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77节
徐钊、李智、丁高三人,见二人下车,自然也跟着下车。
苏敏、孙琦二人一出现,倒让江叶的话,可信度上升些许。
土墙后方,李二狗打量着苏敏、孙琦二人,小声道:“王叔,看那小姐的衣裳,怕是官宦家的。”
王老汉压低声音,“鞑子狡诈,岂能轻易相信来路不明之人。”
如今时局动荡,万不能粗心大意,让族人陷入危险之地。
江叶耳力极佳,听到主事者的顾虑,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强光手电高高举起,让那刺目的白光直射向夜空,随后又缓缓扫过土墙后的每一张脸,让他们看清楚、感受到此物的非凡。
村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晃得眯起眼,有人甚至下意识后退了半步,手中的农具握得更紧了。
“老丈。”江叶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若我们真是鞑子探子,岂会如此大摇大摆地打着这般亮的光前来?鞑子行事,向来偷偷摸摸,趁着夜色掩人耳目,又怎会带着女眷这样的累赘?”
他说着,侧身指了指身后的苏敏和孙琦,二人虽穿着厚实的冬装,但举止端庄,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王老汉眉头紧锁,目光在江叶和两位女子之间来回扫视,显然在权衡他话中的真假。
江叶见状,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再者,我们手中的这些物件,皆是西洋舶来品,价值千金。鞑子穷困潦倒,连铁器都稀缺,又怎会有这等稀罕物?”
他晃了晃手电,那白光在雪地中划出一道刺眼的轨迹,“不瞒各位,仅这一件舶来品,便足以买下整个卢沟桥村,包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村民,“在座的每一位。”
此言一出,土墙后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
有人面露惊色,有人则半信半疑地打量着江叶手中的手电。
李二狗忍不住小声嘀咕:“王叔,他说得好像有点道理。鞑子哪来这么亮的家伙?上次他们去长辛店的时候,据说连火把都舍不得多点几支。”
铁匠可是见识过鞑子的狠辣,即便心中已然信了几分,但嘴上的态度依旧强硬,“谁知道是不是他们从哪儿抢来的?”
江叶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若是抢来的,我们更该小心珍藏,怎会如此招摇?更何况,鞑子若真有这等宝贝,早就献给他们的主子皇太极了,又怎敢留着自己用?”
徐钊等人很聪明,同时拿出自己的手电筒,齐齐打开。
五道耀眼的白光,就这么突兀的闪现,将村东头照得亮如白昼,如此惊骇的一幕,不禁让他们睁大眼。
江叶接着道:“即便他们敢留着,为骗诸位。又怎敢留下这么多?再退一步说, 诸位的价值还没这件舶来品高,又怎会本末倒置呢?”
王老汉的眉头稍稍舒展,显然被江叶的话说动了几分。
他转头与身旁的赵三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又看向江叶,“这位相公,非是小老儿多疑,实在是时局动荡,不得不防。”
江叶拱手道:“老丈谨慎,理所应当。但我们一行十一人,皆是良民,只因风雪阻路,才不得已前来叨扰。若老丈仍不放心,大可让村中壮丁持械相随,我们绝无怨言。”
这时,苏敏上前一步,柔声说道:“老丈,我们虽是外乡人,但也知礼义廉耻。若真有歹心,又怎会带着女眷前来?更何况,这冰天雪地,我们若无处落脚,只怕熬不过今夜。”
她的声音温婉,带着几分恳切,让村民的戒心又消减了几分。
王老汉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既如此,便请诸位进村吧。”
随着王老汉一声令下,土墙后的村民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有人跑去通知地窖里的妇孺,有人则上前引路。
李二狗主动凑到江叶身旁,好奇地问道:“这位相公,您那发光的东西,真是舶来品?”
江叶点头,“正是,此物名为‘手电’,乃西洋工匠所制,中原罕见。”
李二狗咂了咂舌,“难怪您说它能买下我们村子。这东西要是献给皇上,怕是能换个官儿当当吧?”
江叶笑而不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村中好些人对江叶他们手中的手电筒很是好奇,但也只敢偷偷瞥一眼。
江叶一行人顺利进入了卢沟桥村。
王老汉领着江叶一行人穿过村中积雪的小路,两旁低矮的土屋窗户里透出微弱的油灯光亮。
江叶一行人注意到村中男子的衣着大多破旧不堪。
有人将三四层单薄的麻布衣衫层层叠穿在身上,袖口和领口磨得发白;
有人裹着打满补丁的棉袄,棉絮从绽开的缝隙里支棱出来。
偶见一两个穿着完整棉服的,那棉服也早已褪色板结,硬邦邦地穿在身上。
走到村西头一处围着篱笆的院落前,王老汉突然停下脚步。
比起其他人家,这院子明显收拾得更齐整些,柴垛码得方方正正,但屋檐下挂着的干辣椒和玉米棒子却稀稀落落。
他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李寡妇家还有两间空房,委屈诸位挤一挤。”
说着压低声音,“她男人去岁在长辛店让鞑子砍了,如今就剩婆媳俩带着五岁的孙子过活。”
江叶立刻会意,转头对众人使了个眼色。
老鹰从包袱里摸出块碎银子塞给王老汉,“天寒地冻的,烦请老丈让乡亲们烧些热水来。”
第107章 贫寒之家
篱笆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王老汉朝院子里喊了声,“李家嫂子,有贵客借宿!”
片刻后,堂屋的门打开一角,先探出个包着蓝布头巾的老妇人,后面跟着一位年轻媳妇。
婆媳俩身上的棉袄薄得能看见补丁下的轮廓,在寒风中不自觉地打着颤。
老妇人手里提着盏昏暗的油灯,灯焰被风吹得忽明忽暗。
老妇人眯着昏花的眼睛,打量着外头那群人。
他们身上的衣裳厚实光鲜,连个补丁都寻不见,料子泛着细腻的光泽,一看就暖和得很。
可最叫婆媳俩挪不开眼的,却是那些人手里握着的稀罕物件。
那‘灯笼’竟能射出一道雪亮的光柱,把门前坑洼的土路照得如同白昼。
“里面请。”李婆婆热情的招呼着。
江叶走上前,直接从袖中掏出一枚银锭子递了过去,“叨扰了,这点银钱权当住宿之资。”
李婆婆在看到那银锭子,打眼一眼,少说也有十两。
“这、这可使不得!”李婆婆连连摆手,“寻常住一宿二十文钱就够。”
江叶是男子,不好强塞。
一旁的苏敏见状,上前一步,抓过银子直接塞进李婆婆冻裂的手心里,“婆婆别推辞,这天寒地冻的,就当给孩子添件冬衣。”
李婆婆的招呼着人,“外头冷,咱们进屋说话。”
一旁的媳妇李娘子跟着招呼,“诸位贵客,往屋里走。”
一行人踏进堂屋,屋里竟比外头暖和不了多少。
原本昏暗的屋子,在手电筒的强光下,瞬间变得亮堂起来。
江叶一行人四下打量着屋舍,屋子虽然打扫得一尘不染,却处处透着贫寒。
窗棂上糊的纸补了又补,家具少得可怜,多数都很陈旧,一看就是用了好些年头,正中间的饭桌还缺了角,而在屋中的墙角堆着几捆扎得整整齐齐的枯枝,一看就是平日里舍不得烧的柴火。
对于堂屋中的寒冷,王老汉对此习以为常,搓着手解释道:“这年头柴米都金贵,家家都是趁着做饭时顺带烧烧炕。”
李娘子局促地拢了拢单薄的衣襟,连声应道:“我这就去烧炕。”
她快步走向灶台,从柴垛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两三根细枝,又掰成更小的段,这才塞进灶膛。
火石打了四五下才冒出火星,映得她冻裂的手指越发红肿。
随着灶火渐旺,屋里的温度慢慢攀升。
李婆婆颤巍巍地转身,对媳妇嘱咐道:“孩儿他娘,去把狗儿抱出来,那屋子让给贵客们住。”
江叶急忙抬手要拦,却见李娘子已经利落地转身回屋。
她抱出来的孩子裹着条补丁摞补丁的旧棉被,那单薄的被面看着就不暖和。
从被角露出的小脑袋,一张冻得发白的小脸正不住地打着寒颤,瘦小的脸蛋,却有一双大得出奇的眼睛,此刻正好奇的打量着江叶一行人。
丁高他们这几个大人,可做不到,让他们孤儿寡母的住在堂屋,而自己占据他们的屋子。
“婆婆,还是让嫂子,将孩子抱进屋内。我们四个大男人住在堂屋就行。”丁高劝说着。
其他人纷纷开口劝说。
苏敏瞧着那孩子瘦小的模样,小小的身子裹在破旧的棉被里,瞧着让人觉得心酸。
江叶直接使出杀手锏,“婆婆,若是这样,我们可不好意思住这儿了。”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李婆婆只觉得心头暖暖,这些贵人都是好人,既不嫌弃他们寒酸,又体贴人。
李婆婆唉唉的应了几声,转头对着媳妇吩咐,“将狗儿抱回屋里。”
“嗯。”李娘子点点头,抱着孩子往屋内走。
整个过程,破旧棉被里的小孩儿都很安静,自始自终都未曾哭闹,只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他们手中的手电筒。
王老汉对着江叶等人说道:“诸位贵人稍候,老汉这就叫几个后生去烧热水。李家就她们婆媳二人,怕是来不及备这么多人的用水。”
他说着就往外走。
“老丈且慢。”江叶拦住他,从袖中又摸出一块碎银,“给老丈的茶钱,莫要嫌弃了。”
王老汉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方才已经给过。”
江叶直接将银子塞进他手里,“先前给的是烧水的钱,现下给的是跑腿的钱。老丈替我们忙前忙后的,这点茶钱要是不给,家中长辈要唠叨小子们不懂礼数。”
王老汉收下钱后,不敢耽搁,忙出门吆喝人去烧水。
这边正说着,李婆婆佝偻着腰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贵人们可曾用过晚膳?老婆子这里还有些黍米……”
“吃过了,吃过了!”众人摆摆手。
江叶温声道:“婆婆不必操心我们,您和嫂子带着孩子早些歇息吧。我们自个儿能照顾自己。”
李婆婆还要说什么,李娘子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角。
婆媳二人对着众人福了福身,转身退回里屋。
等里屋的门关上后,堂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众人脸色阴晴不定。
苏敏突然站起身,走到江叶面前低声道:“江导,我要买两床冬日的厚被褥。”
江叶会意,立即调出系统界面。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港综:玩脑筋,我大傻鬼灵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