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200节
江叶赶紧澄清,他不背锅。
╭(╯^╰)╮……
一群鄙夷的看着他,全然不信这货。
最后,还是王承恩出来澄清,是自己理解错了。
众人见王承恩如此诚惶诚恐的道歉,一个个不再‘追究’。
平息怨念颇深的一行人后,王承恩笑着领着众人进入大殿,殿中已经准备好了膳食。
不得不说,到了明朝,尤其是宫廷饮食,其烹饪技术和菜品丰富程度已经非常接近现代,调味和菜式远比他们在秦朝吃的要精细和多样得多。
各种蒸、煮、煎、炸、烤的菜肴琳琅满目,味道也相当不错。
“唔,这个好吃!”
“这烤鸭!绝了!”
“比秦朝那会儿真是强太多了!”
美味的食物果然是最好的慰藉,在品尝了明朝御膳房的手艺后,众人因为下午所见而沉重的心情,总算好转了不少,席间也渐渐有了些笑声。
酒足饭饱,江叶原本打算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安排的住所休息,却被王承恩笑眯眯地拦下了。
“江先生,陛下有请,说还有些事情想与先生详谈。”
得了,皇帝的“促膝长谈”虽迟但到。
他只好对张怀明等人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回去,自己则跟着王承恩再次前往乾清宫。
灯火通明的乾清宫内,崇祯似乎处理完了紧急政务,正独自等待着江叶。
见到江叶进来,他脸上露出了笑。
没有过多寒暄,江叶便如同前两次一样,直接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物资清单,递给了崇祯。
“这是后世执政者,送于陛下,希望陛下能带着大明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崇祯接过清单,借着明亮的烛光仔细翻阅。
越是往下看,他的呼吸就越发急促,眼睛瞪得越大,脸上的惊喜之色几乎难以掩饰。
那清单上所列的,不仅仅是粮食、军械、药材,更有许多他闻所未闻、但一看介绍便知对民生、军工有巨大助力的新奇技术和作物。
“这、这……”
崇祯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他猛地抬起头,一把握住江叶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哽咽。
“江先生!朕、朕真不知该如何谢你!此等恩情,如同再造!朕代天下百姓,谢过先生!谢过后世掌舵者(注:只能这么写啊)!”
江叶能感受到他手的微颤和那份发自内心的激动。
“陛下不必如此。这只是后世同胞的一点心意,希望这些东西,能真正帮到大明,帮到百姓。”
崇祯深吸一口气,仿佛立誓般郑重说道:“先生放心!朕在此对天起誓,必竭尽全力,革除积弊,中兴大明!绝不辜负先生与后世同胞之期望!”
“朕绝不会让这天下亿万黎民,将来被打上那耻辱的‘奴’印!绝不!”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江叶看着眼前这位虽然年轻却已被命运逼到墙角,此刻又因为看到希望而重新燃起斗志的皇帝。
“我相信你,陛下。”
第290章 分头行动
江叶将最重要的物资清单交给崇祯后,又从系统空间内再次取出了一份写满人名的册子,递了过去。
“陛下,这份名单,也是后世官方根据史料整理出来的。上面记载了一些在这个时期,或许尚未崭露头角、或许正郁郁不得志,但确有其才实学之人。陛下或可留心察访,量才擢用,或许能成为陛下中兴大业的臂助。”
这份名单上的人,有些是历史上证明过的忠臣良将,有些则是被埋没的人才,希望能帮崇祯弥补一些人才上的损失。
崇祯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名单,只觉得手中的分量比方才的物资清单更重。
这不仅仅是名字,更是希望和未来!
他再次深深躬身:“后世为朕、为大明思虑如此周详,朕……感激不尽!”
正事谈完,江叶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时间不早,该睡觉了。
崇祯很有眼力劲,见状立刻一脸歉然地说道:“是朕疏忽了,竟拉着先生谈了如此之久,扰了先生休息。先生快请回偏殿好生歇息,养足精神。”
江叶起身告辞,刚走到殿门口,却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着崇祯开口:“那个……陛下,我有个不情之请。”
“先生但说无妨!”崇祯立刻道。
出门好几天了,许久没尝到香辣豆腐包了,心里总惦记着那口味道。
不知御厨的手艺会不会更妙?
光是想着,江叶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明日早饭,能否让御膳房,给我准备几个香辣豆腐包?”江叶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出请求。
崇祯闻言,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困惑:“香辣……豆腐包?”
这吃食的名字,对他而言实在有些陌生。
江叶见对方困惑,一拍脑门,差点忘记了,辣椒现在还没被广泛食用。
江叶直接将系统那儿兑换了辣椒粉,“喏,这就是辣椒。用最嫩的豆腐,切成丁,混合上好的辣椒粉和一些调味料做馅,包成的包子。蒸熟了吃,又辣又香,特别好吃!”
虽然还是无法想象具体味道,但崇祯见江叶说得如此认真甚至期待,立刻笑着保证:“原来如此。先生放心,朕这就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定让先生吃上这香辣豆腐包。”
“多谢陛下!”江叶心满意足地谢过,顺道将辣椒粉留下。
江叶一走,崇祯立刻对王承恩吩咐道:“王大伴,即刻去御膳房,传朕的口谕:命他们明日务必做出一种叫做‘香辣豆腐包’的吃食!谁做出来的包子能让江先生满意,朕重重有赏!”
“老奴遵旨!”
这可是江导要的吃食,王承恩可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御膳房传达这道特殊的“圣旨”。
第二天一早,崇祯都已经下完了早朝,曾玄等一群年轻游客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
而江叶、张怀明、林如、太虚道长、王正刚等几人倒是起了个大早,已经在偏殿用早膳了。
江叶一看到曾玄他们进来,立刻热情地招呼:“快来快来!今天有御厨特制的香辣豆腐包!味道绝了!都尝尝!”
他一边自己吃得津津有味,一边极力推销。
不得不说,御厨的手艺确实非凡,虽然第一次做这吃食,但把握得极好,豆腐馅嫩滑无比,辣味醇厚鲜香,面皮松软可口,比江叶在现代吃过的任何一家都要好吃。
众人见江叶如此推崇,也纷纷好奇地尝了尝。
喜欢吃辣的人,如郭帅、时墨等,顿时眼睛一亮,赞不绝口;而不能吃辣的人,如苏小小、李佳佳,则被辣得直吐舌头,无福消受这“美味”。
用过早膳,崇祯早已安排了骆养性,派遣一队便装的锦衣卫好手,负责护卫张怀明这一大群游客在京城内游览。
骆养性自然不敢怠慢,派出的都是精锐且机灵的下属。
无论是来过一次的丁高,还是其他首次到来的游客,这都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悠闲地逛一逛四百年前的北京城。
相比于古朴恢弘的秦咸阳,或是边塞风情的龟兹,明朝的京城作为帝国的首都,其繁华程度、商铺种类、商品齐全度,都远非前两者可比。
这群购买力惊人的“现代土豪们”一进入商业区,立刻如同脱缰的野马,再次开启了“逛吃买”的模式,看得后面护卫的锦衣卫暗自咋舌。
中午时分,众人更是包下了京城最大酒楼最好的雅间,美美地搓了一顿地道的明代大餐,个个吃得心满意足。
而江叶,则没有参与这趟购物美食之旅。
他还有正事要忙。
他得将承诺给崇祯的物资,分批运送到京畿周围的几处关键军营和粮仓。
更让王承恩和骆养性提心吊胆的是,崇祯皇帝竟然不顾他们的劝阻,坚持要换上便服,亲自跟着江叶一同“微服”出行,美其名曰“视察物资发放,体察军情民情”。
其实,就是收买军心。
深夜时分,江叶与崇祯一行人方才风尘仆仆地顺利返回京城。
这一整日的奔波劳碌,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皇帝陛下亲自深入军营,发放崭新的军服、不一样的利器,更是当场补发了长期拖欠的军饷。
这对于底层的兵卒而言,不仅仅是物资上的补充,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与激励,极大地提振了京营将士的士气与忠诚。
回到皇宫,二人简单洗漱一番,洗去满身的疲惫与尘土。
虽然身体乏累,但崇祯的眼神却异常明亮,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震撼,有沉重,更有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坚定。
他屏退左右,与江叶对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先生,朕今日方知,朕的军营,竟是如此模样。器械破败,兵卒面有菜色,军纪亦显涣散……若非亲眼所见,朕竟不知天子脚下,京营重地,已糜烂至此。”
他苦笑一声,语气愈发沉重:“京营尚且如此,那九边重镇、各地卫所……朕简直不敢想象。朕这个皇帝,当得真是……”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但那份深深的自责与无力感,却弥漫在空气中。
第291章 与崇祯道别
江叶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知道此刻的崇祯更需要一个倾听者。
沉默良久,崇祯忽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江叶,“江先生,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皇帝?”
江叶迎着他的目光,斟酌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大明积弊已深,犹如一棵内部已被蛀空的大树,非一日之寒。陛下已尽力在做,并非无所作为。”
崇祯知道江叶这话更多是在安慰自己。
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其实很清楚。
但他仍然很感激这份宽慰,至少还有人愿意肯定他的努力。
他长长叹了口气,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带着无限的向往与感慨:“朕有时真想,朕若是有太祖高皇帝那般雄才大略,或是有成祖文皇帝那般英武果决,便好了。若是由他们来面对今日之局,定然、定然会比朕做得好。”
江叶沉默了。
历史没有如果,而朱元璋和朱棣的雄才大略与铁血手段,也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和承受。
半晌后,崇祯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江叶,那双原本因疲惫而有些血丝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浓浓的不舍。
因为再过三个时辰,天就要亮了,江叶他们就要离开了。
崇祯瞥了江叶一眼,又迅速转过头,假装望着窗外的残月,声音低得几乎像是在自言自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怅惘:“江叶,你若能留下,那该有多好。”
这声低语,在寂静的深夜显得格外清晰。
江叶听到了。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