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27节

  不一会儿,乔文柏抱着个鼓鼓囊囊的旅行袋回来,拉链一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四十包袋装的泡面,还有几袋真空包装的卤蛋和火腿肠。

  这仅仅只是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他们还准备了五桶桶装的方便面,但那个是姜凯特意叮嘱的,给秦始皇准备的。

  至于袋装方便面,用姜凯的话来说,袋装方便能多带,适合给他们自己吃。

  之前,姜凯让他们带这么多方便面,他们还不愿意。

  如今再看,姜凯真的是太明智了。

  “姜凯说古代伙食,我们肯定吃不惯。”耿苍掏出一包红烧牛肉面,包装袋在油灯下反着光,“让我们把这些当战略物资。”

  驿丞和几个仆役好奇的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不认识那是什么东西,就觉得那包装袋颜色好看,有光泽,很是漂亮。

  校尉好奇的询问,“大人,这些是……”

  “家乡特产。”江叶笑着解释道,“劳烦这位大人,帮忙准备口干净的釜(注:煮面的锅),再烧锅开水。”

  驿馆后厨顿时忙乱起来。

  仆役们搬来专门煮羹的大铜釜,乔文柏指挥着往里面倒了半釜清水。

  在水开之前,乌杰无聊的观察起这个原始厨房。墙角堆着粗陶罐,梁上挂着风干的野菜,灶台边摆着石磨,一切都简陋得难以想象。

  当水开始冒泡时,耿苍等人将早就撕开包装的面饼,一股脑的全部扔到沸水之中,很快独特的麦香立刻弥漫开来。

  “调料包!调料包!”乔文柏催促着。

  四人手忙脚乱地把所有调料粉、油包都挤进去,冯一鸣还贡献了两颗卤蛋掰碎扔进锅里。

  随着咕嘟咕嘟的煮面声,一股前所未有的浓烈香气爆炸般填满了整个厨房。

  原本在门外张望的驿丞,突然吸着鼻子,好奇的往里走,“这、这是什么吃食,香气如此勾人?”

  他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铜釜里翻滚的面条,喉结不停上下滚动。

  几个烧火的仆役手里的活计不自觉的停下,下意识的往釜边凑。

  香气顺着门缝飘到前厅,正在扒拉粟米饭的校尉突然坐直了身体:“何物如此香?”

  连守在院外的秦兵都被这股香味勾起,有人好奇的偷偷扒在窗棂上张望。

  当一大盆金灿灿的泡面被端上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盆泡面上。面条浸润着红亮的汤汁,上面浮着油花和葱花,卤蛋碎和火腿肠片点缀其间,在油灯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与现代泡面不同的是,这锅面因为用铜釜大火煮制,香气比用开水泡的浓郁。

  校尉和秦兵们站在一旁,都被这股香味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可这食物是这些贵客的,他们自是不敢肖想,只能偷偷的多吸几口气,闻闻那香味也是知足的。

  乔文柏眼角余光瞥见校尉,起身盛了满满一碗,捧到校尉面前:“将军一路护送辛苦,请尝尝我们家乡的味道。”

  校尉慌忙后退:“这如何使得。”

  “将军莫要推辞。”江叶适时开口,“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在校尉迟疑时,冯一鸣已经麻利地给每个秦兵都盛了一碗。

  这些平日严肃的军士捧着粗陶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人忍不住先尝了一口。

第37章 人人有份

  下一秒,整个厅堂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天爷!这面竟如此滑爽!”

  “某从军十载,未尝此等美味!”

  “辛!辛!可为何越辛越想食?”

  虽然是红烧牛肉面,但对于从不食辣的秦军而言,依旧能尝到那一丝丝辣味。

  这个时期的秦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辣椒,只有本土的姜、茱萸这类,带有些许辣味的,但与现代的辣椒相比,这算是辛。

  秦朝还没有记载有‘辣’,只有‘辛’,古时常言的‘酸甜苦辣’四味,这四味说法是在唐宋形成,但四味的认知大概在先秦萌芽。

  但是,根据《吕氏春秋·本味》(秦代)记载:“酸而不酷,咸而不减,甘而不哝,辛而不烈”,是以“辛”表辣。

  校尉吃得满头大汗,却停不下筷子,最后连汤底都喝得一滴不剩。

  他郑重地向乔文柏拱手:“乔小友厚赐,末将没齿难忘!“

  厨房那边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

  乌杰探头一看,发现几个驿馆仆役正偷偷舔着他们刚才扔掉的调料包装袋。

  他心头一酸,转身又煮了一锅面,特意多放了火腿肠,招呼那些杂役:“来来来,见者有份!”

  仆役们不敢上前,直到驿丞发话,这才战战兢兢地接过碗。

  有个瘦小的少年仆役刚吃一口,便被鲜香的滋味给震惊住,一双眼睛瞪着溜圆。

  这、这太好吃了!

  他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觉得这是此生吃过最好吃的食物。

  “呜呜,好吃、好吃,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

  老驿丞捧着碗的手都在发抖:“老朽活了五十载,今日才知何为珍馐。”

  整个驿馆因为这锅泡面,让彼此拉近了距离,欢乐的氛围和泡面的独特的香味,在驿馆内弥漫开来。

  张怀明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叹道:“在现代不过是一碗上不得台面的泡面,在这里却是让他们尝到了珍馐。”

  李庆一望着被众人围住的乔文柏四人,嘴角微扬:“千年的沉淀,味蕾一点点被各种调味填满,舌头都变得越发刁钻、迟钝。咱们的舌头与老祖宗相比,他们的味蕾还在停留在原始阶段。”

  后半夜,吃饱喝足的众人都睡得出奇香甜。

  只有驿馆厨房的灯还亮着,几个仆役正用木勺一点点刮着铜釜里残留的汤汁,连一点点残汁都不舍得浪费。

  院墙外,负责守夜的秦兵时不时舔舔嘴唇,回味着那从未体验过的鲜辣滋味。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咸阳城内,黑夜笼罩整座城池,咸阳宫的烛火在夜风中摇曳不定。

  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简,指节轻轻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案几上的奏章已批阅了大半,可他的目光却总不自觉瞥向殿门方向。

  “赵高。”帝王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显得格外低沉,“近日可有人持玄铁令求见?”

  侍立一旁的赵高连忙躬身:“回陛下,尚未有人持令前来。”

  嬴政眉心几不可察地皱了皱,自那姜黄色的汽车消失在演武场,已过去两个半月。

  那些自称来自后世的子孙,莫非就此一去不返?

  “陛下。”赵高偷眼瞧着帝王神色,小心翼翼道,“臣观公子江叶是个重诺之人,他既已答应陛下,断然不会失言。或许他在后世有事耽搁了。”

  “多嘴。”嬴政冷声打断,却未如往常般动怒。

  他伸手取过案头那部刚【开机】(注:注意这两个字,别忽略它)的一部新手机,指腹轻轻擦过冰凉的屏幕。

  后世子孙留下之物,已经有两部无法发光,似乎坏了,就不知剩余的两部能坚持多久。

  赵高识趣地噤声,却见帝王忽然起身,玄色龙袍在烛光下流转着幽暗的光泽。

  嬴政踱至殿外廊下,望着满天星斗沉默不语。

  夜风卷起他未束的墨发,露出线条凌厉的侧颜。

  “若至岁末仍无人至……”帝王忽然低语,似是对着虚空说话,“便派人去琅琊台看看。”

  赵高心头一跳,连忙应下。

  他望着陛下立在廊下的背影,第一次在这位横扫六合的帝王身上,捕捉到一丝几不可察的心焦。

  夜色已深,咸阳宫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宫门守卫见是他,连忙让开道路,若非十万火急,蒙上卿绝不会夤夜入宫。

  刚入寝的嬴政,听到通禀,蹙着眉心,“宣。”

  殿内烛火晃动,嬴政只是随意的披着一件外袍,坐在床榻边缘。

  蒙毅走入殿内,先行行礼,这才开口禀告,“陛下,东门校尉来报,持玄铁令者已至咸阳!共十一人,现宿于郊外驿馆!”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亮色,连日来紧锁的眉宇终于舒展。

  “十一人?”嬴政声音里透着罕见的急切,“可有江叶?”

  “校尉言,为首者正是江叶。”蒙毅抬头,注意到了陛下唇角微微上扬。

  “善。”嬴政负手而立,“明日卯时,你亲率禁卫去接。”

  蒙毅恭敬领旨,“臣遵旨!”

  嬴政入睡前,眉宇舒展,整个人显得很轻松。

  赵高伺候着嬴政入睡后,轻手轻脚地退出寝殿,转身便提起衣摆,疾步穿过重重宫阙。夜露打湿了他的靴子,却丝毫未减他匆忙的步伐。

  胡亥的寝宫内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赵高刚踏入殿门,看着眼前荒唐景象,眉头轻蹙,但很快舒展开。

  年仅十二的公子胡亥正半躺在软榻上,三个衣衫不整的舞姬围在他身边喂酒。地上散落着打翻的果盘和酒樽,角落里还有个瑟瑟发抖的乐师在弹筝。

  “都退下!”赵高喝道,吓得乐师一个哆嗦弹断了琴弦。

  胡亥醉眼朦胧地抬起头:“哟,中车府令大人……”

  他打了个酒嗝,“这么晚来……嗝、是要陪本公子饮酒么?”

  赵高挥手将所有人赶出殿外。

  待殿门紧闭,他才压低声音道:“公子,那批后世之人已到咸阳!明日便要面见陛下!”

  “后世之人?”胡亥懒洋洋地玩着酒杯,“就是父皇整天念叨的那些人?”

第38章 咸阳

  “正是!”赵高叮嘱道:“公子明日定要备厚礼前去结交!这些人……”

  “知道了知道了。”胡亥不耐烦地摆手,摇摇晃晃地站起身,“不就是几个小人物罢了。本公子赏他们些金银便是。”

  他醉醺醺地搭上赵高肩膀,“老师放心……我明日……嗝……定去会会他们。”

  赵高看着胡亥这副烂醉如泥的模样,直蹙眉头,他耐心的替胡亥理了理凌乱的衣襟:“公子切记,这些人或可助您得偿所愿。你一定要好生招待,与他们交好。”

首节 上一节 27/3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港综:玩脑筋,我大傻鬼灵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