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零售业到制霸全球

从零售业到制霸全球 第233节

好吧,既然张扬没有说,她也不好问。

在收购了南方高科后,他打算把研发中心和厂子迁到沈城来。

至于羊场的场地,暂时先空着。

毕竟这一次买下的可不只是研发中心,还要加上地皮。

所以在张扬看来是赚了。

在后世,这么大一块地皮也不止一个亿啊。

而且这块地将来他还有用处。

不过在沈城那边没有建好之前,研发暂时还要在这边,毕竟建设研发中心和厂子,也不是一天两人就能完事的。

怎么也要等到那边建好了,这边才可以开始搬迁。

总之很复杂吧。

张扬刚刚收购了南方高科,猎头公司也联系上了之前从南方高科出走的那些研发人员。

他们决定跟着张扬一起干,但是工资必须按月开。

这么高的福利待遇,谁不动心啊。

唯一让他们担心的是几个月不开资,最后公司倒闭了,工资拿不到,那看悲催了,这样的事情在2004年太普遍了。

对于这一点,张扬自然没问题了。

本来他也没打算拖欠工资。

随后那些离开的人再次回到南方高科,不对,是惠丰高科。

在收购了南方高科之后,张扬立马给改名了,惠丰高科。

之前那些老人还有些抵触。

废话,能不抵触吗,从南方高科起步时,他们一直跟随着,如今却改名了,接受不了也很正常啊。

不过张扬自然有办法说服这些家伙。

接受不了是吧?

金钱开道啊,那都不是事。

每人的待遇提高一倍?

能接受不?

这一下瞬间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大家干劲十足。

待遇提高一倍,之前南方高科的待遇已经很高了,如今这么一增加,在同行业差不多顶尖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好好干就是了。

之后张扬暗示可能要搬家,去沈城。

大家听后也没有意见。

只要工资到位,玻璃全干碎。

2004年,还没有音乐手机这个概念,不过张扬十分清楚,音乐手机是未来几年的趋势,所以他给研发人员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全力研发音乐手机和拍照手机。

手机自带MP3功能,甚至要比比MP3音质还要好,因为这个,他特意成立音质研发中心,招入很多音质研发人员。

在一个照相必须要清晰,不一定要达到相机的像素,但也不能差多少。

同样的,张扬又招了一批像素研发人员。

在资金加大的情况下,目前南方高科研发人员不但没有减少,比顶峰时增加了一倍不止。

这也让大家看到了张扬深耕手机市场的决心,他们也都有动力了。

这一次的研发资金,张扬拿出来三亿。

如果不够,后续会继续增加。

大手笔啊,真是大手笔。

三亿研发资金,可比之前的老板大方得多了。

之前的老板老想着抄袭别人,可是张扬不一样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必须这么来,资金不过吱声,在增加,但是要看到成。

虽然要求可能严格一些,但相对来说,大家还是喜欢跟着这样的老板做事。

既然成为研发人员,哪一个不希望突破自己的?

而且张扬放出话来,谁要对公司做出重大贡献,比如发明出来专利,公司奖励千万。

没错,千万。

这一下更加的刺激了这些研发员。

这可是千万的奖励啊,而且还是在2004年,这相当于后世的一个亿了,试问他们能不激动吗?

所以大家也都是铆足了劲。

而且自从惠丰收购了南方高科之后,工资按照等级来。

也就是说,你的能力越强,工资也越高,最高的年薪70万,这更加的刺激了这些研发员。

大家都在为晋级做准备。

想要晋级,必须要有过得硬的技术才行,也就是说能力必须过关。

目前整个南方高科,工资超过这一档的不出十人。

这十人可是真正大佬级别的人物,不但可以享受工资,产品上市后卖得好还可以拿到分红,年收入超过百万轻轻松松,妥妥得人生赢家。

也因为这项工资策略,又给惠丰高科吸引来三名大拿级别的人物。

相信用不了多久,还会陆续吸引高端研发人才,这也是张扬最终的目的。

平台给你们了,怎么施展,看个人能力了。

当然了,也有不少研发芯片的人才过来,张扬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

不就是多建两个研发中心吗,虽然很耗钱,但如今的张扬最不缺的就是钱。

随后他又花费了5五个亿,从欧洲买进大量的先进设备。

这一下可是震撼了所有研发人员。

加上南方高科之前的配备,在整个行业内,恐怕没有对手了,这家伙简直太大方了,也太豪了!

前前后后,张扬投进去了将近十个亿了!

收购公司没有多少钱,可是研发资金和买先进设备投入大啊。

而沈城的研发中心也在建着,等到差多了,全部搬到沈城去。

不过事先要跟孙运沟通,他打算把这些厂子都放在大东区。

在跟孙运电话沟通中,听到张扬要在沈城成立手机研发中心和工厂时,他激动的差点没跳起来。

特别是在听到投资十个亿时,他都想叫张扬哥了。

沈城历来缺少科技公司,这也是他们的硬伤。

可是没办法,之前都是重工业,如今想转型,何其之难,也错过了最佳时机。

最重要的是,沈城没有出海口,这才是最大的硬伤啊!

要是有一个出海口,沈城也许会是第二个天J!

可惜没有!

而且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少有人喜欢留下东北,这也是硬伤之一。

久而久之,沈城的发展滞后了,也不是一任领导和二人领导能改变的!!

带不来投资,带不来人才!

同时他们也放弃了引进科技公司的想法,能多来两个场子,已经不错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张扬竟然收购了南方高科不说,还要把研发中心和制作工厂搬运到沈城来?

还要投资十个亿?

这绝对是大手笔,他必须支持。

既然张扬这么给力,他也不能落后啊。

孙运特意问张扬,资金够不够,不够他可以帮忙贷款。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孙运要比王宏辉有魄力的多了,他也喜欢跟孙运这样的官员打交道,不来虚的。

送上门的好处,张扬当然不会拒绝。

虽然他现在有钱,但这些现金接下来未必够实现他接下来一系列的操作。

既然有人上赶着给贷款,当然好了。

随后孙运出面,为惠丰贷了三个亿。

三个亿啊,可不少了,其它的资金,惠丰自行筹集。

张扬也没想到孙运这么给力,一下给他贷了三亿。

省下来这三亿资金,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随后张扬把自己接下来的想法跟孙运说了,收购科隆。

听到张扬的畅想,孙运再次被震撼到了。

没想到这小子的野心这么大?

他一连问了好几遍,很怕自己听错了。

那可是科隆啊,没有个十亿八亿的想收购成功?

而且科隆的名声要比南方高科响多了,双方目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在确定张扬没有说错,他也没有听错时,孙运决定在帮助张扬一次。

给贷款,给免费拿地,只要把研发中心和厂子落在大东,还免去三年的税收。

这个待遇绝对是顶级的了。

首节 上一节 233/9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辆房车,套路井川里予去旅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