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长生武圣 第258节
季青也不再询问,径直转身朝着三楼走去。
到了三楼,季青立刻去了最后一排书架。
这最后一排书架,几乎都没什么人来。
因为书架上都是一些“杂书”。
比如,季青看到了一本“游记”,那是一尊天人境强者游览大陆的记录,季青翻了几页,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现在还是办正事要紧。
季青当即蹲下在最底下一层寻找。
“找到了!”
季青手中出现了一册古籍。
上面罗列了各种“道基”的评判标准。
比如,开天门时,武道之门是彻底打开,还是打开一半?
如果上乘道基,那就必须彻底打开。
还有,进入天门后,在武道山攀爬了多高?
在武道山攀爬了多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季青仔细一看。
“攀爬武道山低于一丈,则是普通道基。高于一丈,则为上乘道基。”
季青心中一动。
他当初攀爬武道山是多高?
整整三丈!
那么,上乘道基也有高低之分。
季青继续看下去。
如果攀登达到两丈以上,那就不是上乘道基,而是顶尖道基!
顶尖道基铸就的根基无比浑厚,成就天人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过,书中还记载,据说还有攀登三丈以上的道基。
那属于传说中的道基了。
若能铸就传说道基,那每一尊都是武神种子。
武神啊,那可是媲美化神!
“这么说,我铸就的是传说道基?”
季青隐隐有些古怪。
他其实在无量海域也是散修。
但他以散修之身铸就的根基却浑厚到超越了所有武者。
季青当然知道原因。
源点!
正因为有源点,季青武道之路上的每一步都无比扎实,根基无比浑厚。
这才能一步一步,继而铸就传说道基!
不过,武道山内攀登的高度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还有比如寿命。
有些武者又把寿命当成参考因素。
比如,铸就道基后低于200岁者,就是普通道基。若是高于200岁,那就是上乘道基。
若是高于250岁,就是顶尖道基。
寿命上倒是没提过传说道基。
毕竟都成传说了,到底是不是,谁也不清楚。
反正肯定至少是顶尖道基!
还有一些衡量道基的方式,比如从战力,或者从铸就的先天之躯上的评判等等。
可不管哪一种评判方式,季青对比着自身的情况,发现自己铸就的道基都至少是顶尖道基。
那可是比上乘道基还恐怖。
根基之浑厚,远远超过上乘道基!
“所以,我成就天人没有任何问题!”
季青也松了口气,
之前听到“散修根基浅薄”的言论,他虽然很自信,但其实还是有一点点担心。
而现在,所有的担心都消失了。
季青心里有了底,便前往第三排书架,查看“天人法”。
就是如何突破至天人的武功。
很快,季青便来到了第三排书架前。
季青取出了一本武功查看。
上面只有简单的介绍。
这门武功叫做“寒潮功”。
从这本武功上的介绍上看,要想晋升天人,最重要的便是感悟“天人合一”的意境。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契合。
这需要感悟。
“天人合一……”
季青终于明白,为什么无量海域那些天人很难留下传承了。
因为无量海域那些天人境,基本上都是靠自身的顿悟,从而领悟出了“天人合一”意境,怎么留下传承?
落于文字,压根就说不清楚。
反而可能误导以后的武者。
所以干脆就没有留下传承。
季青一个劲的修炼道基层次的武功,推升了肉身的“底蕴”。
也不能说没有好处。
相反,好处还很大。
季青隐隐感觉,他修炼的那么多道基层次武功,让自身的底蕴大大提升,甚至还影响到了自身的道基。
也许,他的“道基”又提升了。
不止攀登武道山三丈那么简单。
不过这只是季青个人的直觉罢了。
也没什么证据。
现在季青明白了,为什么他不断提升肉身,无论怎么增强身躯的底蕴,也没有成为天人境武者的原因了。
原来要感悟天人合一的意境。
可季青在海上漂泊了十年时间,也没能感悟天人合一意境。
那需要靠某种契机。
甚至也得靠运气。
比如游历红尘。
又比如遍览山川河流。
或者受到刺激等等。
“我有源点,这种靠运气感悟的方式,不适合我。”
季青想了想。
他还是寻找一门只要能练成就能自动“天人合一”的武功。
季青仔细寻找。
结果翻遍了书架,没有找到。
“真要靠悟?”
季青想了想,干脆又下了楼,来到了白袍六纹长老。
“啪”。
季青二话不说,直接掏出十块灵石,放在了白袍六纹长老面前。
“嗯?又是你?”
“说说吧,这次又想问什么?”
白袍长老问道。
“长老,弟子觉得要想领悟天人合一意境着实有些耗费时间,而且感悟这种事不好琢磨,能不能遇到契机有所感悟完全凭运气。有没有那种一旦练成就能自动天人合一的武功?不用靠运气就能成就天人境!”
白袍长老听完后,无奈的摇了摇头:“怎么现在的弟子,一个个都想着取巧?让你们感悟天人合一意境,就觉得无从下手了?”
“当初问老夫这个问题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季青却眼神一亮。
他隐隐能听出来,似乎还真有?
只是白袍长老因为某种原因,似乎不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