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366节
说实话,苏文宸自己在谈好之前都不知道,对方是哪里来的自信?
杨振业直接摇头道。
“主任,我怎么可能笃定,不过这东西反正也就是浪费点时间而已。”
“就算最后不成,最多就是费点功夫,要是成了,这不就节省很多时间了嘛!”
而且他没说的是,这样也能给苏文宸留下一个干事积极的好印象嘛!
毕竟划给农场系统管理,虽然级别没有变,可是具体职务就得看农场这边安排了。
所以他肯定要尽量表现啊。
苏文宸听到这话,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心里对于杨振业办事能力确实很满意的。
因为只要公社这边东西都入册登记好,最后跟县里那边对完账就行了。
这样会节省好几天时间。
他也能尽快安排好这边的事情,然后回岚市一趟。
所以苏文宸直接说道。
“既然你们公社这边都登记完了,那明天我打个电话给地区,让他们可以安排人过来了。”
“老侯,到时候你这边代表我们农场,到时候跟杨书记,还有县里的干部一起核对清册,确认移交程序。”
由于大方面他都跟地区的领导谈好了,所以这种办理手续和清查物资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去了。
基本都是双方的干部对接就能够完成的。
听到苏文宸的安排,侯国忠立刻点头答应下来,不过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
“主任,地区就是只支援了三百万斤口粮是吧!”
苏文宸拍了一下脑门,顿时回道。
“我差点忘了,还有十台手扶拖拉机,到时候移交的时候,你确认一下有没有,可别让他们糊弄过去了。”
“十台?”
侯国忠有些吃惊,并且直接下意识的说道。
“这地区还挺大方的嘛!这下咱们开垦可就方便很多了。”
“今天我跟着社员们去挖了一条排碱渠,那泥土都是人一背篓一背篓往外背,太浪费人力了。”
苏文宸听到这话,直接说道。
“这东西虽然能提供干活效率,但是也是得喝油的。”
“一般的公社就算能搞到十台拖拉机,也完全养不起的!”
“我这次去京市,也是得看看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多搞点柴油配额。”
“不然就现在咱们农场每年二十吨柴油的配额,估计最多也就能让这台十台拖拉机,中等负荷工作六七个月。”
“甚至还用不上这么长时间,因为岚市那边场里每年还有很多运输要跑,最少也得要个十吨八吨的!”
“这边分场一开,感觉是什么都缺啊!就连时间也感觉缺的很。”
说话间,苏文宸又走到灶台边上,去舀了一碗红薯粥,端到八仙桌前。
“都坐,正好你们都在,咱们商量一下,年前这段时间,分场这边的安排!”
“杨书记,你们公社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你还记得吗?”
杨振业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很显然苏文宸虽然话里是简单商量,对他来说,这代表已经认可他进入分场的决策层了,所以他立刻表现道。
“记得,我们公社,不对,我们分场现在一共下辖十一个生产大队。”
“总计8741人,土地总面积78261亩。”
苏文宸意外的看了杨振业一眼,对于对方话里的改变,他也没多说什么。
因为他这边公社虽然划给他们农场管理,短时间内还是需要由本地领导充当粘合剂。
当然也是因为杨振业在苏文宸看来,办事还是可以的。
不然公社又不是只有他一个领导。
而且对方居然能记得公社详细的人口和土地数字,别说是不是提前准备的。
最起码在苏文宸看来,这首先这态度就是想要进步的样子。
不然真要那种仗着自己年龄和资历,对于苏文宸这种年轻领导,完全一副我经验足资历深,你得听我的。
他肯定也不会惯着对方,虽然这时候不能开除,但是让你去角落里待着守文件,还是可以的。
甚至由于移交文件还没有签署,直接让地区把人调走也是可以的。
不过杨振业,在苏文宸现在看来还是那种非常想要进步的人。
所以直接说道。
“没想到杨书记记得这么清楚,不过这七万八千多亩地,都是治理过的?”
杨振业赶紧摇了摇头。
“那不是,这只是当时成立公社时候划进来的,其中四五万亩这些主要都是没有挖引水渠和拍碱渠的重度盐碱地。”
“要说真正这么多年治理过好的,能长出粮食的我们公社总共就两万六千亩的样子。”
“其中两万亩是各个大队这些年一点点挖渠改造出来的。”
“还有六千多亩,是我们公社每年就组织点劳动力,趁农闲时候一点点开出来的。”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我们公社也才开始治理了这么一点。”
“主要是我们公社这边也穷,就算每年农闲,也调动不了多少人过来一起挖渠。”
“倒不是人不够,而是养不起啊!”
“因为就算治理好的这些每年还是会反盐,还必须得我们出人手维护压制反盐。”
“所以就算是这些治理好的田,基本亩产也就只有百斤左右,如果想要跟正常亩产差不多,就得跟县里周围那边一样,抬高土地的高度,这样盐碱反不上来,收成就不会受到影响。”
苏文宸喝了口粥,沉思了片刻。
他没想到这边治理出来的居然真不少,两万多亩,基本每年按照亩产一百斤,也有两百万斤粮食了,还真不少。
不过苏文宸按照公社人口接近九千人算了一下,发现好像也不多,平均下来每人每年也是才两百斤的口粮。
平均一天五六两的样子。
呃!
还是在没有油水摄入的情况下,这也确实不多。
而且在耕种和收获阶段,也不可能一天只吃这么点的,在算上还要预留来年的种粮。
想到这里,苏文宸也理解为啥到了冬天,这边给他一种荒无人烟的感觉了。
因为都搁家里躺着省粮呢!
这样冬天不活动,就可以少吃点,省下来的口粮就能在干活的时候多吃点,不至于累垮了。
在加上偶尔上面还给的救济粮,所以这边倒也能艰难的撑下去。
想到现大部分社员们,都在靠减少活动量,减少口粮的摄入。
苏文宸直接对杨振业说道。
“杨书记,你这边跟老侯一起和完成移交程序之后,地区的第一批粮应该就会送过来。”
“到时候你准备就组织各大队过来领粮。”
听到这话,杨振业直接答应道。
“好的主任,我回头上面口粮配送过来,我就组织他们来领取口粮。”
“对了,主任,你看什么时间把下面各个生产队的干部叫过来开个会,您也认一认?”
“而且到时候他们生产队这边怎么安排出工?”
“我们这边由于基本没有啥大队产业,所以大队的干部基本就是充当调解下面各个生产队矛盾的人。”
“所以一般具体的出工安排,基本都是下面生产队自己做主。”
“到时候还是跟以前一样?还是说?”
由于不知道苏文宸对于下面生产队怎么想的,杨振业也不知道后面该维持原状,还是该怎么做。
毕竟这时候公社,基本都是施行差不多的政策。
但是农场就不一样了,有的农场是工资制发放固定工资,有的农场是工分制跟公社政策相差不大,还有农场纯实物分配,直接按照统一标准分配粮食和副食品。
所以杨振业也不知道苏文宸打算怎么搞,他最希望的肯定是工资制度了,不过他也知道这项最难。
因为这可是一大笔钱。
苏文宸听到这话,想了想才决定道。
“这两天,我会规划出一个统一的出工和劳动报酬方案。”
“以后分场这边就按照这个方案先试行看看。”
“原则上,明年开始,所有转为农场职工的社员,最少要按照年均每人三百斤的基础口粮配发。”
“工资的话,让我想想再决定具体方案!”
“对了,等移交程序都完成之后,召集所有生产队的管理人员,开个动员大会。”
“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到时候开会再统一安排吧!”
苏文宸在回招待所的路上。
仔细想了想,觉得分场这边还是不可能直接领工资。
因为就算按照基础的每月十五元发放,这接近九千人每年就得支出一百六十万元。
这时候可是一笔绝对的巨款了。
以他们农场现在的收入,估计得当裤子才能发出这笔工资,毕竟月华兔那边按照外汇结算,可是到不了他们账上的。
这也是为啥,部里不要求他们每年上交利润和规定的物资供应的原因。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