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百味人生 第1345节
他说到这里,眼神意味深长的道:
“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局里领导听到他有要求,都没有在意,因为这都在他们意料之中,吃了亏有点要求也是正常。
那跟华十二谈话的局领导,点头道;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我们都可以答应!”
这话说的多艺术‘合理范围之内’,那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就是局里说的算了。
华十二并没有提出什么过分要求,只是语气平静的道:
“我的要求很简单,既然组织决定调我去酱油厂,那么从明天起,木材厂的一切事务就与我周秉昆再无瓜葛。”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领导,继续道:
“无论是生产问题、技术问题,还是外销订单问题,都请找新任厂长解决。”
局领导脸上露出笑意:
“如果是这个要求,我们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华十二站起身:“那几位领导,我就先回去了!”
他说完跟几位领导握手告辞,离开办公室后,走廊里还传来他哼着小曲儿的声音,可以听出心情非常不错。
局长办公室内,几个领导互相看了看,都笑着摇头,其中一个说道:
“这个小周,还是太年轻,他刚才的意思无非就是想用港岛的订单威胁,可港岛那边可是讲法律的,白纸黑字签的协议,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厂长可以影响到的!”
另一个领导说道:
“我听说这个周秉昆和德古拉先生的私人关系不错,他那个干妹妹乔春燕能获得上面的批准,嫁给港岛人,好像就是德古拉找对外衙门的人帮的忙!”
和华十二谈话的副局长,笑着摆手:
“商人逐利,德古拉与周秉昆私交好,无非是后者能给他带来利益,现在周秉昆已经不是木材厂的厂长了,他与港商的利益关系自然而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办公室内几人都纷纷点头。
有一个女干部有些不忍心:“上面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毕竟木材厂发展成今天,周秉昆功不可没啊!”
副局长摆手道;
“你这话就说错了,木材厂是集体的,是郭家的,就不是他周秉昆的,作为郭家干部,他只要服从组织安排就可以了,再说木材厂那一年三百多万美刀的利润,这是多大的政绩,多少人眼红着呢,他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也未必是件好事!”
他后半段的意思,总结来说,就是利益太大,周秉昆把握不住。
华十二回到木材厂,发现很多工人都围在他办公室前,他看向人群里的肖国庆和孙赶超:
“咋回事儿?不上班都围在这儿干啥玩意,出啥事儿了咋滴?”
孙赶超开口道:
“那啥,这不谁传的说你要调走了,同志们都舍不得你,过来想问问啥情况么!”
他这一开口,那些工人都激动的道:
“周厂长,你可不能走啊,咱们厂刚好一年多,大家伙还憋着劲儿跟您干呢!”
华十二笑着摆手:
“你们啊,人家调我去酱油厂,是给我升职了,咋滴,你们都见不得我好啊,等新厂长来了,说不定干的比我还好呢,行了行了,赶紧工作啊,一会儿扣工资了!”
好说歹说才把工人们劝走,华十二回到自己办公室开始收拾东西。
肖国庆和孙赶超跟了进来,前者说道:
“消息是工会的老王传出去的,那老小子一脸的幸灾乐祸!”
孙赶超有些担心:“秉昆儿,你这一走,俺俩可咋整啊,不行俺俩也跟你去酱油厂吧!”
华十二没好气的道:“你们怕个屁啊,老实儿在厂里待着,等我走了,你们把那些跳的欢的,全都记住喽,等我秋后算账!”
他当副厂长的时候,就想着给工人弄福利了,在成为代厂长之后,更是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不但开始着手改造职工的居住环境,厂里生产奖金都快比其他单位工资多了。
就这样的情况下,要是不知道感恩,那就是白眼狼,他带来的福利可不能分给这些人。
肖国庆和孙赶超一听就来了精神:
“秉昆儿,你的意思是,你还能回来?”
华十二呵呵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是我的谁也抢不走!”
华十二把办公室里属于他的私人物品,都收拢到纸壳箱子里带回了家。
现在光字片已经拆了,他家通过街道张主任的介绍,住进了一间洋房里面,嗯,就是原剧情里,周秉昆买的那个洋房。
这房子主人出国了,房子被街道收回,华十二他们住只要往街道交点租金就可以了。
张主任还问华十二有没有购买这栋洋房的意思,如果想买,她还可以给一个比较优惠的内部价。
华十二对此也只能笑笑拒绝。
开玩笑,原剧情里街道就把这房子处理给个人,后来周秉昆就从个人手里买下了这个房子,可等政策变化之后,鼓励华侨回国,还承诺归还海外华侨原本的房产,这个房子的原主人从海外一回来,周秉昆的买房合同立刻作废。
现在谁买这房子,谁就是傻子,租住几天还可以。
回到洋房,郑娟正在给人看病。
木材厂医务室扩建成卫生所,华十二就想把郑娟弄到厂里当医生,到时候顺便解决户口问题。
可这里面有个难处,就是中医师执照。
这个历史特殊时期,正规的中医药院校已经停招,不过根据政策,允许‘师带徒’的方式培养赤脚医生。
华十二已经让郑娟认了厂里医务室的黄老医生为名义上的师傅,然后准备参加吉省特有的中医‘三结合’考核,只要考核通过就能获得行医执照,成为郭家认可的中医师。
三结合,就是要有老中医推荐,参考群众评议,加上政审三个环节。
郑娟现在就是练手阶段,等着回头参加实习和中医师考试。
给病人开了方子,见到华十二抱着箱子回来,郑娟不由好奇问道:
“秉昆儿,你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华十二笑着道:“升职了,从明天起我就调到酱油厂当厂长去了!”
郑娟和周母都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还以为升职就是好事儿,在厨房和面的周母李素华,听到儿子的话,擦了擦手走出来:
“那娟儿实习咋整,还能去木材厂吗?”
华十二把东西放下:“你们就放心吧,差不了!”
当天晚上,好多木材厂的工人过来串门,这个给拿点鸡蛋,那个给送个被面,都是舍不得华十二走的。
华十二也一一安抚,说他这是升职,是好事,这才打发了这些工人。
隔天,华十二骑着自行车来到酱油厂报到。曲秀贞亲自到厂门口迎接,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老太太掷地有声地表示:
“我代表厂领导班子表个态,一定全力支持周厂长的工作,绝不当绊脚石!希望周厂长能像在木材厂那样,带领咱们酱油厂闯出一片新天地!”
会后,华十二仔细考察了酱油厂的生产线。
他发现车间里还是沿用着五十年代的老设备,发酵池的木板已经发黑开裂,产品也只有最普通的黄豆酱油。
回到办公室,华十二对曲秀贞提出建议:
“曲书记,我之前接触港商时了解到一种无盐海鲜酱油。与传统酱油相比,不仅鲜味更足,还符合健康饮食的趋势。”
曲秀贞眼睛一亮:“你是说咱们也研发这种新配方?”
“自主研发周期太长,眼下条件也不成熟。”华十二摇头,“我建议采取技术租赁的方式引进这套工艺。”
“技术租赁?”
曲秀贞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但也能理解其中意思,她皱起眉头:
“不能直接买断吗?”
华十二笑着解释:“这种核心配方就像会下金蛋的母鸡,换作是您,舍得杀鸡取卵吗?”
见曲秀贞若有所思,华十二继续分析:
“我们可以用利润分成的方式支付技术使用费。在盈利之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同时要求对方在国内独家授权给我们。只要产品打开销路,咱们就是独一份的买卖。”
曲秀贞一拍桌子:“就照你说的办!不过”她压低声音,“这事儿得抓紧,谁知道那港商还去哪瞎转悠了,可别让其他厂子抢了先机。”
华十二当即就用厂里的电话,拨打港岛长途,找老德谈了这件事,后者表示没问题,既然是合作伙伴需要,他会帮忙搞定这件事。
下午华十二在办公室,留下个分身帮他处理文件,他自己开门去了港岛,用神机百炼打造了一条酱油生产线出来。
这条生产线会以港岛公司的名义,免费借给酱油厂使用。
几天之后,德古拉带着港岛‘海味鲜’集团的代表,再次来到吉春。
嗯,‘海味鲜’是华十二为了核心配方,特意在港岛注册的公司,以后有关调味品的配方,名义上都由这家公司掌握。
其实申请专利最好,但这个年代国际专利还不完善,国际专利合作条约,要到78年才才会正式生效,港岛90年才开放知识产权注册,国内更晚。
所以在这之前,有什么核心配方,最好妥善保管,严格管理。
‘海味鲜’和酱油厂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海味鲜作为甲方,提供设备和配方,乙方酱油厂负责生产。
甲方抽取利润的两成,作为技术租赁的费用,乙方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港岛标准的,甲方可以全部收购,同样也是用美刀结算。
合同中特意提及,技术租赁期限为十年,期间核心配方由港方派遣的技术人员保管。
所谓的技术人员,就是华十二的分身。
对于这份合同,双方都没有异议,在上级领导的批准下,合作就此达成。
一个月后,酱油厂的新生产线正式落成,新产品一出来就被港方全部买走,赚了第一桶金。
华十二在港岛的‘海味鲜’调味品公司,也因为这批产品打开了市场。
远超这时代的配方,更加低廉的成本,简直不要太赚钱。
赚了第一桶金,华十二又拿出了第二种产品‘风味豆鼓辣椒酱’,好吧,就是后世的老干妈。
这东西弄出来在德古拉的推动下,一个月风靡港岛,三个月火爆欧美,不但那些海外唐人喜欢吃,就连白皮黑皮的老外也喜欢。
更夸张的是丑国总统招待英格兰王室的时候,都拿出一瓶这个玩意来,还被电视直播拍个正着,让这款辣椒酱简直火的没边了,以至于生产出来就卖到脱销,普通人不排号根本买不着。
这里说明一下,丑国总统吃这玩意,真不是华十二让老德安排的,因为这任总统是老尼,众所周知他致力于拉近华丑关系,所以也乐意尝试这款据说是华夏宫廷秘制的辣椒酱,以展现姿态。
上一篇:让你当鼎炉,你成就纯阳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