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红楼如此多骄

红楼如此多骄 第99节

现如今焦顺既在衙门里坏了名声,却怎么丈夫竟还特地设宴请他,且又能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越想越觉得奇怪,于是急忙细问究竟。

焦顺便将自己逢迎圣意、借力打力的事情,简略的说了一遍——主要说的还是前者。

盖因他刻意引逗王夫人追问,就是笃定她必然会对皇家的事情格外关心。

不出所料,王夫人果然也是对前者加倍的关注。

听完之后她脸上笑容更胜,又一叠声的道:“这算什么坏了名声?似咱们这样的人家,可不就该以陛下为重么!”

她如今最看重的是儿子,最倚重的是女儿,偏这两者的前程,全都维系在皇帝身上。

故此凡是和自家有关,又能让皇帝龙心大悦的事情,她都喜闻乐见心心向往。

欢欣之余,王夫人便命人取了副头面首饰,拿盒子装了递给焦顺:“把这给你娘捎回去,不拘是她自个用,还是拿来赏人都成。”

“这……”

因那明晃晃亮闪闪的,怕没个两银子置备不齐,焦顺略一迟疑,王夫人便不悦道:“怎么,难道还嫌是我用过的?”

“怎么会!”

焦顺这才双手接过,笑道:“那我就替我娘谢太太的赏了。”

王夫人这才满意。

又交代了几句持家过日子的言语,便由着焦顺告辞离开。

却说等出了客厅,玉钏儿因见大爷捧着盒子,忙上前接在手里,又忍不住好奇的掀开盖子扫了一眼。

只这一扫,她两只眼睛就拔不出来了,竟是被那珠光宝气的迷了心窍。

先前她虽也在这院子里伺候过,可梳妆打扮的差事,却哪里轮的到她?

故此这还是头一遭,见到这些首饰摆在盒子里的模样。

焦顺在一旁见状,不由得哑然失笑,又暗生警觉。

要说这通房丫鬟贪财,倒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往后却是断然不敢交托给她什么权柄了。

可香菱虽在这方面品性极好,可那万事不争随遇而安的性子,怕也不是能管家的材料。

说到底,自己身边就缺个如平儿一般的人物。

可惜……

焦顺叹了口气,扯着玉钏儿出了院门,见她仍是魂不附体的样子,便顺势揽了她入怀,嘴里笑骂道:“这没眼界的!爷既是在工部为官,身边还能少得了巧匠?你若乖巧懂事些,凑一副好头面又有什么难的?”

玉钏儿颇有些小心思,性格也未必有多讨喜,但素日里伺候自己却堪称尽心竭力。

单只为这一条,也当哄她几句。

却说被那威严满满的官袍裹住,玉钏儿先就晕了七分,又听焦顺许下空头支票,当下早把什么奥援不奥援的忘了个干净。

几乎没有犹豫,就把王夫人嘱咐自己‘风闻奏事"的事儿,十的讲给了焦顺听,

这也是王夫人小觑了焦顺,没料到焦顺短短月余功夫,就已经深深扎根在她心下。

但王夫人意图在自己身边布置眼线,却倒早在焦顺的预料之中。

听玉钏儿这般坦承,他也就顺水推舟的道:“咱家有什么好瞒着她的?往后再有什么好消息,你尽管报给她就是。”

这句话的重点,自然是在‘好消息"三字上。

这倒与玉钏儿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

她口中乖巧的应了,因又想起姐姐的说辞,便忍着心下醋意,曲意逢迎道:“我瞧香菱姐姐今儿大好了呢,回去要不要再备了浴桶,让她再帮爷松快松快。”

但她毕竟不是个大度的,说完之后又忍不住补了句:“其实我也大好了呢。”

焦顺听的心下一动,刻意贬损道:“她虽比你大些,实则却是个豆腐捏的,远不如你筋道堪嚼用,偏她又理会不了爷的意思,着实败兴的紧。”

玉钏儿听得正自欢喜,却不料焦顺忽然低头耳语两两句,她一脸喜意登时僵在了脸上。

好半天才红头胀脸的挤出句:“她要肯依,我也、我也全听爷的!”

……日后可能会变成福利的省略号……

与此同时。

满面疲态的隆源帝,也兴冲冲的寻到了贾元春面前,将个卷了毛边儿的小册子,递到她面前:“爱妃这几日抽空将上面的批注、评语删去,再选那涉及百工民生的,重新抄录装订成册!”

元春见是隆源帝在潜邸时,悄悄收集编撰的太祖语录,不由奇道:“陛下上回不是说朝中阻力甚大,要暂缓推行太祖的革新之政吗?”

隆源帝顺势在她嫩如凝脂的脸上掐了一把,嘿笑道:“这还要多承亏了你家那下热门——原本只是随手下了步闲棋,谁成想他一个奴籍出身的,倒和朕想到一处去了!”

说着,又略略道出了由来始末。

元春闻言也是心下暗喜,先前因贾政胡乱上本,惹得皇帝大为不满,她只当这辈子都指望不上家里帮衬了,不想竟又冒出焦顺这员福将!

不过欣喜之余,她也怕焦顺贪功冒进,闹出什么乱子来,再牵扯荣国府头上。

于是忙道:“虽是好事,却怕太过刻意了些,且他才刚刚上任就急于行事……”

“刻意怕安徽省那么?这更证明他是个心里有数的!”

隆源帝不耐烦的一挥手,打断了元春这‘自谦"的言辞,又道:“且西夷都打到家门口了,却那还容得朝廷按部就班慢条斯理?正要急些才好!”

切实有些话,他也不方便在元春面前说的太透。

世宗皇帝因得位不正,急于收买朝中权贵,结果导致勋贵势大难制。

正因如此,文景皇帝与太上皇在位时,便刻意抬举文官集团,结果却重又走上了文贵武贱的老路。

在隆源帝看来,此二者皆不足取。

唯有沿着太祖设想的道路另辟蹊径,才能重现开国时威加海内的盛景!

想到心中那些筹划,他来回踱了几步,口中嘟囔道:“且看他借力打力的手段,似也略通权谋之道,往后……”

不过说到半截,隆源帝又收住了话头,摇头轻笑道:“再瞧瞧吧,且看这步闲棋,还能给朕带来多少意外之喜。”

第109章 天大的喜事

因贾元春夜以继日的抄录、整理,仅用了三天便条理分明的修撰成册,经皇帝过目许可之后,又命内府刊印出了百余本。

彼时工部才拖拖拉拉扭扭捏捏,将焦顺的呈请递交给了内阁。

结果这呈请上午刚送到内阁,下午两大箱语录就出现在了工部大衙。

这不可思议的皇家速度,登时震惊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官员。

原本在众人眼里,焦顺只不过是适逢其会,被皇帝随手丢到工部,用来彰显态度的棋子而已。

毕竟高高在上的天子,又怎会和一个家生子奴才有所勾连?

然而那两大箱沉甸甸册子,却一下子击碎了这种想法。

久在官场厮混的人,又怎会相信什么‘机缘巧合"?

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笃定,这必是皇帝早就备好了的!

而在他们眼中,焦顺也从逢迎上意的幸进小人,变成了秉承上意的幸进小人。

虽然看起来只是改了前缀,依旧还是幸进小人,可其中的却有天地之别!

逢迎上意,是焦顺单方面拍皇帝马屁;秉承上意,却是君臣联动谋定而后发。

这就意味着皇帝和焦顺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直接,又或者间接的沟通渠道!

似这般没有言官之名,却能分分钟上达天听的主儿,谁敢再胡乱得罪?!

于是到了十月初六,连日来受惯了同僚们冷遇、刁难的焦顺,突然发现身边莫名其妙多了不少‘好人",个个顶着一张矜持又不失热切的笑脸,显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

至于那两箱语录,更是被匿名哄抢一空,直气的先前号召上书的都给事中沈成卓,大骂衙门里尽是虫豸不足与谋,又连夜写下万言书,控诉焦顺带坏了工部风气。

不过……

这封万言书却入石沉大海,迟迟不见朝廷有任何回应。

两厢一对比,暗中抄录背诵语录的,反比先前多出了不少。

借此东风,焦顺在杂工所也初步树立了威信,连那头铁的赵彦,也遮遮掩掩的改了称呼、自称。

不过焦顺却没理会他递上的‘好意",反再三强调十日之期一到,就要交割清楚不容遗漏。

摆明了,就是要拿他这所副杀猴儆鸡。

赵彦又羞又怒又惊又恐,急寻‘背后高人"求助,岂料却连吃了两日闭门羹,这才晓得自己早已成了弃子。

到了初九这天上午,因临近十日之期,焦顺正独自堂屋东间里,炮制自己走马上任后的第二把火。

却忽听栓柱进来禀报,说是那姓赵的官儿,已经在门外转了一刻钟了,让进来也不进来,问有什么事儿也不肯说。

“那就让他接着转吧。”

焦顺手上没停,嘴里不以为意的道:“这又没人给他套上笼头,该开口的时候自然就开口了。”

这却是把赵彦比作了拉磨的驴子。

栓柱笑嘻嘻的回了门外,再看赵彦的目光,也便多了几分戏谑。

谁知倒把赵彦给看毛了,往前两步后退三步,最后一咬牙一跺脚,悻悻的回了值房。

…………

就在焦顺的官场生涯,逐步迈入正规的同时,西南的捷报也几乎连成了串。

盖因萨姆邦驻扎的乌军,本就是从身毒东北部调拨的,这些部队被成建制的击垮之后,夏国的远征军在身毒东北部,便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今日下两城明日破三城的,虽多是些城墙还没荣国府院墙高的小城,可听起来却着实提气的紧。

拜其所赐,凡是占了云贵川藏名头的物件,这几日在京城全都热卖一空。

而被朝廷亲自认证,有助于远征的充气轮胎,接下的订单更是直接排到了年后。

这一大笔订金,让王熙凤手头终于宽裕了下来,然后她就憋不住好大喜功的性子,闹着要再新添两个卖货的铺子、十几个补胎的摊档。

原本按照焦顺的意思,这补胎的生意大可分润出去,天行健只要公开发卖一应物料,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但一来王熙凤那贪得无厌的性子,十万八万两银子不嫌多,个铜子儿也不嫌少,又怎肯放过这些白捡的好处?

再者府里沾亲带故的,不少都托了门路想要分一杯羹,单单两个铺子哪容得下这许多人?

总之消息一出,各处自是闻风而动。

首节 上一节 99/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反派被听心声,女主人设全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