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88节
杜月笙思索片刻,说道:“有可能七星公司也联络了陈光良,毕竟这沪市金融界,陈光良算是一号人物。”
标金也好,公债也好,陈光良都是这些市场的常胜将军。
黄金荣点点头,说道:“多一个势力也好,说明这一次七星公司要做一笔大的,这样我们就放心了,明天继续抬高价格。”
仿佛是吃了定心丸,三大亨纷纷表示要继续抬高市场的价格。
七天后。
‘二三关’的价格已经被炒到70元以上,这让沪市的金融老法师大吃一惊。
大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估断,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价格向无先例,银行界不会托盘,这个行情绝对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有银行纷纷把财政部抵押给本行的“二三关”库券送进交易所卖掉,买进其他六折库券。
银行家们是这样考虑的:根据协议规定,财政部会在三个月内与抵押“二三关”库券的各家银行结价,以往是以行情一半价位结算,这次就算提高些,打足按六折结算吧,银行也仍旧有赚头,毫无风险,笃定如泰山。
卖出‘二三关’的银行家门,都是认为‘二三关’的价格维持不了70元以上,他们只需要在财政部和他们结算前,再低价买回来,就不会违规。(法律规定,银行必须通过证券公司拍卖公债,不能直接出售公债)
沪市的某幢别墅里。
宋大姐,正在和徐勘、陈行、宋子良一起密谋。
宋大姐虽然未在南鲸政府中担任任何职务,但她在利用政府关系进行投机倒把生财方面绝对精通。她平时常在寓所研究经济、金融、证券交易,且颇有心得。对于库券发行,早在宋子文刚刚推出时,她就认为可以从中牟利,曾向老弟试探过,因宋子文没有表态,只好打消主意。现在轮到了丈夫执掌财政部,宋蔼龄哪肯放过这个机会。
徐勘很是高兴的说道:“已经有不少银行上当了,他们开始直接在市场卖掉手中的二三关!”
此次‘炒二三关’是徐勘这个财政部次长,作为主要军师。
事前,徐堪反复研究后想出来的——根据以往发行公债、库券的经验,认为引诱银行界上钩并不特别难,关键是在银行与财政部结价之前,设法使其把“二三关”库券卖出手。
而根据财政部规定,银行是不能把抵押的库券出售的,只能通过委托证交所交易后的库券账款跟财政部结价(每三个月一次)后获取差价利润。库券交送证交所的权力在库券发行者财政部手里。可是,规定是规定,银行出于牟利考虑未必愿意遵守,只要让银行感到有利可图而且无风险,他们绝对会搏一把的。
而只要银行卖出了库券,往下的事就好办了:把价位往上炒高,期限到时,财政部要跟银行结价算账,银行就不得不贴进钞票忍痛买进库券以应付清点。到时候,“三不公司”买进卖出的差价就是这次宋大姐等人炒“二三关”库券的利润。
宋子良笑着点点头,说道:“大家的想法再简单不过,认为二三关维持不住70元以上,他们现在卖掉,自然打算后面低价拿回来。”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那些由老法师智囊团支撑着的银行界卖出库券呢?
这个其实也简单,把“二三关”库券的市场交易价位抬高,给银行界造成错觉,误判该库券不牢靠,不久价位必跌。银行界就会先违规把库券以高出平时价位的价格抛出,跌至比他们卖出时的七十元低出一截时,他们再买入,然后等待财政部来结价算账。反正合同中写明了的,以证券交易价位对折结算。这样,银行方面就有之前的“七十元抛出,后以七十元以下价位买入”和“财政部合同规定的抵押对折价(按三个月一结价的市场平均价的对折计算)”两笔利润可赚。
在银行界看来,如此操作,没有不赚的道理。
宋大姐能作为三人的‘头头’,可不是简单的女流之辈,其本身就是一个‘厉害的商人’。
她当即说道:“眼下之际,是继续抬高二三关的价格!”
说完,她看向‘老二’陈行,他掌握着七星公司临时筹措的巨额资金。
陈行说道:“接下来,该是散户入场,以此维护和继续抬高二三关的时候。我已经安排人,四下散布消息,说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收回‘二三关’库券,改发‘二三关’税公债。这样一来,散户必然纷纷登场。甚至不惜抛出手头的其他公债、库券,变现后大量买进‘二三关’库券。”
政府收回,必然是按照市场价格收回,所以大家纷纷买进抬高价格,
徐勘得意的说道:“一边是散户替我们继续抬高价格,一边是银行界纷纷出售手中的二三关,只要我们将这两拨人安排,那么局势就会朝着我们的希望方向发展。”
七星公司不可能一直抬价格,也抬不住,所以现在价格70元以上,他们就希望散户来抬银行抛售的二三关,继续稳住,甚至抬高价格。
当然,这还只是‘前戏’而已,银行界一旦私自卖出二三关,实际上已经是触犯法律,有把柄在南鲸政府手里了。
会议进行到最后,宋大姐想起一个人,说道:“你们认为这个陈光良,是不是知道一些事情?”
‘三不’纷纷沉思起来,截止目前,平安银行没有卖出手中的二三关,但陈光良却通过平安证券66号经纪,大手笔吸纳过二三关,而且还是一开盘就在吸纳。
反常!
宋子良说道:“此人一向聪明狡猾,不上当也是必然。就算他或许知道点什么,但肯定也不会讲出来的。”
徐勘也点头说道:“不错,就拿去年的炒标金事件,他便直接没有参与,显然是个聪明人。”
宋大姐却是四人考虑最多的,她说道:“我倒不是担心他会和我们作对,而是担心平安银行不卖二三关,会有一些人见风使舵,影响我们的计划。”
徐勘当即说道:“放心,我们后续还有很多计划,银行家门会上当的。”
宋大姐点点头,说道:“也对,部分银行不上当,也是在计划之中,后续我们还有猛药。”
很快,沪市遍布谣言,说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收回‘二三关’库券,改发‘二三关’税公债。抬高的价位和四下传播的谣言互相配合,使众多散户信以为真,纷纷入市抢购‘二三关’库券,还有一些散户甚至不惜抛出手头的其他公债、库券,变现后大量买进‘二三关’库券。
华商证券交易所外面的街道,到处都是挤满了望向一朝发财的散户,大家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讨论起行情。
“今天二三关已经75元了,你们买了没有?”
“我买了,我把其他公债都出手了,全部买成二三关。我可是听人说,二三关要涨到90元。”
“不会吧,那岂不是达到了面值的9成左右,这公债历史上最高也就涨到80多。”
“这次不一样,南鲸政府准备收回二三关,市场价格是多少,那就是按照市价收回,大家都卯着劲买呢!”
“买到就是赚到,你们谁要是有资金,感觉下手了!”
散户纷纷入场,这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与散户持相反观点的‘大户们’,也就是银行界,大家面对这种行情,认为这是一个只赚不赔的绝佳机会,纷纷抛售“二三关”库券。银行界当时的普遍想法是:“二三关”库券跟其他证券、股票一样,有涨就有跌,现在先以打折价位抛出去,就算以后涨至百元,没人接盘了,那就只好跌下来。
一半以上的银行纷纷把“二三关”库券抛出来了,但另有一部分银行还沉得住气,按兵不动。
平安银行。
协理叶熙明也来试探老板的意思,他说道:“老板,目前我们平安银行只是象征性的拿出50万去证券公司送拍,手中还有足足450万面额的二三关,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陈光良反问道:“你觉得该如何行动?”
叶熙明当即说道:“目前一大半银行纷纷卖出二三关,我们既然坚持到这个程度,要不要再拿出一部分去证券公司送拍,这样也不承担什么风险,但佣金总归是有的。”
那点佣金,不要也罢!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不急,现在局势不明,我们按兵不动即可。沉住气,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叶熙明不知道这里面的深意,也只能说道:“好的.不过话说回来,二三关已经涨到78元,这个价格还真是让人心动。截止目前,也就那么几家银行还没有行动。”
陈光良说道:“他们也会上钩的”
叶熙明大震,老板这话的意思是——这是有人设的局,那么这个设局的人,未免也实力太强了。连南鲸方面的虚假消息,也敢放出来。
殊不知,别说散布南鲸方面的假消息,就是让财政部配合,七星公司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一波的猛药,可是还没有出来呢!
陈光良此时也大概明白了七星公司的意图——现在七星公司手中,有着大量的二三关,都是低价吸纳进来的,预计平均成本在65元以下。
而如今二三关已经涨到78元以上,但七星公司想套现,也得有人来接盘,不然他们一大量抛出,就会引发二三关轰然倒塌。
而接盘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些‘高价卖出二三关’的银行。
想到这些,陈光良也决定‘顺手摸鱼’,而且他还要踩在七星公司的头上获利。
得罪谈不上,但也够让七星公司的几人,忌惮一下陈光良的手段,毕竟他们的把戏,早已经被陈光良知晓。
第299章 你们的把戏我都知道
与此同时,七星公司的‘猛药’也开始下了。
这天,徐堪奉‘宋大姐’命行动,当天约请亲信刘子余共进午餐。
刘子余是中国实业银行下设的“中记号”经理、兼中实行南京分行经理,他另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证券交易所第32号经纪人。
两人共进午餐时,刘子余主动上道:“徐次长,这财政部真的已经决定收回二三关?”
这是最近热门的话题,刘子余主动提及,倒也是正常。
但正是这样,正中徐勘下怀。
只见,徐堪假装漫不经心地说道:“若是别人问这个话,我肯定不能告知,毕竟这是机密。但我们是老相识,我就不瞒你,财政部确实已经决定收回该库券,‘二三关’近日必定还会大涨。”
刘子余一听,顿时心中有数,但他依旧不直接表态,他依旧比较谨慎。
“这可是个赚钱的消息,多谢老领导照顾。”
徐勘摆摆手,随后继续实施他的计划,只见他有些难为情的说道:“实话说,这次约你来,是想你替我做个事情。”
刘子余当即说道:“徐次长请讲,我一定赴汤蹈火!”
徐勘笑着说道:“赴汤蹈火倒不用,不过是想委托你,替我购入八十万元的‘二三关’。这是我私人筹措的资金,过几天就抛掉,赚上若干也是好的。只不过我毕竟是财政部次长兼钱币司司长、负责发行证券与交易的财政部最高负责人身份,如果亲自操作,难免被人口舌。”
刘子余一听,心中颇为激动,面上则故作镇定的说道:“徐次长放心,我必不付托,也不会泄露消息出去。”
徐勘点点头,他已经从刘子余的微弱表情下,看到计谋成功。
当然,他有意无意的打量一下餐厅四周,果然发现一些盯梢的面孔,他顿时明白——自己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刘子余跟徐堪次长的关系银行界都知晓,处于‘二三关’库券价位上涨的当儿,一些人正暗暗注意刘的一举一动,他与徐堪共进午餐的一幕自然已落在他人眼里。
只见刘子余得到徐勘的消息后,午餐也来不及吃完,便匆匆起身。
看着有人尾随刘子余出门,徐勘慢悠悠的享受着美酒和佳肴,他知道——自己的计谋成功了。
却说。
刘子余出门后,便直奔邮电局,拍发加急电报至上海。
这一幕,自然也逃脱不了那些盯梢的眼线。
很快,邮电局的职员迎来发财的机会。
“小兄弟,麻烦帮刚才那位刘先生的电报底稿,给我过目一下!”
“不好意思,这不符合规矩!”
“对,这确实不合规矩这是小小的意思,我就看一眼而已,绝不带走,和走漏消息。”
“真的只是看一眼?”
“自然”
作为邮电局的职员李多海,没想到有一天他也能发大财,看着交通银行发行的一沓纸币,大概有上百大洋的样子,他果断调出刘子余的邮件底稿,来赚这一笔外快。
而这一天,他就收到这样的五个请求,他赚钱也是赚了四五百大洋。
真的是发财了!
事实上,刘子余的电报底稿内容很简单,一看就是通知沪市方面下午开盘时速做多头。此消息一时四处传播,议论纷纷。
当晚,京沪等地不知有多少有钱大佬夜不能寐矣。
在蒋梅英的府邸,陈光良正在卖力的索取。
一般的女人,陈光良都担心是风中的小苗,容易被他折腾倒下。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