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16节

郑和等人途径了麻喏八歇国、三佛齐旧港等海外小国,还顺手宰了海上最大的盗匪头子陈祖义,成功宣扬了大明天威。

只是出海靡费甚众,却没有带回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引得朝臣极其不满。

不过第一次尝试,不出错已经算是很好了。

郑和回国后,立即就进行了第二次远航准备,同年再次出海远洋。

然而这次远航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带去施恩的物资却不在少数,带来的海外物资更少,朝臣们更是暴跳如雷。

当时国库空虚,朱棣不得不暂缓郑和出海之行,一直到永乐七年九月,郑和才得以第三次出海远洋。

只是这一次,可就奔着海上财富去得啊!

朱棣顶着群臣反对的莫大压力,硬生生地力挺郑和出海,就是为了此刻,等待着郑和从海上带回大量财富,填补那几近空虚的国库!

如果这次郑和又是出海靡费甚众,在海上漂泊两年空手而归,别说夏元吉等朝臣会暴跳如雷,朱棣都会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没银子,拿什么修顺天帝都,拿什么北伐蒙元,拿什么编《永乐大典》,拿什么疏浚大运河……

郑和如果空手而归,那永乐新政大部分都不得不暂停了啊!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有些心急如焚。

“小鼻涕,你说郑和这次能满载而归吗?”

大太监一愣,“皇上,郑大人已经递了消息,此次合计共有三十多个藩国使臣向大明称臣纳贡,算上那些小部落土酋,那可当真称得上是万国来朝的盛世之场面啊,不是满载而归吗?”

朱棣瞪大了眼睛,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老子说的“满载而归”,是这个意思吗?

那些海外藩国上贡的域外方物,要是不值钱该怎么办?

小鼻涕瞧见朱棣脸色不愉,顿时就反应了过来,轻飘飘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哎哎……是奴才愚笨,但是奴才记得,汉王爷曾说过,海上财富数不胜数。”

“郑大人此次出海,可比前两次规模更大,远行时间更久,定然收获颇丰啊!”

不提朱高煦还好,一提到这个兔崽子,朱棣心里就来气。

“去,把他畜生唤来,朕都不知道,他知道个屁!”

小鼻涕笑着应声离去,他明白皇上这是心急如焚,想从汉王那些得到些安慰罢了。

半个时辰后,朱高煦满脸狐疑地走进御书房。

瞧见朱棣老神在在地坐在床榻上面,主动开口道:“爹啊,啥事儿这么急啊,不能等明天万国宴结束了再谈?”

他受命安排今晚上的万国宴,要与礼部、太常寺等部门接洽,忙得可谓是不可开交。

朱棣瞧见他满头大汗,心中不由一软,罕见地没有骂他。

“老二,明晚的万国宴安排好了吗?”

朱高煦清楚他这问的不是宴会,而是假刺杀计划。

“放心吧爹,我办事你放心,刺杀这方面儿子有经验啊!”

朱棣无语。

听听这畜生说得都是些什么话?

“爹没事儿我先走了,礼部那边还等着我敲定宴会名单呢……”

朱高煦眼尖地注意到朱棣皱眉,立马撒丫子就准备开溜。

然而朱棣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朱某人就吓得脚下一顿,不敢挪动分毫。

“上次你说,海上财富数不胜数,真有此事?”

“爹啊,你等会儿见了郑和,不就知道了吗?”

朱棣瞪眼,“老子就要听你解释,你怎么证明海上财富无穷无尽?不然发配凤阳高墙!”

朱高煦:“???”

我尼玛啊!

神经病吧你!

发配高墙的威胁下,朱高煦只能无奈地上前抓起笔墨纸砚,笔走龙蛇地画了起来。

朱棣见状很是好奇,就连小鼻涕都向前探出了脑袋,他们想要看看汉王究竟在画什么东西。

短短片刻时间,朱高煦就把笔一扔,朱棣这才惊觉,这赫然是一副堪舆图。

“老二,你这是不是画错了,怎地我大明才这么点?”

朱棣看着那一个小圈圈,忍不住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愤怒。

朱高煦无奈,开始普及起了地理常识。

“爹,你看这是我大明,黄河长江顺天应天,北边是鞑靼与瓦剌,西边是西域诸藩小国,东边就是朝鲜与倭国,南边是暹罗等山区小国。”

朱高煦指着堪舆图,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大明周边夷国。

朱棣听后虽然点了点头,因为这堪舆图画得很准确,只是大明有点小罢了。

“其他暂且不提,爹你知道东边的倭国吧?在大明印象中这就是块化外蛮夷之地,极其贫瘠贫苦,但是倭国的资源,却是极其丰富!”

朱高煦提笔在倭国圈内点了一个黑点,“这里是石见银山,含银超上亿两,这里是佐渡金山,含金超千万两,含银越百万吨……”

话音未落,朱棣便豁然起身,怒喝道:“这不可能,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我大明一年赋税才不过三千万两银子!”

上亿两白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上亿两白银啊!

朱棣彻底震惊了,根本就不敢相信!

别看大明现在一年税收三千万两银子 但那是加上粮食丝绸等在内折算出来的数字。

大明现在一年的税银,都不超过三百万两!

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那是什么概念?

下意识地,朱棣觉得这个老二在胡乱吹牛,瞎几把扯淡。

“对啊汉王爷,倭国贫瘠大家都知道,不然那些倭寇怎会冒着生命危险,劫掠我大明沿海?”

就连小鼻涕都跟着附和道,压根儿就不相信。

朱高煦叹了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倭寇劫掠大明,原因有很多。”

“其一,倭国洪武年间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地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我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

“其二,倭国的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我大明供给,并且在倭国甚至很多海外小国都是紧俏货,这就刺激了倭国领主、贵族、武士、商人等纷纷竞向来我大明贸易。”

“但是太祖推行了严厉的海禁国策,致使倭国不能靠贸易获得我大明物资,加上洪武二十五年北朝统一倭国,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不时侵扰大明沿海,越来越多的倭人见状效仿,靠劫掠获取大明物资,这才造成了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朱棣听了,眼睛瞪得很大,满脸难以置信。

大明自立国以来,倭患就比较严重,所以太祖才执行了严厉的海禁国策。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反倒促使了倭患日渐炽盛!

如果朱高煦这番言论属实,那朱棣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是否暂停与倭国两国间的勘合贸易,以此消除倭寇对大明沿海地区的侵扰。

朱高煦仿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借此机会提出了一个居心不良的政策。

“爹,倭国动手能力差,所以必需仰仗我大明供给生活物资,与蒙元那群野蛮人一样。”

“您大可趁此次倭国使臣来朝,以倭寇肆掠的名义,下旨取消与倭国之间的勘合贸易,除非倭国自行解决了那些倭寇。”

朱棣扯了扯胡须,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是他第一次,在国政方面,意见与老二不谋而合。

这个老二,似乎当真开窍了啊!

“接着说银矿的事儿。”

朱棣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对银子感兴趣。

“银矿你就别想了,除非你乐意出兵,灭了这个弹丸小国。”

朱高煦蠢蠢欲动地蛊惑道,巴不得朱棣现在出兵,灭了这令人憎恶的倭国。

然而朱棣只是白了他一眼,便否决了这个提议。

“倭国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何况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理应通好他国,怀柔远人,怎可恃强凌弱?如此行事,置天朝威严于何地?”

朱高煦一愣,随即无奈地耸了耸肩,不准备跟他纠缠这个问题。

不打就不打呗,等你嗝屁了,老子亲自带兵灭了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人!

顿了顿,朱高煦接着提笔画圈,一边画一边暗自叨咕。

“爹啊,你看,这里是德里苏丹国,也就是古籍中所说的‘身毒’、‘天竺’,盛产手工织布、纱丽布料。”

“这里是吕宋国,盛产黄金;这里是摩鹿加岛国,尤其盛产檀香、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被誉为‘香料之国’;此外还有苏门答腊的黄金与胡椒,婆罗州的樟脑,帝汶的檀香……”

朱棣懵了,彻底懵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他看了看一旁的小鼻涕,对方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但朱高煦话都说到这儿,有些东西自然是不吐不快。

“爹啊,其实香料黄金这些,虽然值钱,却不是海上最宝贵的东西。”

朱棣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还有什么比香料黄金更加珍贵?”

中原自古以来香料产量就十分稀少,偏偏文人士大夫们视香料为或作为修身养性的雅物,所以导致香料价比黄金,是达官显贵争相追捧的昂贵东西。

朱棣还真没有想到,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香料更加珍贵?

没文化,真可怕!

朱高煦白了他一眼,缓缓开口道:“爹,我大明的粮食庄稼,南方是以稻米为主,北方是以小麦粟米为主,没错吧?”

听了这话,朱棣愈发感到茫然,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那爹你知道小麦、水稻、粟米的产量平均多少一亩?”

“除开其他因素不谈,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平均四石左右亩产;小麦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平均下来差不多也是四石,粟米就差多了,只有两石亩产。”

首节 上一节 16/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父皇求你了,我不想继位

下一篇:四合院的自在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