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364节
苏文宸闭目依靠在副驾驶座上,开始规划后续分场的建设方案。
虽然现在只有一个公社划归他们农场管理,但是人数却是他们以前农场的五六倍之多。
而且这些公社人员,跟他们场里之前的人员情况还不太一样。
他们以前蓝水农场的职工,基本都是招工进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和年轻女性。
就算也有年纪大的,但是身体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直接参加体力劳动。
可是黄楼公社这边就不一样了。
其中一半都处于半饥饿状态。
只有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条件要稍微好一些,因为这边由公社统一组织,治理出来的轻度盐碱地明显要多一些。
而且就像苏文宸一开始去的杨庄生产大队那边,基本全靠自己大队,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特别是这边由于治理好的盐碱地也会反盐,所以粮食产量低,这就导致下面的社员们居住也是极其分散。
全都是按照生产队的编制,十几户到几十户就单独零零散散的住在一起。
完全不像他们坪村大队那边,一整个大队都居住在一起。
显然都是土地承载的原因,因为这边粮食产量低,要是都聚居在一起,能耕种的土地自然就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得浪费在跑路上了。
所以现在苏文宸也得考虑,后续被划进农场的这些生产队人员管理问题。
还有后续农场职工还得发放工资,这也是一大笔支出。
想到这里,苏文宸也明白地方不太愿意自己搞了,这投入太大了,未来却十分不明朗。
养殖这种东西,搞不好就是血本无归,要是他没有金手指,他也未必敢一上来就搞规模化。
这边车上赵卫国看着苏文宸从上车之后,一直眉头紧蹙。
迟疑了很久,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主任,他们不同意吗?”
“要我说,不行咱们还是回岚市得了,或者去其他地方看看也行。”
苏文宸听到赵卫国的声音后,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没有,谈的还行,他们地方前期只划一个公社过来,并且两年内每年还支援三百万斤口粮。”
“还拨了十台手扶拖拉机过来,对于一个公社来说,暂时也足够了。”
听着苏文宸说的条件,赵卫国更不解了,这不都是有利条件吗?怎么还一直不高兴呢?
难道主任还想要更多?
所以赵卫国迟疑的说道。
“主任,这也不算少了吧!十台手扶拖拉机,就是咱们岚市北湾公社,总共加起来也没有十台拖拉机啊!”
“虽然是小型的农机,但是耕地运土抽水之类的工作也都没有问题啊。”
“再加上两年内口粮问题也解决了,这不是可以直接甩开膀子加油干了吗?”
苏文宸摇了摇头。
“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公社的人口怎么组织起来挖渠,还有口粮怎么发放才能避免养懒人,再就是农场种植部门和养殖部门工资制定多少。”
“甚至就连农机的柴油,也都是有限的,都要想办法去解决。”
“后面要一个个解决的问题多着呢!”
对于苏文宸来说,这次也确实是一个挑战,毕竟这一下子多了五六千人要管,并且后续每年都会增加这么多人,他的压力也确实要大不少。
不过他也清楚,只要度过去,他们蓝水农场和他个人的天地也会更加广阔。
他们农场下辖的人口越多,土地越多他的地位自然也就会跟着水涨船高。
因为权力本身,其实就是看你最终能支配多少人和多少资源。
并且前者比后者还更加重要,毕竟资源最终还是要人来调动和运输的。
当苏文宸的吉普车碾过结霜的土路,在黄楼公社办公大院前刹住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下车之后。
苏文宸抬眼望去,整个公社周围的房屋,只有零星闪烁着煤油灯的微光。
特别是听着耳边一声孤零零的犬吠。
更是让苏文宸有些叹息,整个公社就只有公社粮库的门口养了一条狗。
苏文宸相信,如果不是因为粮库的重要性,这条狗也未必会被养。
听到犬吠声响起,公社书记杨振业打着手电筒,一路小跑地朝着苏文宸跑过来。
“苏主任,你可回来了!”
“外面天冷,我在食堂的灶上热了红薯粥,你们先过去喝一口暖一暖吧!”
苏文宸听到这话,摸了摸肚子。
由于怕来不及回来,所以他们在城里没吃饭就一路往回赶,所以被杨振业这么一说。
苏文宸还真感觉有点饿了,所以直接应道。
“那就麻烦杨书记了!”
杨振业摇了摇头。
“苏主任,这有什么麻烦的,对了下午有一份你们场里转送过来的信,说是地址填的杨庄大队,不过邮递员过去没有找到人,他们大队长也不敢代收,最后就送到我这了!”
“你们先去食堂填填肚子,你们农场的两个干部也在那边,我去办公室拿信。”
食堂里。
已经掉漆的八仙桌上,摆着一盏孤零零的煤油灯,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隐约能看到侧边灶台位置两个人影正在坐着烤火。
两人年近半百的老干部,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老曹,你说主任这次能谈妥吗?”
“要我说,怎么农场其实都不如直接选择,给咱们供应牧草的东风公社那边。”
“那边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而且底子也比这边要厚的多。”
“都是搞一个试点,主任为啥要选这边困难的呢!”
“说实话在黄河边上不光引水容易,再不济也能搞个捕鱼队捞鱼缓解口粮压力。”
“这边我这几天逛下来,发现就是边上的那条大沙河,基本也没有啥鱼,估计都被捞干净了。”
曹济文听到这话,笑了笑。
“侯师傅,主任的规划可比你要想的大多了,就东风公社那一两万亩主任肯定看不上。”
说着拿起灶台边上的一个烧火棍,直接在地上画了个圈。
“就这几天调研来看,这边的几十万亩,主任怕是都想要。”
“最后在另一侧也圈了圈。”
“这边沛县的也有二十多万亩的湖滩,去调研的时候我看主任也是有点感兴趣。”
侯国忠听到这话,有点诧异道。
“可是早上主任还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啊!”
“也不像是特别愿意接手的样子啊!”
曹济文摇了摇头。
“如果真不愿意,主任估计直接上车就走了,没必要在这边浪费时间了。”
“我觉得主任反而是挺想要的这片地方的。”
“毕竟同样都是试点,改良三十万亩,和改良一万两万亩,你觉得哪个更有参考价值,哪个功劳更大呢!”
侯国忠咽了咽口水。
“三十万亩,主任可真敢想啊!”
“这得养多少兔子啊!”
曹济文摇了摇头。
“肯定不能光养兔子,前面调研的时候,闲聊的时候主任就隐约透露出来,后续要在这边建立奶牛和肉牛养殖基地。”
“甚至我听主任的意思,后续还要引进奶粉加工生产线,咱们自己生产奶粉。”
听到曹济文这么说,侯国忠下意识的摸了摸头。
“这能行吗?”
“养牛可比养鸡养兔子麻烦多了,那玩意光成年就得一两年,而且咱们场以前也没有搞过啊!”
话音刚落。
门口响起一道声音。
“怎么?老侯,你这是打退堂鼓了?”
随着声音响起,食堂的木门推开,苏文宸直接从外面走进来。
正在灶台边上烤火的曹济文和侯国忠顿时站了起来。
侯国忠听到这话,直接摇了摇头。
“退堂鼓不至于,就是一开始觉得是来种牧草的,突然说要搞这么大,有点吃惊!”
不过想到前面月华兔的时候,他们也是谁都没有想到最后能搞那么大,侯国忠又有一些激动。
进门之后,苏文宸摘下帽子,缓缓说道。
“什么事情都是慢慢来的,谁跟你说要一口吃个胖子的。”
“这世上很多事,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对于侯国忠这个从大队养鸡阶段就跟着自己的元老,苏文宸自然是想着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只不过他虽然愿意拉一把,但是也要他们自己努力,如果真是一滩烂泥苏文宸肯定不会多管的。
感受着微微抗议的肚子,苏文宸摆了摆手。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