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158节

“放心吧,折子年前就已经递过去了,老头子肯定会同意。”

“你们二人可以回去准备了,本王会命吏部尚书蹇义全力配合你们,只要你们看中的人才,都可以强行征调,当然要害职位与人员除外,你们别想把本王忽悠去南洋!”

“臣明白!”

黄淮:“???”

啥?

结束了?

我还没表态啊!

黄淮大学士一脸懵逼地参与了全程,又一脸懵逼地跟着杨士奇走了。

离开了汉王府,杨士奇忧心忡忡地走在前面。

黄淮紧走几步追了上去,满脸怒容地指责道:“士奇,你怎么能答应汉王如此血腥残忍的要求?真要按照汉王的意思做了,将来青史之上,只怕你我二人会成为千古罪人,受万世唾骂啊!”

这话可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按照汉王朱高煦的计划,他黄淮与杨士奇将会成为南洋计划的主持者与推手!

英国公张辅有统帅这才,此刻受命征讨在交趾叛乱的陈氏旧臣,王师势如破竹,在他的英明指挥下杀叛军节节败退,估摸着再有个几个月,张辅就可以平定交趾叛乱。

届时南洋计划发动,张辅肯定去依照汉王之命率军南下,抢占汉王口中的海岸线!

那他黄淮与杨士奇,不得不执行南洋计划,成为这血腥计划的参与者,甚至是执行者!

仅是从汉王口中那轻飘飘的话语,黄淮就能预料得到,一旦这血腥计划发动,整个南洋的土著蛮夷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要么臣服,要么死亡!

这注定,将会是一条充满血腥与死亡的道路!

杨士奇停下脚步,没好气地瞟了黄淮一眼。

“宗豫,老夫也想问你一句,你府上下人几何?奴仆几何?”

黄淮闻言一怔,随即怒道:“五十步笑百步,难道你杨士奇府上就没有下人?”

“对不起,老夫府上还真没有!”

“我杨士奇自幼贫寒连死了两个父亲,颠簸流离辛苦求学了二十年,常年湖广江夏之地,靠着讲学收徒赚取微薄收益赡养老母亲,最后靠举荐才进了文史馆步入仕途……”

杨士奇叹了口气,目光变得有些迷离,浑身充满了沧桑之气。

“然而谁曾料想,建文皇帝重用文人不过只是做做样子,并未真正重用我们这些贫寒文人,这一编纂修书就是四年之久,直到皇上即位称帝,欣赏老夫的学识,老夫才有机会升任翰林院侍讲,并且得以进入内阁,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越是得之不易,越是让人珍惜,所以即便老夫入阁辅政还身兼要职,也从未接收过任何人的贿赂,家中只有一老母一贫妻,别无他人!”

听到这话,黄淮傻眼了,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相比于人生坎坷的杨士奇,他黄淮乃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从未因生计发愁,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更不曾体会过底层百姓的艰辛。

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汉王为何要替奴籍贱民发声,甚至不惜违背儒家理念,制定出血腥暴力的南洋计划,荼毒那些地方土著蛮夷。

杨士奇扭头看着黄淮,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满。

“黄宗豫,老夫已经年近半百,却始终不得施展心中抱负,半生蹉跎至今,早已没了其他选择!”

“你只比老夫小上两三岁,为何这心性与见识如此不堪?”

黄淮:“???”

啥?

不堪?

你咋也针对我?

这不是人身攻击吗?

我黄淮招谁惹谁了啊我?

杨士奇可一点不惯着黄淮,事关他未来能否重返朝堂,进入权力中枢,所以他觉得有必要给眼前这个蠢货好好上一课。

“此去南洋旧港,注定不会太平,老夫需要的是一个得力臂膀,助老夫尽快掌控旧港,进而执行汉王的南洋计划。”

“若你黄宗豫还不懂变通,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儒家圣言,老夫会请求汉王殿下换一个人,哪怕亲手将你送入诏狱,那也在所不惜!”

黄淮:“!!!”

你大爷!

你什么意思?

我干嘛了我,还要送我入诏狱!

“唉,你好好想想吧,难怪汉王说你是个添头。”

杨士奇长叹一声,说完转身就走,留下黄淮一人愣在原地。

啥?

添头?

我是添头?

狗贼朱高煦,你才是添头,你全家……这可不兴说啊!

汉王府。

朱高煦带着郑和三人,正站在阁楼上,注视着杨士奇与黄淮的举动。

见此情形,郑和忍不住开口道:“王爷,杨士奇此人的确有大才,但是这黄淮……就是一个迂腐酸儒啊,让他去南洋布政会不会得不偿失……”

听到这话,朱高煦嘴角露出了一丝古怪笑容。

“迂腐的酸儒好啊,越多越好,你们别看这黄淮蠢,他在士林中的影响力摆在那里,连杨士奇都比不过。”

“本王给了他们二人一个承诺,只要做得好就有机会重返朝堂,他们自然会尽心竭力,尽可能地带走能带走的人!”

“至于让他去南洋会不会得不偿失,这就是你多虑了,这些程朱文人张口闭口就是仁义道德,最喜欢拿圣人之道说事,让他们去教化地方土著蛮夷,你说会是什么结果?”

此话一出,郑和三人顿时变了脸色,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水师大将军吴宣突然笑道:“王爷,论恶心人,还得看您啊!”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怒骂道:“你他娘的不会说话就闭嘴,没人把你当哑巴。”

吴宣只得讪笑了两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得,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刚才都记下堪舆图了吧?美洲有粮食神种,郑和什么时候去拿回来。”

“王爷放心,解决船队跨洋远航的隐患,臣就会再次启程出海远航,定为大明带回神种!”

大同府,北伐大军,中军大帐!

这大同府,即是燕云十六州之一的云州,当年被儿皇帝石敬瑭割于契丹,自此陷落于异族铁蹄之下长达一百六十多年之久。

直至大明鼎立,兵马大元帅徐天德一举收服燕云十六州,朝廷改云州为大同府,下辖四个州,七个县,向南距离山西布政司驻地六百七十里。

大同地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被誉为北平的西北屏障。

放在以往,云州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杀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

毕竟对于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

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在国力衰弱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则能起到防御屏障的作用,而紧挨着长城南侧的燕云十六州,以其坚固的城池、巍峨险峻的山脉及横贯交错的大河构成了战略上又一道防线。

它是长城防线的有力依托,与长城构成唇亡齿寒、互相支持的关系。

曾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的少数民族,无一不是通过这地方杀入中原,而历代汉家王朝,也都把大同地区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战场,将大同作为巩固其北部边防的北边重镇!

到了大明朝,大同府防卫山西的北部,在地形上好似蒙古高原向南突出的部分,对于北平附近的华北平原,有居高临下之势,故而在战略上十分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大同府成了九边重镇的核心地带。

这里城堡建筑最多,长城是双重的,分外长城和内长城。

宣府和大同,是长城边防的要冲,而大同边镇又常被称为九塞之冠。

毕竟,这一大块地方,以前叫做燕云十六州!

自春节一过,朱棣当即下令,三军继续推进,向宣府大同一带集结。

永乐大帝本就不是一位耽于享乐的帝王,而是一位作风果决的铁血皇帝。

随着他一声令下,永乐朝第二次北伐,也就此正式开始!

大帐内,一众武将们吵得面红耳赤,朱棣悠哉悠哉地坐在龙椅上抿着茶水。

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型沙盘,柳升与吴高等靖难名将正围拢在沙盘之前,吵得不可开交,似乎在争论何人为先锋官一事。

毕竟现在大明周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也只剩下这漠北草原上的鞑靼瓦剌。

上次北伐,打趴了鞑靼,就只剩下了这次北伐的目标瓦剌。

如果再不争抢一下,那他们日后上哪儿捞军功去?

勋贵集团与文臣集团不一样,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入仕,但是武夫丘八呢?

只有军功!

军功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一切!

正当此时,大帐外突然进来一道人影,身着锦衣卫飞鱼服。

“报,应天府锦衣卫急报!”

朱棣眉头一皱,心中对纪纲略微有些不满。

急报急报,成天都是急报!

老子让你这条看门狗在应天看家,不是让你天天给老子发急报的!

应天有老二监国,有老大坐镇,还有杨士奇金忠等人辅佐,能出什么事情?

想着,朱棣有些无奈地接过奏报,翻开一看,眼睛却是瞬间瞪得滚圆。

这封急报,署名人不是纪纲,而是老二!

首节 上一节 158/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父皇求你了,我不想继位

下一篇:四合院的自在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