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241节
“不过不能吃多了,不然容易消化不良。”
李志民虽然迫切想要给他们公社找到下一个出路,但是也没有骗苏文宸的打算。
毕竟这种碱蓬草他们也喂猪,但是只能少量喂养,剩下还是只能喂麸皮和豆粕为主。
苏文宸摇了摇头。
“不是碱蓬草,一种比较耐盐的牧草,紫花苜蓿听说过吗?”
“现在已经培育出比较耐盐的品种了,这是一种比较优质的牧草,可以作为牛羊兔驴之类家畜的主饲料之一。”
“如果你们公社可以大量种植的话,我们可以签采购合同,我们场直接大量采购。”
“甚至如果你们种植的面积足够大的话,我还可以帮你们跟我们市的计委牵线,直接用牧草在我们市换粮食回去。”
很显然他们市虽然并不是产粮特别高的地区,但是他们不需要供应周边地区,主要以供应岚市为主。
所以就显得比较充裕,太多也许不行,但是满足一个公社的需求肯定是没问题的。
听到这话,李志民瞬间兴奋起来。
“苏兄弟,你说的是真的?”
“真有这种耐盐的牧草?你们还过来采购,甚至用粮食换?”
“兄弟,如果是真的,你就是我们公社全体的恩人啊!”
“这样,兄弟你直接说要怎么办,我肯定没有二话全力配合!”
相比于苏文宸,李志民想的更多,因为他们本地就养的一些羊,主要就是靠碱蓬草,还有一些偶尔从改良田的四周长得一些杂草喂养的。
如果真能大规模在盐碱地上种植这种牧草,那么他们不光可以出售牧草,换回一部分粮食。
还能有余力多养一些牛羊。
他其实对于换回粮食也没有指望能换多少,毕竟用草换粮食,虽然是牧草但是肯定比例很大才可以。
不过就算这样,后续渡口真的裁撤,他们也还是能找到活路。
不然就靠着上面每年拨下来的那点口粮过活,其实根本不够。
毕竟现在很多地方都缺粮,像是他们这种拨下来的其实也没有多少,很多还是要靠自己想办法的解决的。
第203章 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干净肥沃的土地
见到李志民对此感兴趣。
苏文宸自然也是比较高兴,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大量的优质牧草。
再搭配他们本地的草料,树叶,麸皮还有其他的一些配料。
那么皮兔的养殖规模,怕是要比他预想的还要大一些了。
当然这也取决于后面具体怎么发展了,毕竟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完全都在预料之中。
不过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本来皮兔产业他没打算费太多心思。
甚至如果不是为了扶姜梨一把,他们场都未必会先选择这个产业,现在看来这个产业也许还是有一定做大的可能性的。
不过再做大也可能跟猪相比。
因为在他们国家,猪肉才是人民群众最主要的肉食供应。
在这点上,其他牛羊鸡之类的家畜是比不了的。
不然他也不会为了种猪的安全,直接自己都一路跟着护送。
但是出来走一走,苏文宸也发现很多东西,知道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一直不出去转转到实地去接触,就算知道一些知识也很难实际运用出来。
就比如现在。
他要是不亲自来,还真从来不知道黄泛区,有这么大成片成片的盐碱地呢。
不过这种牧草的引进,苏文宸还真没办法自己来。
一个他要护送种猪去沪市,不可能为了这事留在这边。
另一个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所以他还要去跟新来的副场长张振华沟通,既然对方过来了,那么就得给他们场里干活不是吗?
不然白担一个名头来学习啊。
苏文宸不管对方来他们场的目的究竟如何。
可是来了,不出力点是不能走的。
想到这里,看着李志民期待的目光。
苏文宸直接说道。
“李主任,这样吧!我这边还是有比较重要的事情的,不然这车也不会我亲自押送了。”
“这样,我借你们电话用一下,跟场里的副场长沟通一下。”
“这种牧草也是他在省农场工作的时候了解到的,所以这件事还真得让他跟你后面对接。”
“特别是一些种植细节和引进条件,你们到时候恐怕也是要跟我们省的龙山农场谈的。”
“我们最多也就是给你们当一个中间人。”
苏文宸对于李志民这边的东风公社,肯定不会跟他们北湾公社那么上心。
毕竟对方既不是他老婆也不是他儿子,怎么还得等他把饭喂到嘴里啊!
自己能给出方向,和当个中间人也算够这顿饭钱了。
至于具体的怎么谈,需要付出什么,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努力争取了。
后面就算没谈拢,或者出现其他意外,苏文宸也不会管太多,因为黄泛区可只这一片。
南岸那边更多。
一大堆公社都一边守着一大片盐碱地,一边骂着贼老天,一边却更卖力的引水挖渠,一遍遍的冲刷盐碱地。
直到其中的盐分含量降到可以种植的浓度之后,再围垦成试验田种植粮食。
就算再难治理的地方,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传承,终究也是会变成良田沃土。
他们国人从来如此。
而李志民听到苏文宸让一个副场长出面跟他对接,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因为他也没指望苏文宸真的亲自跟进这件事。
“苏兄弟,你放心,不管这事成不成,我肯定领你的情。”
“我知道能让你一个场长亲自押车,肯定是重要的事情,我也不能耽误你任务。”
“这样,咱们快点吃,吃完饭你直接用我办公室电话跟你们场里沟通。”
“等这边完事之后,我立马安排人送你过河,绝对不会耽误你的任务,苏兄弟,你看怎么样。”
苏文宸笑着答应下来。
“行,那咱们就快点吃,不过这条鱼这么大,咱们两个怕是吃不下啊!。”
李志民拍了拍肚子。
“苏兄弟你不用担心,你敞开了吃,剩下的我包了,这肯定是不能浪费的。”
说着直接狼吞虎咽的开始炫窝头。
显然他现在是比较着急的,想要快点知道这种牧草究竟能不能种活。
因为这关乎他们公社几千号人,后面几年的生路。
苏文宸见状也加快了动作,不过这种渗了碱蓬草的窝头,那种咸涩感对他来说还真不太好吃。
所以他更多是冲着鱼使劲。
不过对方厨师手艺也确实不错,跟很多县里的国营饭店比也都不差。
再加上用料实在,食材本身也新鲜,苏文宸这一顿吃的还是比较满意的。
迅速结束一顿饭。
苏文宸跟着李志民走进对方的办公室。
刚一进去就看到挂在墙上,已经有点泛黄的《东风人民公社盐碱地改良示意图》。
上面已经有一小部分的方格形状,已经被圈了起来。
李志民看到苏文宸的目光。
李志民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这是我们祖辈这么多年的努力成果。”
“当年从光头让人掘开花园口,引得黄河泛滥,形成了大片大片的黄泛区。”
“从我爹那一辈开始,他们就在一点点的治理了,不过那时候没人组织。”
“从我记事开始,他就带着附近十几个村子的百姓,自己用柳条筐从北面没有受到影响的地方,一筐筐的背土进行剥皮换土。”
“由于距离太远,甚至可能几天才会运回来一次,再加上人力有限,所以进度太慢。”
“后来政府成立,治理黄河,治理黄泛区才终于有人管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有了先进的技术和人力支持,以水攻碱,深翻养田,都是这时候一点点开发出来的。”
“改良田也是在这之后大幅度的增加,虽然跟广大的黄泛区比不了,可是这二十年却比我爹他们那时候二十年多增加了上百倍的改良田。”
“希望这种盐碱地能在我们这一代治理完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干净肥沃的土地。”
说话间,李志民拿起桌子上的搪瓷茶缸,喝了口水。
苏文宸看着茶缸上面写着的治碱模范的字样,没想到对方看样子还是底层一点点干上来的,也难怪这么关心土地。
于是直接肯定道。
“会的,而且我相信,治理的速度也一定会越来越快。”
“说不定,李主任你这辈子,就能看到我们彻底治理完毕的那一天。”
李志民听到苏文宸这么说,笑着指了指纸上的地图。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