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 第368节
一连七日,车行三千里,已经到云河郡城外五百里。
这一路上有三次截杀,其中最凶险时候,数十头妖兽,冲到车架前,连拉车的马匹都被撕碎。
张远出手,近身搏杀了五头妖兽,后有沿途增援的教习和儒道修行者赶到,才将妖兽击退。
这七日时间,张远不但对大礼器这等篆刻法掌握纯熟,还另外修了两种篆刻手段。
一种是大皇子所留的《元恒碑帖》,一种是余愧贞所录的《墨韵篆龙》。
当看到余愧贞所留的篆刻功法,张远目中透出一丝深邃。
这等功法,根本不是余愧贞能接触到的。
那么,唯有一种可能。
这是大秦皇帝给他的赏赐。
也就是说,大秦皇帝已经知道春山图的事情,且并未阻止,反而给出赏赐。
或许,皇帝也想借他张远的手,推动某些事情。
比如,青天洲,比如,皇位传承……
“轰——”
前方,一声轰鸣炸裂,领队车架轰然崩碎。
一头满身黑色鳞甲的双角魔狼口中喷吐灰黑的魔焰,一脚将几位教习所凝聚的儒道结界踏碎。
这是一尊先天境后期,有着自身本命血脉之力的魔狼,修为战力已经远超同层次的修行者。
张远的目光越过这魔狼,看向前方。
远处,数十道仙道,魔道气息汇聚。
更远处,有儒道浩然力量在升腾。
云河郡城之外,一场儒道抵挡妖魔仙佛的争斗即将开启。
看着那漫天仙魔之光与浩然力量碰撞,张远心神一动,从书箱之中,掏出一卷空白画轴。
“居正兄,你,你这是要干什么?”郭常转头,看向张远,茫然开口。
张远手中墨笔握住,轻轻低语。
“画画。”
第358章 悟道
画画?
看着张远当真就在车架旁边以书箱为案,笔墨颜色摊开,郭常,卫容海等人神色都透出几分茫然。
这地方,能画画?
这时候,能画画?
“好心性啊……”
杨白桃的声音响起。
他将自己的书箱也拿出来,然后拿出其中一册书卷。
“这本《永宁梦话》我读了大半,剩下半卷一直没有时间细读,今日,且观之。”
他坐到张远身侧,将书卷摊在面前书箱上,一手拿着墨笔,边读边圈画批注。
看他模样,其他学子相互看看,纷纷将书箱放下,从中或拿出笔墨,或拿出书册画卷,就在漫天仙魔妖气之间,坐在地上,读书作画。
李文彦等一众教习转头,看到这一幕,微微愣神。
“哈哈,如此场面,才是我儒道大兴之兆——”
“放心,我等死绝之前,你们且安心研习。”
孙泽生一声长笑,手中墨笔向前点出,引动金色的浩然力量化为奔马,撞在当先的狼妖身上。
其他几位儒道教习或以手中儒宝,引动天地之力击出,或以自身儒道浩然之力为基,凝聚出一道道的金色光幕,将一众学子身躯护持。
张远转头看向身旁的杨白桃。
他这几日已经感觉到杨白桃身上有一层力量在集聚,似乎要突破。
就仿佛是沉寂百年,才能一朝羽化。
这力量如果能成,必然离宗师不远,也必然能应对眼前之磨难。
不过张远也不知道,杨白桃能不能过这一关。
毕竟,没有谁知道,沉寂百年,心中还能存留多少热血。
端坐原地不动,张远抬起头。
他身后,一道外人根本无法看到的身影浮现。
金身分身。
得自慕容昭的神魂分身,灌注一丝神魂之力,可轻易碾压寻常龙象之下宗师。
张远行事,从来谨慎。
看着漫天的光影,他的目光落在前方那魔狼身上。
雍天洲上,或许有入魔之兽,却少能见到这等模样的魔兽。
在雍天洲,如果何处有此等魔兽,必然会有强者前往围杀。
只有雍天洲外,才是这些妖邪肆虐之地。
孙泽生手持墨笔与那魔狼对峙,哪怕身边有三位儒道教习随行相助,也脚步踉跄,无法阻挡。
那魔狼口中魔焰,能直接将孙泽生他们的浩然之力击碎焚尽。
张远墨笔落下,一头头角峥嵘的魔狼口中喷吐魔焰,嚣张肆虐前行。
亲眼见此等魔物,是再多观摩,临摹都比不上的。
郑阳郡武学时候,季云堂手上那些画卷中异兽,没有一个能有此时张远笔下的魔狼灵动。
那肆意喷张的魔焰,与孙泽生他们所凝聚的金色浩然之光形成对比。
墨笔落下,画卷之中几道灰黑儒袍身影出现。
这些身影在魔狼之前显得老迈弱小,在魔焰之前显得如同薄纸。
可他们所凝聚的淡淡金光,那一丝浩然之力,却能穿透魔焰,仿若七彩云霞,护住后方。
后方,是什么?
是一位位盘坐的学子。
有人观书,有人画画,有人长吟,有人低首。
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
虽只是画卷一角,此时张远笔下,已经可见寸寸浩然之景。
王梦溪曾言,绘画之道,终究要自成一景,自成一境。
这景和境,可不是春山图那样的幻境,而是真实存在的大景,真境。
王梦溪绘出了春山图,绘出了春山图中他与不死蝶相濡以沫的陪伴。
可是,那终究只是虚幻。
唯有真境,真景,才能成就洞天。
王梦溪的绘画之道最终无法成就洞天,张远能不能做到?
“轰——”
远处,金光与魔气仙光的碰撞,仿佛让天地崩塌。
张远抬手将墨盘打翻,泼洒的墨汁在画卷上肆意流淌,化为无尽的魔气云涛。
黑云翻墨欲遮天!
整个云河郡城,似乎要被仙魔之力吞噬。
“成仁,取义,吾往矣——”
一道长呼响起,那暗云倾压之城中,一位身穿青色儒袍,手中握一柄长剑的黑须儒士踏空而行,身后是金光缭绕。
成仁取义,仁义之剑,儒道神通。
“青天无尽,大道长存,礼乐不毁——”
城中,长笑声音透出,千万金色字迹个个大如巴斗,化为洪流,撞开遮蔽天日的魔云,让日光洒落一丝光辉。
墨舞诗文,文字风暴,儒道神通。
张远笔下走龙蛇,将那一道道金光汇聚之影描摹出来。
这就是儒道。
武道为筋骨,儒道为脊梁。
文武相合,方才是大秦的根基。
这一刻,张远身外,淡淡的金色文字浮现。
他的心神也全都灌注在面前的画卷上,仿佛身边没有了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
他的神魂力量,这一刻在疯狂的提升。
他的大道感悟,儒道修行,仿佛浪涛翻涌而动。
“悟道!”
杨白桃一声惊呼,差点将手上书卷甩出去。
周围学子纷纷转头,前方几位教习目中也透出惊喜。
“他,他是真正的儒道精英!”
“就算不是,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