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吞噬诸天,从功夫开始

吞噬诸天,从功夫开始 第87节

  顾阳轻叹一声,拱手道:“儿臣明白了。”

  “那哀家先行一步。”龙儿说完,拿着《四十二章经》转身欲走。

  “等等。”顾阳突然叫住他,语气低沉,“母后既然要走,又何必拿走这本经书呢?”

  龙儿脚步一顿,回身笑道:“皇上知道哀家好佛,因此见到佛经,自然要拿回宫中,好好诵读一番了。”

  顾阳笑道:“母后怎么又忘了?这《四十二章经》是太祖传下来的宝物,一共分为四本。我手上的这本是正白旗的《四十二章经》,而母后手中也有一本正红旗的《四十二章经》啊!”

  龙儿轻叹道:“哀家老了,竟也忘了那本正红旗的《四十二章经》放在何处,因此想向皇上你暂借这正白旗的《四十二章经》回去好好研读。”

  “原来如此。“顾阳故作恍然地点了点头,拍手焦躁道:“这便不好了,《四十二章经》中隐藏着一件关乎我大清国运的大秘密,母后你若是把那本正红旗的《四十二章经》丢了,万一落到歹人的手里,那我们大清可就危险了。”

  龙儿闻言心神一震,面上却不露分毫,小心问道:“原来这《四十二章经》如此重要,不知其中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顾阳面露犹疑,皱眉道:“这个秘密是父皇独传给我的,当时我年纪太小,一时没有记清楚,现在也有些回想不起来了。”

  “这怎么能行呢?”龙儿凤眸微眯,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袖中经书。

  她缓步上前,声音刻意放柔:“皇上再仔细想想,先帝临终前可还说过什么?这关乎大清国运,容不得半点闪失。”

  顾阳佯装苦恼地揉按太阳穴,叹息道:“方才听母后为我诵经时,我明明有些想起来了,现在怎么就全忘了呢?”

  龙儿闻言,凤目微凝,心中暗忖:这昏君莫非是在戏耍于我?但转念一想,若能从他口中套出经书秘密,即便再受些轻薄也无妨。

  她轻移莲步,重新靠近顾阳,柔声道:“皇上莫急,不如让哀家再为你诵经一遍,或许能助你想起些什么。”

  顾阳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顺势握住龙儿的柔荑:“母后说得极是。只是儿臣觉得,若能在母后怀中静听,或许记忆能恢复得更快些。”

  龙儿强忍羞恼,任由顾阳将她拉入怀中。

  她翻开经书,声音微颤地开始诵念:“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这一次,顾阳并未作怪,而是闭目凝神,似在认真聆听。

  待诵经至半,他突然睁眼道:“我想起来了!父皇曾说,四本经书合在一起,便能找到我大清龙脉所在。”

  龙儿心头剧震,诵经声戛然而止,带着几分急切地问道:“竟有此事?那龙脉在何处?”

  顾阳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附在龙儿的耳边,轻轻道:“不知道。”

  龙儿微微一怔,旋即凤眸中闪过一丝怒意。

  她猛地合上经书,从顾阳怀中挣脱出来,冷声道:“皇上这是在戏弄哀家?”

  顾阳摊手笑道:“母后何出此言?太宗遗言说的清清楚楚,只有四本经书合在一起,才能找到我大清龙脉所在,我现在手上只有一本正白旗的《四十二章经》,又怎么会知道龙脉的所在呢?”

  龙儿一听,心知的确是这样的道理,但这个所谓的秘密她早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潜入皇宫,假扮太后,还要在此忍受这个狗皇帝的轻薄。

  一想到此,龙儿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胸口微微起伏,寒声道:“皇上,是不是故意拖延,不想出去面见权臣,所以才在这里戏耍哀家?”

  “当然不是了。”顾阳摆手否认,再次故作神秘道,“虽然我不知道龙脉的所在,但其实这四十二章经中,还隐藏着另外一个秘密。”

  龙儿心头一跳,却有些不再相信顾阳的话,冷冷道:“皇上,你还想再骗哀家吗?”

  顾阳收敛笑意,神色陡然肃穆,口中念出了一段心法口诀。

  “识心照五蕴,离气止清净,本来空无尘,破妄见真如……鸣天鼓,饮玉浆,荡华池,叩金梁,据而行之……气成而散,散之中极……曲足顿息,归海深广……”

  龙儿见顾阳神情不似作为,暗暗将这段心法口诀默记心中,细细琢磨一番后,凤眸中异彩闪烁。

  虽然她并未完全理解这段心法口诀,但其中无疑暗含这极高深的武学至理。

  她强压心头震惊,故作镇定道:“这些心法口诀都藏在《四十二章经》中吗?”

  “当然。”顾阳笑吟吟地点了点头,悠悠道,“不过这些心法口诀必须按照特定的办法,才能解读出来,可惜太宗猝死于盛京皇宫,而父皇当时年幼,只得到了解读之法,却因无人指点,无法修行,致使这个秘密永远埋藏在这些经文之中。”

  龙儿眼神变幻,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经书封皮,心中暗道:若是自己能够得到经书中的功法,或许能够神龙教的神龙素女功更上一层楼。

  念及至此,她又摆出了一副慈爱的姿态,柔声道:“皇上,哀家身边的贴身宫女略懂一点武学之道,不如你将解读之法告诉哀家,让哀家帮你参悟出其中玄机。”

  顾阳遗憾道:“其实这解读之法,儿臣也忘得差不多了,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多。”

  “那母后再让你抱着,为你诵经。”龙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这话不就等于主动的投怀送抱吗?

  霎时,她的脸色又红了起来,幸好有人皮面具格挡,不至于太过明显。

  顾阳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儿臣现在要去面见群臣,安定人心,只怕没有时间来回忆这份解读之法。”

  龙儿抿了抿唇,内心翻滚如潮,自从她神龙素女功大成之后,情绪还从未像现在这般剧烈波动过。

  她轻吐一口气,压下心头纷杂的情绪,恢复往日的淡然:“无妨,皇上你先去面见群臣,哀家会在慈宁宫中等你的。”

第142章 索尼罪大滔天

  龙儿带着正白旗《四十二章经》离开了乾清宫。

  坐在凤辇之上,她翻看着《四十二章经》中的内容,却是怎么也找不到半点跟武学有关的玄机。

  “难道真的只有从狗皇帝口中,才能得到解读经文之法吗?”

  龙儿凤眸微垂,柳眉紧蹙,心中陷入极大的纠结之中。

  凤辇缓缓驶入慈宁宫,然而龙儿端坐轿中,却没有半点要下轿的意思。

  “太后娘娘,到了。”轿外宫女轻声提醒。

  龙儿恍然回过神来,将经书小心收入袖中,缓步走下凤辇。

  她抬头望向乾清宫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传哀家懿旨,今晚在慈宁宫中设宴,哀家要与皇上共进晚膳。”龙儿淡淡吩咐道。

  “是,奴婢这就去准备。”贴身宫女躬身应道,眼中却闪过一丝诧异。

  太后向来不喜与皇帝过多接触,今日怎会主动设宴?

  龙儿回到寝宫,命人备好热水。

  她褪下华服,浸入温热的浴池中,试图洗去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男子气息。

  水汽氤氲间,她低头看着自己雪白的肌肤,几处被顾阳触碰过的地方似乎还残留着异样的灼热感。

  “可恶……”龙儿轻咬下唇,一掌拍在水面上,激起无数水花。

  她堂堂神龙教圣女,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但为了经书中的秘密,为了神龙教的大业,她不得不暂时忍耐。

  “待我得到全部秘密,定要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龙儿眼中寒光闪烁,却又在下一刻变得迷离起来。

  不知为何,当她回想起被顾阳抱在怀中时,那种奇异的感觉竟让她心头微颤。

  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既陌生又令人心悸。

  “我这是怎么了……”龙儿甩了甩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沐浴更衣后,龙儿换上一袭猩红如火的锦缎长裙,衣襟与袖口绣着金丝凤纹,腰间束着一条暗红色织锦腰带,更显身姿婀娜。

  发间簪着一支翠凤金羽钗,翘起的凤羽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展翅如飞,衬托出太后的雍容华贵之气。

  龙儿对着眼前的铜镜,轻声呢喃道:“大不了就让狗皇帝稍微占点便宜,反正我现在是太后,谅他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会对自己的母后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话虽是这么说,但她心中还是隐隐泛起了担忧。

  -----------------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顾阳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故作虚弱地咳嗽两声:“近日来,朕连遭两次刺杀,在乾清宫中疗养伤势,多亏诸位爱卿操持国务,不废公事,辛苦了。”

  “臣等不敢,皆赖皇上洪德,我等才……”

  阶下群臣正欲说些奉承皇帝的话,忽然人群中传出了一些异样的声音。

  “禀皇上,多亏鳌中堂主持朝政,才让朝堂井井有条,这一切都是鳌中堂的功劳啊!”

  “不错,鳌中堂志虑忠纯,鞠躬尽瘁,理当受赏!”

  “……”

  一时之间,现场充满了对鳌拜的歌功颂德之声,俨然压过了奉承皇帝的声音。

  鳌拜静静站在百官前列,听着众人对自己的称颂声,既不开口阻止,也不点头认同,只是默默地抬头望向龙椅上的顾阳,等待他的反应。

  只见顾阳双眼微闭,露出一副疲倦的模样,淡淡道:“鳌少保,前几天潜入皇宫的刺客,可有下落了?”

  鳌拜出列拱手道:“启禀皇帝,微臣搜遍了京城,尚没有找到线索。”

  顾阳轻轻睁开眼睛,幽幽道:“刺客如此猖獗,两次行刺于朕,你身为顾命大臣,却束手无策,该当何罪?”

  鳌拜闻言,脸上却无半点惧色,冷冷道:“第一个刺客被海公公的化骨绵掌打的尸骨无存,微臣无通天之能,自然无法找出凶手的下落;至于第二个刺客,皇上若是早点听老臣的话,让老臣调派军中精锐入宫协防,则断不会发生此事。”

  好个嚣张跋扈的鳌拜!

  顾阳目光一凝,想不到鳌拜已经放肆到这种程度,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责皇帝的过失。

  “如此倒是朕的不是了?”顾阳的声音在乾清门大殿内回荡,尾音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危险的意味。

  鳌拜虎目微眯,粗犷的面容上闪过一丝诧异。

  按照往常,小皇帝被这般顶撞,要么勃然大怒却无可奈何,要么忍气吞声不敢多言。

  今日这反应,却有些出乎意料。

  “微臣不敢。”鳌拜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只是皇上遇刺,老臣忧心如焚,难免言辞急切了些。”

  顾阳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明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面色苍白,却带着一种病态的威严,目光如刀般扫过阶下群臣。

  “鳌少保忠心可鉴。”顾阳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既然如此,朕便准你所请,调派军中精锐入宫协防。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陡然锐利:“朕要的是真正的高手,而非滥竽充数之辈。鳌少保可愿立下军令状,若再有刺客入宫,当如何?”

  大殿内瞬间寂静无声。

  文武百官屏息低头,谁也没想到一向懦弱的皇帝今日竟敢与鳌拜正面交锋。

  鳌拜浓眉紧蹙,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他抬头直视顾阳,声音低沉:“若再有刺客入宫惊扰圣驾,老臣甘愿领罪。”

首节 上一节 87/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遮天:红尘成仙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