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第121节

  当他看到后方一车一车的炮弹时,不禁欣喜若狂:“快!清理道路,我们必须马上转移!”

  要将二十四门75山炮和大量弹药运回国统区并非易事,幸好顾志雄早已派人手在飘峰山南侧接应。

  姜云甚至命令士兵丢弃不重要的物资,让每人都扛上一发75mm炮弹。

  日军一发75mm的炮弹有六公斤重,士兵们虽然疲惫,但看到缴获如此多的武器装备,也是士气高涨,纷纷按要求执行。

  然而面对那十二门沉重的105毫米榴弹炮和配备的炮弹,姜云只能忍痛下令将其全部炸毁。

  否则一旦日军援军赶到,这些重型武器必将再次落入敌手。

第219章 捷报

  大阪作为日本的商业中心,民众思想比较开明,这种地域文化也深刻影响了大阪籍士兵的作战风格。

  他们在战场上更倾向于保存实力而非死战,因而在日军内部被视为“异类”。

  随着战事的发展,驻华中的日军第十一军因战线过长,兵力日渐吃紧,不得不将大阪第四师团征调至第11军作战序列。

  由于大阪师团的主力部队尚在调动途中,松本的诀别电文便被转送到了设于江城的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

  司令官园部一郎中将接到电文后,不由地眉头紧锁。岳城至汨罗一带属于占领区,按理说相对安全。

  而“落马坡”这个地名,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他立即命参谋部调取该地区的详细地图与相关情报。

  园部对这些大阪籍军官的风格有所耳闻,这些人遇到危险往往选择保存实力,而非死战到底。

  能发出这样的诀别电文,只能说明敌人根本没给他们留下逃脱的机会。

  虽然这次遭到埋伏的只是五百多人,但也绝非普通武装所能做到,难道是中央军的主力部队?

  但要达到如此战果,恐怕得是嫡系中的嫡系才具备如此战力。

  并且潜伏在山城国防厅的内线并未传回任何作战情报,难道是第九战区擅自行动?

  他压下心中的各种猜测,立即下令周边部队火速赶往落马坡增援。

  然而,三个小时后传来的前线战报,让整个十一军司令部陷入一片死寂,继而哗然。

  电文显示,松本的第三炮兵联队先头部队全军覆没,阵亡人数超过五百人,二十四门75毫米山炮及大批弹药皆损失殆尽。

  虽然园部心里清楚,炮兵联队看着编制庞大,但真正作战人员有限,大多为技术、后勤与保障人员。

  其真正的战斗力高度依赖于与步兵、航空兵等其他部队的协同作战,一旦被孤立并遭遇突袭,其自卫能力相当有限。

  但五百多人的损失,尤其是在己方占领区遭遇袭击,军部绝不会对此事善罢甘休,彻查已在所难免。

  结合参谋部送来的落马坡地形资料,园部的脸色越发阴沉。

  显然,对方对松本联队的行军路线了如指掌,才能如此精准地设下埋伏。

  他立即召来军部特务长三岛少佐:“立即联合江城特高课展开调查,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揪出内鬼!”

  三岛少佐躬身领命:“嗨依!”

  与此同时,姜云已在接应部队的掩护下率部撤离战场。

  尽管周围的日军据点闻讯后迅速派出部队增援并试图围堵,但由于顾志雄事先调拨了大量骡马,极大提升了305团的机动能力。

  而日军的频繁调动,很快就引来了第九战区各部的关注。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日军大举向己方防区运动的态势显而易见。

  出于本能反应,多处防区相继开火阻击,虽然规模不大,但无形中掩护了305团的撤退。

  最终,305团有惊无险的撤回了预定安全区域,顾志雄更是在第一时间将二十四门75野战炮和炮弹全都隐藏起来。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难以完全瞒过第九战区长官部的耳目。

  果然,顾志雄刚返回师部,就收到了来自战区司令部的紧急质问电文,措辞严厉,要求他对擅自调兵、引发前线连锁交火一事作出解释。

  顾志雄对此早有准备,他并未试图隐瞒作战行动本身,而是迅速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战报。

  他此次特意安排了随军记者同行,拍摄了不少照片。

  至于战利品?能全歼五百多日军已是千难万难,哪还有能力运回大量的战利品。

  即便运回,很多也在战斗中损毁或为阻止日军追击而被迫炸毁,最终仅带回几门山炮。

  这份战报在第九战区司令部内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特别是提供的照片,更是让一些人坐不住。

  一部分人对于102师擅自行动不满,主张应予严惩。

  另一派则认为,在当前战局下,102师的战绩实在太过诱人,尤其是在急需胜利来提振军民士气的时刻,不应苛责。

  很快,一份经精心修饰的电文发往山城。

  电文显示,在第九战区统一英明指挥下,对日军后方进行了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军事行动,不仅奔袭上百里,更是歼敌近千人,并附上了大量的照片作为证据。

  数日后,沪上多家报纸相继转载了来自山城的报道。

  石川商行,林致远放下手中的报纸,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的这位大舅哥,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即便有他提供的精准情报作为支撑,但要想在敌占区把第三炮兵联队的先头部队全都消灭,并带回大量的装备,其中的难度与风险依然超乎想象。

  他向后靠在椅背中,双目微闭,在脑海中审视整个计划是否仍有疏漏之处。

  派中村跟随松本前往华中,这本是一步险棋。所幸,松本自身也担心这种安排会引来军部的责罚,因此行事极为低调,并未对外声张。

  并且,中村及其手下也都伪装成后勤人员随行。如今,随着这些人的死亡,可谓是死无对证。

  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在明天的互助会聚会上,试探一下其他成员的反应。

  尤其是海军情报处的小野信树,他身处情报中枢,能探查的消息也必然更为详细。

第220章 将郑调到南洋

  就在林致远闭目凝神,复盘全局之际,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周慕云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文,低声道:“老板,山城来的消息。”

  林致远接过电文扫了一眼,这封电文并非来自山城军统总部,而是柳云龙从山城发来的密电。

  电文内容很简洁,柳云龙已顺利将顾晚秋等人安全接出山城,并正在前往香港的途中,请他放心。

  林致远放下电文,目光转向肃立一旁的周慕云,语气平和地问道:“慕云,你跟我一年多了吧。这次你的家人也都接出来了,你有什么想法?”

  周慕云闻言微微一颤,他原是郑主任的人,当初林致远来沪市需要一位懂日语的随行,才将他调至身边。

  他一开始奉命跟随林致远时并未多想,但随着林致远地位日高、权柄愈重,他早已息了再与郑主任暗通消息的心思。

  并且郑主任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更何况这一年多来,他也从未透露过与林致远相关的机密。

  他稳住心神,迎上林致远的目光,正色答道:“老板,我自始至终,都是您的人。”

  林致远点了点头,神色未变:“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弟兄吧,让大家也安心。”

  待周慕云离开后,林致远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陷入沉思。

  他将小组成员的家人全部接出,表面是为解除众人的后顾之忧,实则也是要将他们的软肋握于手中。

  刚穿越时,他势单力薄,欲要立足,不得不倚重这些兄弟们,并且还要听从郑主任和戴老板的一些安排。

  如今他羽翼渐丰,也开始了自己的布局,自然要逐步消除这些隐患。

  他并非不信任小组中的其他人,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对兄弟们始终真诚相待,此举不过是为确保万全。

  他知道,这样做必定会引起郑主任和戴老板的不满,但他也清楚,对方不会轻易撕破脸。

  以他如今潜伏的价值,足以让对方权衡轻重。再者,对方若想再如以往那般拿捏他,也要三思而后行。

  只是这次让郑主任帮忙背了锅,林致远肯定要解释一番,毕竟他还需要对方协助,将102师运作到远征军序列。

  至于戴春风会有何反应,林致远只能静待军统总部的电文。

  另一边,山城郊外,歌乐山军统临时办公处。

  戴春风面色铁青,看着赵子理和向世杰怒道:“几十号人,在眼皮子底下被接走,等人都出了山城,你们才得到风声?我养着你们,究竟有何用?”

  赵子理与向世杰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但心中倍感委屈。

  如今日军轰炸频繁,山城每日都处于混乱与警戒之中。更何况,顾晚秋等人被郑主任派人保护了起来。

  就连戴老板本人对郑主任也心存几分忌惮,何况他们这些下属?

  郑出身黄埔二期,乃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资历比戴春风还要老,且在军中和军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名义上是戴春风的副手,实则是老头子派来制衡戴春风的。平日二人保持着微妙的默契,郑极少插手军统具体事务,戴春风也给予其相应的尊重。

  如今,穿山甲小组成员的家属全部被人接走。

  戴春风本就对穿山甲小组既爱又恨,如今又丢失了要挟对方的筹码,如何不怒?

  他看着眼前噤若寒蝉的两人,也知道此事确实超乎他们的能力范围,发作一番后,终究挥了挥手,语气稍缓:“从今日起,没有我的亲笔手令,任何人都不能再私自接走行动队员的家属,听明白了吗?”

  两人如释重负,连忙从戴春风的办公室退了出去。

  静候一旁的毛成见戴春风怒气稍平,这才上前,重新斟上一杯热茶,低声道:“老板,穿山甲此举,意在挣脱总部的控制。您看,是否需要派人去一趟沪市,稍作敲打?”

  “敲打?”戴春风冷哼一声,“我现在哪还有筹码敲打他?”

  他站起身,从桌上拿起另一份密报:“潭城前线传来的消息,顾志雄这次至少运回了十几门75毫米野战炮,外加大批弹药。”

  “这是何等大功一件!可穿山甲竟将情报私下透给顾志雄,他眼里还有没有总部?”

  毛成一时语塞,此次战果确实斐然,连老头子都亲自嘉奖了第九战区。

  潭城虽属前线,但也是军统的乙种站,戴春风让潭城站探查,很快便还原了大致的情况。

  顾志雄肯定是获得了极其精准的情报,才敢以一个加强团的兵力深入敌占区。

  不过,顾志雄也极为聪明,主动将战功让予第九战区的长官部,上头自然不好再深究战利品的具体去向。

  一想到这么多火炮落入他人之手,戴春风就恨得牙痒痒。他的忠义救国军至今仍极度缺乏重火力,怎能不眼热?

  但他还不至于为此就与林致远彻底撕破脸,就连陈树的背叛他都容得下,自然也能容得下林致远。

  只是这些账他都一一记在了心里,只待战后一并清算。

  真正让他出离愤怒的是郑的插手,这触碰了他的底线。军统必须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绝不能出现第二个权力核心。

  尤其是在郑的牵线下,军统先后与英国和苏联的情报机构搭上了线,成立了“中英情报合作所”与“中苏情报合作所”。

  这些动作,让戴春风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首节 上一节 121/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