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26节
高声喊了一句“我终于想明白了。”
前面自动书记不给他好脸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怎么前面书记说的好好的突然就变脸了呢。
在重新的一点点捋了一遍之后,他终于想明白事情的经过了。
想明白之后高忠伟脸都绿了。
一脸愤怒的对苏文宸喊道,“是你小子阴我!”
苏文宸抠了抠鼻孔。
“高支书怎么大白天就开始冤枉人了,我什么时候阴你了!”
“那你说为什么,让我说完不上交利润,贺书记脸都黑了,一脸的不高兴。”
“谁让你自作主张自己改词了,咱们不是说好,你先说给公社一半利润,我反驳之后你再提出给两成吗?是你自己改词说一点利润都不上交,怪我干什么?”
高忠伟回忆了一下,嘴硬的说道。
“我这不是为了显的贺书记清白吗?而且他明明都答应不用上交利润了,为什么还主动上交两成利润。”
苏文宸嗤笑道。
“贺书记用你显啊?他可以一点不要,但你不能一点不给!”
“而且两年后咱们养鸡场估计规模就大了起来,到时候恐怕就算公社信守承诺不要利润,县里都未必答应。”
“不能吧,我们县里可是有好几家国营大厂,县里还能看上咱们大队这点产业!”
苏文宸自信的仰望天空。
那得看我到时候做到什么规模了。
特别是这个肉蛋奶极其缺乏的年代,一旦鸡场的规模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肯定会有人感兴趣的。
所以他必须要在这几年经营到足够强大的人脉,这也是他提前准备拉姜梨投资的原因,并不是对方有多强,而是对方的背后站着县长。
除非更高层次的人出面,要不然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对方说话还是很好使的。
苏父拍了拍高忠伟的肩膀。
“老高啊,你说你前几年上蹿下跳的这么久都没爬上去,还没懂吗?你现在连我儿子都玩不过了,以后消停点吧!”
说完一脸轻松的快步走在最前面。
高忠伟听到苏建业的嘲讽脸都青了。
“苏建业,你个狗东西居然嘲讽老子,哼,你给我等着,鸡场建好后,我早晚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才是大队的支书,以后坪村大队我说了算!”
苏文宸点了点头。
“对对对,高支书,坪村你说了算!”说完后,苏文宸快步离开。
高忠伟一脸得意,“苏建业,你看你儿子都承认了。”
高忠伟还留在原地细细品味了一番,不过明明是一句好话,自己为何总感觉这死小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呢。
第30章 这鸡住的不是比人都好?
坪村。
大队上的社员们,此时已经开始热火朝天的开始忙活起来了。
苏文宸被苏父派来二小队这边,通知他们土坯要多打一些了。
因为到时候建知青点的时候也要用。
二小队这边,打土坯的一共分了十个健壮汉子,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是一根扁担挑着两大筐黄土。
时值谷雨,这些人外面虽然只穿了一层单薄的衣物却满头大汗。
苏文宸走过去。
“国栋叔,我从公社回来了,我爹让我通知你刚从公社得到的消息。”
李国栋听到后放下肩膀上的扁担,转头对身后的人群道。
“大伙也都歇歇吧!”
说完一屁股坐在全是黄土的筐子上。
慢悠悠的从兜里掏出一沓跟超小型记事本差不多白色小纸条。
刺啦。
撕下一张后,又拿出一小包稀碎的旱烟丝,抓了一小撮,卷好之后就是一根自己制作的卷烟了。
“呼——!”
一口焊烟下去,李国栋顿时觉得身上的疲劳被一扫而空。
“宸小子,你刚刚说公社通知的消息?怎么鸡场公社不批啊!”
一股剧烈的旱烟味道袭来。
“咳咳!”
苏文宸移了移脚步,这种农村自己种的旱烟叶味道比较浓重,劲道也比较足,一般人第一次抽这玩意还真受不了。
不过这种旱烟在农村市场非常受欢迎,没办法农民压根没有烟票获取来源,这个年代也没多少农民有那个经济实力抽经济烟,经济香烟一般都是给城里的职工们准备的。
李国栋看着苏文宸的动作笑了笑。
“宸小子,男人怎么能不会抽烟呢?”说着把手里的卷烟工具递了过去。
“拿着,自己卷一根!”
苏文宸连连摇头。
“国栋叔,我抽不来这个玩意,劲太大了,估计能把我抽醉了!”
“不抽算了,我还舍不得给你呢,你前面说公社通知什么消息?”
苏文宸点点头。
“嗯,我爹让我来跟你说一声,公社要给知青建知青点,让我们多打点土坯,到时候能用的上。”
这边队长李国栋还没说话。
坐在边上的另一个却先忍不住开口了。
“他娘的,给知青建房子凭啥让咱们出力?”
“就是,大队长怎么回事,怎么这都能答应呢!”
苏文宸用手压了压,“你们着啥急啊?我话都还没有说完呢。”
“这次不是白干,公社出钱给知青盖房子,所以到时候我们虽然要出力帮他们把知青点盖起来,可是这里的土坯啊,房梁啊,都是大队的集体财产,每一块土坯公社都是给钱的。”
“另外帮忙盖知青点的期间,公社还会管饭!”
苏文宸话音刚落。
刚刚那个性急的人,挠了挠后脑勺说道。
“宸小子,都怪你说话都不说全乎了,跟大喘气似的,害我都误会大队长了。”
苏文宸耸了耸肩“怪我行了吧。”
李国栋一根烟抽完,“弟兄们既然土坯能卖钱,那么我们就加把劲,这种卖土坯的机会可不常有。”
然后转头对苏文宸说道。
“你就去看看,你鸡场打算盖在什么地方,这扛土的活,你这小身板可遭不住。”
苏文宸也知道对方是好意。
“那行队长,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要让养鸡场风风火火开起来,以后让咱们大队的社员日子也都红红火火!”
“嘿,没想到宸小子你读过几年书就是不一样,都开始拽词了!”
“哈哈,人家宸小子以后是场长了,跟队长一样都是大队的人了。”
苏文宸离开二小队挖黄土的地方,在村子的周围,开始四处寻找起来。
不过在开始寻找建鸡场的地方之后,让苏文宸纠结事情就产生了。
养鸡场由于味道比较大,苏文宸是打算建到村子外围的,可是建在村子外围虽然味道问题解决了。
却会出现一个非常致命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前面发展期,真要是有人偷鸡还是真是一件麻烦事。
还有卫生清理问题,鸡粪的处理也必须找地方堆积,如果距离村子太近,那么味道一定很大,可是距离太远又怕被人偷粪。
毕竟这年代,粪也是宝贵的东西,化肥这玩意国内现阶段可是全靠进口,非常珍贵。
没有关系的话,很难抢到化肥的份额。
他们大队之所以每年能抢到一点化肥,还是当初苏父托沪市的老领导牵的线。
所以这种情况下,鸡粪堆肥发酵的地方,不可能离着村子太远,可是太近了味道又太浓。
在沿着村子周围足足转了一大圈之后,苏文宸最终停在,一栋由木板搭建起来的木屋前方。
这种木质房子在他们大队算是极其少见的。
这里是大队晚上民兵巡逻的时候,一般会来这边休息。
想到这,苏文宸眼前一亮,这里好像就挺不错的。
这个年代一般晚上大队是会派民兵带着红袖标巡逻。
一般来说,一个是防小偷,一个是抓投机倒把!这也是上面要求的。
甚至偶尔公社里的红袖标还会下来抽查,这也是六七十年代治安比八十年代好的原因。
所以苏文宸就打算,把养鸡场直接建在巡逻民兵晚上休息的旁边。
养鸡场作为集体产业,这些民兵们也会自觉的保护养鸡场的安全。
因为在前面不用给公社上缴利润之前,除了鸡场发展需要的资金,其他的资金都会进入大队集体账户,这种情况下,大队每一名社员的工分价值,会因此上涨不少。
这也是不同大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极大的原因。
据苏文宸了解,这个阶段国内最富裕的一批大队,甚至一个工分能有七毛到一块钱左右。
而一些贫穷的生产队一个工分可能才几分钱,一年忙活下来甚至温饱都未必能保障。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