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第51节
最小的建制单位是伍,五个人为一伍,再大一个级别的就是什,一什就是俩伍十个人。
李弈剑麾下共五十人,分成五个什。
平时演练军阵,便是五个什相互配合。
而原本心里惊慌的士兵,在李弈剑的指挥之下,竟是暂时忘记了惊恐。
他们下意识的按照李弈剑的指挥,向前冲杀过去。
而李弈剑,则是缓住冲锋势头,置身于中后军的位置。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而智,排在第一位。
为将者,并非一定要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若将领带队冲锋,然后受伤,接下来谁来指挥作战?
队伍岂不成了一盘散沙?一击即溃?
将领最要紧的,还是指挥作战。
双方相互弓箭射击了一波,不过都收效甚微。
本身骑射的准头就差,更何况还可以用兵器磕掉射来的箭矢。
北蛮士兵身上穿着的羊皮袄是双层的,中间还有填充的麻布,能够起到极大的缓冲作用。
而大夏士兵这边,则是身着软甲。
更何况,他们都炼皮有成——额,这些勋贵子弟境界差了些,但是最低的也有牛皮境。
牛皮境的武者皮膜,可比披一层牛皮坚固的多。
很快,双方便交战在一起。
大夏士兵方面,军阵完整,盔甲武器更胜对方一筹。
便是武道境界,也高出对方。
被北蛮派来掠夺的士兵,都是从各个部落里抽调出来的年轻牧民,他们从未习过武。
北蛮当然有武者组成的精锐军,但是那些精锐,是不会被派来掠夺的。
从纸面数据看来,夏军各方面都占据优势。
这也是镇国公主会派精锐营这些新兵蛋子上战场的底气。
若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或者旗鼓相当,那让这些新兵蛋子上战场就不是磨练他们,而是让他们来送死了。
然而当双方交战到一起的时候,竟是夏军处于下风。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北蛮士兵的凶狠,一上来便压制住了夏军。
面对着北蛮士兵招招夺命的弯刀,夏军顿时手忙脚乱起来。
他们甚至忘记了学过的枪法,只是凭借本能胡乱格挡。
很快,他们就处于凶险之中。
李弈剑手提长弓,搭弓上弦,随时都能够射将出去。
凭他完美境的箭术,只要射出,几乎必中。
只要多射几箭,很快就能改变战局。
在小规模作战中,一个神箭手,是完全可以改变战局的。
不过,李弈剑一直没有射出手中箭矢。
他决定多磨练麾下士兵一番。
骑兵作战,不似步兵作战。
骑兵胯下战马,是在移动的,几乎没有双方战马静止不动,两人相互砍杀的情况出现。
而在这移动中,往往就会陷入混战。
而李弈剑,则是不断指挥麾下士兵变阵。
他的阵法,已臻完美之境。
他能够根据战场情况,用最完美的应对来变换军阵。
在他的指挥之下,夏军竟是渐渐稳住局面,让局面变得僵持起来。
不过,夏军终究是稚嫩了些。
唰!
一个蛮军来了个镫里藏身,躲过柳玉城的长枪,他手中弯刀,蓦然从下面划过,直斩向柳玉城脖颈。
此时,已是来不及躲闪。
柳玉城暗叫一声吾命休矣,也只能无奈等死。
嗖!
恰在此时,一根箭矢闪电般射来,恰好射中那蛮兵咽喉,将他射落马下。
弯刀在半空中无力坠落,倒是吓了柳玉城一身冷汗。
嗖!
嗖!嗖!
既然射出了第一箭,李弈剑便不再迟疑,一箭一箭,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射出五六箭去。
完美箭术显威,他每射出一箭,便能带走一个蛮兵性命。
蛮兵在减员的同时,士气也不由为之一滞。
此消彼长之下,夏军这边,则是士气大震!
更何况,腾出手来的夏军,又联手攻击起身边蛮兵来。
这让蛮兵阵型,越发骚乱起来。
隐隐间,已呈溃败之势。
此时,蛮军那边,也是发现不妙。
蛮军将领,顿时拖着长刀,抽身直接向李弈剑这边,杀将过来。
第62章 大获全胜
“哇呀呀,兀那小子,纳命来!”
北蛮头领,用怪异的腔调大喊着,直冲李弈剑杀来。
嗖!
李弈剑更不搭话,直接一箭射将过去。
铛!
北蛮头领,用手中弯刀磕飞箭矢,胯下骏马再次加速,已到近前。
李弈剑微微皱眉,自己的箭术无双,只是那北蛮将领,也不是等闲之辈,竟是直接磕飞了箭矢。
两石的弓箭,终究是弱了些。
刚入军的时候,这两石的弓箭,他还不能完全拉满。
而随着武道境界的提升,如今这弓箭,已经有些嫌轻了。
等武道境界再提升一二,倒是要换一把更重的强弓了。
双方距离不断拉近,李弈剑干脆抛开弓箭,握紧长枪,抢先刺将过去。
哪蛮将在马背上猛向后倒去,整个人几乎贴到马背上,躲过这一枪去。
他手中弯刀,则是鬼魅般向李弈剑撩来。
李弈剑用枪杆挡住这一刀,两人战马交错,完成一个回合交战。
两人纷纷调转马头,战到了一处。
李弈剑长枪如龙,枪法变幻莫测,威势惊人。
而那蛮将,更是不遑多让。
一把长刀,刀光如练,一时势大力沉,势若雷霆。
一时又飘忽鬼魅,如毒蛇般发出闪电一击。
两人如走马灯般厮杀在一处,一时杀的难分难解。
不过,李弈剑却是逐渐落入到下风之中。
那蛮将刀法技艺丝毫不弱于他,且战斗经验丰富,远非李弈剑可比。
李弈剑虽说枪法已臻熟练境,只是他的枪法,都是在演武场上训练出来的。
而他和人交战的经验,也仅限于三场地面比斗。
马战于他,还是第一次。
所幸,他的灵识远超常人,每每能够判断出蛮将的攻击轨迹。
因此,几次都险之又险地躲避开蛮将的攻击。
并且他也在逐渐适应着马战。
只是,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久守之下,只怕必定有失。
夏军方面,牛犇等人,见状忙要上前帮忙。
而蛮军方面,则是拼着受伤,也死死拖住夏军,不让其前来救援。
且说那蛮将也心急起来,情知他若不能及时斩杀这大夏小将。
上一篇:反派专业户?不,是港岛无冕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