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第93节
李全瞧见她身旁的顾平安,又拱手道:“这位瞧着面生,也是江湖上的英雄吗?”
“在下顾平安,见过李全首领。”
“原来是顾少侠,久仰久仰!”
李全闻言喜不自胜,急忙下马见礼。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顾平安固然知道他日后行径,却也要给红袄军几分面子,与他寒暄两句。
“来来来,快进城,难得相逢,咱们哥俩须得痛饮一番!”
“喝酒还是改日吧,顾少侠一路辛苦,还是先安顿下来,好生休息。”
杨妙真显然对他有所不满,开口阻拦。
“这...”
李全瞧出杨妙真态度冷淡,也不敢再自讨没趣,只好讪讪一笑。
“妙真说的在理,是我考虑不周了。”
众人不再客套,催马进城,来到从前的刺史府前。
此处还是老样子,只是那块写着“刺史府”的匾额已被摘去,门楣上空空如也。
“顾少侠,你与念慈久别重逢,同住一间如何?”
李全识趣离开,杨妙真心情好了不少,直接开起二人玩笑。
顾平安心中不由一动,穆念慈又羞红了脸,在她肩头轻拍一记。
“杨姊姊,你又乱说!”
“如今城中难民汇聚,住处难寻,实在是不好安排...”
杨妙真语气听着颇为认真,可这说辞却明显是个借口。
“无妨,我...”
顾平安刚要说自己与江临挤挤也行,忽瞧见她朝自己悄悄眨眼,顿时恍然。
“听四娘子安排便是。”
“你...”
穆念慈愕然回头,满脸的难以置信。
杨妙真在她视线外露出笑容,朝顾平安投来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
简单安顿下来,穆念慈亲自下厨,备了几味精致的小菜,叫上杨妙真小酌几杯。
可惜老狼他们都在海州驻防,只好日后另找机会相聚。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又落到红袄军。
当初顾平安一招“趁火打劫”,为他们赚来一笔横财,红袄军生计无忧,安心在磨旗山修养生息。
恰逢此时蒙古起兵,宣总迁都汴京,黄河以北各地烽烟四起。
杨妙真察觉局势突变,再度起兵,攻打守备空虚的莒州。
刺史仆散安贞也是熟人,名将之后,颇有几分统兵的本事。
只不过刺史不掌兵权,节度使又是个只会弄权的草包,莒州城守了不到三天,轻松易主。
那草包见势不妙,早早带着手下兵马弃城而逃,仆散安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好撤离,以免枉送性命。
李全、李福两兄弟本在青州、潍州一带起事,自号“忠义军”,听闻红袄军攻下莒州,率众来投。
两军兵合一处,又将最近的海州攻下,也算是稍稍站稳了脚跟。
“我得了念慈妹妹带来的兵法,钻研几日,也算有些心得,只不过...”
杨妙真说到此处,面露难色。
“让我带兵打仗还行,可要论起处理城中事务,委实头疼得紧。”
近日金军溃兵越来越多,城外村庄难以保全,她又心系百姓,只好派兵出城,将难民迁入城中。
莒州城只这么大,人越聚越多,难免要出乱子。
说到此处,顾平安忽然瞧见一旁的江临欲言又止。
“都是自己人,江兄有话直说便是。”
江临毕竟是南宋罕有的一代贤相,虽然尚未出仕,但经邦纬国的本事已学了不少。
他志向本是挽大厦于将倾,放眼的是整个腐朽昏聩的宋廷,如今不过一州之城,实有些大材小用。
只是入城到刺史府这一路,他便已看出不少问题,此时得了顾平安支持,便直说出来。
“先不提百姓生计如何,便是这军中,也有不少问题。”
杨妙真神色一凛,认真道:“还请先生细说。”
江临年纪轻轻,她却以先生相称,已是给足了面子。
“单是咱们入城这一路,不过三两条街,便有三处士卒互殴,可见军中混乱深重,已连面上的和平都难保。”
顾平安先前也瞧见他所说的情形,不由好奇。
“我记得那兵法中首章便是统兵,练兵之法,为何这么久过去,红袄军仍是如此散漫?”
穆念慈开口解释:“今日所见,并非当初磨旗山上的兄弟,而是后来李全、李福二人带来的人马。”
“咱们那批人如今都在海州,由老狼和二祖...就是当初林中那个光头照顾着。”
杨妙真神情有些无奈,继续解释。
“我这次带念慈来,本是想将莒州士卒整合,重新操练,可那李福许是担心我夺权,已拖了数日。”
江临不解:“他们既然来投红袄军,四娘子你是首领,哪来什么夺不夺权的说法?”
穆念慈冷声道:“那李全处处讨好妙真姊,不光是见色起意,更是打起了红袄军的主意。”
“不错,我起初还想着,嫁了他也好,自此两家便成了一家,不必再起争斗。”
说到此处,杨妙真也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庆幸。
“若不是念慈妹妹及时赶来提醒,只怕这红袄军真要落到他们兄弟二人手里。”
顾平安冷笑:“这李全,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仅如此,”杨妙真又道,“今日念慈出城,也是...”
“妙真姊姊!”
她话未说完,穆念慈却忽然出声打断。
顾平安疑惑看去,瞧见她柳眉轻蹙,正朝着杨妙真微微摇头,见他看来,又赶紧收敛神色。
“都这么明显了,还要瞒我?”
穆念慈深知他脾气秉性,这话若说出来,只怕他当场就要提剑去杀人。
李全兄弟固然做了小人,但暂时却还杀不得。
她若实在不想说,顾平安倒也不会强迫,只是杨妙真却老老实实地和盘托出。
原来穆念慈今日出城接应百姓,并非出自她的命令。
李全趁着她忙于处理百姓事务,私自找到穆念慈,将她派出城去。
近日境内金军溃兵越来越多,往日出城起码数百骑同行,他却借口人手不足,只派了十余人随同,个中含义,不言自明。
杨妙真回城时对他横眉冷对,正是由此而起。
第129章 同床共枕
正如穆念慈所料。
还未等杨妙真说完,顾平安“砰”地一掌拍在桌上。
他手上倒是留了力,桌上盘碗杯碟跳起又落下,酒水涓滴未洒。
“等一下!”
眼见他起身便要出门,穆念慈大惊,赶紧出言阻拦。
“他们手下士兵还未归心,杀了必有大乱,眼下金军将至,万不可惹出乱子。”
敢把主意打到念慈身上,这李全已有取死之道。
顾平安并未因这一句话打消杀念,穆念慈又赶忙伸手将他拉住。
“这几日金兵就会来攻,真的,不信你问妙真姐。”
顾平安回头,见她神情不似作假,又看向杨妙真。
杨妙真也没料到他当场便要动手,赶紧点头。
“不错,探马报告,徐州那边兵马已经开拔,朝莒州而来,带兵的正是仆散安贞。”
似乎是怕顾平安不信,她又补上一句。
“莒州失陷与他无关,反被升为山东路统军安抚使,是专门冲着咱们来的。”
顾平安无奈又看向穆念慈,见她眼巴巴地盯着自己,只好无奈坐下。
“待打退金兵,我还是会杀他,还望四娘子不要阻拦。”
杨妙真默默点头。
她如今也渐渐察觉李全兄弟为人卑鄙,特别是今日事后,更让她将这人看透。
刚愎自用,满腹算计,若日后蒙古大军攻来,难保不会弃城投降。
直接除掉,对两城百姓而言,似乎也不是一件坏事。
江临自然不会与顾平安唱反调,直至这话题说完,方才继续说起义军眼下困境。
此时临近秋收时节,四下战火不休,百姓不敢出城,所余粮食亦是不多。
再加上流民涌入,虽一时安全无虞,隐患却难除,若不及时妥善处置,早晚要生变故。
杨妙真本也为此头疼不已,好在江临一身真才实学,听得她心中大喜。
上一篇:三一逆徒:从一人之下逆生诸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