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华娱之从1996开始

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38节

  一个名字仍然很奇葩,叫阿尔弗莱德奖,另一个更奇葩,居然叫玩具熊奖。

  据说是专门设置的同性恋电影奖……

  关导他尤其擅长此类题材,后面还将刘周的好基友刘叶送上了金马影帝的宝座。

  陈充的《天浴》则是颗粒无收。

  对于其他人来说,电影节结束了,可以松口气了,但是对于刘周他们来说,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卖片。

  这部电影国内无法上映,只能通过海外版权来回本。

  而一般只要在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很少有无人问津的。

  但《小武》都没入围主竞赛单元,获得的也是两个小奖,不知道能卖出什么价格。

  离开会场,往门外走去的刘周忽然有点患得患失起来。

  刚到门口,还没等刘周反应过来,就有一堆记者蜂拥而来,将他们三人团团围住。

  (本章完)

第43章 分钱

  之前《小武》展映的时候,那些记者可是对这部电影非常的嫌弃。

  写的稿件虽然不至于恶毒嘲讽,但也是尽情的忽略此片的存在感。

  但气人的是,就这部被他们瞧不上的电影,拿下了两座奖杯,这可跟关景鹏那两座连安慰奖都算上的奖杯不一样,这是实打实的荣誉。

  不过媒体记者是什么人?

  仿佛一点不记得之前写的报道,自己打起自己的脸来丝毫不带犹豫的。

  当然也不是谁都这么没有节操。

  德国很牛的一位影评人乌利希格雷戈尔在展映之后就给予了《小武》很高的评价,并称贾樟可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当时贾樟可看到他的影评中对自己的夸奖还有点脸红。

  虽说有些不齿那些媒体的行为,但是刘周也不得不感谢他们。

  因为那些媒体的报道,才让《小武》有了热度,然后越来越多的片商开始上门。

  电影节本来就带有交易属性,而且电影本身也是一件商品。

  颁奖典礼之后的电影交易同样也是电影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刘周三人对于片商是不挑的,只要你买,那他们就卖。

  他们又在柏林待了五天,将能卖的版权都卖出去,总共一合计,竟然有将近四十万美金!

  这换算成RMB的话,那就是差不多三百二十万!

  看到这个数字,三人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发了!”

  “挣钱了!”

  刘周看着贾樟可和于立伟掉进钱眼里的样子,也有点好笑。

  看来再艺术的电影人,也很难做到是视金钱如粪土。

  或许通过这次《小武》的拍摄,会让他们更加知道金钱的重要性。

  卖完版权,三人也没有再在柏林久待,买了最早飞往京城的航班。

  就在他们三人在柏林卖版权卖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香江和弯弯两地的媒体已经热翻了锅。

  这次出征柏林,港台两地参展的片子可以说全军覆没。

  获奖的反而是内地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电影,让他们只能集中火力来报道这部内地电影。

  不过香江和弯弯报道的点是不同的,香江那边一个劲的捧,弯弯这边一个劲的黑,截然相反,都借机表达了某种立场。

  与之相比,内地的媒体却是一片安静。

  其实香江和弯弯的同行一报道,内地的媒体就已经了解到了情况。

  但是内地的媒体,最重要的是敏感度。

  所以他们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上面打电话确认情况。

  如果是通过了的,那他们就会加足马力来报道这件事情,如果没有通过,那还是算了吧。

  这部电影恰好就是算了吧的类型,所以几乎没有《小武》获奖的新闻报道。

  不过媒体不报道也只是普通群众不知道这件事情罢了,业内人士已经都知道了贾樟可电影在柏林获奖的消息。

  如果说之前贾樟可的短片在香江获奖让他在北影名声大噪的话,那现在这次在柏林拿下两个奖杯,就让他在业内都有了不小的名气。

  刘周对这些情况都一无所知,又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在深夜回到了京城。

  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刘周就起来回学校找到班主任老黄销假。

  这次刘周在柏林前前后后待了差不多二十天,现在新学期都已经开学快一个星期了。

  很多人不知道刘周去哪了,以为他是请假了。

  唯有曾梨知道他去柏林了,刘叶听到贾樟可获奖的消息大概也猜到他去柏林了。

  这次的柏林之行,刘周不仅是身体上感觉疲惫,精神也颇为疲惫。

  特别是回到熟悉的京城以后,这种疲惫的感觉就更加的强烈,弄得刘周好几天都没精神。

  在休整了一番后,贾樟可也叫来了当初的团队成员,一起喝了顿大酒。

  此时的贾樟可是高兴的,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重新把这些人捏合在一起。

  当初他们这个团队可是差点分崩离析,现在几人都对贾樟可有信心,尤其是看到自己面前有一定厚度的红包,就更有信心。

  这次贾樟可的聚会刘周没去,在周末,他和于立伟两人来到刘周的四合院找他。

  此时的刘周正在构思新书,曾梨在旁边看着他构思新书。

  两人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这红袖添香的场景。

  “师弟,还是你舒服啊!”

  “你不舒服了?”

  “我也舒服,只是和你一比就感觉不舒服了。”

  “老贾你就别绕弯子了,如果你羡慕你也尽快去找个女朋友。”

  刘周此时也恍然,笑着说道:

  “于哥说的没错,师兄你也不小了,该找个女朋友了。”

  “我也想找啊,但是没人能看得上我。”

  “现在还会有人看不上你?”

  “算了,不说这个话题了,今天我们过来找你是来分钱的。”

  其实这个账目也很简单,没有涉及到票房,收入就是那些卖版权的钱。

  这些钱总共大约三百二十万,首先拿出十万给刘周,这是三人在柏林之行的花费。

  这也就是在柏林,如果是在威尼斯或者戛纳,三个人待二十天没有二十万根本止不住。

  这是三人事先就说好的,如果没挣钱就当是刘周赞助,如果挣钱了,就从利润里扣除。

  而贾樟可给团队成员里的红包,是从他们那份里扣,也是当初说过的。

  这部电影的投资,总共二十二万,刘周投了十二万,按照比例,他可以拿剩下三百一十万中的一百六十九万。

  两人也给刘周凑了个整,总共分给他一百八十万。

  投资十二万,最后到手一百七十万,利润翻了十倍不止,这笔投资确实赚麻了。

  “师弟,这笔钱是直接给你还是给你打到你香江那个工作室的账户里。”

  “就打到香江那边的账户里吧,省得麻烦。”

  刘周现在也不缺钱,稿费都有一两百万呢。

  “行。”

  将钱算清楚,三人也在亭子里悠闲地喝着茶。

  在最后离开的时候,贾樟可给了刘周一个拥抱,小声地在刘周耳边说道:

  “师弟,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刘周没有说话,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

  这次投资最重要的收获似乎还不是那一百七十万!

  (本章完)

第44章 新书和投资

  从柏林返回京城之后,刘周又恢复了以往的学生生活。

  虽说在柏林见识到了很多,但是他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

  什么时候他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才意味着他在导演领域里取得初步成功。

  这次柏林之行,受益最大的还属贾樟可。

  他可谓是一战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

  尤其是国外,他被评为是亚洲电影耀眼的希望之光,反馈到国内,虽说不让宣传,但在业内,已经算是扬名立万了。

  刘周作为贾樟可电影的投资人,也顺带着在一定的圈子里有了些许的名声。

  贾樟可现在有钱了,而且也有不少人想给他投资,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绝。

  他是一个比较挑剔的人,没有他满意的本子他不拍。

  这也是未来他的产量不高,而且拍的电影都是他自己编剧的原因。

  刘周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他只是说在沉淀。

首节 上一节 38/2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