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红楼如此多骄

红楼如此多骄 第144节

不多时,贾迎春领着绣橘自里面出来,身上虽套了件大衣裳,又插了满头的珠翠,瞧着甚是雍容大气,可步履间仍是透出些不适来,精致也紧皱在一处,瞧着就像个受气包似的。

主仆几个各怀心思的到了堂屋里,不出意料的先吃了邢氏几句排头。

好在邢氏也顾不上刁难她,一听说外面已经备齐了,便火上房似的领着众人去了外仪门登车。

趁着绣橘服侍迎春等车的档口,司棋悄悄寻了相熟的仆妇打探消息,在付出二钱银子的代价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尚算熟悉的名字:冯紫英。

据说太太昨儿专程打探了冯公子惯去何处打猎,结合先前得到的讯息,司棋便觉着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要说这冯紫英倒也非是寻常纨绔。

本身是神武将军冯唐的独子,素日里也颇有几分武名,且人才品貌据说也都是中上之选。

若正经结了这门亲事,倒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甚至说是高门嫁女也不为过——荣国府自然比神武将军府门第要高,但冯紫英是嫡出独子,贾迎春却只是庶出的女儿。

也难怪邢氏会上赶着……

可似这般不知自爱的出卖色相,就算日后真明媒正娶的嫁过去,又如何能得到夫家的看重?

偏贾迎春那木讷的性子,又不是个会哄男人的。

与其让小姐日后受夫家的折辱冷落,还不如让自己先断了这门亲事!

司棋紧攥着剪刀上了马车,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势,却是豁出命来,也不肯让人玷污了小姐的清白!

至少……

在发现正主是谁之前,她确实是这么想的。

第154章 狩猎、论枪、‘贵人’

冯紫英口中的‘园子",实则是京西一处不大不小的山谷。

谷中原本有个小小的村落,后来被几家将帅相中,村里三百姓便‘心甘情愿"的卖了祖产,然后‘主动"迁离了故居。

如今里面半散养着二三百獐子黄羊、几十头野猪,黑熊,又圈了百十只马鹿、梅花鹿,专往各府上供奉鹿茸、鹿鞭等补物。

却说众纨绔风尘仆仆赶到谷口,就见那路边停了辆蒙着毡布的板车,周遭足有十余人拱卫,便瞧见冯紫英下车走来,也不曾擅离职守。

等离得近了,为首的才迎了几步拱手道:“冯公子,家伙事都已经备好了,您看是现在就分发下去,还是……”

“发下去吧。”

冯紫英大手一挥,笑道:“到你们这荒郊野地里来,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口么!”

那首领躬身应了,回头对手下人打了声招呼,几个披着羊皮袄的雄壮汉子立刻上前揭开了毡布,露出了车上的枪弹等物!

焦顺这才发现自己土鳖了。

如今已是大炮、火枪对轰的时代了,这些纨绔子弟们怎肯乖乖拿把破弓打猎?

虽说焦顺对于枪法也是一窍不通,但对火器的兴趣,却是远远大于弓箭。

正有心上前试试手,旁边薛蟠早两眼放光的扑了过去,嘴里嚷道:“打从来了这京城,我老薛就再没摸过枪了,这回可要过足了瘾才成!”

“薛兄弟、薛兄弟!”

冯紫英忙喊住了他,笑道:“你急什么,好东西都在后面呢。”

这时节,先是几个军中纨绔各自上前挑了柄顺手的,紧接着三分之一的亲随也都上前领了枪械、弹药。

等众人挑完了,那些看守板车的汉子们又从上面抬下个大木箱来,掀开了一瞧,却是三支用细绸子偎着的长枪。

都不用细瞧,只看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枪身,就知道必然是巧匠打造的精品。

薛蟠老实不客气捞了一杆在手。

冯紫英也取了一杆,却是先递给了焦顺。

焦顺虽连忙接在手里,目光却反在那些寻常枪支上端详,口中问道:“这些枪看着都是制式的,怎么枪带却都换过了?”

那为首的看护闻言一翘大拇指:“这位爷倒是行家!那原配的枪带实在不好清洗,咱们这些粗人用用也就罢了,却不好污了贵人们的衣裳。”

焦顺听了这话不由的苦笑一声。

虽然刘长有等人语焉不详,但他私下里也早弄就明白了,如今的成品和太祖时的规制,究竟有什么差别。

现在用的制式枪带能不能用?

那当然是可以用的,应有的功能都可以满足,结实程度也并不比太祖时要求的规制差多少。

可除了基本功能之外,就只能说是一塌糊涂了。

易起球、易打结、易污染、难清洗,发下来时是鹅黄色的,用不了一年半载就油光锃亮乌漆嘛黑,拿胰子搓洗都洗不干净。

别说是军械司不满意,就连焦顺听了也直皱眉。

可问题是……

这东西是杂工所生产制造的,如今面对军械司的咄咄逼人,他这个所正也只能选择回护包庇。

毕竟屁股决定脑子嘛。

冯紫英见焦顺皱着眉头似有心事,但碍于众人兴头正浓,也不是细问究竟的时候,便先记在心底,笑着吆喝众人进谷狩猎。

虽说队伍里三分之一的人都背着枪,但真正可以随意开枪的,却只有为首的一众纨绔们。

亲随们背的枪,一是为了烘托气氛,二是为了随时和主人调换,免得主人还要装填弹药。

旁人只图射个畅快,都把装弹的事情交给亲随。

焦顺虽也得了冯家两个亲随服侍左右,却因好奇这枪械的具体结构,特意讨了两枚子弹,一会儿拆一会儿装的仔细把玩。

这时的子弹和焦顺后世见到的并不一样,但也不是那种古代的小铅球,具体形状约莫在锥形与半圆形之间,通体胖乎乎的,侧面中下部有几条螺旋线,尾部还塞了个木栓——顺带一提,这木栓也是杂工所生产的。

木栓正中能看到些晶亮的东西,约莫应该就是与撞针对应的底火装置了。

他这里正仔细端详着,就听不远处传出几声枪响,又听薛蟠吆喝着让追上去,大部队就撒了欢似的往前冲,除了两三个不喜此道又或是心思重的,余者全跟着薛大脑袋跑散了。

见众人散了个七七八八,冯紫英便趁机到了焦顺身边,笑道:“兄弟在工部为官,难道竟没摸过火枪么?”

“小弟这才刚去一个多月而已。”

焦顺苦笑道:“再说军械司里的管制,只怕比外面还要严了不少。”

顿了顿,又指着那枪带道:“这制式的枪带倒是我们杂工所产的,方才却被批的狗不理一样。”

冯紫英哈哈大笑,讨过一柄普通制式火枪,利落的摆弄了几下,又问焦顺:“贤弟对如今列装的火枪知道多少?”

“也就是纸面上一些数据罢了。”

焦顺直摇头:“说起来我今儿还是头一回摸着实物。”

冯紫英笑道:“本朝对火器管得极严,京城更是重中之重,监管街面的各衙门和巡城司用的都还是刀枪棍棒呢,常人想摸一摸自然没那么容易。”

说着,把手里的枪往上托了托:“这玩意儿都大家都叫它火枪、长铳,实则官名儿叫做‘龙雀",取大夏龙雀之意——枪身长三尺六寸【1.2米】,能装一尺二寸长的刺刀【0.4米】,自太祖朝定型至今少有改进,利在速射近搏,但射程上却反倒不如西夷的枪械。”

这倒是好理解,后膛枪最难解决的就是密闭性,初期因为工业水平不够,在射程和威力上反不如发展了几百年的前装枪。

焦顺想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动。

杂工所旁的比不过军械司,可单论提高密闭性,专司胶、漆、裱、糊的杂工所,说不定反而更有优势。

而解决了密闭性问题,可不仅仅只是能提升射程威力,更可以借此开发出弹匣,让火器正式进入连发时代速射时代。

正想些有的没的,又听冯紫英问:“焦兄弟少年得志、名动京城,方才却怎么长吁短叹郁郁寡欢的?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若真有什么难处,不妨先说来听听,且看哥哥帮不帮的上忙。”

“倒真让冯大哥说中了。”

焦顺忙定了定神,捧着枪拱手一礼,道:“小弟确实是遇到了难处,只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冯紫英为人最讲义气,何况先前焦顺还曾帮他保住了颜面,故此一听这话,便把枪抛给了身边的亲随,拍着胸脯道:“这有什么不好说的,但凡我能办的,绝无推托的道理!”

“那小弟就厚颜请托了。”

焦顺肃然道:“我想请冯大哥引见,当面拜会一下神武将军。”

“嗯?”

冯紫英一听这话,脸上却变了颜色,打量着焦顺迟疑道:“焦兄弟要见家父?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个么……”

焦顺看看左右,冯紫英立刻一挥手,命众人退出十余步远。

焦顺这才将自己的谋划,十的说了。

又道:“甭管事情成与不成,我都承尊府的情!”

冯紫英略一盘算,便笑道:“这事儿对家父有百利而无一害,实该是我父子承焦兄弟的情才是——既如此,等咱们回城之后,我便带焦兄弟面见家父!”

两下里敲定好了,焦顺登时宽下心来。

于是也混入众纨绔之中,过足了乱射的瘾。

就这般闹腾腾直到午后,众人这才抬着几只黄羊、獐子,一头半大不大的野猪,兴冲冲的到了临溪而建别院当中,由亲随们剥皮割肉,又撒了各色香料,插在上摇杆烘烤。

在这地界,又不是个人私产,自不好置备舞女歌姬——否则谁能用谁不能用的,倒容易闹出争风吃醋的事情来。

但那守车的汉子们擂鼓踏阵、刀盾搏击,却也别有一股雄壮之气。

连焦顺这等经过见过的主儿,也是连连鼓掌叫好。

又有纨绔凑趣,指挥着二十来杆火枪对空乱射,只听噼里啪啦爆豆也似,颇有后世非洲黑叔叔的风采。

席间各人都吃了个肠满肚肥,正是其乐融融的时候,偏那薛大脑袋又作起了妖,非嚷着下午要去猎一头黑熊回来,若寻不见,便在这里住下了。

焦顺还惦记着要见神武将军冯唐呢,怎肯陪这憨货留在谷里胡闹?

正要寻个理由忽悠他几句,不想外面突然来人禀报,说是谷外有贵人路过,因瞧见谷里起了炊烟,便派人询问也有现成的野味出售。

冯紫英听了便有七分不快,骂道:“什么贵人不贵人的!我们兄弟在这里取乐,须不是给他当猎户使的——你只管派人赶出去就是了!”

“这……”

那禀报的庄头支吾道:“我瞧那贵人似是荣国府的,偏公子府上和国公府乃是世交。”

“荣国府的?”

冯紫英登时站起身来,犹豫着看了看薛蟠,又转头看了看焦顺,便道:“也不知是哪位长辈出游,咱们兄弟只怕要去露上一面,才显得不失礼数。”

说着,又命人备了干净整洁的食物,用食盒装了放在马车上。

薛蟠听说是荣国府的长辈,当即就苦了脸,把个重油爆炒的獐子耳丢回盘子里,嘟囔道:“千万别是姨夫就好,每回见了我都要骂上几句。”

焦顺也自席间起身,笑道:“若真是政老爷,我替你挡着就是了——前几日宝玉挨骂,不也是我救的场?”

首节 上一节 144/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反派被听心声,女主人设全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