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越美综世界的大奥术师

穿越美综世界的大奥术师 第292节

  西域距离中原有万里之遥,朝廷想要大规模维持驻军很困难,所以李察和郭荣商议后决定在这里设置安西四镇。

  四镇每一镇下辖五千人,分别是疏勒、龟兹、于阗、碎叶。

  每一镇五千人中两千府兵,三千为中原派遣戍边。三万西征大军,两年来征战以及穿越沙漠、虽土不服造成的非战伤亡就有数百之多。

  再加上战死沙场的,最终有两万六千余人。最终愿意留在西域的士兵万人,李察和郭荣重新调派大军前往西域戍边将不愿意留在西域的士卒替换回来。

  朝廷准备迁都洛阳,在营造洛阳城的时候,朝廷还征发劳役修缮了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是连接关中与关东的重要通道。以后要开辟丝绸之路,这条古道将会很重要,李察在考察了崤函古道之后,决定在这条最宽只能并排两驾马车并行的古道上修筑木轨马车。

  木轨马车技术实际上出现的很早,先秦时期,秦国就修建了大量有轨马车,用来连通天下。

  有轨马车相比起普通马车有很多优势,运送货物更方便,速度更快,运货量也大。而且有轨马车可以制作成四轮马车。

  因此在朝廷营造洛阳的时候,李察也开始修建连接洛阳和长安的轨道。木质轨道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它便宜、修筑成本低,维修方便。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一条轨道马车就成功修建完成了。

  在木制轨道铺设完毕之后,郭荣亲自进行了测试。因为使用的是四轮马车,在相同的载重下,有轨马车能够以二轮马车两倍的载重,轻松奔跑六十里,速度和耐力也是普通马车的三倍。

  马车运输最大的问题就是马的耐力,普通马车行驶的时候,有一半力量是压在马身上的,所以马车在长途运输的时候需要频繁休息,并且载重量有限。

  使用有轨马车之后,马车的运货量轻松翻倍,并且速度快了不止一倍,如果沿途设立休息站,再轮换马匹,一天时间,马车行能够轻松运输了数百里。

  这种运货量已经可以比得上水运了。

  看到这种有轨马车的数据之后,郭荣立刻就意识到了其巨大的战略价值,以前因为距离遥远,后勤难度等问题将会有很大的解决。

  朝廷的控制力可以直接提升几倍。以前一些偏远地区朝廷因为种种原因只能进行羁糜统治,现在有了轨道马车,朝廷完全可以派遣官员治理。

  “先生,这有轨马车真乃神器啊!先生不愧有经天纬地之能,居然能够想到如此奇妙的办法。”郭荣兴奋的说道。

  “陛下,这有轨马车并不是臣想到的。”李察看着有轨马车的笑着说道。

  “哦,那不知道是哪位大才想出来的?先生可否举荐一下?”郭荣惊讶的问道,心中立刻就有了爱才之心。

  “陛下,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恐怕您是见不到了。”李察笑着说道。

  “为什么?”郭荣诧异的问道:“是此人有什么要求,还是不愿意出仕?”

  “哈哈哈,陛下,此人乃是先秦时期的人,早已作古了。”李察道:“这有轨马车并不是现在发明的,实际上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有轨马车。”

  “什么,有轨马车居然是先秦时期就有了?”郭荣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察。

  “自然!”李察淡淡说道。

  “先秦时期,始皇帝铺设了一部分有轨马车,但是等到汉朝之后,这有轨马车就消失不见了。”

  “这是为何?”

  “因为那些地方世家、豪强都不希望它存在!”李察淡淡道。

  郭荣听了之后,瞬间就明白过来了。有轨马车的出现让朝廷可以更快调派大军,对地方的掌控力提升了几倍,但是这显然不是那些地方世家豪强们所愿意看到的。

  以前朝廷统治不到的地方,只能够借助他们来控制,但是有了木轨马车之后,很多地方朝廷可以直接绕过他们来统治,这样一来地方豪强再想要做土皇帝就难了。

  “只要能够铺设有轨马车的地方,全部都要铺上!”郭荣瞬间就下定了决心。

  “陛下我们可以先在重要的区域铺设有轨马车,然后再向其他地方推广。虽然这有轨马车的成本高一些,但是若是在繁华地区铺设,用不了多久就能将钱赚回来。”

  关中和关东之间的道路难行,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道路狭窄,通行速度慢。而运河也因为黄河三门峡险峻异常,难以通行。

  前唐当年因为漕运难以运输,关中缺粮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们不得不前往洛阳就食。而漕运问题一直到唐朝灭亡都没有解决,后来因为战乱,洛阳到关中的漕运更是废弃了。

  开凿三门峡,疏通水道难度非常大,要知道,后世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才使用炸药对三门峡水道中的岩石进行爆破,这才解决了水道运输的问题。

  而在这个时代,只有李察或者吕洞宾他们这些超凡大能出手才行,但是若是出手了,就违背了他最开始的的初衷。

  现在有了轨道马车,洛阳和长安的货物运输效率提升了好几倍,就算是三门峡河道无法疏通,借助于轨道马车,也能够完成货物运输问题。

  而除了洛阳到长安的轨道马车需要铺设外,接下来还有长安到河西的轨道马车也需要铺设。

  河西是连通西域的重要节点,从河西修建前往西域的轨道马车难度很高,以后可以找其他方法试试,但是河西到长安的轨道马车必须修筑了。

  河西之地距离长安数千里之远,如果铺设了有轨马车,中原军队,辎重想要运送到西域,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这也有利于朝廷掌控西域。

  于是在李察的要求下,敦煌到长安的轨道在洛阳轨道马车铺设完成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铺设。

  同时铺设的轨道马车还有洛阳到幽州的,幽州作为北方重镇,位置很重要,同时这一条轨道马车也可以带动两地商贸。

  虽然有轨马车铺设和维护的价格很高,但是其拉动的商业价值,远比付出的多。

  有轨马车铺设差不多每六十里或者一百里要设置一个休息点,让马休息进食。毕竟马匹不是机器,不能一直运行。虽然有轨马车能减轻重量,但是马匹依旧需要休息。

  就在长安到洛阳的有轨马车铺设完成后,经过三年时间营造,新的洛阳城也终于修建完成了。

  整座洛阳城位于伊洛之畔,城市建造的极大,分为皇城、内城和城郭。皇城自然是皇室居住的区域,而内城则是达官贵人、宗室居住的地方,城郭则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

  内城中划分了专门的官署,这里是朝廷给京官准备的府邸。官署建造在皇城附近,方便这些官员上朝。官署按照级别不同进行了划分。

  至于更高级别的阁臣则是有专门的官署居住。

  官署的建造让很多家贫的官员很高兴,毕竟京城居大不易,仅仅每个月的租金就不是一个小数,现在这个钱可以省下来了。这让不少官员家中开支都方便了不少。

  很多官员可都是盼望着洛阳营建完成,好尽快搬迁过去呢。

  在洛阳营建完成之后,郭荣亲自察看了一番,当即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后宫和衙署全部搬迁前往了洛阳。

第433章 天下一统

  当文武百官前往洛阳之后,所有的官员对洛阳都很满意。毕竟最新营建的洛阳城面积几乎是开封的两倍了。

  开封城这些年发展迅速,当初建造开封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人口过多的因素,结果到了大周时期,开封城人口数量不断提升,城中狭窄异常。

  很多衙署甚至还不如一个县衙大,更有一些衙署居然是几个部门一起使用,非常拥挤。

  现在迁徙到了洛阳城之后,各部都有了自己的衙署,而且衙署距离也很近,可以方便办公。最重要的就是有了官署,从此之后,所有的京官都可以住在官署中。

  李察为了防止官署被其他人占用,更是严格规定了只有在京城为官才能住在官署中,一旦卸任,必须要要在一个月内离开。

  伴随着朝廷迁都洛阳,原本空荡荡的洛阳城很快就热闹起来。朝廷此番迁徙大约有二十余万人,再加上洛阳本地的人口以及跟随朝廷迁徙的百姓以及世家豪强,洛阳的人口很快就超过了五十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提升。

  拥有运河之便再加上有轨马车,大周日渐繁荣。

  在迁都洛阳之后,郭荣下诏,将开封降为陪都,称为东京开封同时升幽州府为北京,长安为西京,至于南京则是金陵,只不过金陵现在还是南唐首都。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在朝廷完成迁都洛阳之后,郭荣已经开始准备南征了。

  实际上这个时期,南方诸国已经腐朽不堪,早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想着偏安一隅,根本如果不是有长江天险,南方诸国早就被灭国了。

  而就在去年,荆楚就主动派遣使者前来,表示愿意归附,此时南方只剩下后蜀、南唐、南汉和吴越几个割据政权。

  郭荣亲率大军南下进攻南唐,然后派遣手下大将韩令坤进攻后蜀,至于赵匡胤则是跟着郭荣南征南唐。

  伴随着大军南下,南唐国主李煜根本没有抵挡之力,再加上周国已经训练出来一支水军,直接从荆楚顺流而下,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来到了金陵,南唐就扛不住压力投降了。

  郭荣倒是没有杀李煜,李煜虽然当皇帝不行,但是当词人却是大才。当即封其为江宁侯,让其前往洛阳居住,奉旨填词。

  解决了南唐之后,剩下的吴越国主钱倧本就恭顺,在看到周国轻易灭掉南唐之后,当即前往金陵。再看到金陵朝廷大军威武雄壮,郭荣气度不凡后,当即上表归附,纳土归周。

  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以及十一万士卒悉数献于周国,而吴越国免去刀兵之祸,成功收复。

  郭荣对钱倧归附献土很高兴,于席间拉着钱倧的手问道:“朝廷收复晋阳之后,一直缺一重臣的镇守,不知越王可否愿意替吾分忧?”

  钱倧也握着郭荣的手道:“我钱氏自前唐以来,都是朝廷臣子,今圣人有令,自然遵从,只是某老迈力衰,恐不能镇守晋阳之地啊。”

  “越王世代忠良,能够于此乱世中保一方安宁,乃是国之栋梁,吾有意晋封卿为晋王,镇守晋阳,越王意下如何?”

  宴会现场陡然安静下来,钱倧深吸两口气,只觉得宫殿屏风后面影影绰绰,似乎有刀斧手屏声静气等待命令,被郭荣握住的手也满是汗水。

  实际上钱倧在来的时候已经有心理准备,毕竟吴越国中的那些元德昭、裴坚等大臣都做决定纳土归降,他一个没有多少实权的大王又能怎样?

  是以钱倧看到郭荣不是作伪后当即道:“圣人若是不以臣老迈,臣愿为驱使!”

  郭荣哈哈大笑拉着钱倧对着周围的臣子道:“越王真乃纯臣也,当为晋王。”

  当即招人前来道:“诏令,越王钱倧率军驰援有功,纳土归周有德,封太尉、太子太保、中书令,晋爵晋王,移镇晋阳,以忻州四千户为晋王食邑。”

  “臣拜谢天子。”钱倧大喜拜谢。晋国乃是春秋大国,他从荒僻之地的越王变成了中原大国的晋王,等级是提升了一级,而且还有忻州食邑四千户。

  当然食邑并不是直接给他的,而是百姓缴纳赋税给官府,官府再转交封君。这一转手,食邑能给多少就看皇帝的心情了。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期,食邑四千户并没有多少了。一户百姓一年的赋税顶多不过一贯,也就是说食邑四千户一年只是四千贯钱,换成银币是四千枚。朝廷二品大员一年的工资都比这多。

  当然了,这王爵食邑又是另一种荣誉,可谓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现在大周之中,异性王爵这个食邑是绝无仅有的。

  而到了这个时候,南方就只剩下一个南汉还未归附。南汉这个政权才是一个奇葩王国,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太监王朝。

  所有朝廷大臣全部都是太监,想要当官,就必须要阉割,简直离谱到了极点。但是对于岭南来说,也正是这个时期让岭南真正纳入中原朝廷的统治范围。

  让岭南百姓真正在文化和心理上自认与中原百姓一样。要知道即便是在前唐,这里也是由冼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当初隋朝时期,冼夫人独自担起安定岭南的大业,联合俚獠各部忠于国家,而没有像赵佗一样自立。

  隋文帝杨坚于是任命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开幕府的权利,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女性主导的霸府。

  也正是因为冼夫人开了一个好头,从此之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作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都是历朝历代国家可以倚重的腹心。

  而南汉高的几位皇帝虽然残暴,但是在维护岭南人心的上做的还不错,也正是南汉的这几十年统治,让中原文化制度深入岭南,到了北宋之后韩国,彻底融入国家,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此时兴王府中南汉第三个皇帝刘晟,他依靠袭杀兄长刘玢得以登上了皇位,而为了防止自己的兄弟效仿,直接将他十八个兄弟干掉了十五个。

  最高记录是一天之内干掉了自己八个同胞兄弟。如此做法,在古今中外的帝王中都不多见,胡亥默默点了个赞。

  但是和胡亥不同的是,此人在国事上又很有作为,先后击败了南唐、荆楚等国,将南汉国土拓展到了最大,政治上又大力推广科举取士,积极发展海洋贸易。

  整个人和北齐高氏一个吊样,主打就是人格分裂。

  虽然刘晟很有作为,但是这种人族分裂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他在杀戮上完全没有节制,杀一个大臣,他居然将其非常远的表亲都杀了个精光。这种程度已经远超诛九族、夷三族、族灭的程度了。

  这样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皇帝那些大臣们怎么不害怕,因此在大周大军南下的时候,这些大臣直接当起了带路党。大量官员不战而降,大军顺利一路之下直抵兴王府。

  先锋大军一路南下,灭亡南汉只是时间问题,而郭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祭祀和修复冼夫人的陵墓。

  至于为什么要修复,完全是因为冼夫人墓被冯氏长房被抄家的时候,被武则天派人给捣毁了。

  当然她并没有开馆戮尸、暴尸荒野,而是将冼夫人慕的神道、山陵、祭祀之庙给拆了,墓前石像给毁了。对于当年冯氏谋反一案,后人不知内情,但是就算冯氏真的谋反,但是再怎么算也算不到去世一百多年来的冼夫人头上。

  结果她神经病的将冼夫人墓给毁了,导致当时岭南百姓与中原朝廷离心离德,一直到唐玄宗时期,冼夫人的六世孙高力士权倾朝野,求唐玄宗下令修复岭南冼夫人之墓。

  但是唐玄宗干事情还不干完,他仅仅只同意修复冼夫人墓,并没有下令工部将其修复以前的规模,也没有任何为冯氏平反,只是私下修复。这让郭荣在听到李察讲述后,越发看不起那位唐玄宗了。

  李察在给郭荣平定岭南的献策中,着重说了这一点,因此郭荣在来到岭南安抚百姓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复冼夫人陵墓。

  在郭荣的诏令下,礼部迅速为冼夫人拟定了追赠以及封赏,并且派人去岭南各地宣扬周国重修冼夫人墓地,同时让人知晓周国朝廷认可冼夫人的功绩,以帝王之尊,祭祀冼夫人。好将冼夫人后人吸引过来。

  郭荣征发万人重修冼夫人墓地,然后又立冼夫人及其丈夫冯宝神位,以三牲祭祀。

首节 上一节 292/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吞噬星空:悟性逆天,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从镇妖关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