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第51节
“你什么你?婆婆妈妈的,到底学是不学?”
“学!”
“对了,先前听你说跟一位道长学了内功,但你这轻功又是从何而来?”顾平安想起当初在望亭镇时的交谈,好奇问道。
“那个...都是我瞎琢磨出来的,我小时候喜欢在湖里玩,看那些鱼游啊游的,不知怎么就会了...”
顾平安听得心惊。
小小年纪,看看鱼就能自创轻功?
什么练武奇才?
“湖边有浪,我每次想抓鱼都游不快,可那些鱼儿却不受半点影响,反而迎着浪花越游越快。”
田江恩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就学它们的样子,果然慢慢就能抓到了,听评弹的先生们说,好功夫都有名头,所以我也取了个名儿,叫‘三叠浪’。”
“还不错,”顾平安画风一转,又问道,“那位道长教你的儿歌,又是怎么说的?”
“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
你管这叫儿歌?
顾平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分明就是全真心法!
他虽没抽到过这门心法,却看过《射雕》原著,马钰当年教郭靖内功时,说的是一模一样的口诀。
“那位道长是不是四...三十来岁年纪,头梳三髻,面色红润,神情慈和?”
田江恩微微皱眉,略加回忆,摇了摇头。
“那位道长的确是很慈祥的,可绝不止三四十岁...他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起码也要有五六十岁!”
比全真七子中的马钰还大这么多?!
顾平安顿时一惊,这教心法的...该不会是王重阳吧?!
他一时想不透彻,干脆也不再费心思索,抽出田江恩腰间刀来。
“来吧,我把那晚用过的刀法教给你,能学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他说的是那次抽到“少林玄字辈三僧”时的“燃木刀法”,先前斩杀钱府众多武师,用的便是这套刀法。
田江恩知道他不受跪拜,便深深一揖,认真观看。
顾平安四下看了看,恰好瞧见一棵枯树。
他深吸口气,凝神出刀,转瞬间便是八十一刀瞬落于枯树两侧,刃不沾木,连树皮都未伤分毫,却见那树身上忽地燃起火焰。
田江恩看傻了眼,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顾平安以掌风灭了枯树上的火,又将刀身在田江恩手臂上一贴。
“哎呦!”
被刀身上的热力一趟,田江恩叫出声来,这才有了反应。
“这是一门快刀绝技,练至高深处,仅凭刀身上发出的热力,不伤木材半分,便能将其点燃,是以得名‘燃木刀法’。”
堂堂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就算是练了一辈子的老和尚,最多也就这个地步。
顾平安仗着有外挂在身,一出手便将田江恩镇住。
田江恩眼中满是钦佩:“这...可真是神了!”
“慢慢练,你总有一天也能做到的。”
顾平安鼓励一句,又将招式拆解演练几遍,将招式口诀,心得体会细细说给他听。
“我一定不辜负师...”
田江恩话说一半,又被顾平安一眼瞪了回去。
“慢慢练吧,我回去继续喝酒了!”
身后刀刃破空声“飕飕”响起,听着倒还真像模像样。
只是轻功快刀这套组合,怎么好像有点熟悉?
顾平安忽然脚步一顿,回头又补了一句。
“记得嘱咐你后人立誓,不得行采花之事,否则便不许学轻功和这刀法!”
田江恩哪知道他说的不是自己,只道他又想起当初望亭之事,赶紧答应,当场便立下誓言。
酒宴一直持续到半夜,众人都喝了个酩酊大醉。
郭靖为人实在,酒到杯干,早早便溜到了桌子底下。
顾平安也没想到丐帮这群南方弟子酒量如此惊人,若不是他使尽了生平所学逃酒技巧,只怕下场也比郭靖好不到哪去。
穆念慈贴心照顾他睡下,再醒来已是次日午时。
众人依依惜别,各自启程。
宝应到终南山两千余里,二人走了足足半月余,总算到了京兆府境内。
关西不同江南,又是一番风土人情。
这日午间,二人过了长安,只觉饥肠辘辘,便在官道旁随便寻了一处小摊落脚打尖。
见有人坐下,灶旁摊主懒洋洋起身,在桌上丢下两只海碗,里面各放了张半寸厚,手掌大小的面饼。
“这是?”
穆念慈这些年跟着跟着杨铁心走南闯北,也去了不少地方,却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
“店家,只吃面饼,未免太噎人了些。可还有其他饭菜?我们付钱便是。”
那店家听她不是本地口音,斜眼上下打量一番,问道:“你这女娃,么吃过泡馍?”
他这关西口音极重,穆念慈硬是没听懂,只好尴尬一笑,又问了一遍。
“泡什么?”
“泡馍!羊肉泡馍!”店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顾平安在一旁笑得腹痛,拉了拉她手臂,指了指自己的碗。
他手上那张面饼已掰了一半,碗里是一颗一颗的细碎饼粒,每一颗都是黄豆粒般大小。
摊主也瞧见他动作,脸上顿时露出满意笑容。
“这男娃灵醒,咥泡馍就是这样,自己掰,掰得碎碎的,嘹咂滴很!”
顾平安朝他摆了摆手,将手上半张面饼掰完,又将两人面前的碗调换过来。
第70章 终南遇怪人
一大勺滚烫的羊肉汤倾入碗中,一粒粒碎馍飘上来,馥郁香浓的味道扑面而来。
穆念慈轻嗅两下,眼前一亮。
在她眼里,这可比阳春面合口味多了。
顾平安剥了两颗糖蒜递给她,更添几分滋味,又解了肉汤油腻。
此时已是盛夏,邻座几个关西大汉吃得酣爽,全不顾已经大汗淋漓。
两人瞧得有趣,却不学他们,踏踏实实吃完,旅途疲惫一扫而空。
自此处骑马不足一个时辰,便到了樊川,已是终南山脚下。
此处明明地处西北,路旁却是水田蔬圃连绵,反倒有几分江南味道。
二人不知丘处机将杨铁心等人安排在何处,便决定先上重阳宫拜访七子。
山势险峻,道路难行,马儿成了拖累,二人便将它们寄养在山下农户,步行上岗。
顾平安早在路上便已将“三叠云”轻功传授给穆念慈,她资质不差,也练得有模有样。
二人运起轻功,一路说笑。
这终南山可不是寻常小丘,寻常人想上重阳宫,起码要爬上整日,饶是两人轻功不错,也足足用了两个时辰才堪堪攀至抱子岩。
此处有一块巨大岩石,形状奇怪,宛如一个妇人抱着襁褓中的孩子一般。
两人停下休息片刻,穆念慈瞧着那岩石微微出神,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忽然脸色微微一红。
顾平安好奇询问,她却偏过头去不语,怎么也不肯回答。
从此处再往上走,起码还要一个时辰,他担心穆念慈气力不继,便安下心来多歇一会儿。
正等待的功夫,山侧忽有动静传来,两人循声看去,却见一个十六七岁的蓝裙少女从林间钻出来,行色匆匆。
“姑娘,你...”
穆念慈见她神情慌张,开口刚要询问,那少女却理也不理,从两人身边经过,火急火燎地朝山下奔去。
她使这轻功瞧不出门派,速度却是飞快,竟比郭靖的“金雁功”还迅捷几分。
穆念慈举起的手还未放下,一脸莫名奇妙。
顾平安稍加思索,心中已有了猜测。
这少女虽有些奇怪,但两人也没放在心上,收起水囊,打算继续上山。
没走出几步,又一中年女子踏着树冠翩然而来,瞧见两人,稍稍迟疑一下,落了下来。
“二位还请留步。”她在两人身前停下,福了福身,轻声问道。
“见过前辈。”顾平安拱手道。
这中年女子这一出现,看这一张仿佛万年不化的冰块脸,更印证了他心中猜测。
女子只瞥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穆念慈。
“请问姑娘,方才可曾见过一个蓝色衣裙的少女从这里经过?”
她说着,伸手比了比身高体型。
穆念慈更觉得奇怪,这人待自己十分有礼,可对顾平安却明显没有那么客气。
她忍不住看向顾平安,见他点头,这才开口:“确实有位姑娘经过。”
上一篇:三一逆徒:从一人之下逆生诸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