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167节
他尴尬地摸向腰间的水壶,晃了晃,里面只剩浅浅一层底。
江叶突然举手示意停车。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抬手一挥。
一箩筐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突兀地出现在路中央,旁边还摞着整箱的矿泉水。面粉的甜香和塑料瓶的晶莹,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哨兵们目瞪口呆,有个士兵甚至揉了揉眼睛。
“吃点东西。”江叶拿起一个馒头递过去,“垫垫肚子。”
哨兵们僵在原地,眼神在馒头和江叶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看什么神仙显灵。
许参谋长开口提醒,“吃吧,这是友军的心意。”
江叶见众人仍不敢动,便自己先咬了口馒头,又拧开瓶水喝下。雪白的面粉沾在他唇边,在满脸油彩中格外显眼。
终于,那个肚子叫的哨兵犹豫着伸出手。
当温热柔软的触感传来时,他猛地咬了一大口,咀嚼两下后突然瞪大眼睛,“香!真香!”
其他哨兵顿时围了上来,却仍保持着纪律,每人只拿一个馒头一瓶水。
有个小战士吃着吃着突然蹲下去,肩膀微微发抖。
他上次吃白面,还是半年前离家时娘塞的干粮。
“慢点吃,别噎着。”星跳下车,默默把水分给更年轻的士兵们。
江叶沉默地看着那些珍惜地捧着馒头、连掉落的渣都要捡起来的士兵,又兑换五十人份的单兵口粮。
当车队重新发动时,每个哨位都多了一堆罐头和压缩饼干。
哨兵们举着吃剩的半个馒头敬礼,月光照亮他们油光光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睛。
地下掩体深处,昏黄的汽灯将人影投在斑驳的混凝土墙上。
发报机的滴答声与远处沉闷的炮击声交织,空气里弥漫着铁锈、汗水和劣质烟草的混合气味。
孙师长闭目靠在太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铺满军事地图的桌面。
一旁的谢副团长焦躁地踱步,时不时看向墙上的挂钟。
“按德邻电话里说的,应该到了。”王参谋长放下茶杯,陶瓷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别是路上……”
“现在哪条路安全?”谢副团长打断他,眉头紧锁,“鬼子飞机大炮盯着每一条通道。”
几位高级军官沉默下来,目光不约而同投向闭目养神的孙师座。
这位黄埔一期的将领依旧保持着雕塑般的坐姿,只有微微颤动的眼皮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一小时前那通离奇的电话犹在耳边。
“师座!我部获赠未来军火!未来中国军人正前往师部。”
无论是“未来军火”,还是‘未来军人’都太过荒诞,让整个指挥部都怀疑李团长是不是被连日血战逼疯了。
但对方反复强调的“全自动火器”“反坦克利器”,又让所有人抓心挠肝地想要验证真伪。
“报告!”传令兵突然冲进来,“许参谋长带人到了,说是李团长派来的。”
所有军官猛地起身,连孙师长都睁开了眼睛。
指挥部外,江叶一行人沉默地站在阴影中。
许参谋长正与守卫交涉,而哨兵们的目光时不时打量着这群造型奇特的士兵身上。
他们的作战服沾满硝烟,但材质明显不同于粗布军装,那些带着复杂导轨的步枪,更是彻底颠覆了对枪械的认知。
“师座有请!”
沉重的防爆门缓缓开启,露出灯火通明的指挥室。
当江叶一行人跨过门槛时,明显感觉到十余道灼热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们身上。
孙师长缓缓站起身,锐利的视线扫过众人。
他的军装领口一丝不苟,即便在深夜激战中依旧保持着军人仪态。
当看到特战队员们背着的奇特武器时,这位见多识广的师长瞳孔微微收缩。
指挥室里落针可闻,所有军官都屏住了呼吸。
以江叶和苍龙为首,五十名特战队员身形挺得笔直如松,右臂齐刷刷抬起,五指并拢指尖抵紧太阳穴,带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跨越时空,同致以崇敬的军礼。
“2025年,中国军人前来报到!”
低沉铿锵的报号声在掩体内回荡,震得汽灯的火苗都晃了晃。
孙师长瞳孔骤然收缩,所有将领都用惊疑不定的目光,打量着这群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军人。
他们身上的装备、气质,乃至眼神里的锋芒,都透着令人震撼的陌生感。
孙师长突然深吸一口气,苍老的手掌猛地抬起还礼。
紧接着,指挥部里响起一片衣袂摩擦声,所有军官同时挺胸敬礼,每双眼睛都燃着灼人的光。
两个时代的军礼在昏黄的灯光下交汇,汽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挂满作战地图的墙上,恍惚间仿佛有无数先烈的英魂正在黑暗中凝视。
礼毕时,孙师长的手微微发抖。
这位见惯生死的将军,第一次觉得喉头发紧。
【注】:这里的将领无论什么姓,都不要对号入座。执笔所写的,是那场战役所有为中华大地付出、牺牲的英雄们的缩影,浓缩在一起。不要与现实对号入座。
至于,遭遇肉弹,一晚上遭遇七次夜袭等等情节,都是真实改编,只是执笔将他们浓缩在一起。
第234章 作战计划
双方手臂落下,指挥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远处隐约的炮声透过厚厚的掩体传来。
孙师长目光如炬,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李团长来电说,诸位带来了未来的装备?此事当真?”
江叶上前一步,平静点头:“千真万确。”
话音未落,他抬手随意一挥。
指挥室中央的空地上,空气仿佛扭曲了一下,随即一件件造型奇特、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武器凭空出现,依次排开,整齐展示在众人面前。
AK-47自动步枪、RPD轻机枪、RPG-7火箭筒、82mm迫击炮、M2火焰喷射器……
这一切发生得悄无声息,却比任何爆炸都更震撼人心。
指挥部内的将领们,包括见多识广的孙师长,瞳孔都骤然收缩,呼吸为之一窒。
他们先是惊骇于这如同仙术般的手段,随即目光便被这些从未见过的武器牢牢吸住。
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些武器上那种超越时代的气息,精良的工艺、未知的材料、充满力量感的设计,无一不在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想到李团长电话里描述的恐怖火力,每个人的眼神都变得无比灼热,仿佛看到了绝境中的曙光。
参谋长王敬久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指着那些武器问道:“**机场,鬼子那个重要的补给机场,就是用这些神兵利器炸掉的?”
江叶却摇了摇头:“不,炸毁机场用的不是这些。”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再次抬手。
一架造型更加科幻、线条流畅、泛着暗哑金属光泽的小型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桌面上。
它形态精巧,机翼折叠,腹下似乎蕴含着可怕的力量。
“这是‘锋-17归墟’自杀式无人机。”江叶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每架可携带800克高能C4炸药,具备自主导航、目标识别和精确打击能力。它们悄无声息,能从空中发起致命一击,**机场的油库和停机坪,就是被它们精准摧毁的。”
他看着眼前这些从尸山血海中挣扎出来的将领,缓缓道:“这就未来战争的模样。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靠着人命去填。”
将领们听得怔在原地,既觉得天方夜谭,又隐隐感到,这或许就是真的。
王参谋长呼吸急促,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桌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请、请问这‘自杀无人机’,能否、能否对付鬼子江上的军舰?他们的舰炮,我们实在……”
他的话没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的苦涩。
多少将士没倒在冲锋路上,却被来自江上的重炮炸得粉身碎骨。
所有将领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江叶身上,指挥部内落针可闻。
江叶让位置,苍龙走上前,迎上那些饱含期盼与忐忑的目光,沉稳开口,“单架‘锋-17’系列的自杀式无人机,最大载弹量约0.5至3公斤高爆炸药。”
他看到几位将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立刻话锋一转,“以满载3公斤C4计算,虽难以直接击沉日-军万吨级巡洋舰(如‘出云号’),但……”
他拿起一支铅笔,快速在摊开的海图勾勒出日-军战舰的轮廓。
“若能精准命中弹药库。”他的笔尖重重一点,“极可能引发二次殉爆,将其彻底送入江底。”
“若击中引擎舱或舵机。”苍龙手中的笔,划过动力舱位置,停在那个位置,平静的说道,“足以瘫痪其动力系统,让它变成漂浮的棺材。”
“若摧毁舰桥或火控指挥塔。整艘战舰将瞬间失去作战能力,沦为瞎子聋子。”
苍龙圈出几个关键点,“即便是攻击甲板上的舰炮、鱼雷发射管或水上飞机,也能有效削弱其火力,为我军创造战机。”
他放下笔,目光扫过神情越来越激动的将领们,“更重要的是,它们造价低廉,可集群出动,从多个角度发动饱和攻击,让敌舰防不胜防。”
“够了!这就足够了!”孙师长激动的开口。
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我们之前……我们之前只能用弟兄们的命去填!用木船绑炸药去冲!现在,现在我们终于能咬回去了!”
王参谋长重重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其他军官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狠厉意味的笑容。
是啊,相比之前完全被动挨打,只能眼睁睁看着舰炮肆虐而毫无办法的绝望,此刻拥有的任何一点反击手段,都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
指挥室内,气氛热烈而专注。
巨大的军事海图被铺在中央桌面上,黄浦江与长江口吴淞段的航道被红蓝铅笔细致标注,江面上标注的日-军舰艇符号密密麻麻,像一群蛰伏的野兽。
苍龙上前一步,手指点向海图,“我们来之前,已通过历史资料对日-军舰队可能的锚泊区、巡逻路线进行了预判,并完成了初步的航线编程。”
“无人机内置的视觉识别系统能够区分军舰轮廓与民船,但鬼子舰艇上的高射机枪打得狠,低空飞行时容易被盯上,为确保万无一失……”
他看向孙师长和王参谋长,“我们建议兵分两路。一队潜入黄浦江沿岸,负责近距离监控和修正攻击出云号、川内号等内河炮舰的无人机航线;另一队渗透至吴淞口外,针对停泊在长江主航道上的驱逐舰、巡洋舰(如鹿岛号、八重山号)进行最终引导。”
“好!”孙师长重重点头,粗糙的手指叩击着海图,“对敌舰分布,我们更熟悉。浦江沿岸,鬼子的主要炮舰通常锚泊在杨树浦、汇山码头至公大纱厂一带,那里有他们的物资仓库和陆战队司令部,不光巡逻艇密集,舰上的九三式高射机枪能扫到江面半空,硬闯就是送死。”
第235章 生命线掐断(为大佬们加更)
他的手指划过相应江段,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谢副团长补充道:“吴淞口外更麻烦,鬼子的大型舰艇为规避浅水和我军零星水雷,多在三夹水、崇明岛附近水域游弋或锚泊。但那里江面开阔,别说无人机靠近,咱们的侦察兵稍微露头就可能被舰上瞭望哨发现,他们的高射炮群可不是吃素的。”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