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369节
“就是,我看就是羡慕我们,而且这十辆拖拉机现在可没有驾驶员,到时候肯定是先让我们机务科上啊。”
这话一出,不少人的笑容立刻从原本的嘲笑慢慢就笑不出来。
因为他们想了想,发现好像真的可能发生。
开拖拉机啊!
这已经是社员们最希望的工作之一了。
所以没一会儿,就变成一脸羡慕的看着那几个原来骡马队的社员了。
而赵卫国这边,站起来之后,挠了挠头。
“主任,那个修车我在行,但是修骡子我无能为力啊!”
苏文宸没好气的摆了摆手。
“让你去机务科,不是让你去修骡子的,生病了你不会去找畜牧科的兽医看啊!”
说实话对于赵卫国担任机务科的科长,他是犹豫过的。
之所以最后还是让他上,是因为手里没人可以用了。
所以暂时也只能让他顶上了。
其实当一个好领导很难,当一个一般的领导其实大部分人都行,前提是你得入上面的眼。
这也是为啥跟对人很重要。
就像苏文宸为啥明知道赵卫国能力一般,也让他顶上。
没人可以用啊!
至于为啥主要的生产部,苏文宸全部都是上的自己人。
相比于公社这边底细都没有摸清楚的人,苏文宸肯定是更信任从岚市带过来的人了。
当然后续要公社这边有人能力很强,进入苏文宸的眼里之后,他肯定也会重新调整的。
他现在只是把这辆车子大体组装起来,能跑就行。
后面再从漫长的时间里,挑选出那些有能力的人,慢慢把不行的人替换掉就可以了。
机会他给了,真烂泥扶不上墙,他也不会硬扶。
在宣布完生产部人员之后,苏文宸继续念道。
“生产部暂时就先设立这三个部门,后续如果有需要可以在调整。”
“第二,合并黄楼公社原财务办公室,生产办公室,公社粮库,水利队成立综合服务部门。”
“由原黄楼公社书记杨振业担任综合服务部主任。”
“部门下辖,计划财务科,农资供销科,基建水利科。”
“计划财务科,负责编制分场三产的生产计划,核算生产成本,统计职工劳动工分,发放职工福利,由黄楼公社原财务办公室主任杨万楼担任科长!”
“农资供销科,合并原公社粮库人员,主要负责化肥,种子,之类的农资采购,还有暂时负责场里生产的农产品统购统销,由原黄楼公社副主任杨有山担任科长。”
“基建水利科,合并原公社生产办公室,和水利队成员,主要负责规划分场的水利工程,道路修建,和职工住房建设,由原生产办公室主任李粟民担任科长。”
“由于这些你们都是公社老人了,就不给你们时间让大家认认人了。”
听到这话,台下顿时响起短暂笑声。
前面被苏文宸报名的人,脸上顿时松了下来。
毕竟已经在服务部拿到一个差事,虽然跟生产部暂时比不了,但是根据苏文宸介绍也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了。
而杨振业拿到一个服务部主任,自己也是十分满意了,毕竟已经仅次与主要的生产部了。
苏文宸没等多少时间由继续宣布。
“至于最后就是成立农场后勤服务部门,下辖文教科,保卫科和后勤科。”
“部门主任由原公社主任吕有春担任服务部主任。”
“文教科,主要管理以前的公社学校,扫盲班,和文艺宣传队和,由原公社政工办主任担任科长。”
“保卫科合并以前大队民兵连,和公社武装部,负责维护农场治安管理,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处理纠纷,由原公武装部主任担任保卫科科长。”
“后勤科,主要是负责农场场部食堂和卫生所下辖赤脚医生的培训和管理等事情,由原公社后勤办公室主任负责。”
“关于分场这边的部门和主要的人事任命暂时就是这样,大家如果有意见可以提出来。”
苏文宸这边其实对于公社这边的安排,并没有随便选,基本就是把原本的公社部门全部合并成农场新部门。
只不过他是把好几个合并成一个,砍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部门。
最后整合成了三大部门,九个科室。
而下面坐着的人,听到苏文宸的安排,不少人都抓人挠腮。
对于苏文宸点了名的人,自然是放下心来了,还有一些没有被苏文宸点名的,则有点着急。
毕竟正职没有了,副职呢!怎么都没有安排?
可是看了看周围,几乎所有公社干部都想让别人当出头鸟,自己坐享其成。
苏文宸朝着下面看了一圈,自然知道有人着急。
“既然没有说话,那关于干部人事就先这样,不过这只是试行阶段,后续场部这边还是根据你们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副职的安排也都是看你们的平时表现。”
听到这话,很多人终于松了口口气。
原来后续的副职安排表现啊,虽然没有被直接安排,但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一直当一个跑腿的好。
只是这样就得努力表现了。
苏文宸看到下面的眼神,满意的点点头,他就是故意的,毕竟都直接安排好了,后面可就不好调整。
这也是他一个部门只安排了一个领导的原因,让这辆车子先跑起来,后续的管理岗,在根据具体表现提拔!
至于只有一个正职领导会不会太累,苏文宸只能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不想出力就让位置。
最起码在分场的开荒期,苏文宸是不能让一个部门领导还是跟在公社一样,每天闲的晒太阳的。
那些跟不上的就得被淘汰,真想晒太阳,那就直接调去牛棚吧!
到时候可以天天牵着牛晒太阳!
占着位置却不干事,一心光想着享受,在他这里肯定是不行的。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样了,后面我说一下咱们下面各个社员的出工安排和劳动报酬问题。”
听到这话,全场瞬间寂静下来。
人数最多的社员们瞬间都竖起耳朵,认真的朝着苏文宸看去。
毕竟前面的干部任命,对于大部分社员来说,其实都不怎么关注。
这个当干部也好,那个当干部也罢,反正跟他们这些种地干活的基本关系都很少,毕竟也轮不到他们去当干部。
因为大部分社员们字都不认识几个,对他们来说,当干部这事太遥远了,还是出多少工和能挣多少钱才是最实在的。
苏文宸这边看到大家期待的目光,也缓缓说出这这几天规划的想法。
“首先是大家最关注的出工问题,从现在开始,在原来的统一出工的方案上。
“增加了小组承包,工分浮动的出工方案。”
“所有生产队的社员都可以自愿组成农场生产小组,承包队里一定数额的土地,赚取劳动工分。”
“而社员们的劳动工分可以随时在场里兑换成玉米红薯之类的粗粮,如果不想换口粮,也可以等到年底,到时候会按照当年农场收益折算成现金。”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引起骚动。
不少人不理解什么小组承包和工分浮动,但是对于工分可以随时换粗粮是听明白的,甚至攒到年底也可以换成钱。
但是对于承包和浮动工分什么的,就不理解了。
所以有人立刻问道。
“领导,那个什么叫小组承包,和工分浮动的出工方案啊!”
苏文宸笑了笑,直接用这些社员们比较通俗的话解释道。
“很简单,就是以后,我们生产部门的农业科,会规划出今年总共种植多少亩的牧草,多少亩的小麦,水利科也会提前规划今年要完成多少条排碱渠。”
“到时候,会把这些种植任务和挖渠任务,以一定额度的工分,下放到你们各自的生产队,也就比如说安排给你们一千亩的小麦种植,你们生产队完成就可以获得一万个工分。”
“如果是以前,你们只能整个生产队一起出工,一起分这一万个工分,有人出工不出力也很多人也没有办法。”
“现在你要是觉得你能干的更多,更快,那么你就可以成立一个生产小组,以家庭为单位也好,跟邻居也好,你们可以以农场生产小组的方式,单独承包一部分任务。”
“就是说你们家如果能够单独种一百亩,那么就能单独赚一千个工分。”
“挖排碱渠也是一样,场里规定好这条水渠的路线之后,也会制定一个总工分的方式分配下去。”
“你们组成的生产小组挖完承包的这段水渠,验收合格后即可获得一部分工分。”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蓝水农场,你干的越多赚的工分就越多。”
“想换粮食,或者等年底换成钱,都随你们自己决定。”
苏文宸的这份方案,其实就是后来的包产到户。
只不过这时候直接提承包到个人,苏文宸觉得还是有点敏感了。
所以苏文宸直接就把承包到户,改成承包给农场生产小组,虽然可能实际上大部分估计都是会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是总的来说,这样在政策上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毕竟生产小组还是一个小集体。
另外从长远来看,如果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前期在分场这边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收入肯定是不如发固定工资高的。
但是如果按照苏文宸的规划发展下去,这边真的成为整个华东的畜牧供应中心,那么收入肯定是比领固定工资要高很多的。
因为这种方式下,工分其实就相当于分红了,这些职工是可以分享农场发展的红利的。
他们干的越多赚的工分就越多,场里利润也就会越高,这些职工最后折算的现金也会越高。
这样也会刺激社员们更加努力干活,形成越发展越好的良性循环。
而在苏文宸解释完之后,下面的社员立刻纷纷议论起来。
不少人已经开始算是成立生产小组参与承包划算,还是跟以前一样跟着生产队集体上工划算。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