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302节

  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户,如今在规模化农田中工作,身后是一整片按照风向与土壤温度排布的作物区块。

  就连冬天也不再是死寂,地热管网将温度引入棚内,那些过去冻不出一根苗的地方,现在连甘蓝和胡萝卜都能一年两熟。

  他们不再是被命运牵着走的孤舟,而是真正地用双手和智慧,撬动了整片土地的未来。

  这一切所有人都看得真切,都是因为一个名为路易斯的男人,如太阳般悬挂于麦浪之上。

  对于这些民众来说,他的光照进每一条田埂,温暖这片被寒风侵蚀的北境。

  他的热量灼烧掉冬夜的饥饿,让人们在荒漠中重新看到生机与尊严的边界。

  正如麦浪在晨曦中起伏,他的存在塑形了收获的节奏,正如盛夏骄阳下的禾苗蓬勃,那是他带来的秩序。

  在他们心中,路易斯给的不是一片麦田,而是一缕希望之光,让他们相信即便冰雪冷土,也能开出金色的麦浪。

  在众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十几分钟后,热烈的情绪仍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还未完全散去,但会议还得继续。

  路易斯轻轻咳了两声,众人停下热烈欢乎自动回到了半圆形的位置坐好。

  纸本重新摊开,笔尖再次落下,声音从热血重新转向务实。

  格林翻开路易斯写得方案,重新开口:“咱们接着说收尾工作,作物余料处置。”

  他翻至记录第二页:“青麦秆、豆秧这些,打捆封藏做冬料和燃柴;先分给牲畜合作社,剩的送到仓后空地集中堆放。

  病麦、发霉的豆子,别丢。酿酒、喂牲畜、肥地,全有用场,专人挑拣,按类入桶,酒坊和肥田组已经准备好了。

  至于薯皮和烂根,全进堆肥池。堆够一个月,正好冬春能翻出来当有机肥用。”

  他顿了顿,看向麦田的方向示意:“接下来是地块整修与轮耕布置。

  收完的地块尽快封冻。盖枯草压土、压实,防霜冻开裂。

  还有南坡那几块高产田,建议翻耕一遍,掺麦壳豆梗养地。春天再种,效果不会差。

  沿河那一带,水位稳定,明年咱们可以试一轮水稻,或者芦苇养编工也行,留着。”

  说完这段,村长们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地安排自己那片地谁来干哪块活。

  格林又看向另一头铁匠代表:“还有农具统计。”

  那人点头答应:“已经派人各村数了,破损镰刀、犁头、锄头有了清单,报修清一色送铁匠铺和木工坊,加班干。

  还有磨石,这次收的粮太多,打磨得跟得上。我们那边人手不够,可能得从赤潮工坊调两批人来帮忙。”

  路易斯点了点头:“我会调人过来的。”

  接着农务总管米克站了起来,拎着自己那本皮边发黄的速写本,先是咳了一声,又憨憨地笑了下:

  “目前咱们麦浪这边,一共已经建了二十四座地热温棚。还计划明年春前,打算再建六座,这些棚子加起来,差不多能保百姓冬天吃上蔬菜。”

  他说到这儿时,语气里带了一点难掩的自豪,一边指着粗糙图纸上的棚区示意,一边接着说:

  “第一茬,也就是冬初到寒中那段,种青菜、芥菜、小白菜,莴苣、菠菜、还有点韭菜,长得快,管饱。还有胡萝卜、冬萝卜、小洋葱、芋艿,种一茬够管整个冬天的汤菜了。

  第二茬就以黄豆、小扁豆为主,既能补地力,又方便下一季接种粮。试验棚那边预留种苗区,番茄、黄瓜,还有香草类都已经备好种子。”

  “至于守棚的事,棚队增加到二十人,每晚轮两组。鼠害、漏风、结冰,尽量都能顶住。”

  说完这些,他收起本子,看了眼坐着的路易斯,又看了一圈众人,腼腆一笑:“嗯……大概就是这些。”

  会议席间随后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是那种敷衍的鼓励,而是真正打从心底的认可。

  这些坐在场上的人,无一不是从泥地里起家的,最懂得一片菜叶在寒冬里意味着什么。

  冬季温棚种植计划,不仅仅是为了让百姓冬天吃上几口绿菜,更是一整条连接未来的路。

  地热温棚的建成,使麦浪领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季节的绝对依赖,真正跨出了“全年耕作”的第一步。

  它意味着即便冰雪封山,大地冻裂,也能有生命在棚中生长,有收获从泥土里冒出来。

  快速蔬菜和根茎菜提供日常餐桌的保障,而轮作豆类不仅维地养土,还为春季提供珍贵的绿肥来源。

  更重要的是,那些番茄、黄瓜、药草,有了在北境的冰层之下,尝试种出来的可能。

  格林在掌声落定后站起身,手中还攥着那本账册,语气不急不缓地说道:“有一件事,各位之前都听路易斯大人提过,但眼下粮收已定,是时候落实了。”

  他抬手指向远处那一片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麦袋,声音微微提高:

  “目前我们麦浪领的仓储设施,哪怕是新建的三座临仓,也已经吃紧。按照春天时大人定下的规划,我们将把六成五的粮食统一转运至赤潮领那边。”

  他停顿一下,看向众人。

  “赤潮那边有更稳定的地形、更完备的仓储体系,还能直通各中转站,不管是对外支援,还是战时调配,都更安全更高效。

  而麦浪本地,则保留三成五的粮食,用于日常口粮、配发村社、备用应急、种子留存,全都按标准细分好了。”

  台下没有一人出声反对,反而有好几位村长点头。

  毕竟这是春耕开始前就由路易斯亲口定下的事。

  路易斯坐在主座,只是静静地听完了整场报告,脸上没露出什么夸张的神色。

  但眼底那一丝光,所有人都看得清那是满意,也是认可。

  等所有人都说完,他这才缓缓点头,嗓音不大,却让人一下子打起精神:“都安排得不错,收割是胜仗,接下来的活儿,是把这胜利果实变大。”

  这句话一落,众人便下意识挺了挺腰杆,脸上也多了几分自豪感。

  路易斯顿了顿,忽然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当然,庆祝也是必须的。”

  他目光扫过一圈村长代表:“你们这些村长,回去都张罗起来,每村举办丰收日庆功宴,必须向村民宣扬秋收成果,别藏着掖着,要让他们有信心,也要让每个干过活、流过汗的人知道,这片地记得他们的名字。”

  “同时,等最终产量定稿后,照《春耕绩效榜》发放今年的奖赏。耕王、十佳户等劳模,分配永久优质私田,额外粮分、工具奖励,或者提拔机会,表现突出的劳力,各村优先推荐入管理队。”

  “就这些,”路易斯起身,拍了拍袍角,“散会。”

  他一走出帆布会议席,金色的麦浪在风中轻轻摇动,仿佛也在为这场收成与决策致以敬意。

  身后一众人纷纷起立,笑意一个比一个藏不住,鱼贯而出,回到各自的岗位,准备为秋收做最后的工作。

  这是一场胜仗之后的退场,但更像是一场新的序幕。

第274章 赤潮的战略锻炉

  昨夜,整个麦浪谷地沉浸在一片真正属于丰收者的欢腾中。

  各村社在自家晒谷场或村头广场燃起篝火,搭起长桌,杀鸡宰羊,热汤咕嘟咕嘟地煮着,大块肉、大碗酒不计其数地往来。

  最热闹的是谷地中央的主庆场,十几座最为出色的村社连席合宴,几十锅菜齐齐出炉,香味在夜风中飘得老远。

  夜色下火光映着人们的笑脸,《春耕绩效榜》一一宣读,奖项逐个揭晓。

  “今年的‘耕王’来自十三村社的霍尔·桑恩!”

  欢呼声震天响起,霍尔·桑恩一脸通红地上台,双手颤巍巍接过那张盖着赤潮领印的土地契。

  一块永久优质私田,还配了新式铁犁和两只役牛的使用权。

  为此他早起摸黑,是整个麦浪领最勤奋的人,当然在今晚一切努力都变得值得,他的命运因此被改变了

  “十佳户名单如下——洛伊、凯拉、贝希……”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村社一年的拼命。

  村民们兴奋地推着自家亲友上台领奖,有孩子牵着父母衣角大声喊“是我父亲!”

  也有老人颤着手接过奖状,还没回座就被年轻人高高举起。

  奖品有粮、有布、有铁器,还有地契和牲畜。

  对这些脚踩泥土的农人来说,这不只是奖赏,更是一种认可。

  而就在“十佳户”名单公布之后,一批年轻人被各村社代表点名站出。

  他们多是二十上下,肩膀还没完全挺直,眼神却已经坚定。

  格林点到他们的名字时,语气特别郑重:“以上十五人,因工作出色已获推荐,将于下旬赴赤潮主领参加初级管理队训练,学成后回乡,优先担任社队副职,协助统筹农务、调运、后勤及灾备事务。”

  村民们一片哗然,继而又是一阵响亮的掌声。

  这不只是表扬,更是通往更高阶层的大门。

  这些年轻人今后不再只是一个好劳力,而是有望成为负责一村、一社,甚至一领的骨干。

  在这个曾经只有奴隶和流民的北境谷地,这一刻无数目光看着他们,羡慕而带着希望。

  而在那样喧闹的一隅,主席区却显得安静了些。

  路易斯端着酒杯,整个人窝进椅背里,披风被火光映得暖色泛红。

  他一边听着村民笑谈,一边半眯着眼看那粮堆。

  火光时不时跳到他脸上,让他看起来不像个领主,倒像个刚打完胜仗的老兵,放下武器,靠在某个火堆边喘口气。

  他没说什么,但那目光说了许多。

  那不是自满,也不是放松,而是一种长久奔波之后终于落地的踏实。

  他确实没喝多少。

  艾米丽瞥了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拿过他酒盏,自己倒了小半杯温蜂酒,又递回来。

  “你总这样,”她低声说,“最该享受的时候,却总想着明天。”

  “没办法,北境两郡一十三领,可是在我的肩上担着,不敢懈怠。”路易斯笑着接过。

  他眼神里有点顽皮,也有点自嘲。

  艾米丽没说话,只轻轻倚在他肩上。

  …………

  庆典的第二天,午后阳光暖淡,路易斯坐上了回赤潮主领的马车。

  随着他登车,一声令下,整支车队随之出发,与来的时候不一样的是带着几十辆粮食一起出发的。

  马车两侧,是全副武装的赤潮骑兵列队护送。

  他们并不陌生,这已是第三批运输粮队。

  前两批的成功让所有人都更为沉稳熟练,路线、守备、节奏都已摸得滚瓜烂熟。

  马蹄踏地,车轮压路,干道上尘土飞扬,阵列井然。

首节 上一节 302/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从操盘县城女网红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