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美综世界的大奥术师 第305节
五级权限就是只拥有最基本的驾驶权,并且还是只有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区域的驾驶权,一旦超过了区域,立刻就会剥夺驾驶权。
四等权限要高一些,不过也很有限,能飞的区域更多一些。三等权限才稍微有一些自由度,能够调整一些飞行区域和轨迹。
二等权限自由度会更高,但是有很多区域同样是禁止靠近的,同时还有很多限制。
一等权限几乎没有限制了,目前为止就是嬴政有这个权限,而这个权限是可以传承的,传承的人自然就是下一任皇帝。
有了这些权限,也就不用担心朝廷大军反叛后,用飞艇直接进攻咸阳了。
李察设置好了权限之后,然后开始去查看那些墨家工匠们干的怎么样了。
等到李察来到这里之后,墨家对水利传动已经有了众多认识,他们对水利传动系统进行了很多实践,已经研究出来不少东西。
李察很快就看到了水利磨房、水利锻打、巨型水车提灌系统。
甚至这些工匠们还建造了一座‘水利空调房’。原理也很简单,通过水流的力量推动水车,将水提灌到了高处,然后再让水沿着特定的通道,从房顶流下。
与此同时,这些水流在流下去的时候,还能够推动水轮,让与水轮连接的传动系统转动,推动风扇转动。
没错,这个房子先是用水流降温,然后再用水流推动风扇吹风,整个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使用人力,然后这个房间中就会一直有凉风吹拂。
整体降温效果肯定是比不上空调的,但是在这个时代来看,就非常不错。
始皇帝的宫殿就已经加装了这样一套设备,只要有水流推动,就能够昼夜不息的运行。同时这套系统还可以加入冰块,效果更好。
当看到墨家工匠们制作的这一套复杂传动系统后,李察很是惊讶,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们就能吃透这些机械理论,并且做到这种程度。
在看到这些后,李察再一次给这些大匠造们指出了另一个研究方向。水利车床。
对的,水利车床。车床听上去似乎应该是现代产物,但是实际上这一套很早就有了,最早的车床完全是人力带动的。
水利车床只是要改变一些思路。
当然水利车床并不能建造的很高级,实际上这些水利车床很简陋。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但是即便是如此,也是一场巨大的进步。
车床的出现能够让大秦的各种工业制作的效率提升几倍,同时还能够更精准,标准化。
当然水利车床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传动速度并不能一直都很稳定。水源减少的问题等等。
虽然墨家工匠们找了很多方法,但是很多问题依旧不能解决,因为这里面很多问题是水利车床的本质问题。
在看到墨家众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后,李察则是开启了蒸汽动力学。蒸汽动力学最基础的理论就是烧开水。
开水壶在火上沸腾,热蒸汽的力量推动水壶盖子,这种看上去很平常的力量,却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直到未来,人类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了,可是人类获取能量,利用能源的方式依旧是烧开水。只不过烧开水变成了更加有效率的烧开水。
李察将烧开水的问题告诉墨家的工匠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来利用这种烧开水的力量。
很快,这些墨家的工匠们就开始用烧开水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水轮,用开水喷出的蒸汽来带动水轮运转,这种做法就是蒸汽动力最简单的运行。
李察对于这些人的研究并没有插手,他的确可以出手帮忙,但是以后没有他帮忙后,那些工匠们没有完整的基础知识,最后是走不远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一点一点摸索,而李察则是负责对他们进行引导,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之后,这些东西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李察很期待,这些工匠们最后能将大秦带到哪一种地步。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他们能不能发明出一种可以使用的蒸汽机。
至于蒸汽机的材料,还有橡胶,这一点不用担心,有飞舟在,完全能够全世界寻找。
第448章 全面提升的秦国科技树
李察负责塑造十二艘天星飞舟,每一艘天星飞舟都能装载一万人,并且同时装载十万石粮草物资。
另一边,始皇帝也让长公子扶苏跟着李察学习。虽然始皇帝并不喜欢扶苏的那一套东西,但是他心中依旧准备让扶苏来继承皇位。
因此他想要让李察对扶苏进行教育。
李察第一次见到扶苏的时候,是在甘泉宫中。始皇帝将这座宫殿作为李察的居所,李察除了去督造飞舟外,大多数时间就在这里看书。
而为了让国师住的舒心,始皇帝让太监们将挑选了宫中最好的宫女送到了这里服侍国师。
李察看着眼前的公子扶苏,扶苏相貌英俊,身材高大,看上去很是英武,身上还带着一股儒生的气质。原本他心中父皇让他跟着李察学习是有些不满的。
在他看来,李察这位国师就是和以前的那些方士一样,都是些故弄玄虚的骗子,所谓的长生不老、海外仙山更是一个谎言。
但是就在不久前,他亲眼见证了李察建造的巨型飞舟从天而降,而他的父皇以及上千护卫大军从船上走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整整三天,他都在思索这世界真有神仙?真的有长生不老?他很想要否认,但是不久前的一切却又如同铁一般的事实。
“国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扶苏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想问什么?”李察发看着手中诸子百家的典籍,头也不抬的说道。
“国师,这世上真的有仙人吗?”扶苏问道。
李察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仙人自然是有的,我就是,但是如果你想要见别的仙人,估计是见不到的。”
“这是为何?”
“因为仙人基本上都去了仙界,那些没有修成仙人的也是忙着修炼,你自然见不到。”
“那人真的能长生不老?”扶苏又问道。
李察笑着说道:“别想了,想要长生就只能修炼成仙人,而帝王和诸侯王是不能修仙的。而且修仙是需要资质仙骨,还需要足够的气运,不然连仙人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修炼了。”
听到李察的话,扶苏心中有些激动,但又有些怅然若失。
“作为人间帝王,与其想着修仙成仙,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治理好国家,然后死后得天庭敕封为神更靠谱。”
“若是你能治理好天下,于天下有大功劳,死后成神,同样能够在仙界长生久视。”
李察将同样的说辞讲了一遍,就是想要让后世帝王们能够苦心治理天下。
听到李察的解释之后,扶苏点了点头。他同样觉得,追求长生不老是虚无缥缈。
“国师觉得现在朝廷推行的郡县制如何?”扶苏再次问道。
李察放下书简开口道:“郡县制是大势所趋,分封制已经不合时宜了。”
“可是若是不分派诸侯镇守四方,那些地方朝廷鞭长莫及,难以治理如何是好?”
“所以需要郡县、郡国并行一段时期进行过渡。等到道路修建完善,朝廷手中有足够治理天下的官员后,再撤掉封国,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扶苏公子,你的老师教授你说要学习周礼,重整礼法让天下万民安居乐业,但是事随境迁,周礼并不是万世不移的。”
“最早周朝推行的井田制,你看现在哪里还有井田制?”
“周朝推行了周礼,天下太平了吗?”
“周礼并不是全部都合适现在,如果不知变通,全部照抄,那样的话天下必然大乱。”
“你想要推行仁政,这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清楚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
“就比如现在,你觉得推行仁政天下就太平了?”
“那些六国贵族们会领你的情?他们在地方上势力盘根错节,掌控了大量土地和农户,你推行仁政,他们可不会少收一斗粮食。”
“想要推行仁政,你必须要有镇压天下的实力,要不然你的仁政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着漂亮。”
“大秦自有法度,王霸之道杂糅,岂能只用一法?”
扶苏以前所学的很多都是儒家的那一套,这一套东西看上去的确很美好。但是儒家的这一套东西需要极高的道德标准才能推广,要不然推行下去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最简单的,在儒家思想中,谁才是‘民’。是那天下之间的芸芸众生,黔首百姓,还是那些豪强、世家、国人?
“现在陛下已经认识到了大秦的问题,开始修改国策,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国策,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李察并没有一味说教,一味说教很多时候不能起到作用,反而会造成逆反效果。所以李察让他自己去看,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儒家那一套东西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但是不好的同样很多。只学习其中好的部分,而法家同样是因为如此。
就比如法家的严刑峻法,量刑从重的问题,这些同样需要改变。李察已经建议始皇帝废除肉刑,改为劳役。
这个时代的肉刑非常残忍,割鼻、斩足等,李察建议改为发配矿山挖矿,或者发配服劳役。挖矿和劳役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苦的,而且死亡率极高。
犯人关押着不仅浪费粮食,还浪费土地,让他们去干活,废物利用。而且能够免除肉刑,也是一种仁政了。
在听了李察的话之后,扶苏也想了想,然后决定亲自去地方上看看。
始皇帝在取消了天下九成的徭役之后,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剩下的那些需要使用劳役的地方则是使用囚徒,并且时间限制也放宽了。
另一边,朝廷迁徙了天下六国贵族,也让不少百姓获得了土地。原本天下动荡的局面顿时就缓解了,各地安定了很多。
与此同时,朝廷大军也开始对各地盗匪进行剿灭。朝廷政令已经发布三个多月了,那些原本只是无奈落草逃避劳役的百姓已经基本上都返回家乡了。
一些犯了小事的盗匪在听说朝廷大赦天下后,也都回乡了,现在那些依旧还落草为寇的,不是别有用心之人,就是一些穷凶极恶之辈。
这些人自然不能留着,于是朝廷就在三个多月之后,开始对关中、中原之地的盗匪进行清剿打击。
毕竟朝廷很多工程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现在朝廷刚刚暂停了劳役,一些紧要的事情,就只能找这些盗匪来干活了。
李察在接管了天宫院之后,不仅在建造大船,还负责建造其他的东西。李察让人去找来高岭土,然后指点匠人们用高岭土烧制瓷器。同时又命匠人去造纸。
李察既然准备帮助大秦点开科技树,这些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自然要尽快让他们掌握才行。
玻璃、瓷器、造纸、印刷、火药,这些东西全部都要传授的。实际上,这些东西的制作难度并不高,秦朝的科技水平全部都能做到。
接下来李察开始改良炼铁之法。秦国的炼铁之法并不算先进,李察要传授的炼铁法是土法高炉。
这种土法高炉是共和国建立后,有一段时间出现过的土法炼钢。这种土高炉虽然能够炼钢,但是品质不行,但是对于秦朝来说,这种铁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要高于其他冶铁法的。别的不说,土法高炉炼铁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炼铁的巅峰了。
李察带人建造土法高炉,传授这些工匠们土法炼钢的技术,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青铜武器、铠甲对于士兵来说还是太过沉重,而且现在秦君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石制盔甲和皮夹,只有一部分人使用青铜甲胄。
李察带人进行高炉炼钢,就是想要推行铁甲和铁器,而青铜还是用来炼制钱币吧。
高炉的建造并不难,李察这里有充足的技术资料,按照他的这些资料进行建造就可以了。而且为了冶铁炼钢,李察还将煤炭蒸馏技术也找了出来。
煤炭蒸馏技术可以将煤炭中的硫去除,让煤变成碳,然后再使用碳来炼铁。同时,推广使用煤炭对于关中和北方而言是有好处的。
北方地区干燥,百姓常年采樵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持续性的,关中平原在秦朝时期是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是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可谓帝王之基,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关中就变得凋敝。
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森林砍伐殆尽,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粮食减产,耕地减少。现在能够避免这种情况,李察自然要去了做的。
李察命人准备了煤炭,然后使用土法高炉进行炼钢,土法高炉炼钢成品率不高,但是冶铁确实绰绰有余了。
灼热的烈焰升腾,将高炉点燃,很快早就准备好的铁矿石被投放进去,这些矿石在煅烧之后,很快就在高炉中融化。
三天之后,伴随着一声‘开炉!’
滚滚铁水就从高炉下喷涌而出,灼热的贴水流入早就准备好的模具中,这些铁水直接送到旁边的工坊中加工段造成武器、铠甲、农具等。
一炉铁水,直接就锻造出来了数十件铠甲和武器,然后李察就带着这些武器铠甲返回咸阳城,去见始皇帝。
上一篇:吞噬星空:悟性逆天,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从镇妖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