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第27节
周慕云凑近看了看,面露难色。松岛楼安装的窃听器都做了标记,但昨天是监听组第一次整理监听记录,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
林致远也没有责备,他合上文件,果断起身,“我们去酒楼,我要亲自听一下录音。”
"是,我这就去安排。"周慕云立即转身去准备车辆。
两人很快乘车抵达松岛楼,从后门进入一间不起眼的房间。
门口的执勤人员一见是林致远,立马让开,林致远略一颔首,推门而入。
房间内空间宽敞,整齐排列着几台监听设备。
现在不是酒楼营业时间,只有一名值班的技术员正趴在桌上打盹,听到开门声猛地惊醒,手忙脚乱地站起来:"科、科长!"
林致远摆摆手示意他不必紧张,接过周慕云递来的监听记录,指着其中一段内容问道:"这段录音来自几号位置?"
值班员接过报告,核对了良久,才说道:“报告科长,是三号监听点。”
林致远点点头,带着周慕云快步前往大厅。
三号监听点对应的是大厅东南角的位置,他记得昨晚坐在这里的是第十二联队的几名军官,他还与小川智久、山本骏平交谈甚久。
他走回监听室,对值班员说:"把这段录音调出来,我要听。"
“是!”值班员迅速调整设备,找到对应时间段的录音,按下播放键,里面立即传出几人嘈杂的声音。
林致远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听着。
耳机里传来嘈杂的背景音,播放了很久,才来到他想要的内容。
记录与录音基本吻合,其中一名军官正抱怨虹桥机场近期停驻的飞机数量激增,导致他们的维护工作量大幅增加。
随后几人的对话因环境嘈杂而断断续续,但大致能听出,部分从前线撤回的飞机不再执行对山城的轰炸任务,转而返回后方进行检修。
若换作旁人,或许会认为这是好消息,觉得日军对山城的轰炸有所缓和。
然而,作为穿越者,林致远清楚记得这段历史。
1938年,日军对山城的轰炸仅是试探性的,主要由陆军航空队执行,规模较小。
但到了今年五月,也就是几天后,日军将调整策略,改由海军航空队主导轰炸行动。
由于山城政府的防空意识不足,他们还以为是之前零星的几架飞机轰炸。
结果在5月3日和4日两天,日军共出动了六十余架轰炸机,向市区投下180多枚爆炸弹和120多枚燃烧弹,造成四千余人死亡、三千多人受伤。
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有轰炸以来,一次性死伤市民达 5000 余人的惨剧。
今天是4月30日,距离日军计划中的大规模轰炸只剩三天时间。
他判断日本海军此刻应该已经完成了轰炸方案的制定,正处于最后的准备阶段。
林致远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为确保总部能够充分重视这个情报,下午林致远经过精心伪装后,再次来到法租界的安全屋。
"科长!"赵天明见到林致远,立即将他迎进屋内。
"之前在法租界购置别墅的事情进展如何?"
"已经委托法租界的律师在物色了,目前有几处不错的选址,就是价格都偏高。"赵天明如实汇报。
"资金方面不必顾虑,法租界本就是寸土寸金之地。这些别墅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能为兄弟们提供安全的掩护。"林致远强调道。
"明白,我会尽快落实。"赵天明郑重地点头应下。
和赵天明交代完别墅的事后,林致远立即找到吴明。
他亲自拟写了一份紧急电文,详细说明了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轰炸的情报。
林致远在电文中特别强调了这次轰炸的规模、时间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希望总部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写完后,林致远反复检查了几遍,确保每个字都准确无误,才交给吴明发报。
第44章 山城被轰炸
很快,山城军统局总部收到了林致远发来的紧急电文。
戴春风看着手中的电报,眉头微蹙。
穿山甲小组的监听计划才刚刚启动不久,就获得了如此重要的情报,这让他既惊喜又怀疑。
按电报内容所述,轰炸山城的任务已经转交给了日本海军航空队执行。
但戴春风深知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派系矛盾,穿山甲小组负责监视的是上海宪兵队,属于陆军系统,他们是如何获取到海军如此机密的作战计划的?
并且还有具体的时间和规模,这让他不得不慎重。
"你怎么看这份情报?"
毛成立即上前一步,谨慎地回答:“老板,情报内容确实有些蹊跷。穿山甲在电报中说是从虹口机场勤务军官的闲谈中推测出来的,但仅凭几句抱怨就能推断出海军航空队的详细作战计划,这未免太过牵强。"
戴春风点点头,作为军统的实际掌权者,他必须对每一份情报的真实性负责。
如果贸然将这份情报上报给军事委员会,结果发现是误报,到时岂不是贻笑大方。
"老板,要不要先压一压?"毛成试探性地问,"等进一步核实清楚再上报。"
"压?"戴春风冷笑一声,"如果情报属实,到时候死几千人,谁来担这个责任?你?还是我?"
毛成立即低下头:"属下考虑不周。"
戴春风叹了口气,"和穿山甲小组最近的联系时间是什么时候?"
毛成立马回道:“晚上九点还有一次紧急联系窗口。"
“这件事太大了,必须要查证情报的真伪,你给穿山甲发电,让他解释如何得知海军航空队轰炸的时间和规模?”
"是!我这就去办。"毛成转身快步离去。
另一边,林致远在发完报后,就一直留在法租界的安全屋。
他怕总部不够重视,正打算等九点让吴明给总部再发一封电报,就收到了总部发来的质询电报。
解释?林致远还真无法解释。
但关乎数千人的生命,他如果不解释清楚,总部肯定很难相信。
实在没办法,林致远只能撒谎说具体轰炸细节是通过情报市场获取,情报贩子要价五千美元,因事关重大,他擅作主张买下,并希望总部能给他把费用报销下。
同时,林致远还表示这次轰炸山城的飞机会从汉口出发,总部可以让沿线的防空瞭望哨多注意这个方向的飞机。
此外,林致远在电报结尾,还希望总部能将他们小组的家眷都及时转移到防空洞内。
山城军统总部,戴春风拿着林致远的回电,冷笑一声:"五千美元买来的情报?这个穿山甲,倒是会编故事。"
但当他看到电报最后关于家眷安全的请求时,表情渐渐严肃起来。
他放下电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多年的情报工作经验告诉他,一个特工敢用家眷安危作为担保,这份情报很可能是真的。
"毛成,"戴春风突然停下脚步,“山城现在防空洞修得怎么样了?”
毛成有些迟疑:"老板,大隧道工程还在进行中,现有的公共防空洞容量有限,恐怕......"
历史上,1939 年的 “五三”“五四” 大轰炸后,山城政府才开始动员民众一起修建地下防空洞,直到1940年,修建的防空洞的容量也才达到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
“你去安排一下穿山甲小组的家眷,尽量不要让他们出问题。”
第二天,戴春风便驱车前往军事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的会议室里,几位高级将领听完戴春风的汇报后,神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由于情报的很多细节很难核实,并且山城的防空洞容量有限,考虑到可能造成的恐慌,并没有提前公开预警,只能先让各部门秘密做好应急方案。
时间很快来到五月三日,长江沿岸的防空观察哨内,哨兵们正通过高倍望远镜警惕地监视着天空。
突然,汉口方向出现大批黑点,"是机群,快打电话。”
整个山城这才拉响警报,由于提前获知日军轰炸机将从汉口方向来袭,防空观察哨比以往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发现敌机踪迹。
警报声响彻山城上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刺耳,都要持久。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民众防空意识不够,他们仍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小规模袭扰,像过去那样,躲在屋里就能平安无事。
然而日军这次施行的是无差别的轰炸,大量的高爆弹和燃烧弹被投放在市区中心,上千栋房子被炸毁或烧毁。
特别是大量的燃烧弹,一旦沾上木质结构的民居,瞬间便窜起数丈高的火舌,在城中引起了大火。
尽管已经提前部署了应急方案,但日军的残暴还是出乎了众人的想象。
据统计,这次轰炸造成了近两千人伤亡,虽然比原历史要少了很多,但仍然是山城抗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空袭损失。
事后,山城政府在国际上公开谴责日军的恶行,指责日军故意以平民为目标。
很快,这件事就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媒体报道了轰炸的残酷场景,称日军行为为 “野蛮暴行”。
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谴责日军的暴行。
山城大轰炸刚刚结束,日军东京大本营便收到了一个令他们震怒的消息:山城当局竟在空袭前三天就掌握了精确的轰炸时间与规模,并提前做了应急预案。
大本营立即下令,要求潜伏在山城的间谍彻查此事。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泄密的源头竟来自沪市,情报是由潜伏在沪市的军统特工传递出去的。
这个结果让东京方面震怒不已,要知道,轰炸计划是由大本营直接拟定,汉口第二联合航空队执行。
整个上海知晓内情的人寥寥无几,且都是海军高层,不是舰队司令,就是航空队指挥官,个个都是帝国海军的重要人物。
最终,调查任务落到了上海特高课头上。
佐川太郎接到命令时,脸色阴沉如水,这让他怎么查?
第45章 落入敌手
佐川太郎正为调查任务愁眉不展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进来。"他揉了揉太阳穴,声音略显疲惫。
门被推开,小林秀夫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课长,侦缉处那边有好消息!他们的'诱捕计划'取得了重大突破!"
佐川太郎抬起头,"详细说说。"
"昨天下午,侦缉处成功引诱出四名军统特工。经过激烈交火,击毙三人,生擒一人。连夜突击审讯,那名活口已经招供了。"
"周浩连夜带队实施二次抓捕,又击毙五名抵抗分子,活抓三人,其中就有军统上海站行动队长赵志强。"
上一篇: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