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65节

  不过想起闸北地产的事情,他心也在滴血,若早一点能得到陈光良的指点,他也不会亏损近一百多万大洋。

  巅峰时期,他在闸北的地皮价值近百万,包括上面的物业便是近两百万;但自从‘一二八事件’后,闸北的地皮物业一落千丈,地皮最低竟然只值个200大洋一亩,他在火车站附近的地皮也与一千多大洋一亩,回到了1927年时。

  一切皆因为在那场战争中,闸北的商业几乎被炸毁,且人们普遍存在恐惧的心里。

  闸北跌价最狠,其次是虹口、江湾。

  沪南,算是华界最贵,影响最小的地区。

  另外一名头目抱怨道:“四爹,现在我们江北帮日子不好过,租车行被陈光良削弱不少,且军心涣散,最重要的是租车行现在租金便宜;天蟾舞台,也遭到黄金荣等人的打击,生意一蹶不振.”

  诸多生意,竟然没有一个好的。

  原来顾竹轩入狱后,陈光良首先瓦解了顾氏车行,先是买下500辆大照会,其后弄了个四年后‘免租金’;如此一来,顾氏车行剩下的1000多辆黄包车,也因为这些原因而导致人心涣散,最后还是以降低租金来挽回江北人的团结。

  如此一来,顾氏车行自然也是利润锐减。

  顾竹轩不像陈光良这样的正经商人,他还需要养很多同乡和门徒,开销自然也不小。

  与此同时,黄金荣等人也继续挖天蟾舞厅的墙角,很快让天蟾舞台经营不善,很难赚到钱。

  至于其他的茶馆、饭店,本来也就不是很赚钱的生意;其余,还有一些航运投资等。

  顾竹轩说道:“大家不要灰心,生意会逐渐好起来的,我这次出来,就是团结大家,一起赚钱。”

  “好,有四爹这句话,我们江北帮依旧威武。”

  “对,四爹既然出来了,那我们江北帮就会更加的团结。”

  顾竹轩笑了起来,虽然不敢再和陈光良和三大亨争锋,并且打算低调下来,但是生意该做的,还是要继续做。

  此次顾氏元气大伤,财富锐减,但不至于像黄楚九那样破产。

  而且顾竹轩虽然被人逮到把柄,但毕竟还有个厉害的同乡,也不至于被人直接的收拾。

  他入狱,是因为陈光良和三大亨联合起来,向法院进行控告他绑架勒索未遂,是走正规程序来完成的。而且入狱后,顾氏的财产也得到正常的保存。

  哪像黄楚九,原本六百万的资产(负债四百万),最后家人仅每房得到4万大洋的生活费。

第279章 被发现

  时间匆匆,转眼5个月过去。

  1933年10月底。

  外滩9号,招商局大楼。

  招商局秘书处的郭德明匆忙的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说道:“老板,宋仔文辞职财政·部长了!”

  陈光良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计,说道:“消息属实?”

  郭德明点点头,说道:“南鲸方面传来的消息,最近两天中常会估计就会决议。”

  跟了老板那么久,他明白老板是不想卷入‘官商’漩涡中的,而老板在南鲸的靠山是宋仔文,一旦其下台,老板怕是也会生出退意。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TV这个人是反日亲美的,总司令和汪精卫是比较倾向和日本合作,再加上TV一直想搞好经济,反对增加军费去‘剿’。两人之间看来是闹矛盾了,怕是这次宋仔文注定要卸任财政部了。”

  郭德明当即说道:“老板也该功成身退了。如今白银涨幅七成,美元贬值三成(以黄金作为参考),招商局的债务相当于减半。再加上去年庚子赔款兑现的400万两白银存款,招商局明年初的债务情况,仅需两年即可还清。”

  如今,白银已经涨至每盎司44美分左右(1盎司28.35克),华夏每两相当于48美分(一两31.5克)。

  招商局欠花旗银行的是400万美金本金,及两年利息约65万美金。

  这就意味着,1000万两白银足可以还清(大洋就是1400万大洋),相当于少还600万大洋。

  与此同时。

  招商局手中有一笔退回来的‘庚子赔款’,被陈光良在年初就兑换成400万两白银;今年盈利300万大洋以上,合计210万两白银以上。

  相当于,以目前白银的价格,招商局用今年的存银还债,那么明年债务仅剩下400万两白银,即600万大洋。

  这样的债务,招商局仅需两年就能正常还清。

  陈光良说道:“这白银怕是得涨到50美分每两以上,招商局的债务确实不再是压力,还有实力进一步扩张。另外,我虽然无意眷恋招商局总经理一职,但TV一离职,我也离职,显然太过明显;而且,朱家骅尚且在交通·总长位置上,有他照看,倒也无需担忧。一切,等到明年再做决定!”

  白银还要涨一波,所以大可不必急着还债。

  郭德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老板,我想去留学深造一下!”

  他看见曾经的同事陆元台,今年下半年去美国留学深造,便也打起了这个主意。

  毕竟,他仅是国内大学生,学历上多少有些吃亏。

  如今他虽然深得老板信任,但在工作岗位上却比较尴尬,长江地产已经是暂停投资,且自身也是人才济济;他有心去平安银行工作,但又觉得自己没有留过学会比较吃亏。

  陈光良说道:“好,你准备一下,明年正好去留学,留学费用由长江地产出,公司也会照顾你的家人。”

  郭德明连忙说道:“跟着老板这些年,我也赚到了不少钱,留学费用是有的。”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你们都有家人,开销自然也大,而且国外消费不比国内,开支较大。你就放心,公司资助你们留学深造,不是签卖身契,是看在公司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你们有很大贡献的份上。”

  郭德明回道:“留学归来,自然也是希望跟着老板继续做事。

  “好这段时间,你多准备和关注留学方面的事情。”

  “好的”

  有上进心是好事。

  一直以来,陈光良也在吸纳新的人材加盟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不会忘记和他一起打江山的老臣。

  待郭德明离开后,陈光良从办公位站立起来,站在窗户前,看着黄浦江忙碌的景象,心中也算有种自豪感。

  招商局在明年(1934)将迎来正常的发展,不仅仅是财务情况好转,而且明年的经营也会蒸蒸日上,而且明年招商局还会开辟至菲律宾、星岛的固定航班,踏入远洋海运的第一步。

  说不定,还能在1937年前,踏入跨洋海运的这一步,即开辟赴美的海运固定航线。

  当然了,陈光良的使命,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结束,他也该忙碌自己的事情了。

  两天后,果然传出宋仔文卸任财政·部长一职,继任者虽然还没有公布,但陈光良已经知道是孔祥熙。

  孔祥熙这个人,能力比宋仔文有差距,但胜在他对总司令是绝对听从。

  在对民营企业上,宋仔文多少还讲究点‘原则’,但孔祥熙可算得上不择手段,当然两人的大方针是一样的,甚至孔祥熙主要施政方案也是延续宋仔文的。

  平安银行大厦。

  陈光良在这里有一间综合办公室,在平安大厦办公的旗下各企业高管,都在这里向他汇报工作。

  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两人,来到他的办公室。

  陈光良随即说道:“整理一下公债,将盈利最高的种类,套现四成。”

  叶熙明马上回道:“盈利最高的事裁兵券和七年券,都超过6成盈利,按照投资200万计算,那就是套现便是获利120万以上,这还不算期间的利息收入。”

  夏高翔也在一旁补充道:“有这120万以上的盈利,香港那边的总部大厦投资,算是补上了。”

  香港的大厦,总投资100万,比沪市的还昂贵,主要是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更大。

  而平安银行当初一共是投资了500万的公债,两年时间不到(目前是一年半出头),账面获利已经接近300万大洋。

  陈光良这个时候决定套现四成,也是考虑到孔祥熙上台,短期内对债券是不是有影响。

  因为不确定,所以决定分批入袋。

  “嗯,剩下的年底和明年初,也得全部出掉。”

  其实,估计还能涨到1934年的6月,但陈光良不想去赌。

  叶熙明马上又建议道:“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存贷比大大降低,差不多也就30%出头,收益只能单纯的靠贷款利息。保留部分公债,就算不涨,也能多一分利息收益;亦或者投资地产,多一分租金收益。我们平安银行的存款已经突破2000万,若是太过保守,也难图发展!”

  陈光良认真的说道:“平安银行大厦、香港平安银行大厦,这些不都是投资么!更何况,美国现在是铁了心要抬高白银价格,届时沪市的白银也会流向美国,沪市就会陷入钱慌,地产会大跌、银行会挤提,这个时候,你们觉得是发展重要,还是保存实力重要?”

  叶熙明和夏高翔大震,老板轻飘飘的几句话,却将未来形势分析得如此精准,这让他们背后发凉。

  夏高翔马上说道:“此次公债的盈利,已经是很多银行数年的盈利,我们确实该保守经营了。沪市的平安银行大厦、香港的平安银行大厦,都能收取地产租金,也算是平安银行的一个业务之一。”

  叶熙明业点点头。

  陈光良这才说道:“不过你们也无需紧张,有危机,自然也有机遇。地产我们以后会继续投资的,但要价格理想。”

  明年沪市地产就会大跌,平安银行完全可以用少部分储户的存款,去抄底一些洋房,用于租赁。本身就是储户的钱,也不可能转移至香港或美国,所以投资一些地产很有必要。

  夏高翔也补充道:“那也要缩紧银根,对贷款要实行慎重放贷,毕竟若真是沪市缺钱,且不说我们银行有风险遭遇挤提,就是工业也会受到打击。”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个是自然,总之不要超过33%便是。”

  “好”

  有陈光良的大势分析,平安银行也能走得更加顺畅。

  孔祥熙就算看中他的平安银行,也不会有机会染指的,因为平安银行除了‘存贷比’很低外,还有陈光良的一笔白银做担保(借贷花旗银行美元,购入的那一笔)。

  接着,陈光良说道:“还有,我们准备将平安银行的注册资本额提高至200万。”

  原本注册资本就100万,提高200万也是增加一下影响力和信誉。

  实际上,若是将公债卖掉,平安银行的资本额已经高达400多万大洋了。相当于当初投资的人,两年时间本金翻至四倍。

  “好,我们尽快准备相关的章程,向财政·部申请。”

  一番安排后,陈光良心里踏实了一些。

  平安银行2000万的存款,已经是属于跨进大型银行之列,虽然比北四行、南三行还差了一些,但已经比起一些老牌知名银行强不少。

  存款之所以如此多,这第一是陈光良的信誉,第二是陈光良的企业合作,第三则是陈光良和沪市工商界的关系亲密。

  但如果想保住这份基业,难免要提前做一些防备。

  当然。

  也无需太过紧张,苍蝇不叮无缝蛋,平安银行各方面做的万无一失。

  第一,公债套现后,银行自有现金流(不含存款)都有两百多万大洋;

  第二,存贷比将至33%以下,银行有大量的现金流(即存款)。

  第三,陈光良借花旗银行美元,购入的白银,就算还债后,预计还有300多万两,相当于500万大洋左右。

  其实是可以将贷款比例提高的,毕竟有足够的‘后盾’,不过陈光良担心这两年出现坏账,所以让属下要严格谨慎的放贷。

  傍晚,胡金顺、吴新河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

  “老板,10月交割已经结束,再次获得一些利润.今年,我们的总计利润已经达到120万大洋。”

  超过预期,毕竟获利90万大洋后,额度减半了;而且,白银虽然从30多美分涨到40多美分一盎司,但黄金也在涨。

首节 上一节 265/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