,三品大员。

  一旁的白少亭面色复杂,目光落在张远身上。

  “你放心,余林那一部战没的兄弟家眷我赤鳞军会照顾。”

  “其他因赤鳞军征召而战死的军卒,我们也会全力补偿。”

  十万赤鳞军放弃赏赐,周昌自降一级封赏,换来一个大赦天下。

  有这大赦天下,三千丰田县城守军死守三个月虽然违背军令,但活下来的军卒不会被军法处置。

  有这大赦天下,赤鳞军都统余林就不会背负抗命的骂名。

  国有国法,军有军规,他知道不管是周昌还是赤鳞军,都已经尽力。

  余林和三千守军没有被追责,已经是最大的体面。

  皇帝能借大赦之名,维护丰田县城三千守军的颜面,已经是最大的宽容。

  即便如此,战死的军卒抚恤也只能是赤鳞军自筹。

  至于当初征召军卒时候所承诺的军功赏赐,也不可能兑现了。

  也就是说,陶公子那卷麻布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都成了空文。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张远拒绝了韩啸同往皇城的邀请,也拒绝了白羽加入赤鳞军的邀请。

  他要回庐阳府。

  那一卷麻布上的那些名字,需要一个交待。

  张远点点头,抱拳道:“诸位保重。”

  张远走出驿亭,站在一旁的段宏将手中包袱和麻布裹住的长刀递给他,开口道:“张远,我那青山寨的一帮兄弟就拜托你照顾了。”

  这话让张远咧嘴笑。

  他指指自己身上皂衣,接过长刀和包袱:“你让我一个皂衣武卫照顾一群山匪,怕不是为我送功劳啊?”

  话是这么说,他和段宏都是相视一笑。

  段宏的托付,张远自然不会不管。

  段宏修为不错,被韩啸看中,先做个护卫,随他一起去皇城。

  韩啸出身皇城大家族,又是周昌弟子,皇城书院学子,段宏追随于他,往后怎么也有个前程。

  丰田县城三个月血战,段宏再不想回去做山匪了。

  背着包袱,提着长刀,张远大步往庐阳府城方向走去。

  后方,驿亭前,韩啸等人看着他背影,面色复杂。

  “十六岁的半步先天,这家伙就算是在皇城也是天骄人物。”韩啸轻声低语,拢着的双手握紧。

  “以步斩骑,一人一刀破二十骑,若是能入我赤鳞军,必有他一席之地……”

  ……

  庐阳府,西城丁家巷。

  夕阳如金,洒落斑驳的街巷,落叶铺满,随风而动。

  时隔三月重回,这里的一草一木,张远都感觉无比亲切。

  那墙壁上的刻痕,那街角处的破石板,左边屋檐伸出的椽子,还有右边窗户边的老树……

  “张二河子?你,你没,你回来了?”端着簸箕出门的妇人看到张远,瞪大眼睛。

  “二河子?你不是死在,回来好,回来好,晚上来我家喝酒啊——”满脸胡茬的大汉话没说完,被后面探出的手扯回去。

  街巷中,不少人家都探出头来看。

  “二河啊,回来好啊。”

  “二河哥,你家有坏人。”

  几个手上舞弄着木枪木棒的十一二岁的孩童围拢过来,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在张远手中麻布裹着的战刀,和腰间黑鞘长刀上。

  这一看就是真家伙。

  丁家巷中大多都是武卫之家,孩童从小就对兵器不陌生,他们长大了,大多也会顶替父兄的军职。

  大秦武卫,父死子承。

  听到说家中有坏人,张远抬头看向巷尾的小院方向。

  这小院虽不大,却是他张家祖产。

  是因为他久不归来,有那无赖流民占了他的家?

  不对。

  丁家巷中大多武卫家族,这里的房屋一般人可占不了。

  双目之中透着一丝寒意,张远提刀前行。

  那些孩童都好奇的跟随在后面。

  张远到熟悉的门庭之前,手中长刀抵在门上,轻轻一推,门被推开。

  院落之中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愣。

  晾晒的衣衫,散落的孩童,躺卧的身影,还有摆开的药材……

  “张,张爷!”

  门旁,提着个木棒的中年汉子看着张远,面上全是激动。

  这汉子张远记得,当初在丰田县城突围时候,背着老娘出城。

  “张爷还活着!”

  “张爷回来了!”

  院落之中,一道道身影奔来。

  有人手舞足蹈,有人朝着张远磕头。

  这些人,都是丰田县城逃出来的百姓。

  厢房边上,靠坐的陶公子看着张远一边笑一边哭,然后就是疯狂咳嗽。

  断了一臂的胡春牛手里托着一箩药材从房间里走出来,口中骂骂咧咧,看着张远,红了眼眶。

  “活着好,活着好啊……”

  张远走过去,伸手捏一下胡春牛空荡荡的右臂,转身走到厢房前坐下。

  “陶公子,咱们那一营,还有多少人活着?”

  陶公子捂住口鼻连咳几声,等面上涨红消退,方才点头道:“段头不知还在不在,这一营百人,活着的加上你我不到十人了。”

首节 上一节 24/5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登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