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第118节
“难道孤以后,连天下子民做什么,都要一条王令一条王令下旨吗?”
“所以,孤要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孤散布出消息,说是想修运河,但不发王令,于是脑子灵活,胆子大的子民,就跑来问了。”
“现在的结果你也看到了,根本不用孤下达任何王令,沿路的子民自己就来了。”
“这种思考很浅,浅得很可笑,但也是思考,思考比不思考就要好。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子民们学会一个道理。”
“那就是多去接触新事物,多去想,多去试,就会有机会。”
“如此一来,以后不用孤下令,他们自己就会去学习,自己就会去修炼,到了那个时候,人的思想才会被彻底解放。”
“孤一个思考如何壮大人间,能思考多少?满殿文武思考如何壮大人间,又能思考多少?但要是我大商千千万子民,都在思考如何能壮大人间,那么又可以思考多少?”
“爱妃记住,万民如水,水能载舟。”
“何为舟?舟就是这人间。”
轩辕三妖震惊地看着大王,似乎已经被大王所说的未来给震惊了。
良久之后,九尾狐向大王伏下,道:“大王之思,妾万万不及。”
子受哈哈一笑,道:“爱妃,你有你擅长的事。好好做好你擅长的事就好。”
九尾狐眼中泛起一丝涟漪,轻声道:“妾领旨。”
……
一个月后。
三山关。
无当圣母与杨戬一起看着南越的方向。
有巫国国运的遮掩,他们只能看到一片朦胧影子,正推推搡搡地向三山关而来。
哪怕隔着很远,依然可以感觉到大地的震颤。
杨戬沉声道:“传闻中的南越之南十万大山,竟然就是巫国的巫。这实在是超出末将一开始的推测了。”
无当圣母开口道:“杨戬,你认定姜子牙会集中力量攻打三山关?不会分兵?”
她不懂军略,军事方面,自然要问姜子牙。
杨戬自信一笑,道:“在不知道十万大山就是巫国的巫前,末将也不敢肯定,但现在可以肯定了。”
“姜子牙纵有千般手段,万般计谋,也只能集中力量攻打三山关。十万大山虽然威猛, 但也失了军队的灵活。”
“他们已经知道大王有山河社稷图,和乾坤大挪移的手段,万万不会敢和我大商比调动兵力的速度。”
就在此时。
无当圣母与杨戬同时心念一动,异口同声,道:“来了。”
轰隆隆。
大地的轰鸣,变大了。
无当圣母和杨戬同时祭起神念。
只见。
十万大山所化巫踏着沉重的脚步,穿过巫国青灰色国运,向三山关而来。
十万大山中,山峰如活物般扭曲重组,裸露的岩层在蠕动中,形成筋肉虬结的巨足。
这些山一般的巫,每踏出一步,大地便塌陷出深不见底的沟壑。
杨戬看了无当圣母一眼,随后转身举起手,道:“起阵。”
就见三山关中将士们疾奔如电,迅速进入正确的位置。
无当圣母随即祭起了先天混元一气图。
下一刻。
一道厚重的护盾升起,将整个三山关庇护其中。
第一百二十八章 怎么不骂了?是累了吗?
三山关外。
十万大山,十万巫。
高耸入云的山,踏平了大地。
顶天立地的巫,汇聚成军,声势浩大。
晴空之上,雷鸣电闪。
那并非寻常的雷电,而是巫族的煞气,汇聚而成的异象。
姜子牙站在最高的一个巫的肩膀上,如同踩在一个千丈的山峰上一般。
他手托崆峒印,一手持杏黄旗。
杏黄旗挥动间,十万巫分成前中后三军,在三山关外数百里停了下来。
一个轰隆隆的声音,在姜子牙耳边响起,道:“姜相,现在就展开攻势吗?”
开口的巫,正是姜子牙脚下这座山。
十万巫军中,最高大,最雄壮,也最强大的一个。
其名:归藏。
巫王与那个山崖一般的巨人,并没有出击,而是留在十万大山原本的位置。
那是巫国的核心,是姜子牙所不知道的巫国又一个秘密。
而归藏,就是这一次十万巫军中,直接听令于姜子牙的首领。
姜子牙淡淡一摆手,道:“稍住片刻。”
他吐气开声, 化作惊雷于三山关中响起,道:“杨戬,出来见本相。”
三山关城墙前。
杨戬眉心天眼微微张开,淡淡开口,道:“姜子牙,你有何话说?”
姜子牙冷声喝道:“杨戬,你原本也是阐教高徒,玄门弟子。如今却堕为暴纣鹰犬。若非尔等附逆,纣王又岂能再掀起量劫之祸,以至于苍生受苦?”
“你可见朝歌城前白骨泣血,北境东鲁冤魂哀号?尔随纣王逆天叛道,可敢直视诸天三界,四海八荒的芸芸众生?”
“本相今日领十万巫军,承天命伐无道,尔若执迷,继续随纣王叛道,必遭天命碾压,不得善终。”
“你可见本相身后十万巫军?你可见本相身后,天命正理?尔若此刻倒戈,犹可全生;顽抗到底,万骨成山!”
他声震九霄,手中杏黄旗幡展如涛,卷起漫天杏黄金花。
十万巫军整齐发出怒吼,声扬九天,怒传四海。
三山关城头上。
杨戬神色平静地听着姜子牙在战前的滔滔不绝,那些他曾经自我欺骗是真理的话,现在听来,只不过是徒增可笑罢了。
他知道姜子牙这些话,与其说是说给他听,不如说是说给这诸天仙神听。
他曾经为阐教弟子,又在西岐军中为先锋大将,对于诸天仙神颇为了解。
抛开那些散仙炼气士,只说草头神灵,只是巫国这一次对草头神灵展开的围杀,就已经让无数草头神灵畏惧,乃至怨恨。
谁又真的想成为巫的祭品呢?
姜子牙这一番话,其实是在告诉诸天仙神。
要恨就恨人王,因为是人王要逆天改命,这才引发这一切。
杨戬就这么静静听着,在一炷香之后,姜子牙终于停下来时,才淡淡应了一声,道:“哦,还有吗?”
他也曾经一直在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
他也曾经一度以为,人族只有不反抗,只有归顺仙神,才是那个正确的答案。
但大王已经为他指出了真正的方向。
他的声音,如同清泉流水,与姜子牙刚才慷慨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淡然开口,道:“姜子牙,怎么不继续骂了?是累了吗?”
姜子牙:……
他这一番话,其实是说给诸天仙神听,但又何尝不是为了挑动杨戬心绪?
他很清楚杨戬的性格,也知道杨戬一直在人族是否应该反抗仙神的事上,左右摇摆。
他本以为,自己一番话,就算无法动摇杨戬,也会有几分影响。
却不想,杨戬不但不受任何影响,反而有一种,正因为他说了这一番话,杨戬才彻底放下过去的感觉。
杨戬虽然只是他名言上的师侄,他也曾经极为欢喜杨戬,将自己的韬略倾囊相授。
所以,他在这一刻,能清晰明确地感应到。
杨戬因他这一番话,彻底从过去走了出来。
杨戬也看着姜子牙,哂然一笑,道:“姜子牙,你若词穷,那本将也有两句话奉还给你。”
“大王教过本将两句话。”
“其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其二:吾人族顶天立地,自当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他抬起手,向十万巫军勾了勾手,道:“你们现在,可以打过来了。”
他又看了看手中,大王传来的手谕,像是刚想起什么一样,淡淡道:“如果你不敢打来,也可以多骂几句,我听着。”
大王都不怕骂,身为臣子,我有什么可怕?
骂得越多,等到我追随大王打破这一切不公,打倒这一切压迫后。
这些谣言蜚语,才是最好的嘉勉。
姜子牙的内心,在这一刻有巨大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