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67节
“没有?你当我还是小女孩?人家怎么也算出身不错,难道就想这样不清不白和你在一起;或者说,她想取代我,做陈家的正房?”
说到最后,严人美生气的表情很严重。
陈光良说道:“其实,我也不想和她发生什么的,只是那时候你怀孕,你也知道我的身体很好,就会想着那事,也就和她越走越近,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等我醒悟过来,事情就发展得我难以处理的结果。”
“哼”严人美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做事一向很有自信,你说你一点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是不相信的。”
太了解陈光良了!
陈光良在捅破蒋梅英的那一层膜时,就想到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说服严人美,答应他娶姨太太,但实际上这他都觉得不是最好的;
第二种,是说服蒋梅英,答应他以情人身份生活,替他在美国发展一房。
他本人更倾向第二种,在不影响家里的情况下,外面再彩旗飘一下。
陈光良说道:“想法总归是有的”
严人美马上说道:“停,反正我是不会同意你娶她进门的。这可是你自己答应的,说是不娶姨太太,你是一个接受现代文化的人,而且娶姨太太也不利于家风。这些,我可没有逼你说的。”
陈光良马上转为第一种方案,说道:“是,我说的,我承认,我也不打算违反。”
严人美一听,顿时松下一口气,就像父母说的一样,她总不能真和陈光良决裂,这是她内心也不想的。
“不对,人家出身也不低,凭什么无名无分的跟着你,她同意,家里人也不同意。”
陈光良马上趁机坐在严人美旁边,搂住她,见严人美没有反抗,他心里踏实了一些。
“时间会让人做出选择,也会淡化很多事情!”
这次事件发生到现在,陈光良终于知道自己错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这一下子,他伤害了两个女人。
假设重来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去伤害蒋梅英,让人家好好过相夫教子的日子,多好!
只是现在,他却不敢绝情。
总算是将严人美哄回家,没有在娘家过夜。
但严人美也是对陈光良很生气,毕竟陈光良有了其她女人,虽然已经答应她不娶进门,但总归是有女人上了陈光良的床。
陈光良也是在其它房间对付一下,他现在也觉得事情做得不漂亮。
不是伤害严人美,就是伤害蒋梅英。
他如果娶个传统女性,那姨太太一房一房的娶进门,也是问题不大。
但关键,严人美和蒋梅英都非常优秀,这就让他陷入僵局。
严人美的正房地位,肯定是要保护的;但辜负蒋梅英,也让他很自责。
《消失的地平线》被翻译成中文,正式在沪市出版,同时也在《东方日报》上连载。
这部小说很有深度,但给不少人一种想法——莫非‘香格里拉饭店’还能联名英国作家不成,找人专门写下这样一篇小说,来给自己的酒店抬高身份。
当然,这种想法也不现实,毕竟原作家远在英国,且自身有这丰富的经验。
但不管怎么说,香格里拉饭店又‘火’了一把,更加奠定‘高雅、豪华’饭店的地位。
在香格里拉饭店,三名股东在包厢里边吃饭,边交流。
毕竟这家酒店的事业,在整个沪市来说,都算是大产业,一年盈利40~50万大洋,堪称赚钱利器。
方椒伯好奇的问道:“咦,光良,你一向精神,今天怎么还有些憔悴?”
陈光良用笑容掩饰了一下,说道:“积蕃公,我这不是见财政·部首脑换人,对我在招商局的位置有些犹豫嘛!”
方椒伯马上说道:“招商局是你一手扭转的局面,孔祥熙上台,也必定支持你;若你想功成身退,相信也不会有人阻止你。何必自寻烦恼!”
‘招商局改革’是次要的成功,‘招商局债务锐减’是决定性的成功。
陈光良拱拱手,说道:“多谢积蕃公指点”
只有一旁的严智多知道事情的原因,但他并没有表现出责怪陈光良的样子。甚至,哪怕是陈光良想娶姨太太,他也会说服女儿不要闹。
接下来,三人讨论了一下饭店的经营问题。
香格里拉接下来要面对‘百乐门’的挑战,明年又有‘扬子饭店’、‘国际饭店’的挑战,可谓上海将迎来‘虚假’的繁荣巅峰。
方椒伯提议道:“要不,我们也招募舞女,可以档次高雅一点,这样百乐门必定倒闭?”
陈光良当即否定道:“不行,香格里拉饭店不能选择自降身份。积蕃公放心好啦,我们积累的名气,不是他们可以挑战的。”
《玫瑰玫瑰我爱你》、第一个华人爵士乐队、下午茶、自助餐、翻译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步步创新举措,早已经深入沪市有钱人的人心。
方椒伯讪讪的说道:“这倒是。是我多虑了,主要是接下来那么多豪华饭店和舞厅登场,我们也会迎来他们的挑战。”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但沪市也将迎来更加纸迷酒醉的生活,大家都有得赚,无妨!”
“好”
方椒伯跟着陈光良,也赚了不少钱,新城花园、香格里拉饭店、制糖业务等;
作为回报,方椒伯会帮助陈光良在宁波家乡很多事,例如陈光良捐款,人不用回去,但在家乡的影响力很大,这里面就有方椒伯提点他。
总之,有这样的朋友兼长辈,在传统风俗上,陈光良无需操心,但也会让人找不出毛病来。
三人离开后,陈光良和严智多两人又单独喝了个下午茶。
“岳父,这次的事情让你们担心了!”
先是诚恳的道歉。
“哎”严智多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仁美她性格倔强,不似传统的女性,所以你想娶姨太太,怕是难如登天!”
实际上,也是在试探。
陈光良马上说道:“我并无此意,只是犯下男人都可能会犯的错,当然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绝不让仁美难堪。”
“嗯,这是你的家事,你处理就好。”
严智多还是决定不干预,反而表现出有一定的支持。
接下来,严智多主动询问道:“你上次说有事和我谈?”
听说女婿最近在炒标金,莫非是为了这事。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岳父,这美国大肆提高白银价格,怕是明年沪市的白银会纷纷流入美国,造成钱慌;同时,欧美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势必大肆倾销商品来华夏。”
严智多大惊,说道:“你是说,经济危机轮到我们啦?”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总之,你们钱庄的日子更难了。”
严智多思考一番后,说道:“行,多谢告知,至少也让我有些准备。”
如何准备,那自然是保持足够的现金流,不要让自己的产业陷入‘钱慌’,该高位套现的就套。
然后,他忍不住问道:“听说你今年大肆在炒标金?”
显然,也动心了!
陈光良便说道:“今年结束,就打算停下来了,白银虽然上涨,但黄金的地位也依旧在。”
“嗯,有道理”
两人分开后,陈光良想了想,以后去香港,肯定要劝说自己岳父去的。
第281章 解决方案
这一日,陈光良来到苏州河边的‘国民制糖厂’考察。
这家制糖厂兼酒精厂,总计投资500万大洋,今年3月便开始投产,成为江浙沪最大最先进的制糖厂;不仅仅配套了酒精厂,而且还在崇明岛、无锡等地种植了大量的甘蔗,供应榨糖。
由于甘蔗一般种植在靠近河道的地方,所以甘蔗农户通过船只运输,将甘蔗运到苏州河的制糖厂码头,随后便送入榨糖;整个运输,全靠船运。
“陈先生,我们现在日榨甘蔗1000吨,基本马不停歇的工作。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明年底就能收回成本。”陪同的制糖总工曹铭先,为陈光良做了介绍。
国民制糖厂的管理层,基本都是陈光良带起来的,众人今天自然纷纷陪同考察,包括化验工程师陈器、电气工程师吴新炳,还有农学专家兼上海农业局的科长徐才进等人。
陈光良看着全美式的榨糖设备,确实世界最先进,相比香港太古榨糖厂的设备都先进一些。而在1930~1933年期间,华夏从美国的两家榨糖机械厂,进口了400万美金以上的设备,价值是2000万大洋左右。
他满意的说道:“如今粤省有六家工厂,日榨甘蔗可达5000吨;沪市则有一家,日榨甘蔗1000吨。七家工厂已经全部开工,且种植甘蔗的自给率达70%以上。所以我预期明年,洋塘在华夏的份额将更加少。”
大家崇拜的看着陈光良,‘华夏制糖业奠基人’、‘华夏航运业拯救者’仅仅是这两个事业,就让陈光良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七家制糖厂,一年产糖高达近25万吨,价值4000多万大洋。
另外一方面,制作酒精的原材料是‘蜜糖’,所以酒精厂也是榨糖厂的配套工厂,故华夏酒精业也逐渐开始自给自足。
摆摊、酒精都开始自给自足,洋货又少两样在华夏。
徐才进在一旁补充道:“可惜就是,江南种植甘蔗的产量和出糖率,都不及两广。所以这家制糖厂的甘蔗供应,还需要一年的时间。好在这几年,种植桑叶等农作物经济效率不好,故推广甘蔗种植比较顺利。”
陈光良当即说道:“你们可不能让农民吃亏!”
徐才进马上说道:“都是先签合同,甚至由榨糖厂先垫付肥料款,经济收益比其它农作物高。”
陈光良点点头,了解一番后,他心中也判断了一下——他终于可以在制糖业功成身退,毕竟他一直还是这家制糖厂的常务理事。
至于沪市国民制糖厂的股权,很大一部分都是南鲸实业部,好像孔祥熙也参股了一点,但应该不多。
考察结束后,陈光良写了一份辞职信,寄往南鲸实业部。
他要辞职的是制糖厂的常务理事和顾问,毕竟华夏的白糖、酒精厂都已经成功,不需要他再给与相关的意见。
这些年来,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华夏趁机建立了七家大型榨糖厂,和三家酒精厂。
七家榨糖厂一天可榨6000吨甘蔗,三家酒精厂的日产酒精18000加仑,纯度达96%至97%。
晚上,陈光良让佣人去抱走儿子陈文杰,自己则溜到严人美身边,搂着妻子的腰肢。
严人美故意说道:“我哪里有影后漂亮,你还是去搂蒋梅英好啦!”
陈光良连忙讨好的说道:“自然是仁美更漂亮.仁美,别生气啦,你说我们一路走来,有多让人羡慕!”
神仙眷侣,也莫过于如此!
严人美抬起她绝美的脸蛋,眼神里闪过一丝心疼,不过很快掩饰过去,又不满的说道:“你可知道,这几天我在学校里,有多么的难过。更何况,令仪、涵芬她们甚至还会问我——会不会同意你娶姨太太,你知道这话有多伤人心嘛?但偏偏我心里没谱,只能硬着头皮说,不可能让你娶姨太太.”
陈光良这才明白,两人的婚姻不只是两人的事情,亲朋好友的这个圈子里,也影响着两人。严人美认识的朋友(孔令仪、张涵芬)、严人美的长辈(三个姑姑)等,都是现代女性,又如何能接受娶姨太太的想法。
“不娶,肯定不娶!”
这一次,陈光良彻底绝了娶姨太太的身份。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